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播前准备1、造墒保墒。土壤墒情不足,播种前又没有足量降雨时,有水浇条件的要洇地造墒,灌水一般应在棉花播种前15天进行,以利土壤升温,一般棉田灌水60—70立方米。灌水造墒后要及时耙盖保墒,虚土5厘米左右,做到底墒足,口墒  相似文献   

2.
<正> 黑龙港地区棉花产量处于中低产水平。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是一旱一薄,旱是主要的。常年旱地棉占棉田面积的三分之二。为此,搞好旱地棉栽培,提高单产是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的主要措施。一、耕地造墒、浅耙保墒。全区旱地棉田能浇一次底墒水的面积占一半以上。为提高造墒保墒效果,进行了多次对比调查,结果是:①播前耕层土壤含水量是随造墒时期的提前而降低,但不明显。②无论晚秋还是春季造墒的棉田,均以先耕后浇的保墒效果好。②冬灌棉田早春又采取顶凌耙地,化冻后镇轧,而后浅耙的措施,有利于土壤下实上虚减少水分蒸发,保墒效果好。春灌棉田浅耙比深耙(2寸)的保墒效果好。所以,不论冬灌还是春灌的棉田,春季都应浅耙,以提高保墒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棉花播种都要求达到一播全苗、一播壮苗,但因棉区土地盐渍化严重、种子准备不严格、播后管理不到位等,会影响棉花苗期生长。现将棉花一播壮苗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土地准备土壤是棉花生产的基础,在"墒、平、松、碎、净、齐"的基础上,要突出做到"碎、平、墒",碎即土壤细碎、质地疏松、排水良好、上实下虚,据此,要适墒翻  相似文献   

4.
<正>棉花播种都要求达到一播全苗、一播壮苗,但因棉区土地盐渍化严重、种子准备不严格、播后管理不到位等,会影响棉花苗期生长。现将棉花一播壮苗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土地准备土壤是棉花生产的基础,在"墒、平、松、碎、净、齐"的基础上,要突出做到"碎、平、墒",碎即土壤细碎、质地疏松、排水良好、上实下虚,据此,要适墒翻  相似文献   

5.
棉花播种及苗期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土地准备保墒造墒对墒情较好的棉田,要耙耢保墒或覆盖地膜,减少水分蒸发;对墒情不好的,要适时造墒,可采用畦灌浇透,然后耕耙保墒待播。灌水一般应在棉花播种前15天进行,以利土壤升温。  相似文献   

6.
1土地准备保墒造墒,对墒情较好的棉田,要耙耢保墒或覆盖地膜,减少水分蒸发;对墒情不好的,要适时造墒,可采用畦灌浇透,然后耕耙保墒待播。灌水一般应在棉花播种前15d进行,以利土壤升温。  相似文献   

7.
不同墒情对小麦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徐麦33为材料,设置条播覆盖后小区全部灌水窨透(灌水量250 t/hm~2,处理A)、小麦开沟后行内浇水再播种覆盖(灌水量80 t/hm~2,处理B)2种造墒方式,以条播后覆盖不浇水为对照(CK),研究不同墒情对徐麦33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播期范围内,当0~120 cm土壤平均含水量低于14%且无有效降水时,以80 t/hm~2的灌水量造墒播种获得的产量最高,为9 589.10 kg/hm~2,分别比灌水量250 t/hm~2和CK提高了16.53%和11.65%,达显著水平;2种造墒方式对生育前期生长均有促进作用,有效增加小麦全生育期的群体总茎蘖数和叶面积指数(LAI),但大水造墒易于出现倒伏,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8.
<正>1播前管理技术规程视墒造墒如果土壤墒情差,可以提前浇好麦黄水,为玉米播种提前造墒。若未能提前造墒,可在玉米播种后浇蒙头水。前茬作物收获使用具有粉碎功能的小麦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留  相似文献   

9.
<正>一、深翻整地,施足基肥,提前造墒黄河滩地为沙质土壤,土壤疏松,渗水快,播种前整地深翻要达到30 cm以上,随整地施入有机肥2~3 t作基肥。如墒情不足,可提前5 d灌水造墒。二、播种、施用化肥、覆膜一次完成选好种植棉花品种,利用商品包衣种子,测定芽率,根据品种确定亩株数,确定播种量。目前孟津县种植棉花种植主要品种为冀棉2000、石抗126。每667 m~2留  相似文献   

10.
<正>在棉花栽培中,地膜覆盖技术应用越来越多,棉花地膜覆盖具有提高霜前皮棉的产量;保墒、提墒,稳定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及养分状况;促进棉花生育过程,改  相似文献   

