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DSC2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误报降水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DSC2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实时误报降水资料进行整理归纳,从中分析产生误报降水的原因,并提出完善和改造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夏季降水类型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为研究我国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类型及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点。[方法]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对1951~2000年我国160个观测站夏季降水量资料的标准场进行展开,得到我国夏季降水空间分布的不同类型,分析我国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特点。[结果]我国夏季降水主要分布在东部;第一、二、三种EOF模态的空间型特别显著,与其他学者分析我国夏季降水距平百分率分布图得出的我国夏季降水3类雨型比较吻合;我国夏季降水不仅具有比较明显的年际变化,还具有年代际变化。[结论]该研究可为我国夏季降水类型的后续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韦莹莹  濮梅娟  平海波  周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582-1586,1604
利用1961~2006年江苏省59个台站的月降水量资料,将江苏省夏季降水进行EOF分析。通过研究降水异常的时空分布的演变特征,对江苏省夏季典型旱涝年进行分类,并初步探讨了夏季降水异常类型的成因。结果表明,46年来江苏地区夏季降水有比较明显的年代际变化,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生局地旱涝的机率增加;该地区降水异常可以分为一致偏多型、一致偏少型、北多南少型和北少南多型4种类型,并且通过分析500和850 hPa环流形势、副热带高压和ENSO事件的特征,初步探讨了各类型发生的可能成因。  相似文献   

4.
我国夏季降水类型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OF)法对夏季降水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其时空分布规律,探讨雨型分布,并进一步研究我国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长江中下游地区1961—2010年88个测站夏季(6—8月)的逐日降水资料,NOAA延伸再建的海表面温度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500h Pa高度场资料。通过第95百分位法统计出极端降水序列,采用EOF、REOF分解、线性倾向估计以及M-K突变性检验等方法对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极端降水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长江中下游夏季极端降水阈值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大致呈现东高西低,南多北少的分布形势。其中阈值高值区位于赣鄂皖3省的交界处,高低值相差达40mm/d;夏季极端降水在一致性异常特征的基础上,存在着南北反向差异;并可以再划分为6种主要的空间型:分别为运河流域型、入海型、两湖平原型、南部型、北方型和沿海型。6种主要空间型的夏季极端降水年际变化特征并不完全一致,但从长期变化趋势来看,除了湘北、赣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北部,这3块小区域的极端降水表现为减少外,其余区域均表现为增加趋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长江中下游地区整体夏季极端降水偏多。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雨量器和SL3型雨量传感器测量的降水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SL3型雨量传感器测量降水误差产生的规律,并分析了产生误差的原因,为自动站对降水资料的累计和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王学强  杜爱萍  李晓坤  董春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033-2035,2093
利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30个站2000-2007年的夏季(6-8月)降水资料,对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夏季降水分布主要有北部型(2005、2007年)、南部型(2001、2003年)、中间型(2000、2004、2006年)以及整体型(2002年)4种。夏季降水与东亚大气环流的相关分析表明,长江流域地区的降水与高低空环流异常有明显的关系,即对流层中上层中高纬地区环流经向度加大,低纬地区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南,且中心或脊线稳定地维持在30°N以南,长江流域的降水就明显偏多。该研究对今后长江流域降水天气的诊断预测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SL2-1型雨量传感器测量降水误差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玉中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7):203-204
通过对茌平县气象局虹吸式雨量计和SL2-1型雨量传感器测量的降水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了SL2-1型雨量传感器测量降水误差产生的规律,并分析了产生误差的原因,为自动站单轨运行后对降水资料的积累和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分析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SL3-1型双翻斗式雨量传感器和DSC-1型称重式雨量传感器在不同降雨强度中的降水差异,表明在夏季降水过程雨量大于30.000 mm时两种传感器的差异较小,10.000~30.000 mm的次之,当降水小于10.000 mm且有微量降水时产生差异较大。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传感器感应原理不同,另一方面是传感器最小分辨率不同。  相似文献   

