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承建的部级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专业质检机构。中心自1995年12月首次通过双认证、正式开展质检工作以来,质检条件和检测能力不断加强,目前已具备微生物肥料(菌剂)、食用菌菌种及产品等3大  相似文献   

2.
<正>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承建的部级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专业质检机构。中心自1995年12月首次通过双认证、正式开展质检工作以来,质检条件和检测能力不断加强,目前已具备微生物肥料(菌剂)、食用菌菌种及产品等3大类31个产品50个参数的检测能力。在"科学、公正、廉洁、高效、服务"的宗旨指导下,中心遵循"质量第一、依法办事、实事求是、科学公正"的质量方针,面向微生物肥料行业和食用菌产业出具公正、科学、准确的检验数据.为促进我国微生物肥料行业和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保障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涵盖检测、  相似文献   

3.
《中国土壤与肥料》2007,(2):F0004-F0004
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是农业部授权的经过国家计量认证的法定专职检验机构.具有第三方公正地位,是社会公益性非营利技术服务事业单位。在“科学,公正、廉洁、高效.服务”的宗旨指导下,遵循“质量第一.依法办事。实事求是.科学公正”的质量方针.面向微生物肥料行业和食用菌产业提供公正、科学.准确的检验数据.为促进微生物肥料行业和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保障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产品质量.提供优质的检验.咨询.培训等技术和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4.
《农业信息探索》2011,(9):F0003-F0003
研究所现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土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营养与施肥”和“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设有“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相似文献   

5.
《农业信息探索》2011,(8):F0003-F0003
研究所现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土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营养与施肥”和“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设有“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相似文献   

6.
《农业信息探索》2011,(10):F0003-F0003
研究所现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土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营养与施肥”和“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设有“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相似文献   

7.
《农业信息探索》2012,(9):F0003-F0003
研究所现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土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营养与施肥”和“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设有“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建有实验站(基地)9个、试验协作网3个,是国家发改委甲级农业工程咨询资质单位,全国农业资源区划资料库管理单位,全国农业资源信息中心和国土资源农业利用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也是国家遥感中心农业应用部、农业部遥感应用中心研究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知识产权中心、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协会和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的挂靠单位。研究所编辑出版《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中国土壤与肥料》、《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中国农业信息》和《农业科研经济管理》等学术刊物。  相似文献   

8.
<正>济宁玉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产、经营、培训为一体的专业菌种生产企业。公司建有大型微生物综合实验室和实验基地,专业研发适合中国土壤状况的微生物肥料菌种和制剂,为国内众多微生物肥料企业提供生产菌种、生产工艺以及高级技术管理人才的培训等。  相似文献   

9.
<正>济宁玉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产、经营、培训为一体的专业菌种生产企业。公司建有大型微生物综合实验室和实验堪地,专业研发适合中国土壤状况的微生物肥料菌种和制剂,为国内众多微生物肥料企业提供生产菌种、生产工艺以及高级技术管理人才的培训等。  相似文献   

10.
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发展阶段及第三代产品特征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要回顾了我国微生物肥料产品发展历程,并以产品有效菌的菌种种类、菌种组成和肥料功能为主线将之归纳为3个发展阶段;对各发展阶段的研发热点和典型特征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食品安全的重大需求,讨论了第三代微生物肥料创新中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济宁玉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产、精英、培训为一体的专业菌种生产企业。公司建有大型微生物综合实验室和实验基地,专业研发适合中国土壤状况的微生物肥料菌种和制剂,为国内众多微生物肥料企业提供生产菌种、生产工艺以及高级技术管理人才的培训等。  相似文献   

12.
<正>济宁玉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产、经营、培训为一体的专业菌种生产企业。公司建有大型微生物综合实验室和实验基地,专业研发适合中国土壤状况的微生物肥料菌种和制剂,为国内众多微生物  相似文献   

13.
<正>济宁玉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产、经营、培训为一体的专业菌种生产企业。公司建有大型微生物综合实验室和实验基地,专业研发适合中国土壤状况的微生物肥料菌种和制剂,为国内众多微生物肥料企业提供生产菌种、生产工艺以及高级技术管理人才的培训等。公司成立20年来,始终本着科研立企、锐意创新、服务企业、合作共赢的精神,积极引进人才,研发新菌种、新工艺。从开始生产食品发酵用米曲霉菌粉,发展到现在可生产八大  相似文献   

