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髯鸢尾“常春黄”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有髯鸢尾“常春黄”的花苞离体组织培养试验,研究了消毒时间及激素浓度对外植体、不定芽分化和诱导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1%的HgCl2溶液处理外植体9 min效果较好;增殖培养基MS+BA3.0mg/L,对不定芽分化效果最好,生根培养基MS+NAA 0.3 mg/L,对诱导生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长寿花高繁殖的组培体系和瓶外生根技术,促进长寿花工厂化生产。[方法]选用长寿花叶片和茎段作为外植体,在加有6-BA1.00mg/L和NAA0.20mg/L培养基上培养诱导出芽丛,再将芽丛转接到继代增殖培养基,调节不同外源激素配比获得长寿花高繁殖组培体系的最佳培养基组合。[结果]在MS+6-BA0.50mg/L+NAA0.10mg/L+GA30.10mg/L的培养基组合中,诱导丛芽增殖率达到95.35%,增殖倍数达到20倍以上,试管苗生长势好。利用海绵作为载体进行瓶外生根,生根率达到95.00%以上,移栽苗成活率达到100%。[结论]利用海绵作为载体进行试管苗瓶外生根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黄色马蹄莲组培快繁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果园  邬玉芬 《安徽农业科学》2013,(17):7448-7450,7462
[目的]研究黄色马蹄莲的组培快繁体系。[方法]以黄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elliotiana Engler)块茎为外植体,系统研究黄色马蹄莲离体再生体系。[结果]块茎最佳消毒方法为0.1%升汞处理20 min后接入附加抗生素的培养基培养,无菌率高达93.33%;侧芽萌发与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1 mg/L+蔗糖30 g/L,侧芽萌发的数量多且产生的愈伤组织质量好;最佳继代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2 mg/L+蔗糖30 g/L,增殖系数达4.73,且产生的芽苗生长健壮;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4 mg/L+蔗糖20 g/L,根系生长快而健壮,生根率达100%;最佳移栽基质为腐质土∶椰糠∶珍珠岩=1∶1∶2(V/V/V),移栽成活率达98%,移栽苗长势良好。[结论]该研究为黄色马蹄莲组培快繁最佳培养条件和培养方法的确定提供了理论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建立一套完整的金花茶组培再生体系,包括无菌苗诱导、继代增殖、壮苗、生根、移栽等,且各阶段配方效果稳定.种子萌发诱导培养基:MS+6-BA 0.2 mg/L+NAA 0.2 mg/L+蔗糖3%的效果好,萌发率为82%;继代增殖培养基:改良MS+6-BA 1 mg/L+KT 1 mg/L+IBA 1.5 mg/L+蔗糖4%的有效苗最多,增殖系数为4.2;壮苗培养基以改良MS+6-BA 0.3 mg/L+IBA 1 mg/L+蔗糖3%的效果最好;生根培养:无菌苗基部浸泡500 mg/L IBA溶液2 min后接种于1/3改良MS+蔗糖1.5%培养基的生根率最高,达86%;移栽基质以V泥炭土∶V黄泥∶V河沙=2∶1∶1的混合基质较好,60 d后移栽成活率可达91%.  相似文献   

5.
孙占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9988-9989
[目的]探索长柄扁桃茎尖离体培养技术。[方法]以长柄扁桃试管苗茎尖为材料,接种于QL培养基上,比较不同激素组合对长柄扁桃增殖的影响;将试管苗茎尖接种于不同浓度IBA和1g/L活性炭(AC)的1/2MS培养基暗培养6d,然后转入不含任何激素的1/2MS培养基中,比较不同浓度IBA对长柄扁桃诱导生根的影响。[结果]在QL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2mg/L6-BA和0.6mg/LIBA的增殖效果较好,增殖倍数可达3.96;在1/2MS的培养基中添加30mg/LIBA诱导生根较好,生根率达93.3%。[结论]长柄扁桃试管苗茎尖适宜于增殖的培养基为QL+6-BA0.2mg/L+IBA0.6mg/L,试管苗茎尖诱导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IBA30mg/L+活性炭1g/L。  相似文献   

6.
江芹  李卫文  董玲  廖华俊  俞年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343-19345
[目的]探讨亳菊组织培养的快繁技术。[方法]以亳菊的茎尖作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剂量的NAA和6-BA,分别进行丛生芽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考察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对亳菊丛生芽形成与生长的影响,以及对试管苗长势和生根的影响,并根据丛生芽的数量、长势、苗高、根条数、繁殖周期等指标,筛选适合亳菊茎尖离体组织培养的培养基配方。[结果]亳菊诱导分化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6-BA0.50 mg/L+NAA0.10 mg/L;增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全量培养基;诱导生根的最佳配方为1/2MS+IBA0.30 mg/L。将试管苗移栽到土∶泥炭∶珍珠岩为1∶1∶1的基质中,其成活率达99%,大田移栽的试管苗成活率可高达97.9%。[结论]该研究所筛选的培养基配方可作为亳菊脱毒培养的最优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7.
