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EDTA对土壤渗滤液中TOC和重金属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锋  冯颖俊  皮运清  崔倩  师东阳  崔英 《土壤》2007,39(4):573-57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EDTA对土壤渗滤液中总有机碳(TOC)和重金属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EDTA极显著地增加了土壤渗滤液中TOC含量,土壤渗滤液中TOC含量随淋洗量呈指数曲线下降.在加入EDTA 48天后,土壤渗滤液中TOC含量仍然高于对照处理.施用EDTA大幅度地增加了土壤渗滤液中Cd、Ni的浓度,其浓度在1个月内迅速下降,以后趋于稳定.用EDTA强化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存在淋溶迁移的环境风险.防止因EDTA施用而引起地下水污染的关键时期在EDTA施入后的2周内.  相似文献   

2.
海水中总有机碳(TOC)对牙鲆铜、铅、镉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研究了海水中Cu、Pb、Cd浓度分别为0.5 mg/L时,总有机碳(TOC)浓度、种类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内脏、肌肉、鳃组织Cu、Pb、Cd蓄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海水TOC种类相同时,随TOC浓度升高,牙鲆内脏、肌肉、鳃组织Cu、Pb、Cd蓄积量均明显下降;当海水TOC浓度相同时,孔石莼分泌物比牙鲆分泌物更能降低牙鲆各组织Cu、Pb、Cd蓄积量。研究表明:孔石莼、牙鲆分泌物均能降低Cu、Pb、Cd的生物有效性;TOC浓度、种类变化对牙鲆各组织Cu、Pb、Cd蓄积分配均无影响,重金属含量大小顺序均为:内脏>鳃>肌肉。内脏团、肌肉中3种重金属蓄积量大小顺序为Cu>Pb>Cd;鳃中3种重金属蓄积量顺序为Pb>Cu>Cd。  相似文献   

3.
吴龙华  骆永明  章海波 《土壤》2001,33(4):189-19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EDTA存在条件下的土壤溶液总有机碳(TOC)和重金属浓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施用3 mmol/kg EDTA极显著地增加了土壤溶液中TOC的含量。土壤溶液TOC随培养时间呈指数曲线下降。在加入EDTA 52天后土壤溶液TOC仍然高于对照处理。施用EDTA大幅度地提高了土壤溶液Cu、Zn、Cd和Pb的浓度,这些重金属的浓度在一个月内迅速下降,以后趋向稳定。EDTA活化土壤重金属存在淋溶迁移的潜在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4.
吴龙华  骆永明  章海波 《土壤》2001,33(4):189-19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EDTA存在条件下的土壤溶液总有机碳(TOC)和重金属浓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施用3mmol/kg EDTA极显地增加了土壤溶液中TOC的含量。土壤溶液TOC随培养时间呈指数曲线下降,在加入EDTA52天后土壤溶液TOC仍然高于对照处理,施用EDTA大幅度地提高了土壤溶液Cu,Zn,Cd和Pb的浓度,这些重金属的浓度在一个月内迅速下降,以后趋向稳定。EDTA活化土壤重金属存在淋溶迁移的潜在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在当今生态文明背景下,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首先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定量分析了近10年来国内外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科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需求的变化,阐明了学科发展需求与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本学科研究的重点领域与方向:水文过程与侵蚀产沙机理,土壤侵蚀过程及其定量模拟,全球变化下土壤侵蚀演变及其灾变机理,社会经济系统—水土流失的互馈过程,以生态功能提升为主的土壤侵蚀防治,以及土壤侵蚀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等。  相似文献   

6.
施肥量与肥料利用率关系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其它环境因素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单一肥料的利用率与其施用量呈直线递减函数关系;在不同类型土壤、不同肥力土壤上,肥料利用率和肥料实际可提供的养分量都存在着极限,肥料效应和作物产量都受到其限制,只有从改善环境条件、改善管理措施等方面入手突破极限,肥料利用率和作物产量才能得到提升;Stanford平衡施肥公式中同时存在两个未知参数,应用时需要修正,修正公式的参数可以通过单因素试验获得。依据施肥量与肥料利用率关系函数,建立施肥量、肥料利用率和肥料实际可提供养分量对照表,进行推荐施肥。  相似文献   

