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滚筒式茶叶提香机烘焙过程中碎茶率过高、影响烘焙质量的问题,基于离散元法理论,对其关键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利用SolidWorks 2014软件建立滚筒式茶叶提香机的三维几何模型,通过EDEM 2018软件对茶叶烘焙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不同滚筒转速和滚筒倾角下茶叶颗粒的运动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对茶叶烘焙效果的影响。以六安瓜片为试验材料,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进行滚筒式茶叶提香机烘焙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滚筒式茶叶提香机烘焙效果的结构参数包括滚筒转速和滚筒倾角。优化的结构参数为滚筒转速33 r·min-1、滚筒倾角3.7°。在此条件下,碎茶率为6.7%,感官审评得分为90.6,茶叶具有良好的烘焙品质。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通过绿茶加工工艺研制辣木绿茶制作的方法,探究加工技术中杀青和提香技术对辣木绿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杀青温度250-260 ℃,杀青4 min,提香温度100 ℃,提香30 min,茶叶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3.
升温速率对龙井茶烘焙提香品质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升温速率的烘焙处理对龙井茶进行烘焙提香,结合感官审评、气相色谱-质谱等检测手段,探讨不同升温速率对龙井茶烘焙提香品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热量吸收相同的前提下,慢升温处理茶样的滋味和色泽效果相对较好,其叶绿素的保留率较高,而酚氨比相对较低;升温速率对茶叶香气成分的影响尤为显著,其中,慢升温处理茶样的月桂烯、罗勒烯、反式芳樟醇氧化物、芳樟醇、壬醛等代表绿茶清香特征的芳香物质含量较多,茶叶的鲜爽度较高,香气品质好,而在快升温处理茶样中因火工过高带焦味成分的吡咯、吡嗪类成分含量较高,香气品质降低.  相似文献   

4.
王昊 《当代农业》2014,(3):45-45
一、冷藏库冷藏茶的提香采用冷藏库冷藏茶叶,库温以5±20C为适宜.茶叶入库前,应先装入0.05~0.06毫米厚的聚丙烯或聚乙烯袋内,束紧袋口冉外套布袋,以防茶叶在冷藏库内吸湿还潮。从库内取茶叶时,应先将茶袋搬出库房,待袋内茶叶逐步升温至接近室温时才可打开袋口。如果出库后随即打开茶袋,空气中的水蒸气遇温度较低的茶叶。  相似文献   

5.
为寻求提香前较佳的摊放时间,以提高绿茶的香气及综合感官品质,研究了干燥后不同摊放时间(0h、8h、16 h、24 h和32h)对绿茶感官品质特性的影响,并测定了提香前后茶样含水量的变化,对成茶进行了感官审评.结果表明:干燥后摊放24 h再提香的茶叶品质最好,感官审评综合得分为93.10,干燥后茶叶含水量为3.8%,提香前后含水量分别为5.4%和3.0%.干燥后进行一定时间的摊凉可以吸收环境中一定的水分,使茶样水分分布更均匀,再经提香工序,可显著提高绿茶的感官综合品质,尤其是绿茶的香气.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红茶提香工艺的主要技术参数,改善红茶品质.[方法]采用2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提香工艺对红茶品质的影响.[结果]完全随机试验结果显示,温度在105℃时,时间在1030 min各茶样香气、滋味和感官审评总分明显高于其他处理;随着温度升高、时间延长,L*和H a*b*值变小,色泽向红、暗方向变化;随着温度升高,茶多酚、茶黄素等成分含量显著降低(P0.05).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含水量增加,香气、滋味和感官审评总分呈下降趋势;随着温度升高和时间的延长,香气、滋味和总分先增后减,在95℃、30 min时,得分较高.[结论]综合来看,红茶提香工艺参数为红茶含水量控制在6%左右,提香机温度控制在95 105℃,提香时间20 min左右.  相似文献   

7.
1、背景我国已有几千年饮茶及种植茶叶(Camellia sinensis)的历史。茶叶有兴奋大脑和心脏的作用,长期饮用可清目养心、延年益寿。而烘焙被通常作为一种提升茶叶品质加工的重要工序,按其方式可分为碳焙、电焙笼、红外线烘焙及焙茶机等。目前大多数生产厂家均以电焙或烘茶机进行烘焙,这类烘焙方法都是直接对上一工序的茶叶进行干湿,高温烘焙,因此得到的茶叶香气大受影响,也容易影响茶叶原有的外观,云南大叶种茶表现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黄檗禅茶的香气品质,探讨了提香工艺对黄檗禅茶理化品质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黄檗禅茶提香温以100~120摄氏度,提香时间以10min为宜。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提香时间为15min、提香温度为120℃、提香叶量为800g时,最有利于黄檗禅茶理化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通过绿茶加工工艺研制辣木绿茶制作方法,探究杀青和提香技术对辣木绿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杀青温度为250~260℃,杀青4 min,提香温度为100℃,提香30 min时,辣木绿茶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适宜的摊凉时间和提香温度,为茶叶加工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采用理化成分测定法、感官审评法和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仪联用技术,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研究了不同提香处理对贵州珠形茶品质及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贵州珠形茶茶样含水量、茶多酚含量、香气和滋味呈显著差异,个别处理茶样的氨基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差异。摊凉8h提香,茶样(P2)的香气和滋味得分最高,分别为93分和91.5分;分离鉴定出6种醛类、13种酮类、11种烷烃类、13种烯烃类、15种酯类、4种酸类、12种醇类、2种酚类、5种奈类、2种苯类和10种杂环类及其他,共计93种化合物。摊凉8h再提香,温度控制在110~120℃,有利于形成贵州珠形茶滋味醇正、栗香较显和香气持久的独特品质风味。  相似文献   

