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常发的一种生殖系统疾病,不仅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而且会导致患牛长期不孕,有的甚至造成终生不孕[1].据调查,我国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平均发病率约为20%,在奶牛不孕症中,由子宫内膜炎所致的不孕奶牛约占60.1%~92.0%[2].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由分娩或产后子宫感染病原微生物引起,其中以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感染最为常见.临床上多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随着病原菌耐药性的不断加重,用药剂量随之增加,这不仅提高了治疗成本,而且增加了乳产品中药物残留的风险.本文对内蒙古地区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大肠杆菌进行了分离、血清型鉴定,并测定其对2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旨在探明内蒙古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及耐药水平,为临床防治该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常发的一种生殖系统疾病,不仅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而且会导致患牛长期不孕,有的甚至造成终生不孕.据调查,我国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平均发病率约为20%.在奶牛不孕症中,由子宫内膜炎所致的不孕奶牛约占60.1%~92.0%[1].该病主要由分娩或产后子宫感染病原微生物引起,其中以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感染最为常见[2].  相似文献   

3.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发生在子宫内膜的粘液性或脓性炎症[1].在临床上可以分为急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子宫内膜炎和隐性子宫内膜炎等.奶牛患病时,受精和胚胎发育受影响,是导致不孕的主要原因.我国成年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平均为18%以上,占成年母牛不孕的68%左右[2].该病不仅严重影响奶牛的繁育性能和产奶量,还可引发乳房炎等其他疾病,重症者可因丧失经济价值而被淘汰,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一种常见的产科疾病,可引起奶牛不孕,给奶牛养殖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子宫内膜炎在临床上分为急性子宫内膜炎和慢性子宫内膜炎。前者是产后子宫内膜的急性炎症,多有全身症状;后者多为缺乏全身症状的局部感染,是造成奶牛不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胎衣不下又称胎膜滞留,是奶牛分娩后12h内胎衣未能完全自然排出[1].胎衣不下是奶牛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约占健康分娩奶牛的10%~20%.由于滞留在子宫内的胎衣发生腐败分解,可继发引起子宫内膜炎,降低奶牛产后配种受胎率;腐败产物和细菌感染所产生的毒素经子宫吸收后,可引起产后败血症,引发奶牛疾病而影响产奶量.  相似文献   

6.
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分类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产后奶牛子宫经常受到细菌污染而导致炎症过程,严重的可造成奶牛不孕.然而以往对奶牛产后子宫炎性疾病的分类及描述缺乏统一的标准.本文通过回顾子宫复旧的细菌学进程及易感因素,为奶牛产后子宫炎性疾病提供一个清晰的分类,即产褥期子宫内膜炎、临床型子宫内膜炎、子宫积脓及隐性子宫内膜炎;同时总结其病理特征、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7.
正奶牛子宫内膜炎为目前世界范围内规模化奶牛养殖业的主要繁殖性疾病[1]。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普遍发生的疾病,主要以子宫内膜和子宫炎症为特征。该病常发生在产后20 d左右,初期多以子宫分泌物、黏液增多为主要特征,可引起奶牛性周期紊乱,影响精子活力和胚胎安全着床,从而导致奶牛习惯性流产或屡配不孕。该病对奶牛繁殖能力和产奶量的影响因炎症的程度、子宫自身修复能力及机体免疫力的不同而不同[2]。奶牛子宫内膜炎在国内外  相似文献   

8.
<正>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症。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科慢性、脓性、常发性疾病,是导致奶牛不孕症的生殖系统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奶牛产奶量的提高,牛群扩大,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子宫内膜炎除造成奶牛不孕外,还影响产奶量,增加饲养成本,提高淘汰率,给养牛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严重阻碍  相似文献   

