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了河南三种松树上的疱锈病菌锈孢子表面形态。结果表明,华山松上的锈孢子形态与东北的红松及国外的五针松类疱锈菌形态一致,应定为茶藨生柱锈菌[Cronartium ribicola J.C.Fisch.eX Raben.)。油松和黄山松上的锈孢子形态与马尾松及其他二针松类的松、芍柱锈菌[Cronartium flaccidum (Alb.et schw.)wint.)形态一致,应定为同种。  相似文献   

2.
通过林间调查研究和林间人工接种测定四种松树对松壳色单隔孢[Diplodia pinea(Desm.)Kickx]所致的松梢枯病的抗性差异,表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最为感病,湿地松(P.elliotii Engelm)次之,火炬松(P.taeda Linn.)又次之,加勒比松(P.caribaea Morelet)最为抗病。 笔者进一步证明松壳色单隔孢和一种腐生性多毛菌(Pestalotia cryptomeriae cooke)之间存在生存竞争关系。这两种菌均有两个不同的菌系。它们周年共存于林间马尾松枯叶上,变化无一定规律性,但次年松梢枯病的发病率与枯叶上这两种真菌的数量有关。松树嫩梢的伤口表面若先有多毛孢菌的存在,后来的松壳色单隔孢就不能侵入发病;轻微发病的松树,嫩梢抽出前,喷射多毛孢菌悬浮液,能显著降低嫩梢的发病率。 笔者首次发现一种葡萄糖细菌属的细菌(Gluconobacter sp.)对松壳色单隔孢有较强的拮抗作用。该细菌在林间松树枝条上能存活一个月左右,对枝条上刚发生的溃疡有治疗作用,对嫩梢有保护作用,能显著降低嫩梢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于2011年春季(3月)在中街山列岛3个有居民海岛(青浜岛、庙子湖岛、东福山岛)岩礁潮间带设立4个断面,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17种,其中环节动物1种,节肢动物6种,软体动物10种。4个断面的平均生物量为9 651.97±3 911.92(±S.E.)g/m2,平均密度为1 804±232(±S.E.)ind./m2。优势种有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1种,常见种有日本笠藤壶(Tetraclita japonica)、龟足(Capitulum mitella)、嫁虫戚(Cellana toreuma)和紫贻贝(Mytilus edulis)4种。各断面丰富度指数(D)、物种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的平均值分别为1.066±0.105(±S.E.)、1.560±0.085(±S.E.)、0.714±0.010(±S.E.)。  相似文献   

4.
桉树伞房属4个种在广东清新的早期生长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引自澳大利亚东部的桉树伞房属4个种在广东省清新试验点5年生时的生长表现.方差分析表明,树种间、种源间、家系间在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上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表现最好的是大叶斑皮桉Corymbia henryi (S.T. Blake) K.D. Hill & L.A.S. Johnson,其次是斑皮柠檬桉C. variegata (F. Muell.) K.D. Hill & L.A.S. Johnson、柠檬桉C. citriodora (Hook.) K.D. Hill & L.A.S. Johnson和斑皮桉C. maculata (Hook.) K.D. Hill & L.A.S. Johnson.4个树种的平均树高为8.04 m,平均胸径为7.28 cm,平均单株材积为0.021 9 m3.其中斑皮柠檬桉10248种源44号家系的生长量最大,其平均树高为10.35 m,平均胸径为9.70 cm,平均单株材积为0.040 00 m3.初步选出20个家系,占家系总数的21.98%.  相似文献   

5.
野生蔬菜苋菜及其栽培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苋菜 (Amaranthusspp .) ,隶属苋科苋属 ,1年生草本植物。以幼嫩的植株或嫩稍供食 ,山东各地广泛分布 ,山东有12种 ,常见 7种 ,如反枝苋 (A .retroflexusL .)、绿穗苋 (A .hy bridus)、繁穗苋 (A .paniculatusL .)、泰山苋 (A .taishanensis)、雁来红 (A .tricolor)、皱果苋 (A  相似文献   

6.
红花,人们对它并不陌生,很容易想到它是一种中药材,但又往往与单子叶植物藏红花(Crocus sativus L.)相混淆。这里介绍的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为1—2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属菊科。在我国把它作为油料作物栽培的历史比较短,真正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还是近几年的事。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已报道芦苇上的柄锈菌 Puccinia 有十四个种,我国有九个种,其中包括新疆产的三个种,P.isiacae(Thuem.)Wint,P.phragmitis(Schum.)和P.sinkiangensisWang。近期我们研究了1973—1984年在伊宁、查布察尔、奎屯、乌苏、玛纳斯、甘家湖、库尔勒等地采集的芦苇锈病标本十二份,发现除上述三种外,还有两个新疆未报道过的新记录种,P.okatamaensis S.Ito和P.moriokaensis S.Ito,特报道于下。本文附有新疆芦  相似文献   

