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过去2年里,越南湄公河三角洲的前江省的贸易投资中心出口市场蓬勃发展。越南湄公河三角洲特色水果的主要国际市场包括俄罗斯、德国、美国和韩国。  相似文献   

2.
越南位于印度支那半岛东部,从地理上讲,可以分作三部分:北部是红河三角洲,中国古代史书上称之为交趾;中部是长自山山脉,古代为占婆国(一名林邑);南部是湄公河三角洲,古代属柬埔寨。中国与越南自古以来关系密切,在农业技术上有着广泛的交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3.
尽管刚获得了冬春稻谷大丰收,但是,越南湄公河三角洲的农民却因之前3个月高涨的农用原料价格而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本季度末,湄公河区域稻谷产量为900万吨,平均单产为6吨/公顷。这是3年来的又一个高产年。在过去的3个月里,稻谷价格从3600越南盾/千克上涨为4600越南盾/千克。然而,农用肥料的价格同时上涨至20万(12.5美元)-50万越南盾(31美元)/袋。  相似文献   

4.
据悉,越南湄公河三角洲的安江省每天向柬埔寨出口70多吨各类蔬菜。该省向柬输出蔬菜最多的是ANPHU县,每天输出30-40吨,其次是CHOMOI县,每天15—20吨。在ANPHU县,农民每年从每公顷蔬菜可获得7300万越盾(约4500美元)的收入。部分农民每公顷每年甚至可收益3亿越盾(约1.9万美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越南境内的湄公河三角洲的成土条件,土壤类型及其分布,低产土壤的利用和改良途径及经验。  相似文献   

6.
2005年,越南水果种植面积达75.5万公顷,产量约为650万吨。其中香蕉产量最高,约为140万吨,约比柑橘类(包括橙子、橘子、柚子)多80万吨,比荔枝多了59万吨。湄公河三角洲的水果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达23.1万公顷,约占全国水果种植总面积的34%。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资》2008,(1):11-11
越南湄公河三角洲的化肥价格再次创历史新高,并且在高位运行表现的十分稳健,使该国农民感觉到很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8.
来自越南种业发展的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越南农业概况越南位于东南亚中部,国土面积33.1万平方公里,共有53个省,2001年人口达到7940万,农业人口占76.5%。由于地理位置狭长,越南的气候条件具有多样性。农业规划研究所根据地形、土壤类型和气候把整个越南划分成7个农业生态区:北部山区;红河三角洲;中北部海岸;中南部海岸;中部高地;东南部地区;湄公河三角洲。具有重要意义的经济改革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1989年得到快速发展,使越南逐步从由国家控制的中央集权经济形式转变到市场经济形式。此外,随着越南与美国关系的正常化以及越南进入东南亚国家联盟,这一经济转化过程得到进一步…  相似文献   

9.
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灾害的长期预测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是我国水稻的两种重要迁飞性害虫,主要虫源皆来自亚洲中南半岛;最初的虫源地在湄公河三角洲,直接迁出地为红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地处热带,全年各月平均气温25~28℃;月降雨量悬殊,旱季(11~4月)可数月滴水不落,雨季(5~10月)若月降雨量超过200mm即成洪涝。红河三角洲地处亚热带,3~4月常受我国冷空气的影响。这两种热带性害虫,适宜取食和繁殖的温度下限为22℃,正与它们的迁入主峰降落地带的月平均气温巧合。对褐飞虱不利的为洪涝而对白背虱不利的为干旱。在湄公河三角洲,9~10月若出现洪涝,来年褐飞虱将不致成灾,若无洪涝即可猖獗。11~12月的降雨量超过90mm,来年白背飞虱将猖獗而且对褐飞虱也有利;若酷旱则两种飞虱都将受到抑制。在红河三角洲,当月平均气温3月低于20℃或4月低于22℃都将使两种飞虱的迁入期延迟约半个月,尤其4月的低温还可使两者在 迁入我国之前少繁殖1代。  相似文献   

10.
苞叶木属(Chaydaia)仅包含一种———越南苞叶木(ChaydaiatonkinensisPitard),苞叶木(ChaydaiarubrinervisC.Y.WuexY.L.Chen)被归并而成为越南苞叶木的新异名.苞叶木属分布于我国苗岭以南的西南地区和海南岛,越南,菲律宾,泰国亦有分布;泰国为分布新记录.同时讨论了本属的起源时间,地点和迁移路线  相似文献   

