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城市带状公园不仅是城市生态长廊,而且也是城市绿地网络系统的重要桥梁,城市带状公园设计水平对建设城市生态网络、扩大城市生态空间容量、提升城市景观设计水平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以东莞松山湖北区中部公园为例,阐述了城市带状公园的节点空间设计、植物景观设计、城市界面设计,给城市带状公园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佛山桂城半月岛生态公园工程的相关项目为例,探讨我国景观设计工作过程当中城市生态公园的理念的运用,对佛山桂城半月岛生态公园工程的相关建设背景以及相关系统功能进行具体的分析,以期提升景观设计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原剑珩 《花卉》2017,(8):39-40
在当今社会,我国的国民经济逐步发展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在这种情况之下,相应的生活环境的水平也应该有所提高这样便使得有些建设的理念产生了变化,较为生态的环境是人们的居住倾向,虽然有许多商业的高级写字楼和高层居民楼仍然在快速的发展,但是人们对身边居住和工作的环境条件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进行生态公园的建设,正因如此,建设生态公园的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就植物景观设计在城市生态公园的应用进行探析,系统概述了植物景观设计技术的方法意义等等,希望以此促进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人们也逐渐认识到生态环保的重要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景观设计工作也开始向着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方向发展。生态智慧园林景观,以突出的生态文化和生态理论技术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提高城市公园的综合性特色功能,打造绿色环保生态空间,吸引更多的人来到公园观赏景观设计,逐步提升园林的生态设计。因此,本研究分析了生态智慧园林理念在公园景观设计和植物配置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在人们环保意识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公园景观设计活动过程中也开始不断强化对生态智慧园林理念的应用,这对公园植物配置提出新的要求。因此,目前需要认真领会生态智慧园林理念的内涵,以此来优化和改进公园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相关工作,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本文结合公园景观设计实习对相关问题展开全面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关建议和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6.
杨佳佳 《花卉》2019,(20):148-148
随着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及大众对优美环境的向往,使得公园城市理念作为人居环境发展的时代产物而提出,使其无序的“城市公园”发展至系统的“公园城市”,对于城市空间的规划与城市景观的构建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主要基于公园城市理念的内涵,探讨了在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坚持发挥生态文明最大化与城园共融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城市湿地公园具有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是集合自然景观及生态旅游两大特点的公共空间。随着时代发展进步,现阶段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不再仅仅局限于生态和物质性这一基础层面,而是要结合互动性,使得湿地公园能够带给游客更为丰富的感官体验。分析了城市湿地公园互动景观设计的方法,希望能够对未来城市湿地公园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提出了城市带状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以及特殊美学要求,并以甘肃徽县滨河带状公园规划设计为典型案例,提出"时移景异、季相突出,情景交融、诗情画意,生态廊道、城市绿脉"的植物规划设计理念,阐述构建具有生态美、地方美、文化美的植物景观群落的方法。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带状公园特色的植物景观营造和生态构建做了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生态资源保护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湿地资源的保护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要课题。建设城市湿地公园对改善城市面貌、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和促进可持续生态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东营市森林湿地公园为例,基于生态学的视角,分析人工湿地景观设计的要点,探究因地制宜的人工湿地景观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生态与景观营造是城市综合性公园设计中的两大重点,只有将生态设计与景观设计两者紧密结合,在生态设计中创造景观,在景观设计中实现生态效益,才能达到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也只有通过生态一景观营造,才能使郊野森林生态景观与赭山公园这个城市综合性公园相协调,融于斯又高于斯,在性质、功能及景观方面突破真正的郊野景林,营造出大气,兼具古典与现代、人文与自然而又绚丽多彩、气势恢宏的城市综合性公园中的森林景观。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与日俱增,公园城市理念应运而生,其理念是从"城市中建公园"到"公园中建城市"的重要转变,对城市建设和更新具有指导性意义。城市绿地是改变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也是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载体,但一些城市绿地已逐步跟不上时代发展需求。主要阐述了公园城市理念发展过程及主要特色,并将其理论知识和城市景观设计相结合,从生态、与城市衔接、公共空间共享3个方面,探讨公园城市理念对城市景观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林毓山 《现代园艺》2014,(16):121-12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人居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城市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其生态维护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同沙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进行论述,阐述景观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3.
大连市植物园景观设计以塑造城市植物景观环境、保持公园绿地生态系统为设计理念,在生态理论的指导下,注重植物生态群落构建,应用合理的设计手法和先进的科技措施,建立城市主城区集生态、展示、游览、科普、健身、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植物景观体系,为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城市建设中,景观设计工作逐渐向生态智慧园林景观设计方向发展。依据该设计理念,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应用生态理论技术,彰显生态文化,能够使城市公园更具特色,为人们提供更加绿色环保的生活环境。本文简要分析生态智慧园林景观理念的内涵和传统公园植物景观设计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在公园植物景观施工中应用生态智慧园林理念的重要性和具体策略,希望对相关研究能够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5.
韦小婵 《现代园艺》2013,(18):114-114,116
本文以桂林市七星公园、虞山公园、訾洲公园为例,分析了桂林市公园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对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提供更多的可行性思路,增强桂林城市旅游的吸引力,努力促进桂林市旅游城市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6.
邹燕霞 《花木盆景》2023,(9):98-100
<正>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与建设有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工作是公园整体规划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实际规划时,需考虑植物的空间规划、搭配、品种选择以及与其他景观的融合,并始终秉承美学、生态学设计理念,落实植物景观设计工作,促使生态结构得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陈志毅 《现代园艺》2014,(13):106-109
湿地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主要地表景观和生境之一,和海洋、森林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城市湿地公园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公园类型,具有以湿地生态为主的生态特殊性和以湿地景观为主的景观特殊性。本文以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为例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鹰潭市现状、发展进行考察,结合当地特色对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从建设条件、定位、原则、理念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以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实用性,并尝试总结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8.
尚红  牟慧君 《现代园艺》2021,(6):110-112
近年来,随着改革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致使城市公共空间被越来越多的楼房建筑所侵占,属于人们的自然活动空间范围越来越窄。在今天生态文化浪潮的引领之下,人们对于城市景观设计愈发重视,并开始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各地城市开始兴建城市生态公园,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当前我国城市生态公园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一背景之下,探究城市生态公园建设及发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结合公园景观——哈尔滨避暑城发生渠南滨水公园及徐州五山公园景观设计过程,从总体运用、生态滞留草沟、材料的运用、种植的运用、湖水曝气、雨水再生系统、生态浮岛技术7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将海绵城市运用于公园景观中,探讨了如何在多地块分割型公园景观中,统一综合运用可持续的生态海绵城市理念,形成统一整体的有机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20.
城市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和植物景观营造上也有其独到之处。本文阐述了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相关概念构成,并以西溪湿地公园为例,着重说明了湿地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和营造的方式及途径。同时,通过美学、生态学等相关理论对湿地公园的景观营造方式进行分析,提出了在城市湿地公园在植物规划设计中应从植物群落生态结构或植物生态演替恢复等角度出发,强调对群落中关键物种的保留,同时注重其游憩、赏景、教育等人性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