9.
为了比较细胞免疫学和超声波诊断奶牛产后隐性子宫内膜炎的效果,试验以产后21~64d、无临床子宫内膜炎症状的奶牛为对象,利用细胞免疫学方法和B超扫描对隐性子宫内膜炎发病情况进行诊断。参测的44头奶牛中,产后2l~42d的奶牛隐性子宫内膜炎患病率为34.8%;产后43—64d的奶牛隐性子宫内膜炎患病率略有下降,为28.6%。健康的奶牛子宫回声均匀,子宫轮廓清晰,患有隐性子宫内膜炎的奶牛子宫边缘回声不完整,内缘回声不规则,子宫内出现斑点状的液性暗区和少量回声亮点。跟踪统计显示,患有隐性子宫内膜炎的奶牛平均空腹天数为146.9d,正常健康的奶牛平均空腹天数为93.9d。试验表明,细胞免疫学和B超诊断技术均可作为临床诊断奶牛产后隐性子宫内膜炎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为了比较细胞免疫学和超声波诊断奶牛产后隐性子宫内膜炎的效果,试验以产后21~64 d、无临床子宫内膜炎症状的奶牛为对象,利用细胞免疫学方法和B超扫描对隐性子宫内膜炎发病情况进行诊断。参测的44头奶牛中,产后21~42 d的奶牛隐性子宫内膜炎患病率为34.8%;产后43~64 d的奶牛隐性子宫内膜炎患病率略有下降,为28.6%。健康的奶牛子宫回声均匀,子宫轮廓清晰,患有隐性子宫内膜炎的奶牛子宫边缘回声不完整,内缘回声不规则,子宫内出现斑点状的液性暗区和少量回声亮点。跟踪统计显示,患有隐性子宫内膜炎的奶牛平均空腹天数为146.9 d,正常健康的奶牛平均空腹天数为93.9 d。试验表明,细胞免疫学和B超诊断技术均可作为临床诊断奶牛产后隐性子宫内膜炎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奶牛子宫内膜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最为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此病大多数发生在奶牛分娩或产后期间,是由于子宫内膜的损伤和外界病原微生物入侵而引起子宫内膜慢性炎症过程,故有产后子宫内膜炎之称。最新的细胞学诊断方法有助于子宫内膜炎的早期诊断。该方法是在没有明显的临床征状的情况下,通过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对子宫内膜炎进行早期诊断,已经得到国际上业内专家的认可并作为行业标准。抗菌药、中药、防腐消毒药、激素和中西药结合都可以用于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目前最有前景的治疗药物是生物制剂和中草药制剂。本文根据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对子宫内膜炎的致病因素、分类方法、诊断、治疗与预防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奶牛的不孕症是奶牛几大类疾病之一,而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母牛子宫内膜炎是母牛急性发炎,分娩时或产后由微生物感染所引起,多发生在产后2星期内,一般发病率为20%~35%,多为粘液性或粘液脓性,一旦发病,会导致奶牛出现配种困难或长期不孕现象,导致饲养效率低,甚至提前淘汰.我国奶牛子宫内膜炎型不孕症占成年母牛不孕症的17%以上,作好子宫内膜炎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对促进奶业增效、奶农增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奶牛不孕不仅影响奶牛繁殖率和产奶量 ,也直接影响奶牛业发展。奶牛不孕的病因很多 ,其中以子宫内膜炎最为多见。1 子宫内膜炎的病因1 1 难产 奶牛在生产时由于胎儿体形过大或胎位不正而出现难产 ,在助产过程中容易对子宫内膜造成伤害 ,继而产后患子宫内膜炎。1 2 胎衣不下 由于母牛妊娠期运动不足或者羊水过多、胎儿过大 ,也有临床时热应激反应造成胎衣不下。如果剥离时间过晚 (超过 12h)造成胎衣腐败或者进行手术剥离胎衣时动作过大、过猛伤及子宫而引起子宫内膜炎。1 3 助产感染 助产时后躯或助产器械没有充分消毒致使子宫感染引…  相似文献   

14.
正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常发病。其炎症可导致奶牛不孕,使之生产性能降低,给养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因、症状、预防与治疗方法,以期为兽医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参考。1病因1.1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微生物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微生物有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细菌是引发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的病原微生物。细菌可污染90%的产后奶牛的子宫腔。大肠杆菌、非溶血性链球菌  相似文献   

