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干旱半干旱区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探索有机质提升的有效技术模式,评价有机质提升实施效果,引导农民推广应用秸秆还田、绿肥种植、增施有机肥等培肥地力技术措施,以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巩固提升中低产田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积极实施测土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耕地质量保护、耕地质量评价等科技项目,通过物化补贴和购买服务补贴方式,引导农民应用农作物秸秆粉碎腐熟还田和商品有机肥施用等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投入,促进秸秆、畜禽粪便等有机肥资源转化利用,优化了施肥结构,减少秸秆焚烧和污染,有效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武彦雨 《河南农业》2023,(22):62-63
<正>近年,南阳市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方针,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通过保护耕地资源、调整农业结构、布局农作物种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快配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不断提升耕地地力,缓解土地生态压力,改善耕地质量,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绿色农业转型升级。南阳市通过开展耕地地力评价,摸清了全市地力现状。本文从改良土壤与培肥地力、耕地资源整合与调整种植结构、耕地质量管理、科学施肥等方面提出提升耕地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为鼓励和支持农民应用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技术,促进秸秆等有机肥资源转化利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提升耕地质量,在新建的高标准农田和补充耕地上,推广应用以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施用调理剂等为重点的熟化生土、培肥地力综合配套技术。通过该技术的实施应用,使新建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得到提升,新增耕地达到可供耕种的地力水平,土壤严重酸化等有障碍因子的耕地得到明显改善。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陕西省旬邑县第二次土壤普查及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化验数据为依据,综合分析研究耕地地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提出培肥地力的主要对策,从而,达到培肥地力,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改善耕地质量、提高耕地基础地力,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最重要的手段,是实现粮食安全保障的必然选择。盐碱地严重制约着曹张乡农业经济的发展。通过连年秸秆过腹还田,逐渐改变了盐碱地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了地力,使盐碱地变成了高产田,取得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鼓励和支持农民应用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技术,促进秸秆等有机肥资源转化利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提升耕地质量,在新建的高标准农田和补充耕地上,推广应用以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施用调理剂等为重点的熟化生土、培肥地力综合配套技术。通过该技术的实施应用,使新建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得到提升,新增耕地达到可供耕种的地力水平,土壤严重酸化等有障碍因子的耕地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通过多年土壤样品的农化数据发现,2012年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磷、速效钾较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与1994年数据均有所增加。同时对公道镇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变化趋势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的对策。以保护和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促进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加强对耕地质量的保护和对耕地土壤的培肥改良,坚持用地养地相结合,做到养分的投入和消耗平衡,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大力推广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高效节水农业技术等措施,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全面提升耕地质量。  相似文献   

10.
<正>耕地地力是指耕地的基础能力,由耕地土壤的地形、地貌条件、成土母质特征、农田基础设施及培肥水平、土壤理化性状等综合构成的耕地生产能力,既包括耕地的自然地貌和物理性状,也包括耕地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等多项化学性质。地力下降,主要表现在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养分供应不平衡、酸化严重、生物活性弱,造成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低,农业生态系统变得脆弱。长期以来,我国各主要农区,由于不合理耕作、过度种植,同时不重视施  相似文献   

11.
耕地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世代相传、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是发展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全面摸清英吉沙县耕地质量状况,2010年开展了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工作。本文根据英吉沙县耕地地力评价成果,摸清了影响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障碍因素,对英吉沙县耕地土壤改良与地力培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试验进一步探究商品有机肥在温泉县春小麦的施用效果,对土壤理化性状、耕地质量的影响效果,寻找出适宜本地区的有机肥品种及用法用量等配套技术措施参数。引导农民科学减施化肥,增施有机肥,从而达到增加小麦产量和提高小麦品质的目的。并以加快有机肥资源合理利用、培肥地力为目标逐步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减轻农业面源污染,逐步建立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高台县耕地质量现状、采取主要措施以及取得主要成效的阐述,分析了耕地质量提升工作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大各类土壤地力提升综合技术推广的政策扶持力度;强化科技培训,培育新型农民;大力落实培肥地力措施;加强综合技术措施的推广力度等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4.
增施商品有机肥和施用土壤调理剂能够提升耕地质量。本试验以农艺、生物、化学综合技术应用为切入点进行玉米种植,探索高台县土壤有机质提升的有效技术模式,评价有机质提升项目实施效果,引导农民推广应用增施商品有机肥、施用土壤调理剂等地力培肥综合技术,以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为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正建瓯市土肥工作以耕地质量提升为主线,围绕地力提升"1112"工程重点工作,深入推进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种植绿肥,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升耕地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藏粮于地"重大战略,为保障全市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贵州黔东武陵山区中低产田土壤改良利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土壤普查和农业区划的科技成果,对黔东武陵山区中低产田土的区域特点、类型、主导障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类,并根据中低产田类型进行综合治理。根据中低产田土的障碍类型和改良主攻方向,划分为干旱灌溉型、瘠薄培肥型、渍潜排水型3种类型,根据中低产田类型特征和改良对策,采取综合治理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改土培肥和增产增收效果。采取完善配套工程、耕作培肥和农业技术措施,实现了以治本和治标相结合,土壤改良技术和农业增产技术相结合,注重消除土壤障碍因素,培肥熟化土壤,当年改造受益,有效改善农业生产、生态条件,增强稻田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基础地力水平;开展了6类试验研究,为项目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3种类型中低产田土提高耕地地力0.5~1.5个等级,达到改土培肥、改善农产品质量,增产增收,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根据敦煌市农业生产实际和农田耕地质量现状,提出该市地力综合培肥技术要点,并对实施地力综合培肥技术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进行阐述,以期对提高敦煌市农田质量水平起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桐庐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取得成效 1.土地资源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近几年来,桐庐县加大了对地力的培育力度,大力实施"沃土工程",积极开展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推广科学平衡配方施肥技术,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  相似文献   

19.
耕地土壤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和国家粮食安全。因此,了解荆门市耕地土壤肥力状况,加强地力建设,提高耕地土壤质量,对保持荆门市农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郑涛 《河南农业》2017,(7):27-28
安阳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耕地面积7.38万hm^2,人均耕地为0.075hm^2,人多地少,后备资源匮乏。安阳县要获得更多的产量和效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提高耕地质量,科学合理施用肥料。为了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肥料效应,提高经济效益,应按照作物需肥规律施肥,用地与养地相结合,不断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