10.
降水观测是地面气象观测的主要项目之一,我国气象部门对于固态降水的传统观测方式为人工观测,但是在时效性、时空密度不足等方面存在许多弊端,DSC3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可以达到当前先进的固态降水自动化观测水平,并且具有较高的运行可靠性。本文主要对DSC3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并介绍了台站一次DSC3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数据缺测的分析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暴雨型泥石流预报中的降水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伟  高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287-6288,6433
阐述了影响暴雨型泥石流活动的各降水因子,包括前期降水量、当场降水量、降水持续时间、降水强度、降水峰值、降雨雨型等。暴雨型泥石流的激发是当场降水和前期降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构建了暴雨型泥石流预报系统中集数值天气预报、静止气象卫星、天气雷达回波和自动气象站四种方法为一体的先进的降水预报和监测体系。暴雨型泥石流预报是建立在降水预报基础上的,预报模型客观上要求更精细更准确的降水预报产品,这为气象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63—2013年我国598个站点的降水、气温、地温逐月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夏季降水同前期冬季气温、地温间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1963—2013年我国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主要特征为:在1999年之前我国华北、内蒙古中东部以及河套等地区降水增多,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江南地区降水减少,夏季降水所对应的雨型为北方型;在1999年之后长江中下游地区、江南等地的夏季降水增多,华北地区降水减少,夏季降水所对应的雨型为南方型;前期冬季气温和地温上升有利于东部北部、新疆、以及长江中游地区夏季降水增多。  相似文献   

13.
利用淄博市1966~2005年的历年逐月降水和气温资料,应用趋势分析等气候诊断方法和墨西哥帽小波变换分析方法,对淄博市五区三县的降水及气温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淄博市的降水和气温随着年代际发生变化,降水量以平均每年1.5mm的速度缓慢增加,且存在32年、25~29年、10~23年和准5年的多尺度振荡周期,明显的突变点在1977和1995年,1977年之前和1995年之后降水偏多,1977~1995年降水偏少;年平均气温以0.48℃/10a的速度上升,且存在21~32年、17~21年、9~13年和2~3年的多尺度振荡周期,明显的突变点在1991年,之前,气温偏冷,之后气温偏暖。淄博市的降水和气温在地域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降水自南向北呈递减趋势,气温则呈南、北低,中部高,可分为南部型、中部型、北部型3个型。  相似文献   

14.
鄢志宇  杨桂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778-10779
根据锦州地区1960~2007年4月下旬~5月上旬日降水资料,应用马尔可夫概型分析方法,建立春季10mm以上有利春播降水预测模型,通过对4月下旬、5月上旬日降水资料将降水分为有和无2种状态,计算各状态转移概率并对未来时刻的降水状态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从1997~2008年预测效果检验来看,其正确率达58%。马尔可夫概型分析应用在春季10mm降水预测中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71年~2000年整编资料和NCEP/NCAR(1971年~2000年)再分析资料中的月可降水量资料,针对呼和浩特地区的降水情况,从降水量、降水强度、阴雨日、降水变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降水效率,并对农业生产及人工增雨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DSG1型降水现象仪的安装实现了天气现象要素观测、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的自动化,进一步提高了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本文主要介绍DSG1型降水现象仪的工作原理、安装要求、日常维护及故障的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17.
笔者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OF)法对夏季降水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其时空分布规律,探讨雨型分布,并进一步研究我国夏季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1研究内容与方法1.1研究资料北京气象中心整理的1951~2000年我国160个观测站点的月降水量资料。取6~8月降水量的平  相似文献   

18.
沈阳夏季降水效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班显秀  房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928-14930
[目的]分析沈阳夏季的降水效率。[方法]采用胡志晋先生提出的估算云水资源的方法,利用"QFW-1型双通道微波辐射计"观测的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与"粒子激光探测仪"(Parsivel)反演的1 m in时间间隔的雨强资料,对沈阳地区2007年7-8月的降水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当雨强I〈7.5 mm/h时,降水效率E平稳,为3.2%-2.7%,平均3.0%;当雨强I≥7.5 mm/h时,降水效率E随雨强I的增加呈线性增加。雨强越大,空中剩余的液态水含量越多,人工增雨潜力越大。[结论]该研究为分析空中云水资源和人工增雨潜力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选取南疆地区几个有代表性的基坑降水工程,采用一个抽水井和两个观测孔的潜水非完整井抽水试验方案,利用多种计算方法,通过综合分析对比来确定各地段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并结合上述成果,对其中的一个基坑降水工程进行了降水井设计,降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近60年西南地区降水异常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荣  庞晶  覃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873-14875
[目的]分析1951~2010年西南地区降水气候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方法]利用1951~2010年西南地区44个站点和全国160个站点月降水资料,采用EOF分析、小波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对西南地区降水在月、季时间尺度的变化规律进行详尽的分析,且研究了旱、涝年对应的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全面揭示近60年西南地区降水气候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西南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匀,为典型的单峰型,降水集中期为5~9月,峰值出现在7月;近年来秋季降水有明显变少的趋势,其他季节变化趋势不明显;该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显著周期为14年,还存在6年以及3~4年周期振荡;涝年降水与华南地区呈同位相,与西部青、甘、新、藏交界处呈反位相,旱年与西北东部和华北地区降水呈同位相。[结论]该研究为该地区降水的预测预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