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适应不同耕作制度以及作物茬口的需要,筛选具有较好生产性能的速生牧草品种,以6个早熟型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品种的生长适应性和饲草品质.结果表明:6个品种(系)表现为越冬后早生速生,全生育期195~200 d,饲草产量主要集中于4月初的第1次刈割,约占总产量的50%.生物产量在不同品种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LM015生物产量最高,为12750 kg·hm-2,Waseaoba次之,产量为12532 kg·hm-2,Sachiaoba最低,为11542 kg·hm-2.随生育期的推进,各品种的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增加,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干物质体外消化率下降.不同品种的单位面积总可消化养分产量存在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差异, LM015的总可消化养分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1),为8770 kg·hm-2.综合饲草产量和饲草品质, LM015最好,Waseaoba次之,均适合该南京地区栽培利用.  相似文献   

2.
大通河上游16种多年生禾草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在青海祁连山大通河上游地区种植的多年生牧草,以丰富人工草地的建植、快速恢复黑土滩退化草地,于2012年引进了适于青藏高原栽培的16种禾本科牧草,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对不同品种在该地区的适应性、生产性能及营养价值进行了研究与综合评价。3年的研究结果表明:虉草不能越冬,其余15个牧草品种能安全越冬;青牧1号老芒麦、同德老芒麦、川草2号老芒麦无法完成生育期,其余12个牧草品种能完成生育期。2013-2014年青牧1号老芒麦地上植物量最高,为479.13 g/m2,阿坝披碱草次之。阿坝披碱草种子产量最高,为98.30 g/m2。梭罗草营养价值显著高于其他牧草品种。将高度、地上植物量、地下植物量、草籽产量、粗蛋白含量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为:阿坝披碱草、垂穗披碱草、青海扁茎早熟禾、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同德短芒披碱草综合价值高,适宜在青海祁连山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新驯化牧草品种——大颖草的适应性和丰产性,试验以当地推广种植的同德短芒披碱草、同德贫花鹅观草、扁穗冰草三种优良牧草品种为对照,在青海省铁卜加草原改良试验站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大颖草等4个牧草品种在高寒地区播种当年(2016年)均未完成生育期,但第二年各参试品种均能完成其生育周期;播种第二年以扁穗冰草和大颖草平均鲜草产量较高,分别达到1 179. 0 g/m~2和511. 7 g/m~2,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 05),但均显著高于同德贫花鹅观草和同德短芒披碱草(P0. 05);大颖草平均种子产量达到87. 8 g/m~2,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品种(P0. 05);大颖草营养成分中粗脂肪含量为10. 6%、粗蛋白含量为6. 16%、粗纤维含量为46. 11%,同德贫花鹅观草粗脂肪含量最高,扁穗冰草粗蛋白含量最高,大颖草粗脂肪含量适中,粗纤维含量最高。说明大颖草具有在高寒地区适应性强、产量高等优点,适宜在高寒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行距与播种量对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及产量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酒泉、通辽、绥化3地同时进行了行距与播种量对无芒雀麦种子产量及产量组分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地区行距是影响无芒雀麦种子产量的主要因素,播种第2年30 cm行距的种子产量显著高于50 cm,70 cm和90 cm行距处理;播种量对种子产量没有显著影响;3地间种子产量具有显著差异(P<0.05),通辽地区产量最高为1368.4 kg.hm-2,酒泉次之是1005.2 kg·hm-2,绥化最低为284.8 kg·hm-2。行距对无芒雀麦生殖枝数/m2和千粒重影响显著(P<0.05),播种量对无芒雀麦产量组分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在川中丘陵地区遂宁市河沙镇和天保镇,对5个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 Schreb.)品种进行牧草生产性能的比较研究,旨在筛选出适宜在该区种植的品种。结果表明,‘科瑞’在两个试点的生长速度和干草总产量均最高,分别为0.564 cm·d-1和8 842 kg·hm-2,显著高于其它品种(P<0.05),其次为‘金刚’和‘马丁’。粗蛋白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产量均以‘科瑞’最高,分别为1 345 kg·hm-2和887 kg·hm-2,均显著高于其它品种(P<0.05),其次为‘美食家’和‘金刚’;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产量均以‘美食家’和‘科瑞’最低,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综上所述,‘科瑞’、‘美食家’和‘金刚’的干草产量较高,营养品质较好,在川中丘陵区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氮素是禾本科植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但过量施用氮肥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增加生产成本、降低收益。基于青藏高原地区披碱草属牧草种子需求量大、产量较低的现状,本研究以同德短芒披碱草、青牧1号老芒麦2个披碱草属牧草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0、45、90、135、180和225 kg N·hm-2等6个氮肥施用水平,研究分析了施氮量对披碱草属牧草种子生产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为披碱草属牧草种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施氮可促进披碱草属牧草生长,能够显著提高其株高、分蘖数等牧草营养生产性状,同时可提高种子产量及单位面积生殖枝数、每穗小穗数、每穗种子数和种子千粒重等产量组分;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各生长性能指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或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除青牧1号老芒麦氮肥利用效率先增加后降低外,2个品种氮肥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逐渐降低。本研究中,同德短芒披碱草和青牧1号老芒麦的种子产量分别为712~1661 kg·hm-2和701~1626 kg·hm-2。从节约成本角度考虑,在川西北高寒地区开展披碱草属...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适宜三江源区“黑土山”退化草地种植的多年生牧草,于2019年在达日县窝赛乡直却沟阳坡和阴坡种植5种披碱草属牧草,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阳坡和阴坡不同披碱草属牧草的适应性、生产性能进行研究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阳坡和阴坡5种披碱草属牧草均能安全越冬并完成生育期收获种子;同一坡向不同草种,阳坡‘同德’短芒披碱草(Elymus breviaristatus‘Tongde’)、阴坡麦宾草(Elymus tangutorum)的地上生物量最多,分别高达908.88 g·m-2和979.03 g·m-2;不同坡向同一草种,阳坡‘同德’短芒披碱草的地上生物量较阴坡增加了362.39 g·m-2;阳坡‘同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Tongde’)的种子产量较阴坡增加104.07 g·m-2。将牧草高度、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种子产量、千粒重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得出,阳坡‘同德’短芒披碱草和麦宾草,阴坡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同德’老芒麦长势较好,综合价值较高,适宜...  相似文献   

