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黑龙江西部雨养农业区优质春小麦不同密度及施肥比例与产量品质的关系,形成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春小麦栽培模式,在平丰年份进行了此项研究试验。通过在该区域平丰年气候条件下春小麦不同肥密与产量关系的研究,初步形成优质春小麦密度及施肥比例与产量品质的高产栽培模式,为该区域春小麦种植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氮磷钾优化配比对大豆品质及相关生理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氮磷钾优化配比施肥对高蛋白大豆品质及相关生理参数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最有利于高蛋白大豆籽粒产量提高的氮磷钾配比是N 150kg/hm2、P2O5 90 kg/km2和K2O 75 kg/hm2.氮磷钾优化配比可以调节大豆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但对大豆籽粒含量的调节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烟后稻平衡施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0个点田间试验研究烟后稻的氮磷钾施肥效应和适宜用量,结果表明:土壤基础肥力对烟后稻产量的平均贡献率为78.1%,产量与土壤肥力水平呈正相关;施用氮磷钾增产达到显著水平;平均每667 m2推荐施肥量为N 12.1 kg、P2O55.8 kg和K2O 7.4 kg,三要素比例为1∶0.48∶0.61,但不同土壤肥力等级的适宜用量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氮磷钾配施对贵椒4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氮磷钾三要素对辣椒产量品质间的相互关系,试验采用3因素4水平二次回归最优设计,通过盆栽法研究氮、磷、钾施用量与贵椒4号产量、品质的二次回归函数效应,建立相应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氮磷钾的最佳经济效益施用量为N 8.90~10.69 kg/667m2、P2O52.40~2.56 kg/667m2、K2O 7.22~7.55 kg/667m2;氮磷钾对辣椒果实Vc、可溶性总糖、辣椒素含量影响效力分别是:NK2OP2O5,K2ONP2O5,NP2O5K2O。  相似文献   

5.
氮磷钾配施对景电灌区枸杞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5种氮磷钾施肥配比处理进行田间试验,以传统施肥配比为对照,通过对不同处理下枸杞春梢长度、粗度、冠幅的生长量、果实产量、百粒重的测定和分析,探索和筛选景电灌区枸杞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适宜氮磷钾施肥配比.结果表明:景电灌区盛果期枸杞养分管理中,不同氮磷钾配比处理对枸杞生长和果实产量与质量的影响差异较大;氮磷钾三元配施对春梢、冠幅生长及产量和百粒重的促进作用显著优于氮磷或氮钾二元配施;在一定氮素基础上,增施磷钾能极显著地促进春梢加粗、伸长生长和冠幅的扩大,也有利于果实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当单株年纯氮施用量为0.2 kg时,年生育期内盛果期枸杞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氮磷钾适宜施肥配比为:春梢生长期(4~6月)N∶P2O5∶K2O为∶0.5∶0.5,结果期(7~9月)N∶P2O5∶K2O为1∶1∶1.  相似文献   

6.
2006~2007年“不同施肥量级及密度对优质春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试验”项目作为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十一五”重点科技项目内容,旨在探讨优质春小麦北麦6号在兴安岭沿麓优质麦产业化带不同肥密对其产量及品质影响,通过两年的试验研究,初步探明了优质春小麦北麦6号最佳密度及施肥量级与产量及品质变化规律,为此品种在本区域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永定六月红芋氮磷钾施肥效应和适宜用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田间试验研究永定六月红芋的氮磷钾施肥效应和适宜用量。10个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基础肥力对芋头产量的平均贡献率为58.7%,且产量与土壤肥力水平成正相关。施用氮磷钾平均分别增产23.7%、14.9%和14.6%,达到显著水平;氮磷钾肥的平均产投比分别为10.9、11.2和6.3。氮磷钾的平均推荐施肥量为N167 kg.hm-2、P2O574 kg.hm-2和K2O 179 kg.hm-2,三要素比例为1∶0.44∶1.07,但不同土壤肥力等级的适宜用量有明显差异,与土壤速效氮磷钾水平有关。研究结果可为六月红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推广和配方肥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不同氮磷钾施肥配方对油菜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不同氮磷钾施肥用量对油菜产量和效益的影响,为油菜大田生产实施精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测土配方施肥"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14个不同氮磷钾施肥组合的油菜田间试验,运用数学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找出最佳施肥配方。[结果]用三元二次方程拟合,结果氮磷钾最佳施肥量为:纯N222.0 kg/hm2,P2O563.0 kg/hm2,K2O79.5 kg/hm2,总用肥量364.5 kg/hm2,最佳产量为2 320.5 kg/hm2。用一元二次方程拟合,结果氮磷钾最佳施肥量为:纯N240.1 kg/hm2,P2O557.0 kg/hm2,K2O81.0 kg/hm2。通过对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结果施纯N180.0 kg/hm2,P2O560.0 kg/hm2,K2O90.0 kg/hm2(处理6)为最佳施肥配方组合。[结论]结合当地油菜生产实际,综合分析认为,最佳氮磷钾施肥推荐用量应分别定为:纯N180.0 kg/hm2,P2O567.5kg/hm2,K2O82.5 kg/hm2,总用肥量330.0 kg/hm2,三要素比大致为1.00∶0.38∶0.49,可能获得的产量为2 325.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9.
不同施肥水平对菜用马铃薯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关中地区春播菜用马铃薯的合理氮、磷、钾施肥量,以‘早大白’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磷、钾施肥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氮磷钾配施量有利于马铃薯株高生长,提高块茎膨大期马铃薯根、茎、叶干质量,叶绿素质量分数和净光合速率。与对照相比,适宜增加氮磷钾施肥量能提高块茎产量,增产幅度为7.33%~10.05%,其中最佳施肥组合处理比对照增产2 613.34kg/hm~2。合理的氮磷钾配施能够提高马铃薯块茎干物质、淀粉、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降低还原糖质量分数,从而提高马铃薯产品品质。施肥过量会抑制马铃薯生长发育,降低块茎产量和品质。合理的氮、磷、钾肥施用量能够促进马铃薯生长发育,提高块茎产量及品质,其中最佳施肥组合为N 37.18kg/hm~2、P_2O_514.99kg/hm~2、K_2O 67.77kg/hm~2。  相似文献   

