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观察芪草乳康散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试验将患隐性乳房炎的60头奶牛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芪草乳康散高、中、低剂量组,万乳康药物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并选12头健康奶牛作为空白对照组,从给药前1日(第0天)起,每天观察并按组逐头记录奶牛的精神状态、饮食状况,于第0天、给药后第5天、给药后第10天检测各试验牛的隐性乳房炎的炎症度,分别统计各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并在第0天和给药后第10天采集每头牛乳样测定乳脂肪、乳糖、乳蛋白含量,乳密度以及日均产奶量。结果表明:芪草乳康散高、中剂量组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好于低剂量组(P0.05),略优于万乳康药物对照组(P0.05),极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1);芪草乳康散高、中剂量组治疗前后的日均奶产量提高了2.03~2.54 kg,且与低剂量组、万乳康药物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说明芪草乳康散按150 g/(头·d~(-1))剂量连用5 d能有效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2.
催乳保健散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用黄芪、川芎、当归、薄公英第十味中草药组成催乳保健散,按每头每日180克的剂量添加在奶牛的饲料中,观察添加药物前后奶牛的产奶量、乳成分及隐性乳房炎发病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奶牛泌乳早期应用本添加剂可明显提高奶牛的产奶量降低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除提高乳脂率外,乳汁中其它成分的含量没有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通辽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选取该地区规模化奶牛场、奶牛合作社和散养农户的60头奶牛进行隐性乳房炎的检测。结果表明:通辽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为71.67%,乳区阳性率为45.78%;左前、左后、右前和右后四乳区发病率分别为46.67%、48.33%、31.67%和45.00%,乳区发病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奶牛胎次的提高,奶牛隐性乳腺炎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r=0.84);随着奶牛年龄的增大,奶牛隐性乳腺炎的发病率显著提高(P0.01);奶牛隐性乳腺炎的发病率每增加10个百分点,奶牛产奶量下降约8.89%。  相似文献   

4.
奶牛隐性乳房炎给奶牛场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乳复康"作为一种新型复合制剂,是基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及机理研制出来的。它的功效以增加机体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和增强乳腺细胞活性为主。本文使用"乳复康"对奶牛隐性乳房炎进行治疗,并检测治愈率和产奶性能,结果显示,口服"乳复康"的试验组治愈率和奶牛日均产奶量增加值都高于口服盐酸左旋咪唑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奶牛隐性乳房炎对产奶量、乳成分和奶中物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奶牛隐性乳房炎对产奶量、乳常规成分、乳密度和冰点的影响 ,对哈尔滨市及周边地区的 2 89头中国荷斯坦奶牛进行了调查 ,对其中 5 1头患隐性乳房炎奶牛和 2 5头健康奶牛的乳常规成分、乳密度和乳冰点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调查地区的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为 75 %。隐性乳房炎导致产奶量下降 ,平均减少 2 .75kg/d ;乳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奶牛 (P <0 .0 5 ) ;总酪蛋白和乳糖含量极显著低于健康奶牛 (P <0 .0 1) ;而乳干物质、总蛋白质、非脂固形物的含量及乳密度、乳冰点与健康奶牛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相似文献   

6.
隐性乳房炎是奶牛乳房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由于临床上无明显的红肿热痛及乳汁质量的改变,因而不易被觉察。可造成产奶量降低,还容易转变为临床型乳房炎,给奶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我们于2002年5~8月对同江市向阳乡奶牛场58头泌乳牛进行隐性乳房炎的诊断和治疗,治疗药物用乳炎康,以防止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生。获得较好实验结果,现将实验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材料供试奶牛:同江市向阳乡奶牛场牛;2RD型乳牛乳腺炎电子检测仪、乳导管、注射器等;试验药物乳炎康。1.2试验方法1.2.1普查方法:普查于每次挤奶前进行。挤弃…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旨在初步了解甘肃省临泽县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及特点,为该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防治提供依据。利用LMT法对该地区6家奶牛场共240头奶牛乳汁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被检测的240份奶牛乳汁样品中118份为隐性奶牛乳房炎,平均检出率49.17%,其中1~2胎、3~4胎和5胎及以上奶牛检出率分别为27.08%、42.31%和69.32%,奶牛隐性乳房炎检出率与其胎次明显呈正相关;此外,其检出率与奶牛日均产奶量呈负相关,其中日均产奶量低于21、21~23和23 kg以上的奶牛隐性乳房炎检出率分别为70.52%、40.82%和23.40%。说明临泽县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较为严重,养殖场(户)需要提高对该病的防控意识。  相似文献   

