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水稻节水灌溉的生理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可以控制水分的水泥槽中进行了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适当的节水灌溉方式植株体内水分状态得到调节,又能延缓下位叶的衰老,增加光合作用的时间,生育后期根活力提高,协调水稻高产与根系早衰的矛盾,生殖生长干物质积累增加,有利于籽粒的形成。因此,节水灌溉方式具有增产节水的效果,本还提出了最优的节水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2.
《天津农业科学》2015,(8):124-126
水资源匮乏是阻碍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种植水稻的重要因素。为给该地区的水稻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笔者综述了水稻旱作的生理生态效应。分析表明,旱作会导致水稻生长发育不良、光合速率降低、游离脯氨酸增多、质膜透性增大、保护酶增加及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3.
水稻免耕抛秧高产稳产的生理基础研究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5  
 以常规耕作抛秧水稻为对照 ,通过连续 4年的对比试验发现 ,免耕抛秧水稻具有以下特点 :前期分蘖稍慢 ,但无效分蘖时间短 ,营养损耗少 ,个体发育健壮 ,且与群体发育协调。免耕抛秧水稻灌浆期叶片光合能力较强 ,后期不易早衰 ,有利于同化物的转运和结实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2004年早季在田间用管栽试验对免耕水稻和常耕水稻的若干生理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与常耕抛栽水稻相比,免耕抛栽水稻生育前期的游离氨基酸、酸性和中性转化酶活性及光合速率较小,但却提高了水稻生育中后期叶片游离氨基酸、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及硝酸还原酶、酸性和中性转化酶活性及茎鞘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和籽粒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成熟期,不同处理之间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酸性和中性转化酶活性、硝酸还原酶活性和籽粒可溶性蛋白含量达到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水稻免耕抛秧是免耕栽培方式的一种,免耕抛秧技术突破了传统的精耕细作观念,结合免耕和抛秧的特点,减少翻耕整地带来的水土流失,可以保护土壤结构,具省工省力等特点。近年来,通过对水稻免耕抛秧技术的研究,表明水稻采用免耕抛秧技术,虽减少总分蘖数,但无效分蘖时间短,营养损耗少,个体发育健壮,且与群体发育协调,利于提高成穗率和结实率,穗大粒多,提高产量;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及土壤水、热、气、肥条件,提高土壤的供肥、保肥能力;改善田间生态环境,提高土壤酶活性及水稻根系的各种酶活性,增强根系活力,为水稻生长及高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免耕抛秧稻的肥料管理中,以重施前期肥为主,促花保穗肥为辅;增施氮肥有利于提高免耕抛秧稻产量。今后,针对水稻免耕抛秧存在的问题,须加强对其施肥管理、分蘖动态、植株生理特性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7.
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晚稻的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表明:稻草覆盖免耕与稻草翻压比较,水温降低3-5℃、泥温降低1-3℃,有利于晚稻返青和分蘖;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和活性还原物质含量分别低15.6%和13.0%;土壤中细菌和真菌数量高;土壤释放甲烷量小,增产4.6%。与无草耕耙和无草免耕比较,除稻草覆盖免耕甲烷释放量较高外,其他则表现出相似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以水稻品种粤香占为供试材料,在水稻2.5叶龄期和3.5叶龄期分别施用15kg/hm^2、30kg/hm^2的水稻壮秧剂,以探讨其在免耕直播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免耕直播稻2.5叶龄期施用水稻壮秧剂15~30kg/hm^2能显著促进分蘖,提高成穗率,增加有效穗数和结实率,使产量构成因素比较协调,增产幅度达3.6%~12.8%,增产作用极显著;而在3.5叶龄期施虽提高了分蘖率却降低分蘖成穗率,不利于协调产量构成因素,增产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免耕强化栽培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两优培九为供试品种,以免耕抛秧栽培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免耕强化栽培条件下水稻的生长状况和产量。[结果]免耕水稻强化栽培体系(SRI)和对照在分蘖高峰期的平均分蘖数分别为36.5和26.7个/株,相差36.7%;在成熟期的有效穗数分别为14.6和11.4个/株,相差28.07%.在分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免耕SRI的根系活力分别比对照高17.43%、13.63%和22.41%,叶片脯氨酸含量分别比对照高21.37%、32.44%和9.92%,叶片丙二醛含量分别比对照高10.42%、13.62%和9.47%。与免耕抛秧栽培相比,免耕SRI的有效穗数减少了8.93%,穗粒数增加了11.32%。[结论]免耕强化栽培是一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双杂吨粮生理生态指标及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研究通过3年的调查与试验,阐明了不同生育期杂交稻组合在不同栽培季节,不同栽培水平下的产量形成特点及氮钾吸收特性,明确了杂交稻的穗型与生育期有一定的关系,对杂交稻需钾量是否近似常规稻这一理论问题也给予了肯定的证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不同生育期杂交稻组合亩产吨粮的产量结构指标,氮钾吸收量指标及相应的生理生态指标,制订的“双季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模式”,实用性强,增产节支,为吨粮田的建设与推广提供了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2.
水稻少耕及其生理生态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已探索到,连续10年20季在只耙不梨的少耕田撒播水稻与在按传统方法犁耙的全耕田撒播水稻相比,每季的稻谷产量都较高,其原因是少耕撒播稻的穗粒性状优于全耕撒播稻,而这种优势的产生则在于少耕法能导致耕作层土壤的物理性质和养分,向着利于根系生长的方向发展,而使少耕稻与全耕稻相比具有较发达与生理活性较强的根系,并进而导致少耕稻在稻苗的长势长相、功能叶的生理活性,以及在延缓功能叶的衰老等方面都优于全耕稻  相似文献   

