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以山东省寿光市为例,分析了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体系,并提出了建立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的构成、采集、分析、研判与报告反馈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关于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通过对连云港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实例分析,认为"构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农药残留监测技术体系、农产品质量监测预警平台,推广农产品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施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对接"等方式,是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产地是食用农产品安全的基础和保障,工业生产、农业投入品的不当使用等都会导致农产品产地的污染,并威胁农产品的产量和安全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关键在于农产品产地的安全管理,本文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的实施,就建立与之配套的标准和技术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其对掌握我国农产品产地安全质量状况,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的适宜性评价、安全质量等级划分和种植结构调整,以合理有效地利用宝贵的耕地资源,又不会生产出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农产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本文通过对大理州实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工作,从技术层面到管理措施的全面总结、分析、提炼,提出了农产品产地安全认证管理的对策措施,旨在为实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产品认证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一期建设实施评估,提出了在二期建设中应把州(市)级检测中心纳入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规划,建成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综合中心为龙头,以完善提高现有畜牧、水产等省级专业性质检机构的检测能力为补充,以州(市)级质检中心为骨干,以县质检站为基础,覆盖全省,满足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监管需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相似文献   

6.
农产品产地安全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产地安全直接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本文针对农产品产地环境的污染状况,对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改善农产品产地安全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农产品产地环境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化肥的施用、农药的使用、农膜的使用、污水灌溉、农作物秸秆处理、农村生活废弃物处置等多种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不合理人为活动,对农产品产地环境将会产生重要影响,直接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和制度建设、建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构架、建立农产品安全数据库,是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管,确保农产品产地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图1,参28。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我国仍以个体农户生产为主的生产模式,一是由于生产者缺乏质量安全意识,在生产过程中乱用、超范围使用农业投入品和未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而进行采收;二是由于农资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在农资产品质量的信息掌握方面存在严重不对称性,致使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超标,在社会上造成了比较多的质量安全问题。实践证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是实现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业安全生产到农产品市场准入等"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管理的重要保障,是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对农产品、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实施检测的重要技术支撑体系。本文就东海县农产品检测技术现状及发展对策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9.
农业产地环境污染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农业产地环境的好坏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优劣的主要因素,本文分析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危害的农业产地环境污染源和污染物,并提出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改善农业产地环境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从监管体系、监管机制、宣传培训、质量监测、产地环境、农资市场、农产品品牌等方面分析了重庆市涪陵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新时代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背景提出了加强涪陵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思想认识要转变;工作措施要创新;执法监管要严格;失职问责要斗硬。  相似文献   

11.
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是应用"互联网+"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的创新举措。本文阐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发展概况,分析了当前推进追溯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加快追溯体系推广应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提升人们餐桌饮食的安全与健康水平,提出了给予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一定重视的建议。概述农产品质量安全特征,从产地环境、种养殖以及加工过程三方面对目前我国常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探究,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探究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效率的相关对策,即强化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力度、建设健全农产品安全管理机构、优化食品安全信息等。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长春农产品质检体系及其开展的工作,针对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农产品质检工作的定位:事业性质为技术执法;检测功能是县级主要从事快速检测、地级从事定量定性检测;网络建设是在农业服务体系网络中增设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员。明确了质检工作需要的4个支持:舆论支持、政策法规支持、资金支持、部门支持。说明了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如何有效衔接,从而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4.
<正>坚持"保质、增量、树品牌"的思路,狠抓检测、监管能力建设,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产地准出和监管示范县建设,历年来重大农产品安全事故零发生。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牵头负责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加强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机制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检测体系,认定准出示范点,实施产地准出,准出与准入有机结合,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实施以检测结果告知制、质量信息通报制、产品质量公示制、环境质量报告制、超标原因追溯制为内容的5种制度等7个方面论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6.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的路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涉及面广、环节多、链条长。把握其关键环节,加强基地建设、严控农业投入品、推行标准化生产,加速"三品一标"认证、完善监管体系建设、探索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机制,实施全程控制,是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浅谈我国农产品产地污染监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影响着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关键在于严格控制其中有毒有害物质污染,而农产品产地污染监控是基础。本文概述了我国农产品产地污染及其监控现状,指出了我国农产品产地污染监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铜川市持续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有力促进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基于铜川农产品质量安全"一对一"监管成效、"十个到位"监管做法及经验,提出借鉴其经验,调整充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严格规范市场准入,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切实加强监测监管体系建设,不断加大执法检查和专项整治力度,强化舆论宣传和社会监督,从生产、加工、消费全链条等环节把好质量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9.
土壤质量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因素。基于国内外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的研究文献,将产地土壤质量评价与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相结合,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角度出发,筛选出27个便于进行土壤质量现场评价的描述性指标,并提出了各项指标的量化方法,以便能够快速地、相对量化地了解产地土壤质量状况,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一种源头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农产品产地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我国是农产品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对于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保障国民身体健康至关重要。随着全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农产品本身的质量安全水平也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