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是一种可感染包括鱼类、人类在内的多种动物的革兰阴性菌,尤以水生变温动物为甚。此病原菌中的某些菌株致病性较强,可以导致感染该菌的鱼类表现出多种病症,如败血症等,严重时会导致死亡。该菌当前已在全球包括我国在内的部分地区对水产养殖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综述了维氏气单胞菌的研究进展和新进报道,旨在报道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类地位、毒力因子、耐药性等特征,为水产养殖中防治此类细菌病提供新思路,并勘正当前对维氏气单胞菌部分毒力因子的同物异名现象。  相似文献   

2.
3.
1999年2月,深圳某单位的蟒蛇全身长出水泡.通过病原分离,药敏试验和药物治疗,诊断为豚 鼠气单胞菌病.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症状深圳某单位共有蟒蛇41条,2月初1条蛇鳞片下皮肤隆起一个泡,4天后这条蛇身上的 泡发展到二十几个,分布全身;15天后长有这种泡的蛇有13条.泡开始如粟米大小,1~2天后长至绿 豆大小,个别有黄豆大.泡内容物初期透明或半透明液体,后期为淡黄色粘稠状半固体.  相似文献   

4.
嗜水气单胞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张玉芬  亢喜刚  张秀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389-12390
介绍了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类地位、生物学性状等,并概述了嗜水气单胞茵检测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根据GenBank数据库已发表的气单胞菌属16S rDNA序列,设计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16S rDNA序列的特异保守区,建立这2种菌的快速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仅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得到了特异性扩增,而几种常见弧菌科水产病原菌,包括豚鼠气单胞菌、易损气单胞菌、杀鲑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溶藻弧菌和鳗弧菌并未得到特异性扩增,说明设计的引物可以用于这2种病原的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可以为水产动物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的快速检测、病害预警和病原调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异育银鲫在维氏气单胞菌感染的条件下肾脏组织基因表达谱。[方法]运用RNA-sequencing技术分析健康和感染维氏气单胞菌的异育银鲫肾脏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通过比较维氏气单胞菌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异育银鲫肾脏组织基因表达的差异,发现维氏气单胞菌感染后11 567个基因表达水平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5 634个基因表达水平发生上调,5 933个基因表达水平发生下调。对所有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功能注释(GO)分析,发现1 325个DEGs含有GO注释,其中上调和下调表达基因分别为581和744个;GO注释结果显示,上调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RNA指导的DNA聚合酶活性、Ⅱ型特异性脱氧核糖核酸酶活性、内切酶活性等;下调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吡哆醛结合、肽酶抑制剂活性和RNA指导的DNA聚合酶活性等。对所有DEGs进行KEGG通路分析,发现545个DEGs(215个上调表达基因,330个下调表达基因)含有KEGG注释;上调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抗原加工和呈现和雌激素信号通路等KEGG通路;下调表达基因富集通路主要富集于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患病缢蛏(Sinvnovacula constricta)中分离到一株病原菌,暂命名为12#菌.对该株的16SrDNA的全序列进行PCR扩增并测序,然后用NCBIBLAST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12#菌与多株气单胞茵的16S rDNA的同源性均在95%vx以上.在细菌系统分类学中应归属于气单胞茵属.从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可以看出:12#茵与点状产气单胞茵(Aeromonas punctata)共同构成一个分支,且该菌株与点状产气单胞菌(Aeromonas punctata)的16S rDNA同源性达到99%以上,由此可以初步认为该菌为点状产气单胞茵(Aeromonas punctata).  相似文献   

8.
气单胞菌和嗜水气单胞菌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GenBank中登录的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的毒力基因甘油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基因(GCA T)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 ydrophila)的16S rRNA基因的保守区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进行双重PCR反应体系优化,PCR产物的测序鉴定和特异性试验,建立了一种能同时检测气单胞菌(Aer...  相似文献   

9.
一、皮肤充血病 引起此病的主要原因是鱼体长期缺乏光照,水质不良或频繁换水。此病多在阴雨季节发生。若不及时治疗,轻者影响食欲,重者死亡。防治方法:(1)加强光照,降低水位或提高水温,可抑制此病的蔓延。(2)在10千克水中溶解1~2克呋喃西林,浸洗痛鱼10~30分钟。(3)用3%~5%浓度的浓盐水,浸洗病鱼10~15分钟。  相似文献   