13.
对棉花生产的投资,应注意在一定生产条件下的投资适合度,以取得最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真。确定投资适合度的主要依据,应是综合考虑使用价值量、价值量及充分利用生产资源三个因素。确定投资适合度的方法,是根据统计资料,首先确定投资选择区间,再根据经济效益指标确定投资适合度,即找出投资效果最好的投资水平。当时平原县的棉花生产,每亩投入生产成本140元~180元之间投资效果最好,这是该县的棉花生产者及其领导者应掌握的投资适合度。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及其父本生育中后期的弱光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约为自然光强1/3-1/4的弱光分别作用于威优64和测64-7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至抽穗期(I期)和抽穗至灌浆乳熟前期(Ⅱ期)各15天,结果表明:两期弱光均可使根系活力、T/R比、光能利用率.干物质积累、灌浆速度和产量明显降低,但却使叶绿素含量下降、枝梗与颖花退化数增加、垩白度增大,至于叶面积指数则是在I期下降、在Ⅱ期上升。对于产量形成,I期主要限制“库”,Ⅱ期弱光主要限制“源”。相比之下,威优64对弱光的影响更敏感,但其优势则并未丧失。  相似文献   

15.
钾素对杂交水稻个体及群体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钾素对杂交水稻个体与群体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钾通过提高光合速率、光合面积、光合势、净同化率及相对延长光合时间,增强杂交水稻的光合机能;钾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低糖向多聚糖的转化,使抽穗期水稻光合器官中的还原性糖含量和贮藏器官中的淀粉含量增加;钾能提高蔗糖酶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增加经济系数:钾促进杂交水稻的养份吸收机能,表现出个体根量、根系活力的增加和群体养分积累量、积累速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磷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生理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田间、土培和砂培试验,研究了磷对早稻品种“原丰早”生长发育及其有关生理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缺磷的稻株矮小,生育期延迟,施用磷肥可促进稻株正常生长,又可使水稻早熟高产;随着施磷量的提高,水稻地上部和叶片以及种子的含磷量随之增加,而氮、钾含量的提高不明显。缺磷时,水稻叶片及根中ATP和RNA的含量均降低,叶片中蛋白质氨含量略有下降:供磷不足影响了光合初产物的正常运转,引起叶片积累淀粉,而蔗糖合成减少。水稻生育前期缺磷,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反而增高,但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下降。磷的缺乏使水稻叶片CO_2同化速率降低,其主要原因是叶片ATP含最下降及光合产物的分配不台理。  相似文献   

17.
胚芽鞘的伸长机理和生理生态响应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胚芽鞘是作物幼嫩子叶尽快摆脱初期恶劣环境的保护组织。细胞壁的松弛是胚芽鞘伸长的前提,而β-葡聚糖酶及膨胀素等是打开半纤维素连键的关键松弛酶(蛋白)。芽鞘伸长生长过程中,在生理生态水平上有较大变化,IAA起主要的调节作用,同时光、温、水等生态环境因子的影响,引起芽鞘内部生理上发生一系列相应的变化。本文综述了胚芽鞘伸长的分子机理及生理生态应答,并探讨了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几个杂交水稻茎鞘干物质的运转及其对产量形成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南优6号等5个组合为材料,三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5个组合茎鞘干物质积累最大期均在抽穗末期,但下部的第一、第二节间和叶鞘则在始穗期。单株茎鞘干物质最大积累量因组合和播期不同,变化于1600至3000毫克之间。茎鞘干重消退以始穗后15至20天为最快,占总减少量的80%;但不同栽培条件、同一植株不同部位间有差异,变化于400至1100毫克/每茎之间,运转系数相应为12%至40%。茎鞘贮存物质对产量的贡献约占1/3以上,高于常规水稻。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大粒品种辐8-1高产株型、生理特性及优化栽培技术的研究明确,它比广陆矮4号(简称广4)具有以下特点:苗期冠层1~3全展叶平均叶开角22.6度,大6度,叶姿较散;穗期秆粗、叶挺、穗齐,中部叶层(高度为31~60cm)的透光率为27.22%,大8.9个百分点.保温育秧素质好,充实度5.1mg/cm,大4.1%;齐穗至成熟的 CGR 和 NAR 为24.34g/m~2·d 和6.83g/m~2·d,高11.5%和11.8%;籽粒容量29.14ml/千粒,大28.09%;茎、鞘物质输出率23.75%,高4.13个百分点;强弱势籽粒的异步灌浆特点明显;五元二次正交旋转设计法小区试验的产量结果,经微机模拟、选优,得出了661套(占总组成方案的21.2%)亩产500公斤以上的农艺优化措施方案,经1991年早季验证,亩产达527.1公斤,比对照增产9.52%,证明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