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3,远洋大型围网渔业 这是近十年来日本学习美国大型金枪鱼围网作业而兴起的一种渔法。过去的日本围网渔业,不论单船和双船围网,均属中小型围网,以捕捞鲐、掺鱼等,1950年左右;引入了100~180总吨级的美式围网船10艘,但试验未获成功。近十数年美式金枪鱼围网渔业发展很快,船型大型化和操作省力化,比之日本的金枪鱼延绳钓渔法,增产十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海洋围网渔业生产迅速发展,网产量和单位航次产量都有大幅度提高.我公司围网的单位网产量,在1982年12月中旬高至四、五百吨以上.瞄准捕捞是围网渔业的主要作业方式,要提高渔获量,这就需要有新的、有效的探鱼仪器。多波束渔用声纳弥补了过去垂直探鱼仪和单波束渔用声纳的不足之处,使围网渔业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渔业动态     
日本西海区水产研究所在东海进行鲐鱼标志放流鲐鱼是日本以西大中型围网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1986年以西围网渔业的总渔获量为27.6万吨,其中鲐鱼渔获量为14.6万吨,占总渔获量中的53%,表明鲐鱼在以西围网渔业中的重要性。日本水产厅西海区水产研究所下关支所为了查明东海鲐鱼的洄游路线,掌握该资源的动态,以便今后更好地更正确地作出鲐鱼渔况的预报,于1986年8月到1987年4月在东海北部进行了鲐鱼的标志放流。鲐鱼的放流尾数为1,023尾(其中日本鲐为927尾,胡麻鲐为96尾),重捕率为1%  相似文献   

4.
三陆位于日本东北部,是日本传统的北太平洋围网渔业基地。从10月份开始,北太平洋鲐鱼开始渔发,进入11月后日产量连续超万吨,鱼体以1.2龄的未成鱼为主体,大、中型占20%。  相似文献   

5.
《水产科技情报》1974,(7):22-27
日本是个岛国,四面环海,是世界上主要渔业国家之一。日本的渔业种类复杂繁多,主要有围网渔业、底拖渔业、鲑鳟渔业、竹刀鱼舷艚网渔业、钓渔业、定置网渔业、采贝、采藻等20多种,而其中产量最高的是围网渔业。据日本《水产年鉴》的资料,从1961年到1971年的10年中,围网渔业的产量增长将近一倍,即从95万7千吨发展到178万8千吨,约占日本渔业总产量的20%,可见围网在日本渔业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养殖鱼类,海水鱼中主要是鰤鱼、鰤鱼,淡水鱼中主要是鳗、鲤、香、虹鳟、鲫鱼等。七十年代初,鰤鱼占海水养殖产量的98%以上,其后因养鲷业发展,至1977年的比例降为92.4%,但其养殖产量仍比1968年增加2.62倍,达115,098吨。淡水鱼中鳗鱼养殖产量居首位,  相似文献   

7.
<正> 3,远洋大型围网渔业这是近十年来日本学习美国大型金枪鱼围网作业而兴起的一种渔法.过去的日本围网渔业,不论单船和双船围网,均属中小型围网,以捕捞鲐、鲹鱼等,1950年左右,引入了100~180总吨级的美式围网船10艘,但试验未获成功.近十数年美式金枪鱼围网渔业发展很快,船型大型化和操作省力化,比之日本的金枪鱼延绳钓渔法,增产十倍.1971年日本  相似文献   

8.
去年,我到日本考察围网渔业技术,在东京期间,曾实地考察过东京筑地鱼市场,在鱼市场真间正夫董事的陪同介绍下,对这个日本最大、世界知名的鱼市场,有了比较全面、详细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2008年东黄海机轮围网渔业监测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2008年东黄海机轮围网渔业生产数据为基础并结合常规生物学测定结果和水温遥感数据,对2008年东黄海机轮围网生产动态以及与海水表温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鲐鱼资源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8年机轮围网生产总体属于近年来最高水平。生产渔场主要为东海中南部渔场和北渔场(东海北部及黄海中南部),南渔场产量占总产量的43.53%,渔期主要集中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高产渔区主要是2252、2163、2431、2341、234等5个渔区,主要渔获种类是澳洲鲐及少量日本鲭和竹筴鱼。北渔场产量占总产量的55.29%,主要有2个渔获产量高峰期,第1个高峰期是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第2个为12月上旬前后的小高峰期;高产渔区主要是1261、134、981、1081、135等5个渔区(图3、表1),主要渔获种类是日本鲭。海礁渔场仅在7月上中旬渔汛开始时和9月中下旬渔场转移时生产几天,占总产量比例仅为1.17%。2008年东黄海的鲐鱼资源表现为:南渔场澳洲鲐资源在2007年在近6年来处于较高水平,日本鲭渔获量延续2007年的高水平,仍处于高位的资源状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东黄海围网渔业随着渔场的扩大,渔获品种和产量都有了提高,特别是浙江南部海域的鲐鲹鱼和对马、日本海的沙丁鱼的开发和利用,给灯光围网渔业增加作业时间,提高产量创造了条件。但由于鲐鲹鱼、沙丁鱼、鲅鱼等中、上层鱼类肉质嫩、不易保鲜,特别是对马渔场的沙丁鱼和九、十月份浙江南部渔场的鲐鲹鱼,很难保鲜。九、十月份浙江南部渔场气温在30℃以上、水温在25℃以上,用拖网船运回的冰鲜鱼,大部分变质,不能食用。这对围网渔业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1.
2007年东黄海机轮围网渔业监测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2007年东黄海机轮围网渔业生产数据为基础并结合常规生物学测定结果,对2007年东黄海机轮围网生产动态进行分析,并对鲐鱼资源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7年机轮围网生产总体属于中等偏低水平.生产渔场主要为海礁渔场和北渔场,中南部渔场产量明显低于前4年.主要生产渔期有2个,分别为8月下旬至9月下旬和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2007年东黄海的鲐鱼资源表现为:澳洲鲐资源处于较低水平,日本鲭处于高位的资源状态.  相似文献   