14.
我国微生物肥料发展趋向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我国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应用从豆科根瘤接种剂开始,逐渐扩大到可用于非豆科作物的多种细菌肥料,后由于内含菌种的发展又进一步称为菌肥,直至逝年称为微生物肥料。目前国际上对于微生物肥料的增产原因理解多趋向于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结果,在理论上基于微生态态学原理对植物根际细菌的有益调节作用。今后,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发展趋向是从平科接种剂向非豆科用肥和多菌种复合方向发展,在剂型上势必选用耐干燥贮存的菌种制成颗粒剂或粉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微生物肥料对茶园土壤肥力及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茶树“龙井43”品种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施肥(CK)、常规化肥(TF)、多菌种复合微生物肥料(BCF1)、豆粕发酵类微生物肥料(BCF2)、黄腐酸类微生物肥料(BCF3)对茶园土壤养分含量与碳、氮、磷转化酶活性及绿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化肥相比,3种微生物肥料使土壤pH平均提升0.27个单位、容重显著降低9.73%,土壤速效钾、有效磷、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平均提升9.72%、6.25%、9.19%和5.40%;与常规化肥相比,3种微生物肥料使土壤β-葡萄糖苷酶、β-N-乙酰氨基葡萄糖酶活性分别增加11.61%、20.13%,且黄腐酸类微生物肥料使亮氨酸氨基肽酶、纤维二糖苷酶和β-木聚糖酶活性分别显著增加97.70%、66.44%和71.62%。与常规化肥相比,3种微生物肥料处理使茶叶磷积累量上升10.08%;铁、钙、锰和镍分别增加19.63%、7.56%、12.06%和24.14%。与常规化肥相比,黄腐酸类微生物肥料显著提高了百芽重、发芽密度、鲜叶产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相关性分析表明鲜叶产量与土壤速效钾、碱解氮、有机质含量及纤维二糖苷酶、酸性磷酸酶和β-木聚糖酶活性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3种微生物肥料相比化肥可以更好地提高茶园土壤肥力,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其中黄腐酸类微生物肥料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农业信息探索》2008,(9):F0004-F0004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属省级科研事业单位。内设土壤保护与利用、植物营养与肥料、水资源高效利用、化学分析测试和微生物研究等5个研究室(中心),金地公司、菌种场、丰润农化公司3个开发实体以及办公室、财务科、科管科3个管理职能部门。  相似文献   

17.
主要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无机化肥配施条件下微生物肥料的贮存特性,采用L9(34)正交表,以无机化肥浓度、样品含水量、贮藏温度和菌种配比等四因素三水平进行实验,实验证明无机化肥的浓度与微生物菌种活性的保存负向相关,是生物肥料有效期的关键影响因素;另外菌种种类、贮藏温度和样品含水量等因素也是重要的影响因子。还对秸秆生物肥的最佳贮存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肥料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因子识别及现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物肥料在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针对微生物肥料产品的组成和特点,对产品中的功能微生物菌种和原料辅料中潜在的风险因子进行了识别和危害描述,并对2016年代表性微生物肥料产品及菌株进行了质量安全分析评价,阐述了其质量安全现状,提出了4方面的微生物肥料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在茶园使用3种生物有机肥料对比试验,观测早生茶树白毫早物候期、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生物菌种沤肥对春茶营养物候期提早效果比较显著,较其它肥料提早2~3天;从对萌芽密度的影响分析,生物菌种沤肥与长得快微生物有机肥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从茶青产量比较来看,生物菌种沤肥茶叶产量比其它肥料处理高11.9%~13.4%,并且,生物菌种沤肥处理的经济效益达到1100元/667 m2,综合使用成本和各项指标,生物菌种沤肥适合茶树大田栽培生产。  相似文献   

20.
主要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无机化肥配施条件下微生物肥料的贮存特性,采用L9(3^4)正交表,以无机化肥浓度、样品含水量、贮藏温度和菌种配比等四因素三水平进行实验,实验证明无机化肥的浓度与微生物菌种活性的保存负向相关,是生物肥料有效期的关键影响因素;另外菌种种类、贮藏温度和样品含水量等因素也是重要的影响因子。还对秸秆生物肥的最佳贮存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