10.
氮磷钾及密度对贵州中部马铃薯产量及淀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氮磷钾配施及种植密度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2"的试验设计方法,分析各处理马铃薯植株农艺性状、地上部生长和块茎的相关性及植株产量和淀粉含量。结果表明:植株株高、茎叶鲜重和最大叶面积与植株的块茎鲜重呈显著正相关,主茎粗与块茎鲜重不存在相关性;施钾水平的高低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较大,马铃薯高产优质的最佳施肥方案为纯N 8kg/667m2、P2O59kg/667m2、K2O 16kg/667m2,种植密度5 000株/667m2。  相似文献   

11.
春小麦是我省粮食作物之一,其生理特点是生长期短,吸肥早,吸肥快,针对其生理特点进行合理施肥,确定施肥时期及用量等已有过不少报道。特别是对氮肥的施用时期及用量研究资料更多;但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配合使用,以及三要素间的比例搭配对春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方面的资料较少。为了找出适合我省自然地理环境和土壤条件下春小麦生长发育和高产的氮磷钾最佳配比于1981、1982年布置了盆栽试验。  相似文献   

12.
春小麦垄作栽培适宜种植密度及施肥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甘肃河西绿洲灌区春小麦垄作栽培条件下的适宜种植密度和施肥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垄作春小麦产量均有重要影响,并且二者之间存在较强的互作效应。高肥条件有利于垄作春小麦穗粒数和产量的增加,并对种植密度有一定的调节和补偿作用;在增施肥料的同时适当密植,有利于提高垄作春小麦产量水平,种植密度过大时,春小麦产量反而降低。在垄作栽培条件下,春小麦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75万~750万株/hm^2,适宜施肥量为纯氮180kg/hm^2五氧化二磷144kg/hm^2。  相似文献   

13.
在河北省大豆夏播极早熟区,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4种施肥水平与4个种植密度对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筛选出该区大豆高产优质的适宜施肥水平与种植密度。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水平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施肥量为N 150.0 kg/hm2+P2O5180.0 kg/hm2+K2O120.0 kg/hm2时产量最高;不同种植密度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其中密度为25.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不同施肥和密度处理的大豆蛋白质含量均45%,达到了优质标准。河北省大豆夏播极早熟区大豆高产优质的施肥量为N 150.0 kg/hm2+P2O5180.0 kg/hm2+K2O 120.0 kg/hm2,种植密度为25.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4.
以强筋春小麦品种龙麦2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施肥和密度处理对群体质量指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在施肥(氮磷钾纯量)180 kg/hm2,密度600万株/hm2条件下达最大值,为5 716.5 kg/hm2,其关键群体调控指标为孕穗期叶面积指数6.0,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16 899 kg/hm2和9 211.5 kg/hm2;在此施肥和密度条件下,叶面积指数在整个生育期维持在较高水平,并且后期下降较慢。  相似文献   

