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身茂  刘心军 《食用菌》1992,14(2):24-25
竹荪是近几年才能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栽培基质的主料,多采用竹片、竹叶、竹根、竹枝,阔叶树的枝条和木屑,豆秸、蔗渣、玉米芯和玉米秆等.据王云研究,长裙竹荪具分解木质素、半纤维素、纤维索的能力,且有较强的分解木质索的活性(《食用菌》1990,4:13).查文献记载,麦秸中含木质素24.5%、纤维素34.8%、粗蛋白5.23%、灰分5.57%.从理论上讲,麦秸也可用来栽培竹荪.我国麦秸资源丰富,年产约4~5亿吨.为此,我们从1988年开始连续进行了麦秸栽培竹荪的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平菇废料栽培草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菇废料栽培草菇试验吕庆春张学秀安秀荣房宽锋(山东省泰安市农科所食用菌室271000)用棉籽壳栽培平菇的废料按一定比例加入麦秸糠中栽培草菇,比用纯麦秸糠显著增产,并节约了原料费用,显示出食用菌废料再利用的巨大潜力,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3.
橘园间种竹荪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川才  唐平龙 《食用菌》2002,24(3):34-34
利用橘园大面积栽培竹荪 ,既可解决搭建荫棚花工费钱管理难的问题 ,又可兼行橘园管理 ,其栽培废料还可作橘肥。我们连续几年在本市数区县推广 ,均收到很好经济效益。1 竹荪大用量栽培种生产方法的改进 湖南地区以长裙竹荪及棘托竹荪产量高 ,品质好 ,较耐高温。以 PDA培养基繁  相似文献   

4.
华香  陈玲 《蔬菜》1996,(5):18-18
短裙竹荪稳产高产栽培技术641101四川内江市凌家伏龙乡新农业开发部华香,陈玲可食用的竹荪主要是长裙竹荪和短裙竹荪,但以短裙竹荪品质最优,其菇体洁白,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售价要比长裙竹荪高出许多。而短裙竹荪在用料和方法上与长裙竹荪的栽培有很大差异,难...  相似文献   

5.
现有竹荪生产多采用野外畦床式栽培,品种常用高温型棘托、长裙竹荪。接种后菌种在畦床内潜伏生长2—3年,而每年出菇只有一季(6~10月份),其余7个月则为空闲时间。如何充分利用竹荪菌丝休眠期这阶段的空闲场地?近年来我所作了试验与研究,在竹荪畦床面上排放木屑袋栽香菇菌筒,形成立体化栽培,获得一地多用,省工、省地、管理方便,一举两得的效益。一亩地种植竹荪400平方米,可收竹荪干品80公斤,价值5万元,套种香菇8000筒,可产鲜品6000公斤,产值2万元,两项合计产值7万元以上,成为我国当前食用菌生产中高  相似文献   

6.
长裙竹荪栽培管理六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敬  颜敏 《食用菌》2017,(1):48-49
<正>长裙竹荪是四川宜宾优势特色农产品,主要分布宜宾市长宁县境内。长裙竹荪因其"朵裙大、肉质厚、营养丰富,香味浓郁"而备受消费者青睐,栽培长裙竹荪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但由于长裙竹荪自身抗逆性差,栽培技术要求高,导致栽培风险大,栽培长裙竹荪成功与否往往要"碰运气"。笔者通过长期观察实践,总结出长裙竹荪栽培过程中的六个技术关键点,即"栽培田块选择、播种季节、菌种  相似文献   

7.
醋糟在竹荪制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业寿  沈中兴 《食用菌》1992,14(3):29-30
目前国内对竹荪的研究多限于品种的驯化,栽培料的筛选及管理措施的改进等.醋糟作为酿造厂的一种废弃物,国内有人报道用它来栽培平菇获得成功,这无疑是变废为宝开发利用醋糟的一条途径.但醋糟能否用于较高经济效益菌类的制种与栽培,尚未有报道.为此,我们将醋糟用于竹荪的制种,探讨菌株的适应性,为今后用作栽培原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长裙竹荪与粮菜套种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裙竹荪是一种名贵食用菌,其形态亮丽,清香沁人,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抗肿瘤多糖,具有很高的食用、药用价值,国内市场每千克干品售价80~200元。近年来,笔者以纯作物秸秆为原料,进行长裙竹荪与粮、菜作物间作套种,探索出长裙竹荪、玉米、丝瓜、莴笋四种四收高效栽培技术,全年平均每667m^2收入近万元。  相似文献   

9.
竹荪(Phallus spp.)是我国常见食用菌,部分物种已实现规模化栽培。市场上销售的多数竹荪产品因外观与长裙竹荪(P. indusiatus)非常接近,被标注为“长裙竹荪”或“竹荪”。笔者采用形态鉴定方法,并基于ITS-LSU联合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多数市售竹荪产品为红托竹荪(P. rubrovolvatus)和棘托竹荪(P. echinovolvatus),有些为白赭竹荪(P. cremeo-ochraceus),而长裙竹荪很可能在我国无自然分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有关竹荪的开发研究报道较多,但栽培原料都是采用竹类的屑、枝、叶等,这对非林区发展竹荪受到了限制。笔者探索了用种过平菇的棉子壳菌糠栽培竹荪,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菌糠处理与配方将采收完平菇的菌糠曝晒3~5天,并随晒随捣碎,以达到均匀干透后备用。试  相似文献   