10.
11.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具有广泛的致病性,是水生动物尤其是鱼类最常见的致病菌.对嗜水气单胞菌耐药性的产生及机制包括固有耐药性、获得性耐药性以及耐药性基因的种类等进行了论述,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简要回顾和总结了气单胞菌的分布、分类地位、分离鉴定和生长条件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并概述嗜水气单胞菌的外膜蛋白(OMP)、胞外分泌物(ECP)等致病因子、诊断技术及疫苗开发方面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嗜水气单胞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光  周群兰  谢骏  习丙文  徐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149-14151
通过对传统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的比较,概括了嗜水气单胞菌的流行病学的研究现状,展望分子流行病学在水产动物嗜水气单胞菌流行病学上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4.
嗜水气单胞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预防嗜水气单胞菌引起传染病的发生,以减少对人畜的损害,通过回顾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类地位(嗜温性和运动性的气单胞菌属的模式菌)、生物学性质,对其主要毒力因子(外毒素及胞外蛋白酶)和鉴定技术(生化鉴定、免疫血清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牛蛙温和气单胞菌病病原及防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病害一直是困扰我国养蛙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内已有学者相继报道了腹水病[1]、脑膜炎[2、3]、白内障病[4]、肝肿大病[5]及爱德华氏菌病[6]等牛蛙疾病。 1998年 7月至 9月,我省各主要养蛙地区暴发一种新的流行性蛙病,该病有发病面广、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特点。病蛙症状表现为厌食或停食,皮肤失去光泽,体表常出现点状溃疡斑,少数较大病蛙腹部膨胀。解剖可见有少量腹水,呈淡红色;肝充血呈紫色或失血呈白色;胃充血,内无食,多暗红色粘液,时有少量血凝块;肠充血呈紫红色或失血为白色,内有大量脓样物。…  相似文献   

16.
南方大口鲶对温和气单胞菌的免疫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福尔马林灭活的温和气单胞菌菌苗免疫接种南方大口鲶,通过测定受免疫鱼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ANAE阳性率,探讨了南方大口鲶对温和气单胞菌的免疫反应。结果表明,免疫1,2,3,4,5,6周后的凝集抗体效价,平均值分别是1:32.0,1:128.0,1:243.2,1:665.6,1:358.4,1:230.4,抗体水平在第4周达到高峰,而对照组为1:4~8;血液中α-醋酸萘脂酶染色(ANAE)阳性率在免疫后第1周后就明显上升,在第5周后达到高峰,与免疫前差异极显著;血液吞噬细胞吞噬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免疫后第4周吞噬率最高达28.0%,1~6周免疫组平均为21.5%,对照组为17.4%。受免疫鱼的免疫保护力达84%。  相似文献   

17.
病害一直是困扰我国养蛙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内已有学者相继报道了腹水病[1]、脑膜炎[2、3]、白内障病[4]、肝肿大病[5]及爱德华氏菌病[6]等牛蛙疾病。 1998年 7月至 9月,我省各主要养蛙地区暴发一种新的流行性蛙病,该病有发病面广、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特点。病蛙症状表现为厌食或停食,皮肤失去光泽,体表常出现点状溃疡斑,少数较大病蛙腹部膨胀。解剖可见有少量腹水,呈淡红色;肝充血呈紫色或失血呈白色;胃充血,内无食,多暗红色粘液,时有少量血凝块;肠充血呈紫红色或失血为白色,内有大量脓样物。…  相似文献   

18.
草鱼对点状气单胞菌菌苗的免疫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点状气单胞菌用福尔马林、苯酚以及加热来灭活后,给草鱼注射接种,通过测定免疫鱼血清凝集抗体效价、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和强毒攻击的免疫保护力,证实了3种方法灭活的菌苗对草鱼均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并以苯酚灭活菌苗的免疫保护力最强。  相似文献   

19.
采用福尔马林灭活的温和气单胞菌菌苗免疫接种南方大口鲶,通过测定受免疫鱼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ANAE阳性率,探讨了南方大口鲶对温和气单胞菌的免疫反应.结果表明,免疫1,2,3,4,5,6周后的凝集抗体效价,平均值分别是1:32.0,1:128.0,1:243.2,1:665.6,1:358.4,1:230.4,抗体水平在第4周达到高峰,而对照组为1:4~8;血液中α-醋酸萘脂酶染色(ANAE)阳性率在免疫后第1周后就明显上升,在第5周后达到高峰,与免疫前差异极显著;血液吞噬细胞吞噬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免疫后第4周吞噬率最高达28.0%,1~6周免疫组平均为21.5%,对照组为17.4%.受免疫鱼的免疫保护力达84%.  相似文献   

20.
2015年江苏淮安地区养殖黄颡鱼暴发出血性肠炎。从濒死鱼肠组织和腹水中分离纯化出2株细菌,通过16S rRNA进化树分析显示,这2株菌与气单胞菌属的嗜水气单胞菌亲缘关系较近。致病性试验显示,2株菌对健康黄颡鱼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病原菌浓度达到5×10~4CFU/m L时,死亡率在40%~50%,病原菌浓度达到5×10~8CFU/m L时,死亡率在90%~100%。药敏试验显示,分离到的2株菌都对依诺沙星、头孢曲松、舒巴坦、恩诺沙星敏感。确定了淮安地区暴发的黄颡鱼出血性肠炎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对黄颡鱼健康养殖和疾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