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确认识“猪流感”对养猪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正确认识"猪流感"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该科病毒呈球形,直径80~120 nm。表面有突起,有时呈丝状,长可达数微米。甲型流感病毒1901年被发现,人感甲型流感病毒1933年才被分离出来,它常以流行形式出现,广泛分布于各种动物中,能造成世界性流感大流行。乙型流感病毒1940年被发现,从海豹中分离出来,能引起流感局部暴发。丙型流感病毒于1947年被发现,最初是从猪群中分离出来,主要以散病例出现。  相似文献   

2.
王秀荣  陈化兰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5):3038-3039
流感病毒是一种分节段的、有囊膜包裹的负链RNA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根据其内部NP和M的不同,分为A、B、C三型[1]。到目前为止,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只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B、C型流感病毒尚未在禽类体内发现。自然界中,A型流感病毒的宿主范围相当广泛,猪、马、虎、水貂、狐狸、猫、鲸、禽类以及人体内都分离到A型流感病毒,是人畜共患的重要呼吸道疾病病原,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A型流感病毒基因组由8个片段组成,从大到小依次为PB2、PB1、PA、HA、NP、NA、M、NS,共编码11种病毒蛋白[2]。HA、NA与NP、M1、M2、PB1、PB2、PA共同构成病毒的组成成分,根据HA的不同将A型流感病毒进一步分为18个亚型。其中,H1—H16都能在禽类中发现,而H17—H18目前只在蝙蝠体内发现[3]。不同宿主中亚型分布存在差异,H1、H3在人群中广泛传播,H5、H7、H9在家禽体内流行广泛,野生水禽则是AIV的主要自然宿主,可以分离到H1—H16亚型的病毒,病毒在水禽体内长期存在而不表现明显临床症状。NS1蛋白能够直接调控病毒的复制过程,NS2介导病毒核糖核蛋白复合物的转运过程。后发现的PB1-F2蛋白与流感病毒介导的细胞凋亡有关[4]。 众所周知,1918年的西班牙H1N1流感,造成了美国50万人死亡,全球至少5 000万人死亡。近来利用反向遗传技术救获的来源于 1918 年流感基因的病毒相关研究表明,在动物模型中,1918年流感病毒 HA 基因对小鼠模型毒性增强起到了重要作用[5]。另外,1957 年亚洲H2N2流感造成 100 万人死亡,1968 年香港H3N2流感估计造成200万人死亡。2009 年暴发的 H1N1 大流感,到 2010年4月23日共引起超过17 853人死亡,该毒株致死率不高,但新病毒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在大约8周内传播到120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所有国家都有报道。流感病毒对人类健康、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巨大影响及冲击。 禽流感是A型流感病毒感染各种禽类的总称,对家禽养殖业危害非常严重。根据致病性不同,禽流感又划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HPAI)和低致病性禽流感(low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LPAI)。影响最大的是H5亚型HPAI,已在60多个国家的家禽和野鸟中检测出该亚型病毒,而且,在一些国家,主要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埃及和越南,H5N1亚型禽流感已经发展成为危害养禽业健康发展的头号重要病原。不仅仅是H5N1,与H5亚型组合的还有2008年台湾爆发的H5N2亚型AI疫情[6],2014年初在日本和韩国爆发的H5N8亚型AI[7],今年美国也受到H5N8的严重影响,给养禽业造成重大损失。除H5亚型外,H7亚型HPAI也对家禽造成严重危害,2003年,荷兰、比利时以及德国等国家出现H7N7亚型HPAI[8],短短几周,荷兰共有约900个农场内的1 400万只家禽被隔离,1 800多万只病鸡被宰杀,引发H7N7禽流感蔓延欧洲。LPAI病毒通常不引起明显临床症状,但可引起鸡群生产性能下降,伴有其他疾病混合感染,环境影响时可造成严重后果,目前家禽体内流行广泛的LPAI以H9亚型为主。该亚型1966 年被报道引起威斯康星州火鸡发病以来,已在多个国家被分离和报道,可以感染多种禽类,如鸡、鸭、鹌鹑、野鸡、鹧鸪、鸽、丝羽乌骨鸡、欧石鸡等。中国1994年首次分离到了H9N2亚型病毒,临床表现为禽产蛋量下降,死亡率不高。 禽流感除直接影响养禽业的发展外,还出现了直接感染人,引起严重的公共卫生的问题。1997年香港首次爆发了H5N1亚型HPAI跨越宿主屏障直接感染人并致死亡的事件[9],截止到2015年5月,全球共报告了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840例,其中死亡447例。病例分布于16个国家,其中,中国发现52例,死亡31例[10]。感染H5N1禽流感的多为年轻人和儿童。