11.
据越南湄公河三角洲的农业水文气象中心报道,土壤中的盐水含量已严重影响到当地的生活用品和生产物品。在越南金瓯省陈文时县,盐水已破坏了该地区的农业用地和渔业养殖场,也影响了治乌明县稻田的灌溉用水。该省农业灌溉部门已建议修建四个水坝以阻止盐水进一步侵蚀稻田。  相似文献   

12.
<正>越南是世界上第二大大米出口国,其水稻80%生长在湄公河三角洲一个平原广阔、亚洲最肥沃的农业区域之一。但这里的农民说,由于目前气候变化,海平面和温度不断上升,以后大米的产量将受到威胁。站在散落着一些塑料和木材的沙滩上的农民Cung Pham说,像这里的许多人一样,他已经失去了斗志。Pham住在茶荣省湄公河三角洲海岸。他以前种植各种不同的作物,但今天他的农田被水淹没。  相似文献   

13.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农业工作组第一次会议于2003年1月20~21日在亚行总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召开。会议由亚洲开发银行牵头主持,GMS成员中国、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泰国的政府代表和有关的国际组织(包括法国发展署、亚洲蔬菜研究发展中心、国际农业研究发展中心、国际农业技术中心亚洲总部、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区域办事处、国际畜牧研究所、国际水稻研究所、国际水管理研究所、湄公河委员会、东盟秘书处、世界渔业中心等)的代表共40多人参加了会议。由农业部国际合作司金世生等4人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参加了…  相似文献   

14.
据越南植物保护部门的数据显示,在过去十年内,同塔地区水稻等作物受到的最大危害几乎来自褐飞虱。大约有1.3万公顷农田受到褐飞虱的危害,约0.66万公顷作物受到齿叶矮缩病毒侵染,而同塔是受灾最严重的一个地区。在安江和建江等湄公河三角洲其他省区,水稻的受害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15.
2010年越南槟知省的湄公河流域1万公顷可可种植计划将促使可可成为该国的第二大出口产品,仅次于椰子。该计划2005年开始实施,项目资金由国家预算、国内外贷款和私人企业联合赞助。  相似文献   

16.
《新农业》2012,(13)
据越南当地多个省份报道,该国的水稻粮仓湄公河三角洲超过5.3万亩水稻被褐飞虱蚕食,每平方米害虫密度1000~2000头;同时,超过14.25万亩水稻感染了水稻稻瘟病。KienGiang省150万亩水稻有5.7万亩遭受病虫害侵袭,包括褐色稻飞虱和小型卷叶蛾,稻瘟病和谷粒褪色病。在紧邻省的褐色稻飞虱已经造成几个地方的水稻产量下降30%~50%。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据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门消息,越南农业部计划发展可可种植业,可可有望成为该国的出口创汇产品之一。 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官员在槟知省的湄公河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说,越南南部许多省份的气候和土壤非常适合种植可可,劳动成本低廉。国际可可市场一直供不应求,可可价格持续升高,而越南种植可可的成本不高。  相似文献   

18.
2009年6月21日,越南石油天然气生物燃料及石化股份公司(PVB)和由越南石油天然气建设股份总公司(PVC)为首的各投标商正式动工建设越南北方首座生物乙醇厂。该项目由PVB任投资主,其投资总值为8000万美元,计划在越南北部福寿省建设。这是一个采用先进的现代工艺的项目,可年产生物乙醇10万m^3,主要原料为木薯和甘蔗。  相似文献   

19.
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将帮助越南改善天然橡胶产业,从而降低越南的温室气体排放。2011年2月18日越南政府和日本国际协力机构的代表(JICA)签署了一项390万t的5年项目计划,该项目主要是为了帮助越南寻求一项计划来取代合成橡胶(由石化材料与天然橡胶配制而成),  相似文献   

20.
陈星 《世界农业》2000,(2):43-45
一、概况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东北坡,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在中国、缅甸和老挝的边界附近流入中南半岛后才称为湄公河。湄公河自北向南,流经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注入南海。湄公河和澜沧江总长4500km,流域总面积81万km2,其中湄公河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