8.
以上海辰山植物园引种驯化的8种中国原产鼠尾草属(Salvia L.)植物为材料,测定了其高温半致死温度(LT50)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APD值),比较这8种植物的耐热性差异,从而对其在引种地的高温适应性做出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8种鼠尾草属植物的LT50值在50~57℃,且均呈"S"型曲线上升。8种植物的耐热性从强到弱依次排序为:贵州鼠尾草(Salvia cavaleriei Lévl.)红根草(S.prionitis Hance)南川鼠尾草(S.nanchuanensis H.T.Sun)血盆草(S.cavaleriei Lévl.var.simplicifolia Stib.)云南鼠尾草(S.yunnanensis C.H.Wright)美丽鼠尾草(S.meiliensis S.W.Su)南丹参(S.bowleyana Dunn)佛光草(S.substolonifera E.Peter)。利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各植物的LT50值与SAPD值大小排序呈显著正相关,可以作为评价鼠尾草属植物耐热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引起的一种毁灭性松树病害,是我国近40年以来发生最严重的林业灾害.目前,该病害已经在我国18个省(市、区)造成了大面积的松树死亡.由于全国范围内的松材线虫病疫区自然环境差异较大,不同疫区松材线虫病的发生情况有所不同,特别是年均温度10℃以下的辽宁疫区与其他疫区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分析发现与其他疫区相...  相似文献   

10.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寄生在松树体内引起松树迅速枯死的一种特大毁灭性病害,又称之为"松树的艾滋病".此病于1982年由日本国传入南京中山陵,当时枯死松树仅200多株.由于该病传播途径多、适生区域广,近40年的传播蔓延,已迅速扩散至全国18个省668个区、县.2019年该病传入歙县,严重威胁着黄山松和生态环境的安全,为及...  相似文献   

11.
南京老山林场火炬松、湿地松种源试验林(13年生)近三年发生了严重的松枯梢病和松针褐斑病.火炬松种源间感病指数和生长变异均为极显著,感病指数与高、轻生长相关显著,其中佛罗里达·纳索、阿拉巴马·埃尔卡拉、密西西比·斯格特和佐治·爱克特四个种源感病最轻,生长量较大,感病指数亦比种源平均值小13.41%~32.80%,抗病优株率达7.47%,可在种源和个体二个层次对抗病和生长同时进行选择.湿地松的种源感病指数变异不显著,但生长变异显著,抗病优株率4.80%,也可在生长良好的阿拉巴马·英德、佐治亚·布克勒、佐治亚·米伦、福建·南屿、佛罗里达·泰勒5个种源中选择抗病优株.  相似文献   

12.
以现实产脂量而不是产脂力为研究对象,利用包括对照在内的17个湿地松Pinuselliottii高产脂半同胞家系15~16年生时2a的单株测定结果和SAS程序包中非平衡数据分析方法(REML)对实际产脂量和生长量的家系和单株遗传力进行了估算,并利用协方差分析了产脂量和生长量的方差效应、产脂量和生长量间的相关性及产脂量的年度相关。结果表明:2007年和2008年全年产脂量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6748和0.6930,单株遗传力分别是0.3678和0.4162;材积的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8810和0.6826,均处于较高水平。树高和胸径的相关系数R2为0.7638,相关极显著,且区组、家系以及单株的变差都达到了显著水平;2007年产脂量和2008年产脂量相关系数R2为0.6969,相关极显著(Pr〉F〈0.001),其中家系对产脂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0.0051),而区组和单株对产脂量的影响均不显著;所有生长量指标和产脂量指标之间的回归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R2)为0.4341~0.5434。Duncan多重比较显示产脂量高、生长量也相对较高的家系为212,202,201和219。在高产脂遗传材料选择时应综合考虑实际产脂量和生长量指标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3.
湿地松种源生长量、材性的变异与优良种源综合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湖北省荆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湿地松种源试验林的生长量及材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湿地松种源间的树高、胸径、材积等生长量因子以及晚材率和木材基本密度均存在着显著差异,且具有中等程度的广义遗传力。基本密度径向变异模式以及递增为主,年轮段基本密度呈正态分布。木材密度早晚期相关性随树龄增大而增加,用5年生木材密度能可靠地预测12年生木材密度。各种源生长量因子与木材基本密度相关性有正有负,相关性大小与种源有关。木材密度与晚材率的正相关显著。生长量、木材密度与原产地地理、气候因子相关不显著;晚材率与纬度正相关,与年均温负相关显著。综合评估表明S1,S3、S20为较优种源。  相似文献   