11.
1播前管理技术规程 视墒造墒如果土壤墒情差.可以提前浇好麦黄水,为玉米播种提前造墒。若未能提前造墒.可在玉米播种后浇蒙头水。  相似文献   

12.
<正>1及时整地保蓄土壤水分一般年份春播棉花在4月15~25日播种,应及早采取措施充分利用冬季土壤蓄墒,在土壤解冻后要及时进行耙耱,保蓄土壤水分,最大限度的减少春季棉田造墒用水,节约水源。2选用耐旱品种采取配套措施引进、选用耐旱品种,探索配套的抗旱节水技术措施,充分发挥棉花根系深扎的潜力和耐旱能力,吸收土壤深层水分,使土壤水分得到充分利用。如希普17、冀2000等品种抗旱力强,建议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不同耕作方式对旱地土壤环境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了探明干旱地区玉米抗旱播种的有效方法,进行了不同耕作方式对旱地土壤环境和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免耕探墒播种条件下,2~7cm土层土壤容重较旋耕增加了4.31%,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旋耕较免耕探墒提高了地温,但免耕探墒条件下0~20cm土壤水分含量最高;少耕处理的产量最低,为6555.38kg/hm2,免耕探墒播种的产量为6591.82kg/hm2,较旋耕降低553.36kg/hm2,减产效果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免耕探墒播种是旱地农业生产中有效的抗旱播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播墒、灌水次数、播期对棉花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播墒明显降低出苗率、叶面积指数、干物质数量,延迟现蕾及结铃时间,减产作用明显.棉花生长期长势良好,产量主要靠一水和二水来完成.播墒低,棉花早期长势偏弱,增加灌水次数增产作用明显.晚播可延长营养生长的时间,增大叶面积指数、延迟现蕾、集中结铃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5.
1问题1.1覆膜时间过早。从时间上看,地膜覆盖播种棉花覆膜时间一般在4月15~20日,而有很多农民把覆膜播种时间提前到4月10日,甚至4月5日左右,导致出苗后受低温冷害,棉苗不发甚至形成老小苗,同时也容易造成苗病大发生。1.2播种覆膜时土壤湿度过大。春季大风天多,土壤失墒快,农民在洇地造墒后及时耕地整地,又马上进行播种覆膜,虽然达到了保墒的目地,但由于地膜具有提墒作用,造成膜下0~5厘米土层湿度过大,地温上升慢和土壤缺氧,导致烂籽、烂根、死苗现象严重。1.3放苗不及时。很多农民对放苗时机把握不好,容易导致苗受冻害或高温烫苗。1.4放苗孔…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挖掘土壤养分与棉花产量之间的潜在关系,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指导农业生产,本文基于Weka挖掘平台、C4.5决策树算法生成预测模型来预测棉花产量。分析得到:①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有效锌与有效硼对棉花产量有重要影响;②有效锌含量过高或有效硼含量过高的土壤不利于棉花增产,相反,有效钾、有效硼含量较低的土壤中棉花产量达到中产及中产以上;③不考虑其他养分含量对棉花的影响,当土壤中有机质与碱解氮含量过低时,不利于棉花产量的提高。本文中利用C4.5决策树算法能够简单直观地分析土壤养分因素与棉花产量的关系进行棉花生产的预测,这对棉花生产能够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 棉花适期早播是促苗早发稳长,夺取优质高产的关键措施.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因春旱无雨,不能做到适期播种,或因造墒后遇雨推迟播种时间,造成出苗晚,开花结铃晚,优桃少,影响棉花品质和产量.为解决棉花晚播与优质的矛盾和高旱地棉花迟发、霜前花少、品质差等问题,我们于1987~1988年对晚播棉田和因干旱迟发的棉田,进行了密植早打顶栽培试验,取得了优质、低成本、高效益效果.一、基本情况试验地为砂壤土,地势高燥、平坦,肥  相似文献   

18.
李韧 《河南农业》2014,(11):37-37
<正>一、深耕整地夏闲地深耕20cm左右,耕后细耙,入伏蓄墒,末伏浅耕施肥,保好口墒;早秋茬地要早腾地,早施基肥,早整地,重耙轻耱,使土壤上虚下实,以利适时播种;套种田块,要科学规划好播种带,油菜播种行要适时造墒、施肥、翻土,前茬收后要及时灭茬松土。二、科学施肥(一)施肥应根据产量指标来确定一般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3 000kg左右。中等肥力土壤,要获得150kg/667m2产量需每667m2施纯氮(N)10~12kg;要获得200kg/667m2产量需要每667m2施纯  相似文献   

19.
<正>棉花与马铃薯间作套种,共生期短,相互影响小,是一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能够起到以薯促棉的作用,一般棉花产量不受影响,还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其技术要点如下:一、种植模式马铃薯一般以2米为1带,行距25厘米,株距20厘米,亩株数3500株。马铃薯齐苗后,在预留沟内浇水造墒,4月下旬棉花播种。棉花行距45厘米,株距22厘米左右,亩株数3000左右。马铃薯种植后注意观察,一般在4月7日左右放苗。  相似文献   

20.
<正>1试验概况1.1试验目的。本文在造墒与不造墒条件下,对不同镇压强度对冬小麦墒情苗情影响进行了试验探究,以期确定小麦播种不同造墒和镇压方式对麦田土壤条件和冬小麦生育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1.2供试材料。试验于2014~2015年在河北省涿州市进行,选用石新828冬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1.3试验处理。试验设置造墒与不造墒两个水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