8.
针对青藏高原草地畜牧业生产缺少优良豆科牧草的现状,从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ICARDA)引进了育种材料,开展了春箭筈豌豆新品种选育。采用单株选择与混合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历时12年,育成“兰箭3号”春箭筈豌豆新品种。新品种显著的特性是早熟和种子产量高。在海拔3000 m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连续多年的测定表明,平均生育期为100 d,生育期范围为92~106 d,平均种子产量为2023 kg·hm-2。比对照品种333/A生育期短13 d, 种子产量高174.9%。新品种牧草产量也较高,平均2769 kg·hm-2,与对照品种相近。在陇东黄土高原夏播,作为短期轮作作物,牧草产量达3214 kg·hm-2,比对照品种高14.3%。新品种可作为青藏高原地区的优良豆科牧草品种,也可用作传统农耕区的短期轮作或绿肥作物品种。  相似文献   

9.
四份披碱草属牧草在同德地区生产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份披碱草属牧草材料为研究对象,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旱作条件下从生育期、产量、茎叶比等方面进行了生产性能评价,为其在生态环境建设和种子生产方面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四份材料在同德地区均能安全越冬,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抗旱能力.各材料在生长第二年产量最大,青牧1号老芒麦和同德老芒麦在同德地区产量表现较高,其在第二年鲜草、干草和种子产量分别为36500.2 kg/hm2、44894.6 kg/hm2、908.7 kg/hm2和35500.2 kg/hm2、10924.0 kg/hm2、902.4 kg/hm2.且这两个品种叶量丰富,是饲喂家畜的优质牧草.四份披碱草属材料适宜在海拔3200m左右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设置了4个播种量(4.5 kg·hm-2、7.5 kg·hm-2、10.5 kg·hm-2和13.5 kg·hm-2)和2个种植行距(15 cm和30 cm)共8个处理,通过连续2年测定发草种子产量和牧草产量,研究分析不同行距和播种量对发草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和播种量对发草种子产量和牧草产量均有显著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种子产量和干草产量随播种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且在行距30 cm、播种量10.5 kg·hm-2种植条件下牧草产量相对较高,可达4124.2 kg·hm-2;而种子产量在行距30 cm、播种量7.5 kg·hm-2配置下较优,可达465.6 kg·hm-2。  相似文献   