余平福  蓝学  覃林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8):83-85,108
[目的]建立冬红组培再生体系。[方法]从外植体消毒、外植体出芽诱导、无菌芽继代增殖、壮苗、生根、移栽等方面建立冬红组培再生体系。[结果]用75%乙醇30 s+0.1%HgCl_210 min+0.2%HgCl_25 min进行外植体消毒效果最好;较好的外植体出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2 mg/L+IBA 0.4 mg/L+蔗糖3.0%,诱导率为80%;继代增殖培养基:改良MS+6-BA 0.5 mg/L+KT 0.5 mg/L+NAA0.2 mg/L+蔗糖4.0%的有效苗最多,增殖系数为3.8;壮苗培养基以改良MS+6-BA 0.1 mg/L+NAA 0.2 mg/L+蔗糖3.0%的效果最好;生根培养基1/3MS+NAA 0.5 mg/L+蔗糖1.5%的生根率最高,达85%;移栽基质以泥炭土∶黄泥∶河沙(V∶V∶V=1∶1∶1)的混合基质较好,30 d后移栽成活率高达90%。[结论]该研究基本建立了冬红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为实现冬红组培苗木批量化生产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结球甘蓝的组织培养与快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晓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077-18078
[目的]研究适合结球甘蓝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的最佳方法与培养基种类。[方法]以结球甘蓝无菌苗的胚轴和子叶为材料,以MS为诱导和增殖的基本培养基,以1/2MS为生根基本培养基,比较不同浓度及配比的生长调节物质对增殖及防止玻璃化苗的影响。[结果]接种于诱导培养基MS+6-BA 3.00 mg/L+NAA 0.10 mg/L中的子叶可长出愈伤组织,胚轴可直接分化不定芽;在增殖培养基MS+6-BA 1.00 mg/L+NAA 0.10 mg/L上生长的组培苗生长势强,玻璃化苗数最少,增殖率最高,平均增殖系数为3.8;接种于生根培养基1/2MS+NAA 0.10 mg/L和1/2MS+IBA 0.20 mg/L上的组培苗生根率最高,达100%。[结论]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3.00 mg/L+NAA 0.10 mg/L;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0 mg/L+NAA 0.10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10 mg/L和1/2MS+IBA 0.20 mg/L。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绿巨人的组织培养方法,建立其快速繁殖技术体系,为发展其产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绿巨人嫩枝顶芽和腋芽为外植体,选择不同培养基和激素配比,进行诱导培养、继代培养、温室生根锻炼和大田移栽试验,初步建立绿巨人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结果]适宜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05 mg/L NAA+0.25 mg/L 2,4-D+蔗糖30%;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5.0 mg/L 6-BA+0.02 mg/L NAA+蔗糖30%;生根培养基为:MS+0.5 mg/L IBA。在建立的快繁体系下辅以合适的外界条件,绿巨人炼苗移栽的成活率在95%以上。[结论]研究为绿巨人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高丽琼  林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7774-7775,7809
[目的]研究圆叶福禄桐茎段为外植体离体培养的快繁技术。[方法]以圆叶福禄桐茎段为外植体离体培养,探讨最佳培养基配比。[结果]用浓度0.1%升汞溶液对福禄桐材料进行消毒,时间8~10min效果较佳;以茎段为外植体诱导出腋芽,MS+6-BA3.0mg/L+NAA0.5mg/L的激素配比对诱导发芽有利,诱导率高达85.6%;增殖培养基MS+6-BA1.5mg/L+NAA0.1mg/L最佳;不定芽在1/2MS+IBA1.0mg/L的生根培养基上,生根率高达94.9%,根多条、粗壮,植株长势良好、有活力;生根苗移栽在泥炭与椰糠2∶1的基质中,成活率最高。[结论]该研究为圆叶福禄桐离体快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张茹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7877-7878