从1996—2012 年间,在荷兰、意大利、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和英国有报告人感染H7N2、H7N3 和 H7N7亚型流感病毒的事件,除荷兰有1人死亡以外,其他感染者大多仅有结膜炎和轻微的上呼吸道症状。在2013年3月,中国首次出现了人感染H7N9亚型流感病例,患者临床表现均类似于流感症状,早期主要为呼吸道症状,体温升高、咳嗽等症状,很快变成严重肺炎并出现呼吸困难。这是第一次报告人感染该亚型病毒,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引起广泛关注的事例。此外,还陆续发现了H9N2和H10N8等亚型AI感染人事件,控制其在家禽中流行以降低传播给人类的潜在风险是十分必要的。 禽流感病毒不仅可以跨越种间障碍直接感染人,还为人的新型流感病毒提供供体基因。有证据表明 1918 年西班牙大流感是由 H1N1 禽流感传染给人类而引起的;1957 年亚洲大流感是由 人H1N1流感重组了禽H2N2流感PB1、HA 和 NA三个基因片段而引起的;1968 年,人H3N2亚型流感是由禽源 H3病毒提供 PB1和HA基因,由1957年大流感提供其他内部基因而形成的重组毒株,重组后成为一个新的大流行毒株;2009年H1N1大流感是来源于北美猪群中流行的三源重组毒[11],其PB2和PA来源于禽类;2013年人感染的H7N9流感病毒,其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12]。人类历史上出现的这几次大流行的流感病毒都与禽流感密切相关。 本专题围绕目前中国兽医行业内流感研究工作新进展,集中报道了来自禽或猪体内流感病毒的生物信息学、致病机理和诊断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学术交流和讨论,加大对流感的宣传,促进公众对流感的认知,有助于提高人类对流感的防范意识,尽可能降低流感对社会秩序、食品安全和人类自身健康造成的冲击和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性强,宿主广泛,主要感染禽类,其次为哺乳动物。当跨物种传染事件发生时,有可能造成流感大流行,因此,对病毒实施及时有效的监控,以及研发抗流感病毒药物刻不容缓。流感病毒表面的糖蛋白血凝素在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可作为单克隆抗体药物的主要靶点。针对血凝素的单克隆抗体能够有效抑制病毒传播,保护宿主。因此,本文综述了目前报道的针对甲型流感病毒血凝素糖蛋白的人单克隆抗体,为后续抗流感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从A型流感病毒宿主范围、病毒结构、病毒蛋白种类及功能、流感大流行、禽流感病毒跨种传播等方面综述了目前A型流感病毒研究的最新进展,旨在为今后A型流感病毒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牛支原体最早于1961年被确认为感染牛的病原体 [ 1].2008年,我国首次从疑似肺炎牛的肺部分离出牛支原体 [2].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取而代之的是具有不同表面脂蛋白的细胞膜.它们用于生物附着并引起宿主的各种免疫反应.生物体也可以在生物膜中产生并存活,正是这种加上宿主免疫反应的可变逃避,使生物体得以存活并引起疾病 [...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饮食和物质等方面得到改善,但流感病毒也在不断滋生,流感是由多种病毒相交而形成的新型病毒,也是人们体内的流感与动物身上毒素相结合而造成的,可见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会被感染病毒,而牛类中的牛病毒腹泻也是如此。本文针对牛病毒腹泻的流行情况及防治作深层分析和研讨。  相似文献   

7.
流感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高致病性禽流感不仅给我国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还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流感病毒能够在猪体内重组并跨越物种屏障进行传播,这给预防流感带来巨大挑战。由于流感病毒的变异速度快,流行的病毒株和疫苗株之间的差异会降低疫苗的效力,因此增强机体对流感病毒的抵抗力显得尤为重要。益生菌具有调节肠道微生物平衡、促进机体健康的作用,对动物机体抵抗流感病毒是有益的。本文综述了益生菌在动物体内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机制,阐明了益生菌可以通过平衡动物肠道菌群组成、调节机体黏膜屏障功能、增强或抑制Toll样受体相关分子信号通路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干扰病毒的侵袭,为了解不同菌种发挥抗流感的相应机制及开发更有效的抗流感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中闭农业科学院动物流感基础与防控研究创新团队一项新研究显示,欧亚类禽H1N1猪流感病毒已获感染人能力,是引起下次人流感大流行可能性最大的病毒,应予以高度重视。猪是流感病毒的重要宿主,猪群中主要流行经典H1N1猪流感病毒、类禽H1N1猪流感病毒。2010年以来,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陈化兰带领该创新  相似文献   

9.
