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设和谐大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中的学院在履行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大学中的学院建设事关和谐大学建设大局。本文着重探讨了和谐大学目标下的学院建设理念,提出了民主决策、规范管理和学术自由、公平诚信的学院建设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2.
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人的和谐发展既要求人的自由发展,也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它构成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辩证唯物主义的和谐观是一种关系思维,它关注的是个人与社会以及社会各个方面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村城镇化建设是农村向城市社区演变的重要战略途径。对和谐发展与农村城镇化建设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分析农村城镇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和谐发展视域下的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具体对策。对构建和谐发展的农村城镇化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教学视域下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当代师生关系建构理论研究成果,认为:在古代汉语课程教学视域下,建构和谐师生关系应体现师生互容、师生平等、师生共建、师生互动的基本要求,通过更新教师观念,追求高尚师德、坚持师导生本,优化裂孥方法、重构教育交往,拓展交流平台等策略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城乡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重要任务,因为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不解决,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公平公正,就难以实现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要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和谐社会,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立能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生态园林和谐发展的内涵、意义及基本原则,结合武汉市具体情况,讲述了武汉城市园林绿化和谐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当今,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矛盾冲突不断,“职业医闹”甚嚣尘上,亟需构建一个和谐的医患关系。中国古代医患伦理思想博大精深。医德方面,提出了“重义轻利”“易地以观”“仁心”待患的高标准道德要求;同时,也强调医患之间的互信。这些传统医患伦理思想,不仅有利于优秀医德的传承,也将有利于当代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对此,我们有必要加以借鉴变通。以往我国学者的研究重点是医患关系的经济和法律属性,却忽略了它的伦理属性。只有回归到医患关系的伦理属性上,重塑医学人文精神,增进医患互信,才有可能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构建和谐发展思想与“三农”问题之间的理论链接,从科学发展观层面审视“三农”问题的成因和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和实践,明晰和谐发展思想对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它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建设和谐文化,促进高校和谐发展,实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要求高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推进高校改革,坚持依法治校、实施民主管理,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加强与改善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0.
11.
白栋英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22(5)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文化建设,高职院校的和谐发展也同样离不开校园文化建设.深刻认识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客观洞察校园文化领域的消极因素的影响,准确把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方法,对学校和谐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13.
1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审美教育观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审美教育观是要尽可能地体现社会各阶层的文化消费品位,同时又形成社会的主流审美意向和价值取向,培养造就新型的具有全面和谐发展个性的人。 相似文献
14.
15.
16.
介绍了和谐理论的渊源,阐述和谐林业的内涵和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我国发展和谐林业的对策,以推进我国和谐林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和谐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生态文明观、和谐林业研究进程、和谐林业的内涵,论述了和谐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地位,提出了我国和谐林业建设的途径,即林业社会化、林业生态化、管理系统化、主体知识化、产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人的和谐发展是在个人的自觉组织下其内在规定和外在关系上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高等职业教育是以职业和生活为主题的教育。作为实现成功的职业生活的一种手段,它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过程,是促进人和谐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低碳经济背景下河南省新农村和谐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机遇下,河南省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根据河南省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具体问题,需要从加强系统规划、完善法制保障,提高农民法制意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经济效益和政治效益并重等五个方面采取有效对策,实现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不仅实现物质和经济层面上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更要实现政治效应、社会效应、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