11.
竹荪是我国著名的山珍,不仅味道鲜美、滑嫩爽口,且营养丰富。近年来开始由野生转向人工驯化栽培,商丘市食用菌研究中心结合长裙竹荪的生物学特性,并根据当地的实际生产需要,经过多年的栽培实践,总结出林地栽培长裙竹荪技术,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露天竹荪生料栽培技术探讨1.原料选择与处理各种竹类和竹根、竹鞭、竹枝、竹叶、加工竹品下脚料(如竹绒、竹黄、竹碎片等,阔叶树的树枝、叶及碎片),农副产品下脚料(如黄豆秆、麦秆、花生壳及秆、玉米芯,棉籽壳,芦苇,甘蔗渣等)均可使用。在栽培之前,将竹、木碎...  相似文献   

13.
竹荪遮阳网大棚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荪形态优雅,菌柄顶端有一圈洁白的网状裙向下散开,被誉为"真菌之花"、"真菌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味道鲜美;对高血压、神经衰弱、肠胃疾病等具有保健疗效;还具有特异的防腐功能,夏日加入竹荪烹调的菜、肉可多日不变馊。竹荪有棘托、红托、长裙、短裙等品种,棘托竹荪属高温品种,易栽培、产量高、见效快,栽培模式有大豆套种、竹林套种、遮阳网大棚栽培等。遮阳网大棚栽培,加湿简单、采收方便,省工增效,为近年来常山棘托竹荪的主要  相似文献   

14.
大田栽培平菇,一般多采用阳畦。在采收结束的畦床上连续种菇,往往会导致失败或减产,其主要原因是畦床内的残渣废料和死菇腐烂污染了畦床。为防止污染一般都是轮换地块或把原畦床内的废料清除掉,再用消毒药物杀虫灭菌后栽培。笔者近年来经过试验,探索出不换地块、不用消毒药物连续种菇的高产技术。现介绍如下: 栽培畦的埂高约20cm、畦床宽度与排水沟宽度各  相似文献   

15.
香椿果壳为秋季采收香椿籽的废弃物,我地每年都有大量未被利用,笔者用香椿果壳和香菇废料栽培竹荪表现良好。现简介如下: 作法:先把香椿果壳浸入水中浸泡12个小时后捞出放之不滴水备用,香菇废料粉碎拌水达含水量60%。用2/3的香椿果壳1/3的香菇废料拌合。作畦宽1m,深10cm,先在畦底  相似文献   

16.
竹荪为名贵食用菌,素有“真菌皇后”之美称。我国人工栽培竹荪始于20世纪70年代,多产于竹源丰富的江南山区。20世纪80年代末期,利用农作物秸秆栽培竹荪获得成功,使北方平原地区人工栽培竹荪成为可能。自2000年以来,以农作物秸秆为栽培原料,探索出竹荪与粮菜间作套种高效栽培技术,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7.
竹荪菌体洁白,细嫩爽口,香味浓郁,营养丰富,素有“真菌之花”、“菌中皇后”之美称,因其美味、营养、保健的优越食用价值而倍受消费者青睐,这给福建省竹荪产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随着竹荪产业的发展壮大,栽培原料、产品质量等问题日显突出。传统的栽培竹荪的原料为木屑、竹屑、作物秸秆等,备料麻烦,成本高。  相似文献   

18.
黄开虎 《食用菌》1993,15(3):32-33
可食用的竹荪主要是长裙竹荪和短裙竹荪,但以白色短裙竹荪品质为最上乘,其菇体洁白,营养丰富,食味鲜美,因此在市场上独占鳌头,售价要比长裙竹荪高出许多。  相似文献   

19.
薛琎 《食用菌》1995,17(5):27-28
竹荪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我市地处大别山区,自然条件适宜,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竹荪生产,为摸索竹荪菌丝体适宜生长的基质,我们进行了本项试验。 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菌种 ①贵竹:贵州农学院植保系提供。②上竹: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提供。均属长裙竹荪。  相似文献   

20.
博爱竹林主要分布在该县西北部的许良、上庄、磨头等8个乡,总面积达1.7万亩.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史棣祖报道,是现今黄河以北最大的竹林.竹种主要是成片的斑竹和筠竹,分别占54%和44%;其余是甜竹和变竹,面积不足400亩.博爱竹林中,有无野生竹荪,至今未见有报道.据当地群众传说,夏季竹林中长有一种叫"鸡蛋花"的蘑菇,由于它能散发一种特殊的臭味,一直无人敢食用.为此,我们于1991年6~9月对博爱竹林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了大量的野生长裙竹荪.证明了"鸡蛋花"就是长裙竹荪.现将初步调查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