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上关花     
大理以“风花雪月”四景著称,“风花雪月”里的“花”,就是上关花。但上关花是什么花?现在又是否还存在? 先从一个白族神话上说起吧: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点苍山云弄峰下的三家村,有一个青年叫段隆,他的妻子叫彩凤。段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要上山砍柴。山上有一个老人,常常向他讨晌午饭吃,他从未有过怨言。后来彩凤分娩难产,数日不下,使段隆万分焦急。这时,山上那个老人突然来到,送给他宝珠一颗,并说:“将此珠含于产妇口中,定得母子平安。”段隆照办后,  相似文献   

2.
在群山环抱的皖南黟县际联镇大同村,有一片叫“金字面”的山岗格外引人注目。那山上松杉滴翠,秀分多姿,茶桑纵横,果木茁壮,显得生机盎然。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片被雕琢得像园林一样的山场,竟是一位今年已83岁高龄的老人花了10多年心血辛勤建成的。这位老人叫韩成坤。他的开荒造林故事是从1984年开始的。那时,个人承包荒山造林在大同村还没有推开,老人望着金字面山那一片光秃秃的山场,心里十分着急,时年已68岁的韩老汉三番五次地找村长念叨:“山上没树,就象人没穿衣袋一样,多难看!再说,开发荒山种树种果,也能搞活经济呀!”…  相似文献   

3.
剑河县南明镇屯候村有个名叫龙洞山的地方,过去曾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山坡。而今三百亩人工林拔地生长,绿茵苍翠。殊不知这是屯候村六十五岁高龄的侗族老人杨显章十二年如一日艰苦创业、辛勤劳动的结晶。那是1974年,龙洞山上的林木被砍得只剩满坡树桩了。杨显章老人心里十分着急,他怀着一颗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心愿,不顾自己年迈,卷  相似文献   

4.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穷困的山村里,村民们因为没有足够的食物常常挨饿。有一天,一个老人去世了,人们头上裹着白麻布,腰间扎着白麻布带子,把老人送到山上安葬。葬礼过后,孩子们发现山上有很多野果。他们很高兴地吃啊吃啊,吃完又玩了起来。大人见孩子们玩得高兴,就把他们留在了山上。很多日子过去了,村子渐渐富裕起来,大人想念自己的孩子,想让孩子们回来。但是孩子们说:“我们不回去了,回去还要同你们争吃的,就让我们留在这里吧。”于是孩子们就留在了山上,渐渐长大,生儿育女。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月河镇徐寨村的花甲老人王成华,为守住3000多亩公益林,在没有电灯、电视的深山沟里一住就是47年。他天天挎着水壶,拿着望远镜上山巡查。即使在除夕之夜,他和老伴仍守在山上,用收音机听春节晚会,是他一大快乐。行车从桐柏县城向南至山下,再沿着一条羊肠小道,步行近1个小时,方能在郁郁葱葱的深山中找到王成华的家。低矮的瓦房五六间,屋内没一件像样的家具  相似文献   

6.
大山情怀     
大山,是故乡的一座山名,因其在方圆百里内最高,故名之。大山是附近人们求神祈雨游玩的理想去处。涉过凤阳河,爬上顶心坡,穿越槐树林,攀登一段岩路,走过一处草甸地即达山巅。山上气候多变,风景各异:若遇晴日,则野旷天低,暖阳融融,极目远眺,蒙蒙薄雾间,东有九皋山孤峰耸立,南有七峰山群峰叠翠,西有露宝寨奇峰相对,北有半坡山颔首遥拜;若为阴天,则云烟飞  相似文献   

7.
一片林子的故事李廷贤他叫海山,在五凤山上干了三十年,每星期上山两趟,检修山上的广播电视转播机。去上山,没有公路,从局里到山上有三十里山路,每次,他都是徒步上山。他有个习惯,就是爱山,每次回来,都要给局里的人讲山上的风景,讲松树,讲得很细,甚至讲到他上...  相似文献   

8.
一一大早 ,75岁的谢锡文老人踏上自行车就往农场跑。深秋的浓雾漫过来 ,凉凉地滞留在老人斑白眉发上 ,留下一层润润的秋露。虽然农场里还有二十多名工人 ,但他还是放心不下 ,人越老越爱操心 ,不为别的 ,11年啦 ,三千多个日日夜夜 ,习惯成自然 ,他躺不住。更何况今年开心果还挂了果……一想起开心果 ,老人心中甭提多高兴 ,在这曳山上刨了11年 ,6年时间就伺弄这“洋玩意”!去年4株雄树挂花 ,委实让他高兴了一场 ,今年4株雌树静悄悄地挂了果 ,虽然每株树上只有几串 ,10月6日一次性采摘 ,果子只收了一大碟子 ,但这意义可不一般 ,别…  相似文献   

9.
去年6月25日上午,桑植县公安局林业分局来了一位80多岁的老人陈秀芝,带着自家养的土鸡、腊猪腿等物,说是看望她的亲人林业公安干警,感谢他们为她中张了正义。原来,去年3月份林业分局接到群众举报,桑植县竹叶坪乡干洞村支部书记扬其仁于1998年10月份私自将于润村袁家塔组陈秀芝老人的责任山卖给了本村的向国庆,向国庆伙同扬其仁之子杨昌勇将责任山上的树木砍伐一空。接报后,分局立即组织干警前往案发地进行明查暗访。发现向国庆和杨昌勇不仅将陈秀芝老人责任山上的树木无证砍伐了10多个立方米,而且已将砍伐的木材销往各地。干警们不…  相似文献   