[目的]提高棣棠花育苗繁殖速度。[方法]以棣棠花嫩茎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结果]在MS+2.0mg/L 6-BA+0.2mg/L NAA培养基中,簇生芽分化数最多,质量最好,分化率这100%;在MS+1.0mg/L 6-BA+0.5mg/L KT+0.1mg/L NAA培养基中,增殖倍数最高,为11.87;在1/2MS+0.1mg/L NAA培养基中生根效果最好,每个嫩茎基部有3~5条根;炼苗成功后移栽成活率达96%。[结论]诱导簇生芽的最佳培养基为NS+2.0mg/L 6-BA+0.2mg/L NAA,继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mg/L 6-BA+0.5mg/L KT+0.1mg/L NAA,再生苗在1/2 MS+0.1mg/LNAA的培养基上生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谢林  邓群仙  李洪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547-10549,10559
[目的]建立彩叶草快速繁殖体系。[方法]以绯巫彩叶草的茎段为外植体,对彩叶草增殖、生根及组培苗移栽的最适培养基及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绯巫彩叶草芽苗增殖的最适培养基为MS+BA1.50mg/L+NAA0.05mg/L+水解酪蛋白0.40g/L+蔗糖30.0g/L,植株生长良好,成活率达100.0%,增殖倍数达8.65;生根培养适宜的培养基为1/2MS+NAA0.10~0.50mg/L,生根率达100.0%,平均不定根根数达12.95~17.88条;生根培养基中用白糖代替蔗糖作碳源的外植体生根率达100.00%,根多而长,植株生长良好;试管苗移栽到腐叶土中成活率为92.86%。[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建立彩叶草大规模工厂化育苗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黑刺李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黑刺李品种改良和工厂化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黑刺李幼嫩叶片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分别对其进行启动、增殖及生根培养,建立黑刺李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结果]外植体在启动培养基MS+6-BA0.5mg/L+NAA0.2mg/L+2,4-D0.5mg/L上培养15d后边缘膨大,30d后形成愈伤组织,60d后形成丛生芽;带丛生芽的愈伤组织块在增殖培养基MS+6-BA0.3mg/L+NAA0.1mg/L上培养28d后陆续分化出3~5个丛芽;将增殖培养获得的2cm以上的无根小苗接种到生根培养基1/2MS+IBA0.4mg/L+蔗糖7.0g/L上培养15d后开始生根,25d后生根率达75%;将试管苗移栽到基质(草炭∶蛭石∶珍珠岩=1∶1∶2)上养护,30d后成活率达80%以上。[结论]该研究建立的黑刺李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稳定性好、增殖速度快。  相似文献   

14.
薛志忠  马冬芹  吴新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205+15221-15205,15221
[目的]研究油葵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技术。[方法]以油葵的茎尖分生区组织为外植体,探讨不同浓度的IAA、6-BA和AgNO3对不定芽诱导与分化的影响。同时,对生根培养基及炼苗与移栽条件进行优化。[结果]不定芽诱导及分化培养基为MS+0.03 mg/L IAA+1.6 mg/L 6-BA+6 mg/L AgNO3,诱导率可达76.7%,增殖系数可达4~5;不定芽转入生根培养基1/2 MS+0.3 mg/L NAA,生根率达100%,且须根较多。幼苗经炼苗和移栽后,成活率可达90%。[结论]建立了油葵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5.
长春花高效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泉  李建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404-10406
[目的]建立长春花高效的组织培养与无性快繁体系。[方法]以长春花种子为外植体,分别用1.1%有效氧的次氧酸钠溶液和0.196HgCl2溶液对长春花种子进行消毒,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6-BA、IBA和N从,对脱毒后的长春花试管苗进行增殖和生根培养试验,确定长春花种子的最佳消毒时间,筛选长春花快繁的最佳培养基。[结果]用1.1%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消毒长春花种子的最佳消毒时间是30min,种子发芽率达96.7%;最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0.40mg/L6-BA+0.05mg/LIBA,外植体的增殖敷最多,且长势旺;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0.10mg/L1BA+0.10mg/LNAA,试管苗生根率达100%。[结论]次氯酸钠是长春花种子最好的消毒剂,最适宜的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分别为MS+0.40mg/L6-BA+0.05mg/LIBA和I/2MS+0.10mg/LIBA+0.10mg/LNAA。  相似文献   

16.