8.
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约1/3奶牛患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据报道,美国每年因奶牛乳房炎造成的损失达20亿美元,而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则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奶牛乳房炎造成的损失约70%是由隐性乳房炎引起的产奶量下降,我国每年因隐性乳房炎造成的损失约达1.35亿元人民币。乳房炎不仅影响奶牛产奶量,造成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而且影响乳的品质,危害人类健康,其防制问题已日益为人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9.
乳房炎是一直困扰奶牛养殖业的重要疾病,一直以来以抗生素治疗为主,而抗生素残留又一直在困扰奶牛养殖户。因此中药治疗乳房炎成为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文通过试验牛群体细胞检测和牛博士—奶牛保健散的使用,达到了降低体细胞数,减少乳房炎发病率,提高产奶量,提升奶质量的效果。试验结果显示:饲料添加中药后,试验牛群的体细胞数下降了24万个/mL左右,下降率达40.35%;隐性乳房炎降低了30%,而临床乳房炎降低了80%以上,发病率比中低产牛群低50%左右。用药1周后,几乎看不到临床乳房炎症状,淘汰牛情况也不再发生。目标牛群的产奶量,与正常泌乳牛比较提升了1kg/头·天,同时生奶品质也得到了保障。乳指标检测结果显示,蛋白质、脂肪、总干物质、非脂类物质、乳糖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以上结果表明,通过奶缸体细胞数检测牛群整体的健康情况,并采取及时有效的中药防控方案是治疗乳房炎,提升牧场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乳腺患隐性乳房炎的奶牛约占泌乳奶牛的半数以上。据国际奶牛联合会资料,奶牛患临床型乳房炎约占成年母牛的2%,而患隐性乳房炎则高达50%。据C.N.Do-bbins报道,因患隐性乳房炎(CMT检验反应强度达到“ ”者),而致产奶量下降,每头牛每年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270美元。我国奶牛乳房炎乳区发病率较高,每年  相似文献   

11.
本报告分析50头怀胎奶牛用乳炎康实施干奶,于产犊后的第3天,观察泌乳母牛乳房保护情况。发现泌乳母牛产后(隐性乳腺炎阴性率)乳区保护率为91%,临床乳腺炎的保护率为84%。  相似文献   

12.
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约1/3奶牛患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据报道,美国每年因奶牛乳房炎造成的损失达20亿美元,而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则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奶牛乳房炎造成的损失约70%是由隐性乳房炎引起的产奶量下降,我国每年因隐性乳房炎造成的损失约达1.35亿元人民币。乳房炎不仅影响奶牛产奶量,造成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而且影响乳的品质,危害人类健康,其防制问题已日益为人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13.
一、奶牛乳房炎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约1/3奶牛患各种类型的乳房炎.据报道,美国每年因奶牛乳房炎造成的损失达20亿美元,而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则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有资料报道:某牛场临床型乳房炎及阳性乳区分别为8.47%和3.32%;隐性乳房炎及阳性乳区分别为78.94%和50.34%;临床型乳房炎、隐性乳房炎的阳性乳区奶样和健康奶牛的奶样细菌检出率分别为86.67%、87.83%和73.00%;检出的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奶牛乳房炎造成的损失约70%是由隐性乳房炎引起的产奶量下降,我国每年因隐性乳房炎造成的损失约达1.35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4.
“泰乳康”治疗奶牛隐形乳房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乳康"是依据中兽医理论,在兽药典产品"万乳康"基础上,添加了蒲公英、金银花等中药成分,使之不仅对于隐性乳房炎,而且对于从隐性乳房炎开始转变为临床型乳房炎的整个过程均有较强的疗效。本试验以未经过治愈的患隐性乳房炎的奶牛为对照,研究了喂食"泰乳康"和"万乳康"药品对患病奶牛的治愈效果。结果显示:泰乳康组比万乳康组乳区转阴率高23.86%,治愈率高20%,差异十分显著(P0.01),并对产奶性能也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薛焕彩 《猪业科学》2004,21(9):60-60
乳房炎是奶牛极易发生的一种乳腺疾病,常发生于泌乳期,对奶牛泌乳影响很大。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治疗,将会影响奶牛的正常产奶,降低经济效益。笔者近几年多次诊治乳房炎病例,治愈率98%,痊愈后,产奶量恢复。1症状体温正常,精神沉郁,乳房萎缩。触摸乳房,病牛有痛感,四个乳区均有硬块儿,挤出水状乳汁,产奶量明显下降甚至无奶。2治疗消炎止痛,活血化瘀,消肿散结。方药:灌服乳炎英花散。1剂/天/头,第一次剂量加倍,连用6d。肌肉注射恩诺杀星,按标量注射,2次/天/头,连用6d。痊愈后,灌服红黄催乳散。1剂/天/头,连用3d。3病例2003年3月,笔者在河北围场奶…  相似文献   

