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摘要: 针对目前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深入探讨了构建毕业设计(论文)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意义;制订了毕业设计(论文)网络管理的流程;提出了建立毕业设计(论文)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步骤,包括学生、教师、评审专家、毕业设计(论文)全文、相关管理文件等数据库的设计,以及学生、教师、管理员、论文评优与抽检、成绩管理等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导师与学生在网上双选课题、师生在线交流、全过程质量监控、论文评优与抽检及成绩管理等功能,完善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监控体系,提高了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2.
浅议撰写学位论文的技巧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该文针对高校毕业设计(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学位论文的特点,阐明学术论文的撰写步骤、写作规范与技巧,提出撰写学位论文应注意的事项,为高校毕业生撰写学位论文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3.
丁菲  李昂 《技术与市场》2023,(4):135-139
科技论文是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产出形式,是反映科研成果、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有效途径,其数量和质量从侧面反映了一段时期内区域的科研实力与水平,是衡量与评价地区科研活跃程度、发展现状和管理水平的指标之一。通过对四川省与陕西省、重庆市的科研论文产出进行对比,分析四川省与对比省市的发展水平、特点和发展潜力。国际部分依次从卓越论文产出、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论文、国际被引数量、主要学科分布、国际合著论文数量等方面对创新产出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国内部分依次从国内论文产出、主要学科分布、基金论文数、合著论文数量、国内论文被引用数量、被引论文的主要学科分布等方面对创新产出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研究生招生数量激增,随之而来的是研究生论文的质量也出现下降的趋势,论文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该文在分析了近几年硕士论文的答辩材料基础上,对硕士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分类阐述,对论文格式上的问题、论文中常识性的错误、实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论文结构上的问题等做了简要分析,并将论文存在的缺陷分为两类,一类称之为软伤,另一类称之为硬伤。  相似文献   

5.
目前科技论文写作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影响了论文的整体写作水平,同时给投稿也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根据多年审稿、编辑工作的经验,提出了论文写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对论文写作格式及规范性问题进行了一些阐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近日公布了《2005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结果显示,2005年我国高等院校在国际和国内发表的论文数量较往年都有较大幅度提高;高校发表科技论文数创新高,清华、北大和南大位列国际论文被引用数“三甲”。但从主要反映基础研究状况的SCI所收录的中国论文被引用次数情况来看,在过去10年间,我国论文被引用次数仅排世界第13位。  相似文献   

7.
地方林业高校森保学科本科生毕业课题和论文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学生思想上认识不足,教师管理不严;选择森保类课题和相关论文题目的学生数严重不足;学校规定的完成时间无法满足毕业课题研究和相关论文撰写的实际要求;学生的基础不够扎实、研究方法欠缺;学生的论文撰写能力和态度存在问题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科学、合理的对策,包括提高师生对本科生毕业课题和论文的认识,为学生创造自由的学术研究环境和氛围;加强宣传,使学生充分了解森保学科;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有充足、灵活的时间完成毕业课题和论文;加强对学生完成毕业课题和论文全过程的监管等,以不断提高地方林业高校森林保护学科本科生毕业课题和论文的完成质量。  相似文献   

8.
该文从培养方案入手,主要从课程设置和学位论文要求两个方面介绍了北京林业大学林业领域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同时阐明在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过程中应运用“案例式”、“交互式”、“专题讲座式”的教学方法,重视学位论文选题,加强论文阶段的管理,在论文过程中重点把好导师指导、中期检查、送审和答辩三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9.
从文献计量学和竞争情报学角度,对2012—2021年收录于中国博硕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438篇以林火科学为研究方向的学位论文进行了分析,发现十年间论文发表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发文排名前三的科研机构是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高被引前10学位论文中博士论文5篇,硕士论文8篇,涉及高被引论文的学位授予单位是北京林业大学共4篇;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比例最大,为47.1%。论文归档到林火管理与恢复重建类型数量最多,占全部论文的34.5%;归档到林火基础理论类型的博士论文数量最多,占博士论文的51.6%;归档到林火预防-预警与监测类型的硕士论文数量最多,占硕士学位论文的36.4%。综上所述,438篇学位论文基本情况和选题均符合学科方向且立足行业前沿,做到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同时,以上结果为研究生培养及科研选题、推动我国林火相关的研究生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林业及生态建设领域 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首届林业及生态建设领域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的论文工作概况,针对论文的单位分布、学科分布、主要单位及学科论文的特点等进行了简要分析,从论文的角度展现了本次论坛的特色,并可在一定程度上管窥目前相关学科博士生学术研究的前沿方向和最新成果。其分析结果对今后相关论坛的举办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沈阳市建成区树种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沈阳市建成区城市树木的调查分析发现:沈阳市的各土地类型中的树木分布不均。其中,被调查的256块样地中每公顷物种小于或等于5种的样地有113块,占总调查样地的44.14%,每公顷小于或等于10株的样地共43块,占总样地的16.80%;利用械种多度重要性排序及累积贡献率获得了不同土地类型中的主要树种;多个生物多样性指数表明,公园性质的绿地树种多样性最高,企事业单位用地与居住区用地次之,街道类用地较低,而商业金融用地最低;并对沈阳市的树种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冰砬山天然次生林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在辽宁冰砬山16块天然次生林样地的调查数据,对天然次生林的植物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各层次植物物种的重要值,采用多种方法计算各层次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冰砬山天然次生林群落成层现象和各层次优势种比较明显,依重要值排序乔木层优势种为蒙古栎和紫椴,亚优势种为花曲柳、色木槭和怀槐;灌木层优势种为斑枝卫矛、金银忍冬、胡枝子和金刚鼠李,亚优势种为刺五加和胡榛子;草本层优势种为羊胡苔草。该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植物物种比较丰富,丰富度指数草本层最高,乔木层和灌木层较接近;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灌木层最高,草本层最低,乔木层居中。  相似文献   