12.
2009年东黄海机轮围网渔业监测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9年东黄海机轮围网渔业生产数据为基础并结合常规生物学测定结果,对2009年东黄海机轮围网生产动态进行了分析,并对鲐鳕鱼资源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9年鲐鳕鱼总体资源状况在近7年来处于中等水平。2009年日本鲭资源继续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夏秋季南渔场澳洲鲐资源状况与历年同期相比明显较差,在渔获物中的比重仅有30%左右;夏秋季蓝圆鲶和竹英鱼在闽东渔场和浙江南部近海渔场生产的渔获物中比例相对较高。与2008年相比,2009年南渔场生产中心明显偏西,渔获产量主要来源于传统的230、240等渔区,南部外海鱼发差于2008年,浙江中部外海渔场产量也相对较高。2009年北渔场渔获产量主要来自东海北部的大沙渔场,而往年产量较高的黄海中南部海域在2009年产量相对较低。南渔场的渔获产量高峰期主要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以7月下旬和8月中下旬的平均网次产量为高,高产渔区主要是230、240、221、225、2081、2161等6个渔区,主要渔获种类是日本鲭,澳洲鲐所占比例较低,有部分蓝圆鲣和竹荚鱼;北渔场生产主要有2个渔获产量高峰期,第1个高峰期是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第2个高峰期为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该渔场平均网次产量以12月上旬最高,12月中旬次之,高产渔区主要是1441、1521、1592等3个渔区,主要渔获种类是日本鲭。  相似文献   

13.
渔业动态     
日本大中型围网船在西北太平洋的鲐鱼生产喜获丰渔 据最近日本北部太平洋围网协同组合联合会(围网渔业的行业协会)称,自2002年11月29日一12月18日止的这一段时间里,在日本本州东北部太平洋一侧近海水域作业的大中型国网船(135总吨左右),围捕到大量的当年生鲐鱼,自11月29日起到12月18止,每隔几天  相似文献   

14.
彭永安 《内陆水产》2004,29(12):26-26
养殖水域生态环境评价主要从投入渔业的饵、肥、药物等方面着手。2002年。我国水产品养殖产量2907万t,占水产品总产量的64%,约占全球养殖产量的60%。据资料显示,我国养殖水产品中。仅有20%左右是配合饲料喂养生产。如果水产品中吃食按60%计算,则吃食鱼还有2/3左右不是用配合饲料喂养生产.  相似文献   

15.
陈思行 《海洋渔业》1983,5(5):234-238
<正> 日本柔鱼渔获量的变化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渔业统计,1980年世界头足类总产量为157.2万吨,其中,日本的产量为73.2万吨,占世界产量的46.5%,由此可见,柔鱼生产是日本海洋渔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据有关资科统计,日本柔鱼产量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了几次高峰:1917年、1926年、1933年、1941年、1952年、1963年,1968年和1980年,即是说,每隔10年左右出现一次高峰,有人认为这与太阳的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淡水鱼加工与综合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是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国家,淡水鱼年产量1650万吨左右,约占鱼产量的40%。湖北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商品鱼生产省份,2002年全省淡水鱼产量已达到272万吨,渔业总产值21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6.4%,渔民家庭人均纯收入3800元/人,劳均纯收入8598元/人。但是,由于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世界的牡蛎产量在900000吨左右,其中美国占35%,其次是日本占25%,南朝鲜占18%。  相似文献   

18.
<正> 竹鱼 Trachurus japonicus 属食浮游生物性的上层鱼类,分布水域较广。其主要分布区域是日本列岛的太平洋侧中南部沿海及从东海到日本海西南部海域,暖、寒流区均有分布,特别是在黑潮暖流和对马暖流区是竹(?)鱼的主要渔场。日本在这一水域的竹(?)鱼渔获量最高时达到40万吨(1965年)。一般要占日本竹(?)鱼总渔获量的70~80%。竹(?)鱼和日本鲐鱼是日本在东海生产的大中型围网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本文试图对东海(包括日本海西部)的竹(?)鱼资源状况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正> 自五十年代末期,大沙及济州岛邻近海域已发展为机轮围网渔业生产鲐鲹等中上层鱼类的重要渔场之一。日本于1957年对这一海域的中上层鱼类资源和渔场环境条件做过调查。唯其调查范围局限于东经128°30′以东,九州西部近岸渔场。近年西日本围网渔业的主力已移至东经128°以西这一渔场,产量已占  相似文献   

20.
秘鲁是全球最大的鱼粉出口国,作为鱼粉原料的秘鲁鳀鱼的捕捞产量每年都会引起国际水产品市场的高度关注。秘鲁每年有2个鳀鱼捕捞汛期,上半年的渔汛期通常为4月至7月,下半年的渔汛期从11月至次年1月,上半年的产量约占全年总产量的6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