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的克里雅河上游分布的西伯利亚白刺种子为试材,进行温水浸种催芽、层积处理和沙藏催芽等3种处理方法,研究了不同播种育苗方法对白刺种子出苗率和成活率的影响,以期找到使育苗成活率高、繁殖速度快的播种育苗方法,对白刺属植物播种育苗基地建设方面提供实地试验基础。结果表明:对白刺种子进行温水浸种催芽、层积处理和沙藏催芽后,当有30%以上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当年4月25日播种,5月7日出苗,5月13日苗木基本出齐,不同处理方法出苗率分别为温水浸种催芽78%、层积处理72%、沙藏催芽67%,平均出苗率72.3%。3种处理方法的种子出苗率和成活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沙枣种子在干旱地区的育苗试验,测定在不同处理下沙枣的萌发、出苗率以及不同播种时期对出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吸胀初期,吸胀速率快,呈指数增长;随着时间增长,吸胀速率减慢,后期基本停止;随着温度的增加,吸胀速度明显增加。不同水温浸泡后发芽率不同,并具有显著差异,处理温度越高,出苗率越高。种子经过硫酸处理、播种深度为1.5 cm、基质用砂壤土、床面覆盖地膜是沙枣容器育苗较为理想的技术方案。4月下旬播种的出苗率最高(为67.2%),播种后7 d开始出苗,5 d内幼苗基本出齐。  相似文献   

3.
探讨不同播种深度对北苍术出苗的影响,共设0.5 cm、1.0 cm、1.5 cm、2.0 cm、2.5 cm、3.0 cm等6个播种深度,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结果表明:播种深度0.5 cm、1.0 cm、1.5 cm等3个处理23 d的平均出苗率分别为66.3%、59.7%和58.3%,均差异不显著,但显著或极显著高于2.0 cm、2.5 cm和3.0 cm的出苗率。由此可见,北苍术在一定播种深度范围内,随播种深度的增加,出苗速率减缓,出苗率降低。故此,建议在承德地区大面积种植苍术适宜浅播,播种深度以0.5~1.5 cm为宜。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护和发展极小种群植物——川柿Diospyros sutchuensis Yang,连续3年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研究,并采用果实后熟0、30、45、60 d,剥离清洗种子及GA 300、600、1 000 mg/L溶液浸种1 h后,室内河砂播种,试验其种子萌发方法。结果表明,极小种群植物川柿为常绿乔木,4—5月开花,10月果实成熟,果实直径(32.7±5.80) mm,单果质量(23.0±5.30) g;种子肾形,千粒重1 070 g;成年植株有隔年开花、结果现象。种子经"果实后熟+河砂播种"可萌发,果实后熟60 d处理的出苗率较高,为65%;直接播种种子,出苗率仅5%;果实后熟60 d+GA溶液浸种1 h+河砂播种处理的出苗率均高于65%,其中以GA 600 mg/L处理的出苗率最高,为83.3%,可为川柿种子繁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红葱为试材,采用2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设计,在不同播种密度(15、25、35粒·穴~(-1))和播种质量(0.5、1.5、2.5g·粒~(-1))处理条件下对红葱出苗率、株高、假茎粗、叶片数及分蘖数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播种密度和播种质量对红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密度和播种质量对红葱出苗率、株高、假茎粗、叶片数、分蘖数及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当播种密度为25粒·穴-1时,播种质量为2.5g·粒~(-1)时,红葱生长较好,红葱单位面积产量最高,适宜在宁夏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马罕、威奇塔、波尼和绍兴4种种子,分别进行浸泡后直接播种、催裂后播种和沙藏后催裂播种试验,结果表明,催裂和沙藏均能有效提高碧根果实生种子的出苗率和出苗整齐度。沙藏处理同时能显著提高绍兴和波尼的早期生长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在雨养农业区开展西藏柴胡引种驯化栽培模式探讨试验,结果表明:在雨养农业区引种西藏柴胡秋季播种时,混少量胡麻处理的全膜沟垄集雨穴播种植模式出苗率最高,达到62.33%;春季播种时,混少量胡麻处理的双膜沟垄集雨保温穴播种植模式出苗率可达60.33%,显著高于其他14种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8.
在哈尔滨地区自然条件下,采用5个分期播种处理对温度变化与甜菜出苗天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播种时间越早,甜菜出苗越早,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出苗所需天数逐渐减少,在出苗率上,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5,总体上播种时间早的处理出苗率好于播种时间晚的.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日平均气温与出苗天数呈幂函数关系变化(y=251.1723x-13093),平均土壤温度与出苗天数呈指数关系变化(y=57.5499e-0.1624x),方程拟合合适,此方程可根据平均气温和平均土壤温度,对甜菜出苗天数进行预测,为甜菜生产上播种期的选择提供指标依据,为甜菜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榛树种子的发芽率,以平棒种子为试材,进行了浸泡吸水和沙藏播种试验,结果表明,播种前浸种24h,带壳榛子和榛壳的吸水量即可占总吸水量的50%以上;常规沙藏处理3个月能明显提高榛子的出苗率,可达到30%。  相似文献   