针对春季牛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措施进行分析,从环境消毒预防、病毒接种及药物治疗等方面全面予以管理。明确当前牛疾病的常见诱发原因,以科学的管理及预防对策降低春季牛疾病的发生率,保证畜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流感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各大研究机构都密切关注着流感的动向和流感病毒跨宿主传播的机制。为此,简要综述了H3N8、H3N2、H5N1、H1N1亚型犬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及其跨宿主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11.
王红  姚学军 《北京农业》2011,(Z1):45-47
猪流行性感冒是由猪A型流行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猪的发病突然,传播迅速,来势迅猛,群体发病,发病率高,致死率低为特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呼吸困难、喘息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候群。影响着猪的生存、繁殖和育肥,并对人流感的发病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因而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对猪流行性感冒防控措施仍不完善,全国各地时有暴发流行。因此,积极防控猪流感的发生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分工协作完成这项攻坚战。就猪流行性感冒的发病特点和防控措施作一简单的综述。  相似文献   

12.
Transmission of equine influenza virus to dog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olecular and antigenic analyses of three influenza viruses isolated from outbreaks of severe respiratory disease in racing greyhounds revealed that they are closely related to H3N8 equine influenza virus. Phylogenetic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canine influenza virus genomes form a monophyletic group, consistent with a single interspecies virus transfer. Molecular changes in the hemagglutinin suggested adaptive evolution in the new host. The etiologic role of this virus in respiratory disease was supported by the temporal association of rising antibody titers with disease and by experimental inoculation studies. The geographic expansion of the infection and its persistence for several years indicate efficient transmission of canine influenza virus among greyhounds. Evidence of infection in pet dogs suggests that this infection may also become enzootic in this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3.
猪流感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流感是猪常见呼吸道疾病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患猪常续发其他疫病,导致猪死亡率增加,该病毒变异体还可跨种传播,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及人的健康.为此,简要介绍了猪流感的病原,比较了猪流感临床症状,分析了病毒跨种间传播致病机制的分子基础,并概述了其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14.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引起的一种牛急性、亚急性全身感染的病毒性传染病。在全球多数地区有流行发病史,并呈逐年扩增趋势。作为一种近几年新传入我国的病毒性传染病,受气候环境因素影响,有明显季节性,多发于高温潮湿季节。该病传播途径多元化,农产品往来、动物贸易流动、野生动物流窜迁徙、饲料调运、患病牛精液配种等均可导致病毒传播,引发牛出现以皮肤硬状结节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症状,传染性强,易造成大面积传播,对养牛业产生极大的危害性,严重制约牛产业有序健康发展。为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该病毒的特性,本文整理了牛结节性皮肤病的全球流行史,通过流行病学分析,综合阐述了发病临床特征,并根据不同的诊断方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以期为预防该病发生和建立综合性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提供帮助,从而确保牛群健康,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一株H1N1猪流感病毒的进化分析与分子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猪流感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为动物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猪的鼻拭子接种鸡胚进行病毒分离,对血凝试验阳性的样品在SPF鸡胚上进一步纯化、增殖,采用RT-PCR对分离毒株的全基因组进行扩增,使用Applied Biosystems 3500xL Genetic Analyzer进行序列测定,利用DNASTAR软件对测序基因片段进行整个阅读框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比对分析,并用 MEGA 6.0绘制遗传进化树及分析氨基酸位点。【结果】分离毒株A/swine/Zhejiang/245/2013(SW/ZJ/245/13)为H1N1亚型病毒,核苷酸的分析结果发现该分离毒株的8个基因片段均与中国近期分离的H1N1亚型流感病毒高度同源,属于类禽型猪H1N1的进化分支,没有出现不同基因型流感病毒片段之间的重组。分离株HA蛋白的裂解位点序列为IPSIQSR↓G,具有典型低致病力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HA蛋白5个抗原位点区域与其同源性最高毒株完全一致,表明抗原性未发生改变;HA蛋白受体结合位点中190 D以及225 E,表明SW/ZJ/245/13与SA-α-2,6-Gal受体有较强的结合能力,而SA-α-2,6-Gal受体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宿主(猪和人)上呼吸道中;HA共有6个潜在糖基化位点,其中4个(N27、N40、N212和N291)位于HAl区,2个(N498和N557)位于HA2区;NA有7个潜在糖基化位点,其中4个(N50、N58、N63和N68)在链接区,其他3个(N88、N146和N235)在结构域;PB2蛋白具有271T、627E和701N的氨基酸组合;M2蛋白发生抗药位点S31N的突变。【结论】 类禽型H1N1猪流感病毒的持续存在和不断变异,提示应加强猪流感的监测,为动物流感的防控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猪流感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明明  王强  王小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450-7453