以中华芦荟茎段为材料,筛选出了MS为较适宜于中华芦荟试管苗生长的培养基,结果表明:初代培养基中,6-BA浓度以2.03.0 mg/L、蔗糖浓度以3%为宜;继代培养基以MS+6-BA 3.0 mg/L+NAA 0.5 mg/L为最佳,芽增殖系数为4.50;生根培养中,不同浓度NAA激素对试管苗生根率和生根数都有极显著的影响,生根培养基以MS+NAA 0.3 mg/L为最佳,生根率达100%,平均生根数6.3条;试管苗炼苗73.0 mg/L、蔗糖浓度以3%为宜;继代培养基以MS+6-BA 3.0 mg/L+NAA 0.5 mg/L为最佳,芽增殖系数为4.50;生根培养中,不同浓度NAA激素对试管苗生根率和生根数都有极显著的影响,生根培养基以MS+NAA 0.3 mg/L为最佳,生根率达100%,平均生根数6.3条;试管苗炼苗710 d后移栽到蘑菇土∶沙土=3∶1的基质上,移栽成活率可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泥胡菜快速繁殖技术并建立高效无性系。[方法]以泥胡菜嫩茎为材料,研究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不定芽的分化和生根、试管苗移栽和扦插及移植于山坡栽培所需要的条件。[结果]MS+6-BA 0.3 mg/L+2,4-D 1.0-1.5 mg/L是诱导嫩茎形成颗粒状愈伤组织的理想培养基;MS+AgNO31.5 mg/L+6-BA 0.4 mg/L+NAA 0.1 mg/L是颗粒状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分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2 MS+IAA 0.6 mg/L是试管苗生根和生根继代培养的理想培养基;炉灰渣是试管苗移栽和扦插的理想基质。[结论]该研究为泥胡菜组织培养中适宜的培养基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红掌工厂化育苗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红掌工厂化育苗的关键技术。[方法]以红掌盆花和切花品种的叶片、叶柄、花苞片和花苞柱头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探讨外植体的选择和消毒条件以及不同培养基对红掌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和生根影响。[结果]叶柄为最佳外植体,愈伤诱导率最高,达78.3%;外植体采用0.1%HgCl2消毒8 min的效果最好;粉冠军和MIDORI的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分别为1/2MS+6-BA1.50 mg/L+2,4-D0.50 mg/L+NAA0.10 mg/L和1/2 MS+6-BA1.50 mg/L+KT1.00 mg/L+2,4-D0.10 mg/L;最佳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分别为MS+6-BA1.00 mg/L+NAA0.50 mg/L+2,4-D0.30 mg/L和MS+6-BA0.50 mg/L+KT0.50 mg/L+NAA0.10 mg/L,添加10%的椰子汁或香蕉浆有利于增殖和丛芽生长,增殖率最高达2.83倍;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0.10 mg/L+IAA0.10 mg/L,生根率达100%。[结论]该结果为红掌工厂化育苗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确保红掌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绿玉树茎段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召亮  何觉民  陈彪  梁钾贤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7):10161-10163
[目的]研究绿玉树茎段组织培养再生苗的条件,确定各培养阶段的最佳培养条件,为绿玉树组培苗工厂化生产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绿玉树茎段作为外植体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萌芽率、增殖倍数、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萌芽培养最佳的诱导培养基为1/2MS+O.02mg/LNAA+1.00mg/L6-BA,分化率为89.7%;继代培养最佳培养基为1/2MS+O.02mg/LNAA+O.60mg/L6-BA+3.00mg/LAD,增殖倍数为5.70;生根培养最佳培养基为1/2MS+0.40mg/LNAA+0.40mg/LIBA,生根率达100%,移栽成活率达80%。[结论]初步确定了绿玉树茎段组织培养的生长条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野生乳头百合组织培养最适宜的培养基。[方法]以野生乳头百合的鳞片、株芽、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采用的基本培养基为:MS、B5和White,各培养基均附加0.03 mg/L NAA。分化培养基设置4种配方:MS+2.00 mg/L6-BA+0.20mg/LNAA、MS+0.20 mg/L6-BA+1.00 mg/LIAA、MS+0.10 mg/LKT+0.10 mg/LNAA、MS+0.03 mg/L NAA。继代增殖培养基设6种配方:MS+0.03 mg/LNAA、MS+2.00 mg/L6-BA+0.20 mg/LNAA、MS+0.20 mg/L6-BA+1.00 mg/L IAA、MS+0.10 mg/L KT、MS+0.20 mg/LKT+0.20 mg/LNAA、MS+0.10 mg/LKT+0.15 mg/LNAA。生根培养基设置4种配方:MS+1.00 mg/L IBA、MS+1.00mg/LIBA+0.20 mg/L6-BA、1/2MS+1.00 mg/LIBA+0.20 mg/L6-BA、White+1.00 mg/LIBA+0.20 mg/L6-BA。[结果]MS为最适基本培养基;鳞片在MS+0.03 mg/LNAA上分化效果最好;株芽和叶片在MS+2.00 mg/L6-BA+0.20 mg/LNAA中分化效果最好;茎段在MS+0.20 mg/LIAA中培养效果最好;最适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0.10 mg/LKT+0.15 mg/LNAA;无根子球和小苗在1/2MS+0.20mg/L6-BA+1.00 mg/LIBA上易生根。在大田栽培中,以鳞片和株芽为外植体的组培苗生长状况较好,生长能力强。[结论]该研究筛选出野生乳头百合最佳的快速繁殖培养基,为野生乳头百合的快速繁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