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合作猪γ-IFN基因的多态性,确定其等位基因数、核苷酸多态位点,各等位基因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多态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和杂合度,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了138头合作猪γ-IFN基因外显子4的等位基因,并克隆、测序群体内变异产生的各等位基因序列,就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单倍型序列数据开展分析。序列比对分析发现5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其中5 284 bp(A→G)、5 341 bp(G→A)、5 371 bp(A→G)为新发现突变位点。试验群体发现4种基因型AA、AB、AC和AD,其中A等位基因频率为0.963 8,为优势等位基因。经χ2适合性检验,该群体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γ-IFN基因遗传多态指数中,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有效等位基因数(Ne)均较低,表明合作猪γ-IFN基因比较保守。  相似文献   

2.
为了克隆五指山猪的促卵泡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β)基因,获得该基因序列并分析基因结构和相关遗传变异,试验采用PCR扩增FSHβ基因组序列,通过克隆测序寻找基因中的突变位点,采用PCR产物直接电泳法检测FSHβ基因位点的多态性。结果表明:在猪FSHβ基因组中共发现6处单碱基突变位点,分别位于第1内含子(A-757G、A-645G、A-531G)和第2内含子(C+1 431T、A+1 434G、C+1 502T);多态性分析发现,在五指山猪中存在AA和AB两种基因型,其中A等位基因频率为0.96,B等位基因频率为0.04。  相似文献   

3.
【目的】 克隆获得猪β-防御素-124(porcine beta-defensin-124,PBD-124)基因CDS区并探究其多态性,分析PBD-124基因在不同品种猪及同种猪不同组织内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RT-PCR方法扩增并克隆猪PBD-124基因CDS区,利用PCR-RFLP酶切法对大白猪、民猪和野杂猪PBD-124基因的Bln Ⅰ酶切位点进行多态性检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该基因在不同品种猪肝脏、脾脏和血液内的表达差异。【结果】 试验成功克隆出猪PBD-124基因CDS区,长423 bp,共编码140个氨基酸,测序结果发现其存在c.257 G>A和c.263 T>G 2个突变位点,因2个突变位点间隔过近,可能存在连锁,仅对第1个突变位点进行酶切,大白猪中检测到GG、GA、AA 3种基因型,而民猪和野杂猪中仅检测到GA和AA 2种基因型,3个群体中AA基因型均为优势基因型,大白猪、民猪和野杂猪的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261、0.9412和0.6452,且3个群体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P>0.05)。3个群体的多态性均不高,大白猪处于中度多态(0.25<PIC<0.5),民猪和野杂猪则处于低度多态(PIC<0.2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BD-124基因在大白猪、民猪、野杂猪的脾脏、肝脏及血液中均有表达,且存在表达差异。【结论】 猪PBD-124基因CDS区长423 bp,共编码140个氨基酸,与参考序列比对发现2个突变位点,均未引起氨基酸突变;3个群体多态性均不高;PBD-124基因在不同品种猪及同种猪不同组织间表达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系统挖掘猪沉默信息调节因子5(silence information regulator 5, SIRT5)基因外显子区域SNPs位点,以4个猪资源群体(从江香猪、黔北黑猪♀×巴克夏♂F_1代杂交猪、夜郎黄金猪和大约克猪)为研究对象,构建品种DNA池,采用直接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猪SIRT5外显子多态性。结果显示:4个猪资源群体中共筛选得到G515A、C831T和A882G 3个变异位点,其中G515A属于错义突变,可由甘氨酸改变为谷氨酸;等位基因频率估算发现,C831T和A882G变异位点在从江香猪群体中多态丰度高,而在大约克猪中均呈现偏态分布;生物信息学发现,G515A突变后,猪SIRT5基因mRNA最小自由能降低,稳定性提升。本研究成功筛选出猪SIRT5基因外显子区的多态位点,为进一步验证该基因突变位点是否具有调控地方猪脂肪代谢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60头豫南黑猪、30头巴×豫猪、27头杜×豫猪、40头豫×苏猪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猪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的5-UTR(HingⅠ)和内含子2上(HaeⅢ、MspⅠ和HinfⅠ~*)的4个SNP位点在试验群体中的分布,旨在研究H-FABP基因在豫南黑猪及其杂交后代猪中的遗传变异。结果显示,5-UTR突变位点在4个试验群体中均表现中度多态(0.25PIC0.5),等位基因H的频率分别为0.83,0.33,0.70和0.61;除巴豫猪群体外,其余3个试验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均处于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内含子2上的3个突变位点处于连锁平衡状态,在4个群体中的显性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32、0.58、0.45和0.50,除豫南黑猪外,其余试验组群体均表现为中度多态(0.25PIC0.5)。本研究通过对H-FABP基因的多态位点在试验群体中的遗传变异研究,进一步揭示了H-FABP基因在不同群体中的遗传规律,为下一步通过对产H-FABP基因的选择加快群体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不同猪种TGF-β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二花脸猪、大白猪、长白猪、皮特兰猪和圣特西猪共计861 头为研究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对猪TGF β1基因6 7外显子区的1156 bp序列进行多态性分析,发现一个多态位点。经克隆测序分析,位于第6内含子区内存在C→T突变,该突变位点为第7外显子上游的第9位碱基(序列:AJ621785中的第1043位点)。对不同猪群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统计结果表明,二花脸猪以等位基因T为主,而大白猪、长白猪、皮特兰猪和圣特西猪则以等位基因C为主,且各猪群均处于Hardy Weinberg平衡。  相似文献   