11.
提升茶叶品质是茶产业发展与茶叶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根据现代红茶主要品质特色要求,结合现代红茶发展趋势,通过规范越州红萎凋、揉捻、发酵、初烘、足烘、提香等生产工艺,提升加工设施条件,加强关键技术控制水平,确保越州红品质特色,探索越州红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采摘金萱茶树品种受小绿叶蝉危害的一芽一叶鲜叶,按照新工艺研制金龙美人茶产品,研究探讨不同提香温度对金龙美人茶品质的影响。通过试验及感官审评结果表明,提香温度100℃,提香时间30min,金龙美人茶的香气和滋味最好,感官审评总分达93.1分。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新型节能提香机的结构、原理、技术参数、工作过程特点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对不同级别的晒青茶和烘青茶茶叶主要成分进行了测定,探讨了加工方式、茶叶等级与茶叶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烘青茶和晒青茶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含量都随着茶叶等级的降低而降低,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含量与茶叶等级呈正相关;烘青茶和晒青茶灰分、茶多糖、茶褐素含量随等级的降低而升高,随着茶叶等级的降低茶叶中所含的粗老茶叶增加,灰分、茶多糖、茶褐素含量与茶叶等级呈负相关;同一等级烘青茶的水分、灰分含量小于同一等级晒青茶,而同一等级烘青茶的干物质和水浸出物的含量则高于同一等级晒青茶。  相似文献   

15.
将从墨脱县收集的新鲜茶叶按适制性不同分别加工成红茶与绿茶,探究西藏茶叶的加工工艺,得出红茶加工流程:自然条件下萎凋15 h,揉捻分为轻揉、中揉、重揉,大致时间分别为45、15、5 min,发酵时间3.5~5.0 h,温度30~33℃,湿度为90%以上,烘干2次,每次25 min,中间隔10 min,温度为110℃,提香时温度为100~120℃,时间为20~30 min;通过绿茶加工试验,表明在高原这种独特地形和环境下也能产出好绿茶,其富含茶氨酸、茶多酚等多种营养物质,拥有自然甘醇与雪域茶韵,香气自然,口感纯净,健康无农药残留,成活率高,分蘖多,抗病性好,茶叶成色佳。  相似文献   

16.
茶叶扦插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茶叶品种繁多,制茶形式多样,茶叶市场走俏,茶叶生产效益逐年提高,茶农茶叶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为弥补茶叶品种的紧缺,为广大茶农提供优质的茶叶苗木,2008年6月笔者对肉桂茶叶品种进行扦插繁殖育苗20亩,推广到大田种植800多亩,经过大田科学管理,大田茶园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17.
由国家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制的6CW-6E茶叶微波杀青干燥机,应用了微波技术取代传统的热传导加热杀青方式和干燥方式.杀青时间短,受热均匀,使茶叶香气清高,能较好地保持芽叶自然舒展,克服了传统加热传导杀青方式难以迅速及时地纯化鲜叶中的酶的难点,制成的绿茶氨基酸、维生素C含量增加,色泽更加翠绿,提高了茶叶的品质.该机应用微波技术解决了茶叶传统的热风后期干燥过程中热风对流干燥效率低、能量消耗大的难点.该机操作简便,与同类电热杀青机相比可节电30%,而加工的茶叶质量优于传统设备加工的产品.……  相似文献   

18.
李子坤  张涛  江波  刘艺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857-5858
[目的]为了研究茶叶薄片的制作工艺及在卷烟中的应用,为茶叶薄片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必要的实验数据,[方法]以茶叶和茶梗为原料制造烟用茶叶薄片,对造纸法茶叶薄片的主要制造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使用单宁酶和盐酸处理茶叶和茶梗会改善茶叶薄片的质量;茶叶薄片的结构强度与打浆有关;当卷烟中添加茶叶薄片比例为10%时,烟气焦油含量能够得到有效的降低,且对卷烟感官吸味质量的影响较小。[结论]该研究优化了烟用茶叶薄片的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19.
<正>茶叶的加工需要经过杀青、揉捻、理条、烘干几个环节,随着机械化、自动化加工技术的应用,茶叶采集后的鲜叶保护到包装销售已经全面实现机械化操作,生产质量以及效率都有着明显的提升,因此进一步提高茶叶种植与加工技术也是提高当前茶叶产业发展质量并适应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就目前茶叶种植的关键技术和加工的先进方法进行总结,为茶叶的种植和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最大的茶叶生产国,也是重要的出口国,但茶叶大市场小行业的发展现状对中国茶叶国际地位提出了挑战。基于国际竞争力理论,立足全球茶叶市场,运用UN Comtrade链接WITS数据库中的样本数据,测算中国茶叶国际市场份额、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产品出口价格,将测算结果与全球主要茶叶出口国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结果表明,茶叶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但优势不如早期明显;茶叶出口价格呈现出先下降后稳定上升的走势,茶叶价值在国际市场得到了认可;经过绿色贸易壁垒磨炼之后,茶产业形成了新的资产所有权优势,逐步进入了良性发展的产业内贸易模式。研究表明,中国茶叶的优势与不足并存,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在于品质提升与品牌创建。因此,提出了建立以茶企为主体的研发体系、加快茶叶技术立法、大力实施品牌提升战略、提升茶叶组织行业自律水平和加大对茶叶产业的扶持力度等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