15.
闽中丘陵区中稻氮磷钾肥效及其适宜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赞德 《福建农业学报》2016,(12):1294-1298
为探讨闽中丘陵区中稻氮磷钾推荐施肥技术,应用"3414"设计开展15个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施肥目标产量受到空白区产量水平的强烈影响,二者间呈现显著水平的线性关系;平衡施肥的处理(6)平均产量为8 397kg·hm-2,氮磷钾化肥的增产效果分别为16.2%、6.5%和8.3%,平均净产值为21 663元·hm-2,比氮、磷、钾缺素区的净产值分别提高了14.4%、4.5%和6.3%。按照高产田、中产田和低产田3个类型对多点试验资料进行归类和回归建模,表明中稻N、P2O5、K2O平均推荐施肥量分别为219、95、154kg·hm-2,三要素比例为1∶0.43∶0.70。但3种稻田类型的稻谷产量水平有显著差异,氮磷钾最佳施用量有明显的差别,在施肥实践中应因土、因产量确定适宜施肥量。结果为中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供了施肥指标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给艾纳香大规模栽培合理施肥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采用"3414"试验设计和GC色谱法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施对艾纳香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可以显著提高艾纳香的产量,并有利于l-龙脑相对含量的积累。其中,以N_2P_2K_2(N 16.71kg/667m~2,P_2O_5 24.91kg/667m~2及K_2O12.40kg/667m~2)的产量最高,其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分别为1 325.66kg/667m~2和133.35kg/667m~2,有效化学成分l-龙脑相对含量为3.84mg/g,仅次于N_2P_2K_1(N 16.71kg/667m~2,P_2O_524.91kg/667m~2及K_2O6.20kg/667m~2)的4.38mg/g。氮磷钾3种肥料配施其互作效应依次为NPKNKNPPK,氮素对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钾素和磷素。综合考虑艾纳香产量和l-龙脑的相对含量以及氮磷钾配施的肥料利用率,推荐施肥水平为N_2P_2K_2(N∶P∶K=1∶1.49∶0.74)。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促进羊草[Leymus chinensis(Trin.) Tzvel.]地下芽库的发生,促进分蘖量增加,提高产草量,对羊草在3种移栽方式不同肥料处理下的形态指标、养分吸收及品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施肥处理有利于羊草的营养生长。同一移栽方式下,施肥T2处理(N 120 kg/hm~2,P_2O_5120 kg/hm~2,K_2O 60 kg/hm~2)的羊草生长、氮磷钾的吸收、粗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灰分含量及产量均高于其他施肥处理;粗纤维、无氮浸出物含量低于其他处理;3种移栽方式中以大田育苗移栽的效果较好。适宜的氮磷钾配比和栽培种植方式能够促进羊草的分蘖及提高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施肥措施对早香柚果实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香柚为试材,探讨不同施肥措施对早香柚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早香柚果实中还原糖、总糖、固形物含量及单株产量4个指标都呈现增加趋势,而果皮厚度减小,使得果实可食率提高,同时叶绿素含量增加,意味着光合作用增强;施肥时间、复合肥使用量、氮磷钾不同比例等因变化幅度受限制,所以对果实品质影响较小.总体上,早香柚施肥时间应分基肥、稳果肥、壮果肥3次施用,复合肥4 kg/株、N:P2O5:K2O为1.85:1:1.52时早香柚产量与品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糯高粱是酱香型白酒的主要酿造原料,其品质(单宁、淀粉含量等)与酱香白酒的酿造品质密切相关.为了提高糯高粱品种茅粱1号的产量及品质,满足优质酱香白酒的酿造品质,在大田生产条件下设置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茅粱1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茅粱1号的产量、单宁含量、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和支链淀粉含量各指标在不同密度和施肥水平下均存在显著差异.在密度和施肥双重调控下,A3B3处理产量最高,为6481.74 kg/hm2;A2B3处理的单宁含量最高,为2.01%;A2B2处理下的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最高,分别为74.97%、17.76%、57.21%.  相似文献   

20.
为了优化张家口坝上地区滴灌条件下大白菜的氮磷钾施肥量与施肥比例,采用对比试验设计,以传统施肥为对照,研究了配方施肥对大白菜产量和品质以及大白菜收获后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施肥相比,采用配方施肥能够促进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全株N、P2O5、K2O吸收量增幅分别为11.81%、42.67%和30.37%;明显提升大白菜品质,净菜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14.47%和38.85%,硝酸盐含量降低45.10%;增加净菜产量10 545.00 kg/hm2,增产率9.14%;大白菜收获后0~40 cm土层的土壤肥力水平高于定植前,其中,硝态氮含量降低,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升高。本研究条件下,春季大白菜配方施肥的N、P2O5、K2O投入量优化比例为1:0.44:0.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