11.
在滇南雨养条件下,对4个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lata)品种进行区域性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各品种适应性强,均未染病,存活率和越冬率都在98.61%以上。种植第1年TPRC010的干草产量最高,为27.68 t·hm-2。用灰色关联法进行综合评价,TPRC001表现最优,TPRC010次之。  相似文献   

12.
何振富  贺春贵  王斐  陈平 《草地学报》2021,29(7):1446-1453
为探讨不同类型饲草高粱(Sorghum bicolor)在甘肃旱作区的表现及差异。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选取5类13个饲草高粱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产草量、营养成分含量和产量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饲草高粱各生育阶段差异明显,主要农艺性状具有明显差异;鲜草和干物质产量均以光周期敏感褐色中脉类型最高,分别平均达130.29 t·hm-2和36.04 t·hm-2;粗蛋白和总可消化营养物含量均以中熟褐色中脉类型最高,平均分别为6.34%和59.76%;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以中熟褐色中脉类型最低,平均分别为46.76%和31.04%;单位面积粗蛋白和总可消化营养物产量均以光周期敏感褐色中脉类型最高,平均分别达2.00和18.99 t·hm-2,干物质产量高是饲草高粱营养物质产量高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不同种皮颜色秣食豆的农艺性状和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共和乡采集的3种野生不同种皮颜色的秣食豆(Glycine max)为材料,以公农535秣食豆为对照,对其物候期、主要农艺性状、产草量、营养成分和种子产量进行了比较研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4个主要观测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各自的特异性状,为新品种选育确定合理的选育方向和目标。结果表明:黑色秣食豆干草产量最高,达到了9997.28 kg·hm-2,比褐色、黄色和公农535秣食豆分别提高37.47%,39.52%和11.83%,其粗蛋白含量达到18.08%,加权关联度为0.8152,均高于其他秣食豆材料,因此可作为高产、优质秣食豆新品种的育种新材料。褐色秣食豆粗蛋白含量最高,达到了20.50%,分别比黑色、黄色和公农535秣食豆提高13.38%,17.82%和26.62%,可作为高蛋白优质秣食豆品种的育种新材料。黄色秣食豆种子产量最高,达到了2512.53 kg·hm-2,分别比黑色、褐色和公农535秣食豆提高9.16%,22.79%和11.78%,可作为提高秣食豆种子产量的育种新材料。  相似文献   

14.
以新苏2号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 ‘Xinsu No.2')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在拔节、孕穗和灌浆期以固定比例追施尿素(0, 150, 300, 450, 600, 750 kg·hm-2),揭示不同氮(N)处理苏丹草碳氮代谢及种子产量性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追施氮肥有效提高了碳氮代谢水平,随氮肥追施量增加,苏丹草叶片与茎秆中碳氮含量显著增高,施氮量大于600 kg·hm-2后,总糖和全氮含量均不同程度下降.整个生长期随施氮量增加,苏丹草茎叶碳氮比(C/N)呈逐渐减小趋势,且不追肥、施氮肥150 kg·hm-2与其它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P < 0.05).氮肥可有效增加种子千粒重、穗粒数,从而使苏丹草种子产量明显增加.然而,随施氮量增加产量增加幅度明显减小,施氮150与300 kg·hm-2产量增幅分别达23.7%和32.2%,而施氮750 kg·hm-2产量增幅仅为3.9%,追施氮肥600 kg·hm-2可获最大种子产量3815 kg·hm-2.综合碳氮积累、C/N及种子产量表现,试验条件下以追施氮肥600 kg·hm-2为最佳.  相似文献   

