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衣学慧  熊星  李朋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43-15445
保护利用大遗址可以确立城市或地域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文化坐标,进一步提升其文化形象和地位。西安近年来建造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寒窑遗址公园、大慈恩寺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秦二世陵遗址公园等一批遗址公园,通过分析各遗址公园的建造特色和所用技术手段总结出遗址保护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新模式。西安市把文物保护、遗产保护和开拓创新相结合,建设了一大批具有西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的遗址公园,同时起到保护遗址并更新城市建设的作用,较好地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古老东方文明的独特神韵。将遗址保护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具有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和地位、增加城市公共文化空间魅力、推动和促进大遗产保护事业发展、争取更多城乡建设资金等方面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2.
北京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拥有一定数量依托历史遗迹而建造的公园。这些区别于普通城市公园的遗址公园,尤其需要关注其历史文化的传承。本文依托于"与古为新"的理念,从遗址的保护利用,山水体系的塑造,植物景观的配置,园林小品的构建几方面着手,探讨北京遗址公园设计手法,提出遗址公园的设计在传承历史文化精神的前提下,应彰显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3.
哈尔滨市是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在历史进程、地理位置还有城市建设上都有特殊的地域性。虽然城市湿地公园的数量很多,关于其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的科学理论还不完善。为了构造北方生态城市与完善哈尔滨市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理论,从调查分析哈尔滨市方台湿地公园的植物情况入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自然环境等因素制约着哈尔滨湿地植物的生长及其景观的营造、湿地陆生及水生植物景观单一,同时将湿地公园划分为4个功能区,即湿地生物圈保护及恢复区、湿地缓冲与科普教育区、观赏休闲区、建筑与游乐设施区,并对其进行规划,提出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要点:水体植物景观设计、陆生植物景观设计、园林建筑周边植物景观设计、地形植物景观设计和园路植物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4.
遗址公园地形地貌要素的设计与营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洁  张颖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884-7886,7904
大遗址保护与利用包括将整个遗址区建成遗址公园;将遗址区与风景区相结合建成旅游景区;将整个遗址区建设成森林公园;将遗址保护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建成遗址历史文化农业园区4种主要模式。笔者强调遗址公园景观设计要以遗址保护为前提和出发点,在这一前提下,以我国已建或在建的遗址公园,如甘泉宫遗址、武侯墓、黄帝陵为例,说明大尺度地形地貌要素是如何构成园林景观空间格局的;通过圆明园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的实例说明中尺度地形地貌要素构成了园林景观的空间分割;例举微地形坡地地形利用、微地形叠石理水、原有地形地貌形态利用、微地形功能利用等方面的例子说明小尺度地形地貌要素构成了园林的景观节点,具体介绍了微地形利用可达到空间分割、实现控制、塑造美学价值、改良小气候的作用。最后笔者罗列出西方古典园林中地形利用与塑造的实例,并借鉴了西方现代园林设计师的作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从中找出对遗址公园设计有参考价值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泉州市释雅山公园规划建设的案例,探讨了存在历史文脉的公园建设规划中,如何从建筑小品和植物规划两方面来提升公园的文化品位,从而使景观设计与历史文化保护有机结合,提升公园的品位。  相似文献   

6.
遗址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历史保护、文化传承、社会与生态服务等功能而逐渐受到城市建设者与使用者的关注,但是当前我国遗址公园的建设水平良莠不齐,景观设计理论研究也较为滞后。本文旨在通过对西安市现有遗址公园的设计构思、园林艺术表达手法和景观营造效果进行定性分析和评价,总结出复原、融合、聚集、夸张、隐喻、对比等多种遗址公园景观元素表达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方法,为遗址公园的景观元素及表达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园是城市最重要的公共空间之一,是传播市民文化、进行社交活动、体验城市生活的重要场所。结合海口城市公园现状,从人文空间营造、入口空间特色营造、雕塑景观设计、植物景观设计、人文关怀设计5方面分析了公园建设中对人文要素的开发与表现,并对公园人文环境营造中存在问题提出3项优化的建议和策略: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景点命名、细节设计激活空间活力,营造公园人文生活环境;加强对丘浚、宋庆龄等历史名人,军坡文化、欢乐节等节庆文化,海航等企业文化、琼剧文化等地域文化要素的挖掘与体现;从色彩设计、空间围合、空间尺度、安全性、造景要素运用等方面凸显基于人文关怀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也正逐渐向着生态智慧园林的方向发展,其理念的应用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将生态与文化相结合,丰富了植物景观的层次与文化内涵,对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有一定的优势.基于此,该文以生态智慧园林理念为核心,对该理念在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摸清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敞空间使用现状,我们以金沙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观察、问卷调查与访谈结合,分析游客使用开敞空间的状况.数据显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敞空间主要使用对象不同于普通城市公园,其主要群体是老年人和小孩.记录的行为模式主要包括看护、小孩玩耍及交谈等,符合此类人群特质,但也与寻常公园游客行为模式有差异.研究表明,金沙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敞空间已经成为老年人的重要活动场所,而对于外地参观的游客吸引力较低;另外,滞留的使用者主要行为模式以老年人看护小孩为主.  相似文献   