14.
 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湿地松优良半同胞家系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异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年中湿地松各半同胞家系3~8月典型天气的Pn值日变化模式为‘双峰’型,其余各月即1、2、9、10、11、12月的Pn值日变化模式为‘单峰’型,各家系1龄针叶的Pn值显著高于2龄针叶的Pn值,全天以傍晚时的Pn值为最低。湿地松优良半同胞家系的Pn值显著高于普通种的Pn值,表明通过遗传改良,提高了湿地松的光合能力,从而提高了湿地松良种的生长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15.
气候和土壤类型对湿地松人工林生长和材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湿地松人工林林分生长和材质在不同气候和土壤类型条件下差异的比较分析表明:生长在南亚热带山地黄红壤上的湿地松人工林林分的胸径和树高以及木材密度和力学强度大于生长在中亚热带山地黄红壤上的,而木材尺寸稳定性表现则相反;生长在南亚热带滨海沙地林分的胸径和树高以及木材密度和力学强度均小于生长在南亚热带山地黄红壤上的,木材尺寸稳定性则表现相反。差异显著性t检验的结果表明:气候和土壤类型极显著或显著影响湿地松人工林林分胸径和树高以及木材密度、干缩性和力学强度。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在闽中山地不同密度湿地松林分的研究表明,湿地松速生期早,是培育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的优良树种.湿地松造纸林树冠重叠系数为1.2517时,可获得较大的蓄积量.通过湿地松生长模型的建立,导出湿地松的适宜经营密度上限.根据湿地松短周期的培育目标,确定出湿地松纸浆林的两种密度模式,即间伐模式(初植密度为3247株/hm2,第10年间伐,强度25%,第15年主伐)和不间伐模式(初植密度为2438株/hm2,第15年主伐).研究结果可为湿地松纸浆林的培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湿地松适生的土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湿地松最适生的土壤,为亚热带低丘平原硅铝质或硅铁质红壤、耕作红壤、酸性紫色土和滨海风砂土,排水良好至不良,卫生状况好,土壤氮磷含量低或极低,钾较高,湿地松生长好,很少发病;适生的土壤为低丘台地铝质红壤、硅铝质或铁铝质砖红壤性红壤和砖红壤,湿地松生长较好,少数有轻度病害;不甚适生的土壤为山地丘陵硅质或铝质黄壤、硅铝质暗红壤,湿地松生长较好,但发病风险大;不适生的土壤为山地硅质多腐殖质暗黄壤、暗红壤和丘陵侵蚀性红壤性土壤,湿地松生长好至极差,且多发生严重病害。  相似文献   

18.
近年威胁我国南方湿地松人工林的松针褐斑病、赤枯病近似于地方性病害,其发生及危害程度受土壤矿质养分条件所控制。湿地松的感病程度与土壤全钾含量是极显著的负相关,与土壤全氮含量、N/K、P/K和N/P比值均呈显著的正相关。 建立了适用于经研究过的丘陵山区的判别式。应用判别式可只根据土壤测定数据有效地判别或预测一定地区现有的或未来的湿地松林是否可能发病。Q型因子分析得出的林地聚类图进一步说明湿地松针叶病害种类及感病程度与土壤条件及有关的母质类型存在着相关性。在制定湿地松针叶病害防治方案或湿地松造林规划中,须有土壤—立地调查的可靠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松突圆蚧虫口数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系统调查研究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松突圆蚧的死亡率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升高,但降雨对不同虫龄的校正死亡率影响不大;不同树种和不同郁闭度林分的虫口数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黑松的虫口数量最高,马尾松次之,湿地松最低,郁闭度高的林分虫口密度大;上半年阳坡虫口高峰出现时间比阴坡早,下半年阴坡虫口高峰出现时间比阳坡早;迎风坡的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20.
湿地松对褐斑病的抗性随植株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一年生以下幼苗的病害症状以叶枯为主,二年生以上幼树则多在针叶上出现病斑。选壮苗和施用混合肥可提高一年生以下幼苗的抗病性。 用高抗、中抗和感病湿地松个体的嫩枝作接穗,一般实生苗湿地松作砧木,无性系植株的抗性和原来母株的抗性相一致,其发病程度还受到砧木感病性的影响。 针叶组织抽提液的缓冲容量与针叶病斑数显著相关。高抗植株和感病植株的抽提液对褐斑病菌的产孢影响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