猪流感是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近期出现了严重的A(H1N1)流感疫情,由于猪在人流感和禽流感之间发挥着"混合器"的作用,因此猪流感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该文介绍了猪流感新的流行病学资料、诊断和防制的新方法及其公共卫生上的重要意义,为更好的防制猪流感、人流感和禽流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Bovine parainfluenza virus type 3(BPIV3)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spiratory tract pathogens of both young and adult cattle, and widespread among cattle in the world. BPIV3 was first reported in China in 2008 and four strains of BPIV3 were isolated from Shandong Province, known as genotype C(BPIV3c). Pathogen investigations had shown that BPIV3 c infection was very common among cattle in China. To date, BPIV3 can be classified into genotypes A, B and C based on genetic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Serological survey also demonstrates that BPIV3 infection is widespread in China, however, there is still no available vaccine for BPIV3 prevention in China nowadays.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BPIV3 c strain SD0835 was continuously passaged on Madin-Darby bovine kidney(MDBK) cells for hundreds of times, and the pathogenicity of passage 209 was reduced in guinea pigs. The passage 209 of BPIV3 c strain SD0835 was used as a live vaccine candidate to immunize the guinea pigs. The vaccination results revealed that two vaccinations could induce excellent serum neutralizing antibody responses as well as proliferation of T lymphocytes. The vaccinated guinea pigs were well protected against challenge with a low passage of BPIV3 c strain SD0835. Additionally, the percentages of CD4~+ and CD8~+ T cell subsets of animals in vaccinated group increased after immunization; T cell subsets on day 2 after challenge in both groups decreased, and the decline of CD4~+ and CD8~+ T cell subsets levels of four guinea pigs in vaccinated group was relatively moderate, comparing with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se data support further testing of the attenuated virus as an effective candidate vaccine.  相似文献   

18.
Influenza A viruses (subtype H1N1), recently isolated from turkeys in different areas of the United States, were determined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strains typically associated with pigs. This conclusion was based on comparisons of H1N1 isolates from pigs, humans, ducks, and turkeys with polyclonal and monoclonal antibodies, RNA-RNA competitive hybridization, and replication studies. One of the H1N1 isolates from turkeys caused influenza in a laboratory technician, who displayed fever, respiratory illness, virus shedding, and seroconvers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urkeys as well as pigs are involved in the maintenance of these viruses and their transmission to humans.  相似文献   

19.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引起的禽类传染病,是危害世界养禽业的主要疫病之一。介绍了禽流感的发病症状、流行趋势及病原特征,并就禽流感的诊断技术、防治手段、免疫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监测陕西省猪流感的流行与传播情况,为猪流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从生猪养殖场和屠宰场表观健康猪中随机采取猪鼻/气管拭子样本,经SPF鸡胚分离,对HA阳性样本进行猪流感病毒RT-PCR鉴定。测定分离株全基因序列,通过MEGA4构建基因进化树,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从500份样本中分离鉴定出6株H1N1流感病毒,病毒分离率为1.2%。获得6个核苷酸相似性为98.3%—99.1%的分离株全基因序列。遗传进化分析表明6个分离株都位于avain-like H1N1猪流感病毒谱系,与中国江苏,辽宁,山东和香港等地H1N1猪流感病毒株同源性达97%—99%。6个分离株的8个基因片段均在蛋白受体结合位点、潜在糖基化位点等处发生核苷酸变异,这将会影响猪流感病毒的抗原特性、宿主适应性和致病力。【结论】首次从西北地区表观健康猪中分离到H1N1猪流感病毒,并获得6个分离株的全基因序列。遗传进化分析表明,6个分离株为avain-like H1N1猪流感病毒, 且多处氨基酸位点发生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