10.
信息     
国家文物局通过陕西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规划2008-8-5作者:秦汉来源:陕西省文物局8月3日,唐大明宫国家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暨遗址公园总体规划专家论证会在西安召开,国家文物局相关负责人和历史、考古、文物保护及建筑领域的专家出席会议。会议通过了《唐大明宫国家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暨遗址公园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11.
基于SD法的城市带状公园植物景观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京市4个城市带状公园: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皇城根遗址公园、北二环城市公园和菖蒲河公园为研究对象,借助心理实验的SD法—语义差异法(Semantic Differential)分析了游人对城市带状公园植物景观的基本印象及心理感受.通过现场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共收集到有效问卷268份,运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植被因子、认知因子和活动因子是影响游人对公园植物景观印象的3个主要因子;皇城根遗址公园的综合因子得分最高,菖蒲河公园得分最低.可见在植物景观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做到景观效果美观、植物素材丰富,更应注重运用植物素材违背和满足游人需求的有效使用空间,在实现优质景观的同时提高植物景观的功能性.  相似文献   

12.
以新津宝墩遗址为例,研究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景观规划理念.应用分析归纳法总结出新津宝墩遗址核心价值主要是:具有四川古文化渊源可能的历史地位,与成都平原其它关联古城址形成区域性的群体价值以及出土文物表达的特定属性.基于这些核心价值特性,探索了建设新津宝墩考古遗址公园的景观规划理念,即充分展示它的原始性、统筹区域旅游开发优势、合理运用园林艺术手法和有教育意义的体验景观模式.  相似文献   

13.
基于园林要素的城市综合性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类园林要素作为城市综合性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公园主题的表现和空间表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中国城市综合性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主要研究方向在于如何使植物景观设计在公园整体中发挥实效,然而如何从细节美化的角度使各类园林要素中植物景观设计更加合理的相关研究还不够深入。为此,在对国内城市综合性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基于地形、水体、建筑及小品、道路的植物景观设计思路及方法,以期为城市综合性公园进行植物景观设计规划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山地公园是城市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复杂多样的地貌特征,与城市总体规划、绿地系统规划及城市空间格局具有紧密的联系,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山地公园逐渐成为城市景观设计关注的热点.介绍了山地公园的特点,从植物群落、城市规划、园林建筑和生态保护等角度对山地公园景观环境设计进行了分析探讨,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草鞋山遗址作为苏州地区重要的史前农业遗址,其出土发掘对研究太湖流域古文化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遗址面临着巨大的破坏,昔日的"草鞋"已成普通的小土丘,遗址严重破败。本文通过对草鞋山遗址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设草鞋山考古遗址公园、加强管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对策,以期对草鞋山遗址以及太湖流域同类型农业遗址的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曾晨  李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631-12632,12665
在解析意境含义的基础上,总结了园林意境的表达方式,进而以扬州唐城遗址公园为例,探究了遗址公园景观设计中意境的营造,详细分析了唐城遗址公园的营造主题、借景手法、布局方式、景观小品设计、色彩选取、主题活动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是湿地公园必不可少的造景要素,笔者根据湿地公园功能分区特点,从规划方面对湿地生态核心保护区及恢复区、湿地缓冲区及湿地展示区、游憩活动区、服务设施区等不同功能区域植物景观的营造进行了阐述;同时结合植物实际所处环境状况,将湿地公园划分为水面、堤岸、浮岛、园林建筑周边、陆生、园路等生境类型,探讨了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最终以求达到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中生态与景观效益兼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对北京市太阳宫公园的绿地植物种类、生长状况、配植等进行系统调查,从植物景观效果、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的角度对其植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该公园所用的植物种类、物种出现的频率和应用形式等,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调查结果显示:该公园绿化中运用植物73种,其中乔木33种、灌木22种、草本18种,分属于35个科。该园以北京乡土树种种植为主,植物种类偏少,配置缺乏复层混交。针对两个典型的植物群落,从满足功能、植物生态习性、景观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为优化公园绿地景观设计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商都遗址公园内园林植物和群落结构的观察,从植物资源种类构成,乔、灌、地被的应用及群落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园内植物配置的特点和不足,并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韦珏 《农技服务》2010,27(1):127-129
阐述了澳洲西部城市珀斯的国王公园的植物造景,从视觉角度分析了植物景观设计的几个要素,介绍了园中特色植物的造景,提出植物在景观设计中应作为主体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