7.
东北地区气候资源与生态环境信息系统设计与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基本气象资料、农业气象资料、卫星遥感资料及气候分析资料为基础,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实现数据的统计计算、查询、追加及空间属性分析等功能设计及分等级的数据共享设计,系统建成后可提供气候资源及生态环境基础数据信息、数据加工信息、图像信息及相关技术产品,为开展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及其与气候变化的相互作用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8.
农村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我国现代农村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即土地利用格局的失衡、内部系统的衰竭及外部系统的侵入等,剖析了问题的根本症结,提出了农村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对策体系。  相似文献   

9.
10.
GIS与RS的农业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信息经济学与图书馆学的相互契合渗透和影响,促进了图书馆学的发展,扩大了其研究对象,深化了图书馆学的发展,这对于认识图书馆学“名”和“实”的歧见是有启示的。  相似文献   

12.
水土保持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事业,越来越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这一社会性公益事业,已由山区向城市拓展,其效益多元化已成为社会经济网络的重要经纬,也就是说水土保持的内涵随着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得到了升华.水保与水利、水保与林业、水保与生态农业、水保与气象、水保与环保等循环链的构成,把水土保持延展到了一个深层次的产业领域.  相似文献   

13.
14.
15.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06,自引:9,他引:106  
经过了一百多年科学家的辛勤工作,植物营养和肥料学科已经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科学体系,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的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正在向定量化投入营养物质的方向发展,在考察宏观效应的同时充分注意考察微观机理,把各营养元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作为研究的热点,并正与环境科学、生态科学在交叉,向植物遗传学渗透和扩展而形成新的学科。加强植物营养物质的循环和再利用,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提高作物本身吸收利用养分的能力,发展保肥增效的新型肥料将是今后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的研究重点。市场经济促进了新型肥料的出现和生产,也产生了形形色色的模糊概念,影响了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的正常发展。这些模糊概念表现在,过低地估计了化学肥料的作用,过高地估计了化肥的污染效应;把农作物产品质量的降低归罪于化学肥料的施用;歪曲了肥料概念,造成了商品混乱。澄清这些模糊概念,有助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的发展,也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传统的湖泊治理工程措施已不能满足社会对生态景观的要求。在阳澄湖生态修复工程莲花岛段生态治理与修复中,为达到沿湖护岸安全稳定、美化要求,实施了生态护岸构建工程、湖滨湿地带修复工程、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工程,采用了生态混凝土、格宾石笼等生态护岸新技术,工程整治与打造生态景观有机结合,可以为类似湖泊生态修复和护岸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信息与动态     
<正>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5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5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对2015年全国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作出部署。《安排》中要求,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着力解决农药兽药残留问题。加大食用农产品监管力度,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全程控制,严格管控化肥、农药兽药等投入品使用,推动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探索建立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管理衔接机制,研究出台指导意见。开展重点食用农产品联合治理行  相似文献   

18.
信息与动态     
<正>农业部研究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生猪屠宰行业管理工作9月9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听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和生猪屠宰体系建设等情况汇报,研究部署相关工作。会议指出,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稳定向好,但问题和风险仍然存在,必须持续切实加强监管。一要落实监管责任。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范围,解决基层机构、人员、经费等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农民的状况如何,农业发展速度的快慢,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关系极大。建国40年来,我国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联产承包制这样一条曲折的道路。亿万农民在这条道路上享受过成功的欢乐,  相似文献   

20.
文摘与信息     
文摘与信息9601美国农业部:全球变暖影响最新预测研究大量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对未来农业的影响是很大的。美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十分关注这个问题。美国农业部除积极组织有关防治全球变暖(如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适应全球变暖(如研究未来农业布局规划、培育适应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