10.
在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白塘管理站的深山中,有一位老造林模范、年近八旬的老人陈德荣,二十年如一日,孤身一人,守护着山上方圆几百亩的林子。初秋,我陪县电视台记者一行7人对老人进行了采访。1958年,陈老从官渡区五里乡迁至大白塘安全村棕山,安家落户。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倔老头”。1982年初春,在习水县林业局东皇林业站的扶持下,陈老领来免费供应的种子,自己播种育苗、整地挖坑,开始了艰苦的造林生涯。全家在荒芜人烟的棕山上搭建了一座土坯房并在房前屋后开垦土地种植粮食蔬菜居住了下来。这一住,就是二十年,过着几乎是与世隔绝的生…  相似文献   

11.
戎方跃 《云南林业》2009,(5):102-102
水井湾是个村名,因对门水井山脚的一眼水井得名。 能有水从山肚子的石缝里渗出来,在我们这个典型喀斯特地貌的山村里很难得。老人们说,这得归功于水井山上茂密的森林。  相似文献   

12.
在庐山牯岭西谷天桥以北的白莲池山上,住有一对年近七旬的退休老人。他们时常云里来、雾里去,出没在房前屋后,林间山旁、沟边地头植树造林,18个春秋,他俩以坚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把整个白莲池装扮得犹如“世外桃源”,给庐山人民谱写了一曲动人心弦的绿色凯歌。两位老人就是退休干部刘心志、杨春枝。  相似文献   

13.
商都县西井子公社兴寨大队社员樊富仓,今年五十二岁,是位忠心耿耿的护林员。他的家原先在瓦窑沟村。1980年4月,大队党支部调他到罗框湾山上护林,从他家到他管护的山林足有五华里路程。每天一早老樊就起床上山,中午在山上吃点干粮,到晚上黑洞洞时才回家,这样往返了两个月。  相似文献   

14.
阳朔县兴坪镇农民廖桂友为筹款买棺材尽孝道,滥伐林木,日前被依法逮捕。可谓孝道未尽,先入班房。廖桂友赡养着3位80多岁的老人,为尽一片孝心,欲在老人们归西前为他们准备“老屋”(棺材)。为筹集这笔钱,廖桂友打上护管了近20年责任山上树木的主意。2001年7月初,在未经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并核发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廖桂友私自砍伐了自己责任山上的松树27株,松原木11.248立方米,折活立木蓄积量16.545立方米,准备出售筹集资金买“老屋”。廖桂友的行为触犯了我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条第二款之规定,已涉嫌…  相似文献   

15.
老人六十岁。老人有一杆火药枪。老人在树林背后搭个简易棚子居住,比棚子还大的一座土坟与他朝夕相处。儿子、媳妇都劝老爷子搬进县城住,他们劝他,护林员都当老了,该享享清福了。老人淡淡一笑,摇颤着胡须拒绝。巡山回来,他便坐在坟前,把锃亮的猎枪擦了又擦。默默卷烟,默默吸烟,袅袅地,一片阴影罩着——山林的傍晚很冷寂。老人心里有一种冷寂。他一有空便擦枪,虽然他已有十多年一枪未放。那条枪,还是他年轻时为大军领路进山剿匪时得的奖,他很珍惜,也练就了  相似文献   

16.
育林老人     
闲不住的是老人的一双黑脚,踏到那里都印满绿色的脚印;放不下的是老人肩上的铁锹,把沟沟坡坡都布满了鱼鳞坑。老人爱护小树甚过疼爱孙孙,他把满腔深情洒在深山老林;老人一生做不完绿的梦境,他祝愿林涛不息大山常青。  相似文献   

17.
种树老人     
又是细雨纷飞,断魂时节。  种树老人的坟墓安祥地落在郁郁葱葱的松林中,乍暖犹凉的天气,细雨低泣,林涛呜咽,整个空间充满了凄凉、萧条的气氛。我站在坟前,心神黯伤。  从懂事起,我就晓得在家对面的那座山腰上有一间土屋,土屋里住着一位老人,听大人说他是战乱逃荒到这里的,谁也不知他从哪儿来,是否有亲人。他一直没有把他的身世泄露,老人一年四季在山中忙碌,挖坑种树,因而我们管他叫种树老人。种树老人对人和蔼可亲,乡亲们对他也很好。我们孩提时早上去上学,天天见种树老人在路边拾捡牛粪。我们几个童年伙伴经常到种树…  相似文献   

18.
李文秀是鲁山县瓦屋乡大潺寺村党支部书记,在二十年的时间内,他带领全村群众以发展林业突破口,实行山、水为田、林、路一起上的综合治理方针,山上退耕还林,沟里闸沟造地,大搞治山造林。把一个“山上露肋巴,沟里石头茬,吃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遂川县北部山区五斗江乡“小庄”山上不到80平方米的范围内,分布着13棵大小不一的罗汉松。其中6棵胸径在30厘米以上,树高8米至10米,最大的一棵胸径42厘米,树高13.5米,树冠覆盖面积16平方米。小范围内密集地分布着如此多的罗汉松,在江南实属少见。 据当地83岁的老人李仕德  相似文献   

20.
陕西安康地区宁陕县运输公司司机黄开昌,1983年停薪留职,自筹资金在宁陕县老城乡寨沟村四村买了100亩荒山,使用期50年。他在山上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