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无论是观赏犬还是工作犬、肉食犬都易患犬瘟热病。它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性疾病,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尤以连绵多雨的夏秋季节和寒冷的冬季多发。1周岁以内犬发病死亡率最高,有的甚至成窝死亡。“犬瘟热”是养犬者的大敌。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犬病正逐渐趋于低龄化、复杂化,一旦发病,很难根除,大大降低了经济效益。现在结合一些疾病的发病及流行特点,谈谈几种常见幼犬病的预防及治疗。1幼犬常见病种类1.1犬瘟热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病毒病。以急性鼻卡他性及随后的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严重的胃肠炎和神经症状为特征,主要发生于幼犬。1.2犬细小病毒犬细小病毒病是犬细小病毒引起的犬的一种急性传染  相似文献   

3.
新疆石河子市犬瘟热的流行病学与防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强  吴洁  剡根强  侯宇成 《北京农业》2011,(12):101-102
采用流行病学、临床诊断学及犬瘟热病毒抗原快速诊断方法,对2009年新缰石河子市临床病例诊断及犬瘟热病毒抗原诊断的犬瘟热病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发病犬以3~12月龄最多,纯种犬比杂种犬的发病率高,每年3-4月发病率最高,占全年发病犬的,未免疫或免疫1次的比免疫2次以上的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4.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犬高度接触性、致死性的传染病。不同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犬都可能感染该病,主要以幼龄犬容易染病。结合对2例犬瘟热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总结了犬瘟热的传播方式和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及当前的防治策略,以期为该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钟奇兴 《农家科技》1999,(11):19-19
<正>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1999年5月该病在重庆市部分地区开始流行,仅巴南区南泉镇虎哮村发病犬就达11头,经治疗存活8头,死亡3头,死亡率达27.3%。  相似文献   

6.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的全身性病毒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为双相热型、鼻炎、消化道和呼吸道呈急性卡他,常有肺炎与神经并发症,犬瘟热是蛟河市犬临床常发病之一,占犬病临床的35%左右。  相似文献   

7.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临诊实践中,接种疫苗是最好的防治方法,对患病犬只的治疗原则是抗病毒、防治继发感染、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法,但治疗效果与患犬自身的抗病能力及病程密切相关。抗病能力稍好的患犬较易治愈;发病初期的较中、后期较易治愈。  相似文献   

8.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貂、狐、貉、犬、熊猫、虎等动物易感。本试验研究了犬瘟热CDVPS株对犬的致病力。结果发现,试验犬于病毒接种后的19 d死亡;脏器剖检肺部有出血斑,肝脏肿大,肠系膜充血,膀胱壁变厚;组织切片脾脏淋巴细胞浸润,肺气肿,脑组织神经细胞自噬现象;构建犬瘟热病毒H基因遗传发育树,CDV-PS株分类于Asia-1型分支,与目前我国主要的犬瘟热病毒流行株类型一致。本研究对犬瘟热病毒CDV-PS株感染犬的临床症状、脏器剖检、组织病理变化以及病毒体内分布和H基因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犬瘟热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
犬瘟热是一种由传染病毒引起的疾病,起病比较急,发病率及致命率较高。对2011年初~2013年末到该动物诊所接受治疗的237例自然发病犬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做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当地犬只免疫程序不规范,就诊时间晚,是犬瘟热多发的重要原因;不同品种、不同年龄性别的犬只都容易感染犬瘟热病,幼犬的易感性最强。  相似文献   

10.
正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犬科动物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我国属二类动物疫病,是冬春季节需要重点防范的常见犬病之一。一、流行特点主要感染3月龄到1岁的犬,2岁以上的犬发病率降低,病愈康复后的犬可获得终身免疫,纯种犬、警犬较土种犬易感;狐、狼等犬科、浣熊科、大熊猫科等动物也可感染发病。本病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于冬春寒冷季节,  相似文献   

11.
犬犬瘟热是一种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犬急性、热性常见传染病之一。犬早期体温呈双相热型,症状与感冒相似,随后以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胃肠炎为主要特征。犬瘟热病发展到后期可见病犬出现神经症状,如痉挛、抽搐等。它主要发生于12月龄以内的幼犬,老龄犬和哺乳犬虽有发病的报道,但为数极少。纯种犬的易感性明显高于当地土种犬。该病在冬、春季节明显多发。犬瘟热病毒存在于病犬的肝、脾、肺、脑、淋巴结、肾等多种组织和器官中,  相似文献   