15.
奶牛子宫内膜炎厌氧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子宫内膜的炎症,是危害奶牛业发展的四大疾病之一.该病的发病率很高,国外许多资料报道,发病率在30%~40%,而90%的不孕症是由隐性子宫内膜炎引起的. 为了探讨产后正常奶牛和一些屡配不孕的、被临床诊断为隐性子宫内膜炎的奶牛体内都有哪些细菌,哪些是致病菌,设计了此试验.  相似文献   

16.
奶牛子宫内膜炎根据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可分为卡他性子宫内膜炎和化脓性子宫内膜炎两种。子宫内膜炎是奶牛的多发病、常见病,通常是子宫黏膜及深层因感染而发生的炎症。由于炎性分泌物的危害,造成受精、附植、妊娠等出现障碍,影响母牛繁殖,这也是导致产后流产最为常见的生殖器官疾病。助产或剥离胎衣时,术者手臂、器械消毒不严,胎衣不下造成子宫内膜损伤,或由于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侵入造成感染。奶牛机体抵抗力下降,卵巢功能障碍等均可引起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17.
正在奶牛饲养过程中,经常遇到奶牛不能正常发情,甚至不能受孕等繁殖障碍性疾病。引起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原因很多,根据临床症状诊断与发病原因,发现导致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主要有有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卵巢囊肿和持久黄体等。1子宫内膜炎(1)病因。奶牛子宫内膜炎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包括细菌、真菌、支原体及其他一些病原微生物感染。而且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有一定的区域性,不同地区和不同情况下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细  相似文献   

18.
奶牛血浆PGFM浓度变化与子宫内膜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多发性疾病之一,产后子宫感染是一种非特异性感染,主要的致病菌有分泌型化脓菌(Arcanobacterium pyogenes)、埃希氏大肠杆菌及其他多种革兰氏阴性厌氧菌。子宫内膜炎对奶牛业有重要的经济影响,若能早期识别出对子宫内膜炎易感性较高的奶牛,并提高对子宫内膜炎患牛的诊断率,将会明显的减少因产后子宫感染所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奶牛子宫内膜炎诊疗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产后普遍发生的一种生殖疾病,可导致奶牛产犊间期延长、产奶量降低、淘汰率增加、治疗期间奶源废弃、管理及治疗成本增加,也是导致奶牛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国内外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众多,主要有阴道镜检查、Metricheck装置评估、子宫细胞学检查、抗生素疗法、中药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激素疗法、臭氧新型疗法等诊疗技术。阴道镜检查是一种可视化检查方法,利用内窥镜直观评估奶牛阴道内分泌物性状确定子宫内膜炎严重程度;Metricheck装置是根据阴道内分泌物含量和性状,设置不同评分值评估产后奶牛子宫内膜炎和繁殖性能;子宫细胞学检查通过子宫细胞刷、灌洗或活检技术确定子宫内膜细胞和中性粒细胞(PMN)的比例,设定奶牛产后不同时期PMN最佳阈值诊断子宫内膜炎;抗生素疗法通过宫内灌注、皮下注射、静脉注射抗生素等途径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治疗成本低,见效快,是目前治疗奶牛临床子宫内膜炎最常用的疗法;中药疗法筛选不同组分的中药复方制剂,通过调节奶牛机体免疫系统,改善子宫内血液循环,抑制致病菌繁殖,促进子宫恢复正常生理机能;中西医结合疗法兼具中药辩证治疗的优点和西药见效快的特点,临床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具有广泛应用价值;激素疗法中前列腺素通过诱导黄体溶解,消除黄体酮产生和免疫抑制,刺激子宫复旧,降低产后奶牛长期子宫感染和炎症的风险;臭氧新型疗法是将臭氧制作成泡沫制剂、油制剂等产品通过宫内灌注杀灭病原菌。这些诊疗技术在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过程中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对评估产后奶牛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文章通过介绍这些诊疗技术在奶牛子宫内膜炎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炎是指在奶牛分娩时或产后由于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子宫内膜发炎,是适繁奶牛所患的一种常见病,它通常是子宫膜的黏液性或脓性炎症,由于炎症所产生的有毒物质可致死精子和胚胎而成为奶牛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分娩时消毒不严、阴道感染、难产、子宫内恶露滞留、胎衣不下、死胎、阴道及子宫脱出等是引起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