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最好的年龄     
《饲料博览》2009,(2):I0039-I0039
几岁是生命中最好的年龄呢?电视台的记者进行了采访。一个小女孩说:“两个月,因为你会被抱着走,你会得到很多的爱与照顾。”另一个小孩回答说:“3岁,因为不用去上学。你可以做几乎所有想做的事,也可以不停地玩耍。”一个少年说:“18岁,因为你高中毕业了,你可以开车去任何想去的地方。”一个男人(43岁)回答说:“25岁,因为你有较多的活力。”他说自己现在越来越没有体力走上坡路了。他15岁时,通常午夜才上床睡觉,但现在晚上9点一到便昏昏欲睡了。  相似文献   

2.
最好的年龄     
几岁是生命中最好的年龄呢?电视台的记者进行了采访。一个小女孩说:“两个月,因为你会被抱着走,你会得到很多的爱与照顾。”另一个小孩回答说:“3岁,因为不用去上学。你可以做几乎所有想做的事,也可以不停地玩耍。”一个少年说:“18岁,因为你高中毕业了,你可以开车去任何想去的地方。”一个男人(43岁)回答说:“25岁,因为你有较多的活力。”他说自己现在越来越没有体力走上坡路了。他15岁时,通常午夜才上床睡觉,但现在晚上9点一到便昏昏欲睡了。  相似文献   

3.
最好的年龄     
几岁是生命中最好的年龄呢?电视节目主持人拿这个问题问了很多的人。一个小女孩说:两个月,因为你会被抱着走,你会得到很多的爱与照顾。另一个小孩回答说:3岁,因为不用去上  相似文献   

4.
一个男孩问他的妈妈:“你为什么要哭呢?”妈妈说:“因为我是女人啊!”男孩说:“我不懂。”妈妈抱起他说:“你永远不会懂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小,男孩长成了一个男人,但仍旧不懂女人为什么哭泣。最后,他求教于一位公认的智者。智者回答说:“女人,确实是很特别的。她们的肩膀能挑  相似文献   

5.
《现代种业》2009,(2):1-1
有一天,上帝创造了三个人。他问第一个人:“到了人世间你准备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第一个人想了想,回答说:“我要充分利用生命去创造。” 上帝又问第二个人:“到了人世间,你准备怎样度过你的一生?”第二个人想了想,回答说:“我要充分利用生命去享受。”  相似文献   

6.
智者的眼睛     
《饲料博览》2009,(10):79-79
电台请一位商界奇才做嘉宾主持,大家非常希望能听他谈谈成功之路。但他只是淡淡一笑,说:“还是出个题考考大家吧。”“某地发现了金矿,人们一窝蜂地拥去,然而一条大河挡住了必经之路。如果是你,会怎么办?”有人说“绕道走”,也有人说“游过去”。商界奇才含笑不语,最后他说:“为什么非得去淘金,为什么不可以买一条船开展营运?”大家愕然。商界奇才说:“那样的情况,就是宰得渡客只剩下一条短裤,他们也会心甘情愿的。因为,前面有金矿啊!”  相似文献   

7.
舍得放弃     
有一个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见哲人,寻求解脱之法。哲人给他一个空篓子背在肩上,指着一条沙砾路说:“你每走一步就捡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那人照哲人说的做了。哲人问他有什么感觉,那人说:“越来越觉得沉重。”哲人说:“这也就是你为什么感觉生活越来越沉重的道理。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时,我们每个人都背着一个空篓子,然而我们每走一步都要从这个世界上捡一样东西放进去,所以有了越来越累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你真幸运”   一位探险家在森林中看到一位老农正坐在树桩上抽烟斗,于是他上前打招呼说:“您好,您在这儿干什么呢 ?”   这位农夫回答:“有一次我正要砍树,但就在这时风雨大作,刮倒了许多参天大树,这省了我不少力气。”   “你真幸运 !”   “您可说对了。还有一次,在暴风雨中闪电把我准备要焚烧的干草给点着了。”   “真是奇迹 !现在您准备做什么 ?”   “我正在等待发生一场地震,把土豆从地里翻出来。” 吹医术   三个外科医生争夸自己的医术。   第一个说:“我给一个男人接上了胳膊,他现在是全国闻名的棒…  相似文献   

9.
钓竿     
《饲料博览》2008,(11):I0040-I0040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一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却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道:“你为什么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相似文献   

10.
勤俭与富裕     
24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19世纪美国三大富翁之一,拥有亿万家产。但他平时十分节俭。有一天,洛克菲勒遇到一个年轻的叫化子,他说:“年轻人,你会干什么?”叫化子回答说:“会拉一点小提琴”。“那你就勤于拉小提琴嘛,不应该乞讨度日”,说着,他从身上摸出1美元纸币打发叫化子,不小心  相似文献   