16.
运用奶牛隐性乳房炎特异性转移因子对奶牛隐性乳房炎进行临床应用试验。将CMT法检测呈阳性的奶牛分为3组:特异性转移因子组、环丙沙星组、空白对照组。给药后用CMT诊断液检测治疗情况,并对试验前后奶牛产奶量进行对比。结果发现,特异性转移因子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愈率达87.0%,有效率达95.7%,试验后产奶量增加1.210 kg;环丙沙星组治愈率达85.7%,有效率达90.5%,试验后产奶量增加1.175 kg;空白对照组治愈率达10.0%,有效率达10.0%,试验后产奶量降低。表明特异性转移因子和环丙沙星相当,均对奶牛隐性乳房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药"乳炎灵"注射液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试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奶牛隐性乳房炎是严重危害乳产业的三大疾病之一 ,主要是由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美国 110 0万头泌乳奶牛中的 5 0 %患有隐性乳房炎 [1 ] ,而我国乳房炎的发病率则更高 ,临床型为 33.4 1% ,隐性乳房炎为73.91,阳性乳区 4 4 .74 % [2 ] 。笔者等对江苏 2个奶牛场的 30 0头泌乳期奶牛进行调查 ,阳性 185头 ,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平均达 6 1.6 7%。奶牛隐性乳房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但是可以使产奶量下降 10 %~ 15 % [3] ,并且乳质量下降 ,有的还转化成临床型乳房炎。通常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效果不稳定 ,容易复…  相似文献   

18.
为验证乳痈康复膏对奶牛乳房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本研究将试验牛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不进行治疗,治疗组用低、中、高剂量的乳痈康复膏对乳房肿胀部位进行涂抹,连续用药8d,每天观察治疗效果、每两天检测奶中体细胞数、每天检测每头牛的产奶量,观察期30d。结果显示,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从第2天开始有效,第4天开始痊愈;低剂量治疗组有效率87.50%、治愈率84.38%,中剂量治疗组和高剂量治疗组有效率100%、治愈率93.75%;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中、高剂量治疗组与低剂量治疗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但中、高剂量治疗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低剂量治疗组日均产奶量提高17.62%,中剂量治疗组和高剂量治疗组日均产奶量提高22.1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中、高剂量治疗组产奶量与低剂量治疗组差异显著(P0.05);中、高剂量治疗组之间产奶量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乳痈康复膏对奶牛乳房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促进乳房炎转归和提高产奶量。  相似文献   

19.
为了查明新疆石河子地区规模化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流行现状,本试验选择石河子地区148团某牛场(A牛场)、150团某牛场(B场)、133团某牛场(C牛场)、121团某牛场(D牛场)、石河子周边某牛场(E牛场)及136团某牛场(F牛场)六个规模化牛场为研究对象,采用CMT法对试验区牛场进行了隐性乳房炎检测,经过对480头奶牛、1 868个乳区的测定,共检出196头隐性乳房炎奶牛,阳性乳区数为671,病牛阳性率与乳区阳性率分别为40.8%和35.9%。通过数据统计分析表明,该地区5岁以上奶牛的隐性乳房炎阳性率最高(49.61%),3岁奶牛阳性率最低;5胎以上的阳性率最高(45.45%),阳性率最低的为2胎奶牛(31.25%);隐性乳房炎的阳性率随着产奶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产奶量在15kg/d以下的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最高(89.13%),15~20kg/d的次之(58.33%),35kg/d以上的最低(14.81%)。  相似文献   

20.
奶牛乳房炎是我国奶牛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奶牛产奶量和乳制品质量,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有证据表明,多种营养物质的缺乏都会增加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其中,微量元素硒能改善奶牛乳腺免疫功能,对奶牛乳腺健康和降低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主要阐述硒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相关性,以期为通过调控乳腺免疫功能和防控乳腺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