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刘卫斌  陈祺  杨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4,(29):10197-10200
以中卫市中央大道景观带设计为例,立足沙漠边缘的实际,紧扣"沙文化"主题,探索滨河城市干道的地域文化与绿色生态景观相融合的有效途径,以充分认识文化意蕴对城市干道景观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4,(31):10995-10997
以"水更清"行动计划中建设的两处颇具代表性的水利景观奎河景观带、丁万河景观带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现场实践经历,从科学艺术的角度对其中的植物景观进行分析,详细阐述各自造景特点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些许合理化建议,旨在为徐州后续的水利景观建设,尤其是河道景观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设计思考、主题立意、景观构思、设计表达直至空间布局等几个基本设计步骤,对烟台市夹河景观带的设计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探讨了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的个性化营造,以期为今后的滨河景观设计提供相关思路和可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宇亮  王志学  王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904-4906
围绕兰州黄河风情线景观分布,从黄河的生态湿地、特色文化风情、桥梁枢纽、近水公园和滨水广场方面总结了兰州滨水景观多元化模式。重点概述了银滩湿地公园的生态风情;兰州水车、龙源石碑、羊皮筏子和"黄河母亲"石雕的文化内涵;中山铁桥、银滩大桥、七里河立交桥和雁滩黄河大桥与黄河融为一体,贯通南北的桥梁枢纽功能;结合休闲、娱乐、观光与餐饮于一体的近水公园与滨河文化广场。最后提出,在兰州沿黄景观规划中不仅要达到防洪、交通与环境共生的目标,还要凸显景观、生态环境、特色文化和经济基础的协调,逐步使兰州滨河两岸的湿地、河道、绿化、交通、餐饮、休闲与居住呈现多元化立体发展。  相似文献   

5.
对银川市滨水景观带绿化设计理念与特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银川市景观水道滨水景观带绿化设计的指导思想、设计理念、设计原则,提出绿地植物的搭配类型。  相似文献   

6.
雷捷 《吉林农业》2010,(10):156-156
文章将工业园区内的地域文化、原有植被、特色景观等融入绿化景观中,并通过对园区防护绿地和集中绿地的整合,目的是探索一种园区内绿化景观协调统一的方式,使人为设计的绿化景观与现有自然景观相融合,从而打造优美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7.
孙黎黎 《新农业》2023,(1):26-28
河流作为城市的一个组成要素,其滨河绿化在生态、景观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滨河绿化带的设计与养护在园林绿化中尤为重要。浑河是沈阳市的代表河流,贯穿整个城市脉络,滋养着河岸两侧的生命。本文以沈阳市浑河为例,探究滨河绿化带的设计规划原则和养护管理建议,期以对园林绿化中滨河绿化的建设提供理论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马鞍山旅游大道为例,设计充分考虑植物的层次、色彩等各项特性,结合植物生长变化创造出线性四维空间进行生态景观道路设计;遵守保证道路绿化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协调道路沿线各功能地块的总体景观建设,保证城市绿化体系结构得以良性的整体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使道路绿化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全市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中央绿化带运用规则与自然相结合、灌木与乔木相搭配的种植方式,形成线性景观序列;以此将道路功能与生态效益最大化有机结合,打造生态景观道路。  相似文献   