10.
椰糠是育苗混配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合适产地的椰糠作为育苗基质的混配原料是生产蔬菜专用育苗基质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选用印度椰糠(Y)、菲律宾椰糠(F)和泰国椰糠(T)作基质进行叶菜、黄瓜和小番茄穴盘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叶菜育苗Y处理出苗率最高,其次是F,效果最差的是T。在播种4d后,黄瓜育苗F处理出苗率显著高于其他2种椰糠,T处理最低。小番茄育苗F处理出苗最早,在播种5d后,出苗率显著高于其他2种椰糠,播种10d后,F处理出苗率与Y处理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T。在播种第4d后,Mix1(Y︰T=3︰1)育叶菜的出苗率显著高于其他混合组,品质差的椰糠混入育苗基质中导致出苗时间推迟。综合分析认为:在3种供试椰糠中,印度椰糠可作为叶菜育苗混配基质的最佳原料,菲律宾椰糠可作为黄瓜和小番茄育苗混配基质的最佳原料。专用育苗混配基质需要选择最佳产地的椰糠原料,将出苗率低的椰糠混配入育苗基质中,会对育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青州蜜桃’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播种深度对桃树出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直播和沙藏播种深度均以2.5~4 cm的出苗率较高,直播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12.
播种方法和覆盖方式对山核桃秋播育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山核桃秋播育苗出苗率和苗木质量,研究3种覆盖方式和2种播种方法的育苗效果。结果表明:营养钵点播覆草出苗率最高,苗木质量最好;苗圃地条播覆草+遮阳网处理育苗效果次之;条播后覆薄膜出苗率低。建议山核桃秋播育苗采用营养钵点播后覆草,出苗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3.
果树种子处理技术海棠、山丁子、杏、桃、核挑、黑枣等果树种子,一般在播种前80天左右进行沙藏处理,以提高出苗率。如冬季来不及进行沙藏,可在播种前进行浸种,也可以保证种子的发芽率。现简要介绍以下几种方法,供参考。一、冷水浸种:对核桃、黑枣等种子,可放在冷...  相似文献   

14.
中华猕猴桃种子有较长的休眠期。如果播种时的种子未经任何方法处理,出苗率极低。1984年,我们用赤霉素处理种子后播种,取得较好的效果。种子采自康县的初选优株,代号分别为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南方春大豆种子出苗率低的现象比较普遍,严重影响了产量.我们经过调查研究,认为出苗率低的原因一是种子本身质量差,发芽率低、生活力弱;二是外界环境条件不良,如土温低、雨水多,以及播种覆土过深等等.我们从四个方面进行试验,试图找出提高春大豆出苗率的技术对策.材料与方法试验于1992年在金华市农科所水泥槽中进行,土壤为沙壤土.试验分四个方面:(一)夏收种与秋繁种对比试验.于4月6日播种,考察种子本身发芽率高低对出苗率的影响.供试品种有407、浙春2号、Q14—6—9.(二)播种期对比试验.分3/25、3/30、4/6、4/10四个播期,考察外界不良环境对出苗率的影响.供试品种为矮脚早.(三)覆盖与不盖地膜对比试验.3月30日播种,供试品种为矮脚早.覆盖地膜的一周后揭去.(四)不同盖种物对比试验.4月6日播种,盖种物有:焦泥灰、细沙、泥土.供试品种为矮脚早.对比试验各个处理播大豆种子100粒,3次重复,整地开播种沟后播种.供试种子发芽率为94%.结果与分析(一)种子对出苗率的影响3个品种的秋繁种,出苗率均在90%以上,而夏收种出苗率只有70%左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播区选择植被处理、树种的选择和播种方法、种子处理、合理确定播期的飞播在不同阶段采取措施的分析,综合论述了如何提高飞播造林出苗率。  相似文献   

17.
毛樱桃果实育苗即采即播,无需去果肉、存储、种子处理,出苗率高达90%以上,高于春播和秋播方法的出苗率,可早1年达到嫁接粗度,早1年出圃.该技术有效解决了毛樱桃播种出苗率低、育苗周期长的问题,提高了毛樱桃育苗水平,为毛樱桃的开发利用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以先年泡桐与滇楸杂交所得种子为试材,采用田间播种试验,观察杂交后代实生苗的出苗情况,研究不同杂交处理对泡桐与滇楸远缘杂交后代出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平均出苗期较对照均提前1~2d,差异不显著;几种克服杂交不孕的措施中加楸柱头液、加蔗糖液、混合授粉3种处理出苗率较高,差异不显著,子房注射、切断柱头2种处理出苗率相对较低,差异显著。泡桐与滇楸远缘杂交后代有出苗提前的趋势,克服杂交不孕的不同处理对杂交后代出苗期影响不大,对出苗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期为后期的杂交幼苗变异研究及杂交良种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枣树生产在不断地进行着技术革新,其中对生产影响较大的革新主要有以下几点。1由播种种核到播种种仁的转变我国枣树育苗,长期以来传统的方法是播种酸枣核繁殖砧木苗。由于酸枣核种壳坚硬,育苗前种子要进行沙藏处理,沙藏前要用清水将种子泡软,沙藏时间较长;种子质量,特别是种仁饱满程度难以判定,直接影响出苗率。近年来种仁播种育苗技术的应用,大大减化了种子处理工序。一般用种仁播种时,在播种前二三  相似文献   

20.
通过洋葱田间试验筛选及示范效果验证的方法,研究不同播种时间和不同播种密度对洋葱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从3个不同播种时间的出苗率得出,10月9日第2播期出苗率最佳。从3个不同播种密度筛选出,最适播种密度在2000粒(6.1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