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栽培季节安排 白灵菇从母种制原种要40~60天,栽培袋接种后到出菇需要150天以上.由于白灵菇菌丝长满菌袋以后,并不能立即出菇,需要有一定时间生理成熟后才能出菇,所以生产季节要提前.生产时间安排是4~5月制原种,6~7月接栽培种,11~12月份出菇.在温度上应掌握出现8℃以下低温的月份,倒推5个月(150天)即为正常制作菇袋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1栽培季节 根据杏鲍菇出菇的适宜温度来安排恰当的出菇期,在青海海东地区栽培杏鲍菇,适宜出菇的季节春天为4-5月份,秋天为9-10月。杏鲍菇比白灵菇容易出菇,提前1-2个月制菌袋发菌。  相似文献   

3.
一、栽培季节安排 白灵菇从母种制原种要40~60天,栽培袋接种后到出菇需要150天以上。由于白灵菇菌丝长满菌袋以后,并不能立即出菇,需要有一定时间生理成熟后才能出菇,所以牛产季节要提前。生产时间安排是4~5月制原种,6~7月接栽培种,11~12月份出菇。在温度上应掌握出现8℃以下低温的月份,倒推5个月(150天)即为正常制作菇袋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白灵菇迟出菇、不出菇的表现:菌袋整批出菇缓慢,菌龄超过130天没出菇或者出菇时间快慢不一。迟出菇、不出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错过接种期多为原料准备跟不上或灭菌灶衔接不好。白灵菇属中温菌,低温可以刺激出菇。按其生长规律和自然气温,一般为秋接种,冬出菇。通常长江以北地区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接种为宜;南  相似文献   

5.
针对蓟县的气候特点,总结出白灵菇标准化袋栽技术,要点主要包括白灵菇栽培季节、培养料配方、灭菌、接种、菌丝培养、催蕾、覆土出菇和采收等。  相似文献   

6.
不同出菇方式对白灵菇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 8种不同出菇方式白灵菇产量和质量的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的出菇方式对白灵菇的出菇时间、菇形、色泽、大小等均有较大的影响。覆土栽培会延迟出菇时间 ,且子实体商品性状差 ;不同方式间生物学效率存在较大差异。综合分析表明 ,双排袋泥垛式出菇及双向卧式出菇是白灵菇最理想的出菇方式。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白灵菇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宜豫南地区种植这一新菇类的栽培季节、适宜温度、发菌期和出菇期的管理技术,并提出了提高白灵菇生物学转化率的高产措施。  相似文献   

8.
白灵菇又名白阿魏菇,营养丰富,是一种珍稀的天然保健食品。其栽培技术简易,周期短,适度性强,是近年来新开发珍稀食用菌。洋洋乡于2000年引进白灵菇在大圪、后山等村进行栽培试种,当时因不熟悉其生长习性,于春季开始栽培,夏季出菇温度太高导致失败,菇农损失惨重,第二年推迟栽培季节,于八月接菌,新年出菇后,取得成功,获得很好效益,这两年栽培量都达到50万袋,鲜菇产量达10多吨,远销广州、深圳等地,深受消费者喜欢。  相似文献   

9.
根据白灵菇人工栽培和研究实践 ,从栽培季节、栽培场地、栽培原料、栽培料堆制、装袋、灭菌、接种、发菌管理、成熟培养、出菇管理方面总结出了白灵菇人工栽培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正> (一)把握“敞口”关 白灵菇发菌期必须紧紧把握“敞口”这一关键技术。具体方法是:菌袋在发菌室内经40~50天的培养,菌丝走到袋底后.即可搬入出菇房棚内上架,疏摆菌袋。1~2天后进行敞口培养。操作方法:短袋栽培的解开袋口,  相似文献   

11.
<正>白灵菇是一种珍稀食用菌,秋冬季生产白灵菇的技术操作规程:一般在5~6月制作生产的母种和原种,7月制作栽培种,8月制作出菇菌棒进行发菌管理,10月后创造出菇条件,进入冬季出菇采摘。通常栽培白灵菇一般只在冬季出一潮菇,第二潮菇量很少,并且菇形也差,多数菇农不再管理。第一潮菇生物学效率只有40%~50%。为充分利用白灵菇菌袋中的营养  相似文献   

12.
阐述利用玉米芯袋栽培秀珍菇的技术要点,包括栽培季节、原料配方、菌袋制作、出菇管理等内容,对秀珍菇的无公害栽培有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白灵菇是一种名贵食用菌。但是.白灵菇栽培要想获得成功,除了选用合适的菌种外.发菌期的管理也非常重要。由于许多栽培者不了解白灵菇菌丝的生长特性.采用与其他食用菌类似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常常造成菌袋不出菇.或者即使出菇其产量和品质也很低。针对白灵菇发菌期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我们总结了一套发菌管理的关键措施和注意事项,供广大栽培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白灵菇培养料在不同出菇时间的失重和含水量变化,及其不同补水量对白灵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出菇20d时,菌袋失重最大;随着出菇时间的增加,培养料的水分含量逐渐减少;出菇过程中不断补水有利于子实体生长,补水量每袋40 g时,总产量提高31.7%。  相似文献   

15.
为了找出栽培白灵菇的最佳培养料配方和栽培模式,对以棉籽壳、阔叶树木屑、玉米芯为主料不同培养料配方下菌丝生长和出菇等情况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双排菌袋覆土栽培、工厂化栽培、层架式栽培三种模式下白灵菇的产量等差异情况。结果表明,棉籽壳为主料时,菌丝生长快,优等菇比例高,且菌袋不易污染,棉籽壳和玉米芯混合作为主料时,菌丝生长稍差,但可大大降低成本;三种栽培模式中工厂化栽培模式产量高,且子实体形态好。棉籽壳和玉米芯混合做主料综合考虑为最佳培养料,工厂化栽培为最佳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勇等人对白灵菇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总结出高产、高效益的成套栽培技术.成袋率达95%以上,出菇率达10殇,90%以上菌袋可出二茬菇,实现了1吨投料产1吨鲜菇的新纪录.该项技术在太原等地大量推广后,成效显著,可在有栽培条件的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7.
白灵菇是一种珍稀食用菌,秋冬季生产白灵菇,一般在5至6月份制作生产的母种和原种,7月份制作栽培种,8月份制作出菇菌棒进行发菌管理,10月份后创造出菇条件,进入冬季出菇采摘。通常栽培白灵菇一般只在冬季出一潮菇,第二潮菇量很少,并且菇形也差,多数菇农不再管理。第一潮菇生物学效率只有40—50%,为了提高白灵菇的效益,充分利用白灵菇菌袋中的营养资源,菇农一般在春季利用白灵菇菌筒废料栽培鸡腿菇,  相似文献   

18.
茶新菇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茶新菇栽培季节的安排和栽培场所的选择与修建,并介绍了袋栽茶新菇栽培技术,包括原料的选配、菌袋制作与培养、出菇管理、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茶新菇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栽培季节:由于真姬菇为低温型菇类,出菇季节在深秋至春季较适宜,因此南方地区以在9月份开始生产菌袋,北方地区在7月份开始生产菌袋较为宜。  相似文献   

20.
为了给鸡腿菇栽培菌农提供参考,从地沟拱棚的构建、栽培季节的确定、良种选择、栽培基质配方、白灵菇废料的堆制与发酵、鸡腿菇栽培料的选择、发菌管理和出菇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地沟拱棚栽培鸡腿菇的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