11.
第一种境界是《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份可遇而不可求的机缘。老婆占有男人,情人分享男人,而红颜知己则是塑造男人。她时而近在咫尺,时而在水一方,但你却能感受到她的存在;她不见得赞美你,但绝对尊重你,并对你笃信和相知。遗憾的是,大多数女人的聪明刚刚够不上做红颜知己,而男人欲望的陷阱也刚好令她做不成红颜知己。第二种境界是宋词,“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诱惑。人是抗拒不了诱惑的,比如老婆和情人就没有诱惑——她们把它变成了现实;而红颜知己妙就妙在把诱惑保持住了,她因此而成为男人生命里积极向上的蔚蓝。第三种境界是副对联,上联“招之即来”,下联“挥之即去”,横批“全为你好”。这一层境界将红颜知己与其他任何关系的女人区别开来:老婆是招之不来,情人是挥之不去。只有红颜知己才最肯把主动权交到你手上。因为是朋友,所以痴痴缠缠;又因为是知己,故她能把所有的出发点都放在“为你着想”这个角度。你想,人生得一知己已然不易,知己倘若又红颜,那该是怎样的艳丽。做红颜知己的三种境界@海因  相似文献   

12.
《百姓》2002,(13)
在婚姻“围城”外的女孩往往对“围城”内的生活充满憧憬和信心,这就像一幅朦胧画,越不清晰,就越有艺术魅力,因此对“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之说不相信。这也难怪,因为只有实践才能得出“男人在围城内外不一样”的真知。男人在做恋人时,说女友是他的全部世界,他能一千次地在女友必经之路上徘徊,一百次地牺牲自己满足女友,轻而易举地让你觉得不嫁他实在可惜;做丈夫后,他能一千次地说“老婆是人家的好”,一百次地说学了地理知识才知你不是我的全部世界。  相似文献   

13.
怎样做好人     
怎样做好人?这个问题从前真是绝少考虑。现在耳闻目睹一些事,觉得不考虑不行。譬如你看到旁边的自行车倒了,随手扶车时被车主一眼搭上,就硬说你给弄倒的(注意:这决非“误会”那一类)。再譬如你在一个非你所长的单位认认真真做事,好不容易有个能发挥所长的“跳槽”机会,而上司却因为你的做事认真死压不放,结果理想破灭,才华湮没。为长者折枝,有人说你竟在行凶;为幼者引路,有人说你居心叵测。凡此种种,你可以一点都不在乎吗? 由上述小事,我们可以得点教训:做好人也要讲点策略的。譬如对恶意满怀的人,不要动恻隐之心,因为这种人与善缘为敌;对偏狭自私  相似文献   

14.
请你听我说     
石生 《吉林农业》2004,(11):34-34
“现在我的晓艳姐马上要成为歌星。我现在忽然问有了危机感,我真的怕有一天失去她。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晓艳姐被一个男人用轿车拉走了。你说,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梦呢?”  相似文献   

15.
长大陪父母     
<正>看央视对西部地区农村孩子吃饭难问题的报道,记者问了很多孩子一个问题:"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孩子们的理想虽说五花八门,但比起城里孩子来说,目标似乎都不够"远大",无非是想做教师、当医生、打篮球、上大学,没有一个说要当科学家去太空的。不过我听了孩子们的回答,感觉就两个字:实在。这之中最让我震撼的,是一个9岁小女孩的理想:"长大了我要陪我的爸爸妈妈!"  相似文献   

16.
任霞 《新农村》2007,(11):32
一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对她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坐不了3分钟”。回到家里,儿子问妈妈,老师说了些什么?母亲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钟,现在能坐3分钟了。别的家长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有了进步”。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上小学后,母亲又参加了一次家长会,老师对她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在第49名。我怀疑他智力有些障碍,你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检查一下”。回家的路上,她流下了眼泪。然而,当回到家里,看到诚惶诚恐的儿子,她…  相似文献   

17.
皮蛋周 《百姓》2002,(9):29
女作家刘索拉曾说过这样的话:"有人失去了贞操看着别人没失去不服气,有人没失去贞操看着别人失去干着急. 我们可以断定"有人"是指女性,一来只有女人在谈论自己的性别时才会这么理直气壮;二来"贞操"这个词倘若用在男人身上该是怎样一幕场景?你只要去看看周星驰在他的"无厘头"表演中,双手捂着胸大肌惟恐被女人非礼的那副德性,就该知道做一个老大不小的处男是件多么滑稽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幽默天地     
训练???听得懂???一天,新兵开始了第一天的训练。指导员站在队伍前,大喊:“现在开始训练项目,第一组去杀鸡,二组去偷蛋,我去给你们做稀饭!”新兵们你看我,我看你,“这叫什么训练项目啊?”其中一名新兵突然大喊:“哦!他是在说,一组射击,二组投弹,我给你们做示范!”乌鸦偷玉米甲:  相似文献   

19.
有一个年轻人经常听父母说“等你做了父母就知道了”这句话,颇为不解。 一天,父母一早要他一块去地里刨地,年轻人嫌刨地累.撒谎说自己有点急事就出去了。在路上游荡了不久,他遇到一位高人,向高人求教:“为什么父母老爱说‘等你做了父母就知道了’”这句话?而现在的我和父母到底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20.
越抻越长     
某男人走进某电视剧制作中心,问里面的工作人员;“你们需要导演吗?”“你想当导演吗?”“我能把一集电视剧拍成一百集。”“你有这么大的本事?”“这是我们家的祖传手艺。”“你的祖上是做什么的?”某男很诚实地回答说:“是做抻面的。”越抻越长!江苏@王同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