13.
采用线路调查法与定点观察法对皖西学院(本部)校园常见鸟类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初步调查。共记录到鸟类56种,隶属12目,30科。其中留鸟27种,夏候鸟18种,冬候鸟11种。校园鸟类优势种8种,雀形目7种,鸽形目1种;稀有种7种。  相似文献   

14.
三倍体毛白杨新无性系木材干缩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 9a生三倍体毛白杨测定林的 9个无性系为试材 ,着重研究了木材干缩率的遗传学问题。结果表明 :木材干缩率在无性系间的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并受到强度遗传控制 ;木材干缩在株内纵向的变异模式是随树高增加而降低 ;全干体积 ,径向、弦向干缩率和气干体积 ,径向、弦向干缩率无性系重复力分别为 0 89,0 95 ,0 84 ,0 6 7,0 84和 0 6 8。  相似文献   

15.
长沙县大山冲鸟类群落结构调查及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长沙县大山冲共有鸟类81种,隶属12目27科53属,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8种,湖南省级保护动物47种。按鸟类习性分类,该区有夏候鸟16种,冬候鸟12种,留鸟53种;按动物地理区划分类,该区有东洋界鸟类41种,古北界鸟类11种,广布性鸟类29种。该区人工林中鸟类的多样性指数为1.239 9。均匀性指数为0.727 1。  相似文献   

16.
在浙江建德寿昌林场刨花楠天然林中,采用注射细胞分裂素的方法来促进其开花的试验。结果表明:在花芽分化期在树干上注射细胞分裂素6-BA和6-KT能明显促进花芽分化,增加了花量,浓度500 mg/kg和300 mg/kg效果较好,促花效果比较对照增加26.6% ̄43.4%,6-BA略优于6-KT。不同处理时期效果差异较大,以6月效果最佳,7 ̄8月份处理促花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2010~2011年对甘肃黑河湿地鸟类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共计录鸟类174种,隶属于17目、36科。其中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鸟类40种,水鸟46种,构成本地区鸟类的主体。对居留型和区系组成进行分析:留鸟66种,冬候鸟13种,夏侯鸟73种,旅鸟22种;古北种119种,东洋种4种,广布种51种,鸟类区系组成表现出明显的古北界特征。对鸟类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赵猛  亢晶 《林业科学》2019,(6):167-175
【目的】以漆树科3属4个种(盐肤木、青麸杨、黄连木和黄栌)的次生韧皮部为研究对象,阐明各物种次生韧皮部组成细胞的结构特征和分布规律,为植物次生韧皮部组成细胞结构特征与分泌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漆树科植物系统演化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盐肤木、青麸杨、黄连木和黄栌的树皮样品(样品含形成层、次生韧皮部及周皮,不含次生木质部),采用比较解剖学的方法,对漆树科4种植物的次生韧皮部的结构特征、组成细胞的构成及其排列方式进行比较,并对4种植物的乳汁道结构进行研究。【结果】漆树科4种植物次生韧皮部均是由筛管分子和伴胞、韧皮薄壁组织细胞、射线细胞、乳汁道和韧皮纤维构成,呈切向带状相间排列。黄连木、青麸杨和盐肤木的具功能韧皮部和无功能韧皮部分界明显;青麸杨的射线细胞在无功能韧皮部中倾斜分布,其余3种植物均为整齐纵向排列;青麸杨的乳汁道为分枝型乳汁道,其他3个种的乳汁道均无分枝,仅有少量相邻乳汁道融合现象发生;黄连木和黄栌次生韧皮部内分布有大量的韧皮纤维,青麸杨韧皮部中较少,而盐肤木韧皮部中无韧皮纤维分布。【结论】漆树科4种植物次生韧皮部组成细胞及乳汁道结构存在一定差异,青麸杨乳汁道是目前为止漆树科植物中发现的较为稀有的分枝型乳汁道,研究结果能够为漆树科系统进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红宝石海棠叶片花青素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红宝石海棠树体不同部位叶片的花青素和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夏秋两季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变化,气温逐渐降低,上位叶与下位叶均表现出花青素含量上升而叶绿素含量下降的变化趋势;在相同时期内,花青素含量均表现为上位叶显著大于下位叶,而叶绿素含量恰恰相反。花青素的形成与叶绿素呈显著负相关,温度和光照均是影响花青素合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在查阅历史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查与走访当地群众相结合的方法,对深圳市龙岗区布吉、坂田、大鹏、横岗、葵涌、坑梓、龙城、龙岗、南澳、南湾、坪地、平湖、坪山13个街道的古树进行逐株调查。结果表明:龙岗区古树分布范围广,13个街道均有分布;种类数和株数有较大差异,古树主要分布在村前屋后的风水林中,部分以群落的形式存在。龙岗区有古树858株,隶属于25科45属52种,其中含5种及以上的科为桑科(Moraceae)和樟科(Lauraceae),也是株数较多的2个科,各为351株和123株;榕树(Ficus microcarpa)、龙眼(Dimocarpus longan)和樟树(Cinnanomum camphora)植株较多,分别为331、99和95株;绝大多数古树为乡土树种,种数达到48种,其中三级古树818株、二级古树33株、一级古树7株。44.41%的古树生长旺盛,生长表现一般的古树占总株数的48.25%,生长较差的占总株数的7.34%。根据调查结果,对龙岗区古树的管理和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