9.
张清旅游公路绿化工程和景观协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公路的绿化设计既要考虑司机和乘客的视觉特性、行为特性,满足公路交通的行车要求,又要考虑与沿线的环境相协调,与沿线的旅游景点相衬托,才能设计舒适、安全、优美的旅游线路,以张清高等级旅游公路为例,在阐述旅游公路的绿化工程和当地生态环境协调、道路线形协调的技术措施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道路绿化工程和沿线景区景观协调,建设新的旅游景点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以马鞍山旅游大道为例,设计充分考虑植物的层次、色彩等各项特性,结合植物生长变化创造出线性四维空间进行生态景观道路设计;遵守保证道路绿化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协调道路沿线各功能地块的总体景观建设,保证城市绿化体系结构得以良性的整体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使道路绿化体系更好地服务于全市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中央绿化带运用规则与自然相结合、灌木与乔木相搭配的种植方式,形成线性景观序列;以此将道路功能与生态效益最大化有机结合,打造生态景观道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村庄绿化现存问题,针对泰州忘私村村庄绿化存在的突出问题,运用相关知识,结合忘私村地区农村的自然地理条件,系统、全面地对村庄绿化规划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针对村庄道路绿地、公共绿地、滨河绿地等重要绿地景观进行了详细的绿化规划研究,对各个绿地的特点、功能深入分析,以忘私村绿化规划设计为例进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兴隆县2013年申请省级园林城市并获批准,在绿化格局当中围绕“北山公园”、“南山公园”、“中心广场”以及“滨河景观带”高标准进行整体规划布局,在设计原则上以符合功能要求为第一绿化目标,通过小广场、园路园林建筑及设施还有绿地配置整体结合,突出了兴隆县山水园林宜居宜游的生态特点,同时又从亭廊、坐凳、花坛、喷泉、置石、花墙与花架等细微小处入手,详细介绍了兴隆县在城市绿化中成功运用小游园的规划设计理念,也展示了小游园规划设计对于城市绿化及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其成功经验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滨河景观在现代城市中的功能与地位的基础上,以扬州市扬城西路总体规划为例,探析了当代城市滨河景观的规划方法,以为城市滨河景观的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城市大型地下建筑顶板的景观绿化,可以更好地利用大型地下建筑顶板的空间,提升城市人均绿地面积,扩充建设新型城市"海绵体"。深入分析了大型地下建筑顶板景观绿化的生态功能效应、设计关键因素、各类荷载设计以及安全性设计要点。结果表明,设计中应注重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与高差以及植被的选择与搭配来塑造景观特色,建立了建筑顶板绿化景观元素荷载的技术指标参照系统,同时给出了安全性设计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云南省安宁市八街街道小五岳村建设新区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分析了小五岳村的地理区位、气候特征、村庄景观现状,确定了以自然的田园风光为基础,突出村庄特色,打造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形象的景观规划设计理念。在此基础上,将建设新区景观规划结构确定为"两带、两片"式结构,进而针对道路景观带、滨水景观带、建筑景观、园林小品景观、植物景观,具体分析了主要景观带、景观节点设计内容。强调小五岳村景观规划建设应充分利用借景、对景等造景手法打造新农村景观;充分考虑村民的交流欲望,为村民提供交流场所;充分提炼村居形态语言特征,延续地域文脉,营造具有地域风貌特色的民居景观;充分利用当地乡土植物,营造乡村景观。  相似文献   

16.
城市道路是城市日常活动最为频繁的的空间。承载着市民交通出行的主要功能。市政道路的绿化景观也体现着城市的风貌,通过原理造艺的独特手段设计出与地方特色融为一体的道路绿化景观。本文,对市政道路绿化以及设计进行了探讨,旨在构建功能性、观赏性以及生态性相融合的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哈尔滨“红房子”工业遗产景观特征的分析,提出工业遗产景观改造从形式出发解决功能问题的设计手法,同时引入生态节能的技术性景观处理方式,并以2种对比强烈的空中桥廊延伸体验概念和极具艺术张力的地面弧线形景观带概念,讨论了这2种形式并存的功能性改造,以“脉络”理念诠释了哈尔滨“红房子”工业遗产景观改造设计中新与旧的共生与相融合,为以后的城市工业遗产景观改造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浅谈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1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坚持土地使用效率的原则;坚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坚持生态优先、功能协调的原则;以争取城市绿地生态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城市绿地与历史、文化、美学、科技的融合,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景观、游憩、科教、防灾等各种功能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立足于现状,通过各个专项设计,对郑州市十七里河景观进行规划,将其定位于以普遍绿化为基础,集防洪排涝、生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滨河开放性绿地空间。  相似文献   

20.
沙市滨江景观资源非常丰富,如何利用滨江地区的景观资源,打造一个优化城区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符合城市文化内涵的滨江景观带,目前已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从沙市的地理特征入手,分析了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各景观资源的功能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滨江景观带的功能结构划分和景观规划重点,从而为沙市滨江景观带的景区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