15.
张昆  渠晖  薛峥  崔鑫  沈益新 《草地学报》2015,23(4):844-849
为明确长江下游农区季节性栽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春季的适宜施氮量,田间试验设60,120,180,240 kg N·hm-2 4个施氮水平,春季刈割3次测定了其干物质产量和饲用品质。2年试验结果表明,增施氮肥提高了紫花苜蓿各茬株高、一次分枝数、单株叶面积和单茎重。2年试验的总饲草干物质产量(DMY)均在180 kg N·hm-2处理时达最大值,分别为11440,11769 kg·hm-2。施氮对紫花苜蓿的饲用品质影响较小。180和240 kg N·hm-2处理略微提高了饲草粗蛋白含量(CP)和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中性洗涤纤维含量(NDF)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ADF)有降低的趋势。综合2年的试验结果,该地区季节性栽培紫花苜蓿春季刈割3次的适宜施氮量为180 kg N·hm-2。  相似文献   

16.
燕麦品种在甘肃陇西县二阴山区的引种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陇西二阴山区,对13种燕麦(Avena sativa)的农艺性状及营养价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选用的13种燕麦品种种子均能饱满成熟,其中,株高低于100 cm有5种;101~110 cm有5种;111 cm以上有3种。‘青海甜燕麦’(16100 kg·hm-2)和‘冀引1号’(15600 kg·hm-2)的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1),‘巴彦3号’(4500 kg·hm-2)干草产量最低。成熟期‘白燕2号’、‘冀引1号’NDF高于其他品种。‘青永久307’ADF最高,‘黄燕麦’ADF最低。‘TCO燕麦’CP最高,‘青引1号’最低。综合分析表明,‘青海甜燕麦’、‘青引1号’、‘欧洲316’、‘青永久307’是甘肃陇西县二阴山区建植燕麦草地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不同类型青贮玉米饲用产量及营养价值对密度调控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青贮玉米(Zea mays L.)产量及品质对密度调控的响应机制,本试验以粮饲兼用型品种冀承单3号及青贮专用型品种真金青贮31号为供试材料,设5个密度梯度,采用裂区设计,对青贮玉米饲用产量及饲用营养价值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种植密度下,冀承单3号籽粒产量高于真金青贮31号的籽粒产量,而冀承单3号的秸秆产量及全株产量低于真金青贮31号,冀承单3号及真金青贮31号获得最高籽粒产量的密度均低于其获得最高全株产量的密度;冀承单3号获得最高全株产量的密度为8.25×104株·hm-2,全株青贮产量达21 364.69 kg·hm-2;冀承单3号获得最高粗饲料分级指数的密度为7.11×104株·hm-2,粗饲料分级指数达35.13 MJ·d-1;真金青贮31号获得最高全株产量的密度为7.31×104株·hm-2,产量达25 254.82 kg·hm-2;真金青贮31号获得最高粗饲料分级指数的密度为7.01×104株·hm-2,粗饲料分级指数达24.12 MJ·d-1。综合青贮玉米饲用产量及饲用营养价值,推荐冀承单3号高产优质种植密度为7.11×104株·hm-2~8.25×104株·hm-2,推荐真金青贮31号高产优质种植密度为7.01×104株·hm-2~7.31×104株·hm-2。  相似文献   

18.
呼伦贝尔割草地由于在利用时间和空间上比较固定,连年打草导致割草地严重退化。为保护呼伦贝尔割草地和促进草地生态恢复,采用打孔及“3414”土肥配方试验,施用氮、磷和钾肥作为试验处理因素,结合回归拟合及模拟寻优等分析方法,得到如下结论。单因素氮肥在非打孔区域对生物量的影响显著,且存在最佳施肥水平(施肥量为105 kg·hm-2)和理论最高草地生物量(55.66 g·m-2);双因素中,打孔区域氮、磷和钾两两之间的组合效应均高于非打孔区域,说明打孔与施肥同时进行可改善施肥对草地生物量的影响程度,也说明打孔对草地生物量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天然割草地采用“3414”土肥配方试验需要增加处理重复或者样点重复,以保证数据的集中性反映施肥处理效果。依据氮、磷和钾全信息模拟寻优结果,非打孔区域对应的施肥量分别为246.14 kg·hm-2、246.75 kg·hm-2和8.68 kg·hm-2,此时草地最大地上生物量为62.09 g·m-2;打孔区域的最优处理组合施肥量分别为氮肥231.50 kg·hm-2、磷肥374.50 kg·hm-2和钾肥25.20 kg·hm-2,获得最大草地地上生物量为58.12 g·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