12.
1.问:为什么说犬瘟热是犬的头号传染病? 答: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致死性传染病.犬瘟热病毒可导致部分犬眼睛损伤,临床上以结膜炎、角膜炎为特征,角膜炎大多是在发病后15天左右多见,角膜变白,重者可出现角膜溃疡、穿孔、失明.该病在幼犬期死亡率很高,死亡率可达80%~90%.并可继发肺炎、肠炎、肠套迭等症状.临床上一旦出现特征性犬瘟热症状,愈后很差.特别是未做过免疫的犬.尽管临床上进行对症治疗,但对病情的发展很难控制,大多以神经症状及衰竭死亡.部分恢复的犬一般都可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13.
体外抗病毒试验结果显示多肽药物Alloferon 1对犬瘟热病毒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药物浓度越高,对病毒的抑制效果越好。利用脑内注射犬瘟热病毒建立犬瘟热病小鼠模型,然后用Alloferon 1对犬瘟热病毒感染的小鼠进行体内保护性试验。体内试验结果表明,多肽药物Alloferon 1对犬瘟热病毒感染的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望成为犬瘟热病防治的一种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14.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犬和带毒犬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本病可通过泪液、鼻液、唾液、尿液及呼出的气体成为不被人们注意的传染源.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由飞沫传播通过鼻腔粘膜以及阴道直肠粘膜而感染犬,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犬均可感染,以幼犬多发,老龄犬和哺乳仔犬较少发病,纯种犬比土种犬易感性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5.
犬细小病毒感染是仅次犬瘟热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发病迅速,对犬危害性极大,其高传染性、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在犬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本实验通过对临床40例疑似犬细小病毒感染样本分别用犬细小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犬细小病毒抗原荧光免疫定量分析仪和PCR方法进行检测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犬细小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是一种定性的检测方法,而且该试剂盒操作简单,结果显示快,易于判读,经济成本不高,但不能定量的测出病毒含量;犬细小病毒抗原荧光免疫定量分析仪是定量的检测方法,且敏感性、准确性要高于犬细小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PCR法与前两者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而且存在感染早期就能实现病毒的快速检测,但它需要昂贵的设备,而且反应时间长。  相似文献   

16.
犬瘟热与犬细小病毒病的组织病理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瑞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446-5448
采用大体解剖、石蜡切片、HE染色法对患有犬瘟热及犬细小病毒病而死的6只幼犬的大脑、心、肝、肺、脾、肾、小肠、大肠、肠系膜淋巴结等分别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犬瘟热的主要发病部位在肺;犬细小病毒病的主要发病部位在肠道;这2种病犬的心、肝、肾等均发生颗粒变性、炎性细胞浸润,有充血、出血等症状,脾脏和淋巴结均出现淋巴小结变小,淋巴细胞减少等免疫抑制现象。由此推断:犬瘟热与犬细小病毒在进入机体时损害机体主要部位不同,临床表现症状也稍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正>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犬科、鼬科和浣熊科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双相热型,各黏膜的卡他性炎症,后期可发生非化脓性脑膜脑脊髓炎,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本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常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病原体犬瘟热病毒为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成员。病毒可在鸡胚及鸡胚成纤维细胞上增殖,出现细胞病变,并形成蚀斑。用犬肾原代细胞进行培养,可形成合胞体及核内、胞浆内包涵体。此外,病毒还可以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犬肺巨噬细胞及睾丸细胞上生长。经血清学试验和动  相似文献   

18.
《山西农业科学》2017,(4):615-617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宿主包括大部分食肉目动物,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通过对北京某宠物医院2015年535例犬瘟热病例进行研究分析,旨在阐明北京犬瘟热的发病率与年龄、免疫情况与治愈率之间的关系,并对犬瘟热的治疗措施进行论述。调查结果显示,犬瘟热主要在1岁龄以下的幼犬中发生,发病率高达78.9%;1岁龄以上的犬只,随着年龄的增大,犬瘟热的发病率降低;已经接种过疫苗的犬感染犬瘟热病毒后,治愈率比没有接种过疫苗的犬高很多;在治疗犬瘟热病例时,首先要应用抗病毒药物,结合抗菌消炎和对症治疗,再配合特异性治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犬瘟热病是由犬瘟热病毒(C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犬瘟热病毒属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RNA病毒。近年来,犬瘟热病呈较广泛的流行趋势。临床症状差异较大。按临床症状表现不同,笔者将其分为头眼型、肺炎型、神经型和混合型。犬瘟热病毒感染的患犬往往伴有细菌性继发感染和犬细小病毒并发的情况。确诊后及时采取一系列综合治疗措施,可取得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正>犬传染性肝炎是由犬腺病毒I型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毒属于腺病毒科的哺乳动物腺病毒属,DNA型,直径70~80nm,病毒抵抗力强,在室温下可存活10~13周,附着在注射器针头上的病毒可存活3~11d,病愈后的犬只还可从尿液中排毒达6~9个月。是危害犬健康发展的五大传染病之一。在临床上常与犬瘟热混合感染,本病不分年龄,尤以1岁内幼犬多发,且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a.发病情况洮南市东方红畜牧场董国军饲养德牧犬15只,2015年6月3日犬主发现1只成母犬食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