7.
不同猪种TGFβ-RⅠ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通过对猪TGFβ-RⅠ基因多态性与产仔数的关系的分析,寻找与猪产仔数相关的分子遗传标记,以期加快猪育种进程。本研究以大白猪和长白猪(共计329头)为实验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共设计5对引物,对猪TGFβ-RⅠ基因的第7内含子的全序列进行多态性分析,发现2个多态性位点。经测序分析,在引物1的56bp处和引物4的148bp处均发现突变,分别为G→T和A→G。同时在不同猪群,利用最小二乘法对这2个突变位点的基因型进行组合构成的基因型与产仔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大白猪中,2胎及以上的总产仔数(TNB)的AACC基因型组合显著高于AACD和ABCD(P<0.05);在所有胎次的TNB的AACC基因型组合显著高于ABCD(P<0.05),也高于AACD。  相似文献   

8.
贵州白香猪为贵州特有的地方品种,为了研究贵州白香猪apoA5基因多态性,试验采用直接测序法对贵州白香猪apoA5基因全序列2 473 bp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检测。结果表明:在apoA5基因的内含子2和外显子3中分别检测出1个、11个变异位点;有4个突变发生在氨基酸编码区内,其中3个突变为同义突变,而G1 185A突变为非同义突变,导致了密码子由CGC突变为CAC,从而导致氨基酸由精氨酸(Arg)突变为组氨酸(His);另外7个突变位点发生在3'-UTR;在检测出的12个变异位点中,G1 690C及G1 821C突变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其余10个位点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  相似文献   

9.
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马身猪、杜洛克猪、大白猪、山西黑猪和山西白猪等5个猪种421个个体FSHβ基因编码区的多态性,采用单变量动物模型分析了多态位点对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SHβ基因第2外显子第48位上检测到C→T的转换突变为同义突变。在杜洛克群体中,C等位基因的频率为1;在马身猪群体中,T等位基因的频率为1;在山西白猪和山西黑猪中,等位基因C的频率相对较高,分别为0.65和0.89。不同基因型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的差异不显著(P>0.05),可初步判断该突变位点对猪的产仔性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雌激素受体(ESR)基因、促卵泡素β亚基(FSHβ)基因、催乳素受体(PRLR)基因和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基因在太湖猪不同类群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ESR基因在小梅山猪、二花脸猪、枫泾猪中B基因频率较高,分别为0.629,0.762,0.649;FSHβ基因在小梅山猪、二花脸猪、枫泾猪中AA基因型频率较高,分别为0.875,0.881,0.833;PRLR基因在小梅山猪、二花脸猪、枫泾猪中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31,0.571,0.281;RBP4基因在小梅山猪、二花脸猪、枫泾猪猪群中AA基因型频率较高,分别为0.593,1.000,0.900。对不同基因的特性分析表明:ESR、FSHβ、PRLR和RBP4在3个类群中的多态信息含量和杂合度均不高,大多为中低等多态位点。  相似文献   

11.
不同猪种肉质相关基因Hal、RN和FTO的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肉质相关基因氟烷基因(Hal)、酸肉基因(RN)和脂肪肥胖相关基因(FTO)在国内外不同猪种群体间的遗传变异特性,本研究以大约克、长白、杜洛克和金华猪等猪种群体为研究对象,应用PCR-RFLP技术分别检测了Hal、RN和FTO基因的多态性,并分析了FTO基因上2个多态位点g.276G>T和c.594C>G的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1)在杜洛克猪中发现了Hal的基因型HalN Haln,其频率为0.166,但未发现基因型Haln Haln,其它猪种群体中仅检测到了基因型HalN HalN;(2)在已检测的所有猪种群体中只检测到RN基因的rn/rn基因型,未发现rn/RN和RN/RN基因型;(3)在FTO的g.276G>T位点上,金华猪呈现单态,其它猪种群体均呈现多态.在FTO的c.594C>G位点上,4个猪种群体均呈现多态,3个外来猪种群体均以CC基因型频率较高,而金华猪则以GG基因型频率较高.研究结果提示,由于Hal基因在养猪生产中的利弊双重性,因此在某些猪种群体中仍然存在较高频率的HalN Haln基因型.此外,结合FTO基因的生理功能和已有的研究结果,可在特定的猪群中将其作为影响猪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本研究发现FTO的基因型分布在我国优良地方猪种金华猪与国外3个种猪群间存在较大差异,为深入研究不同品种猪的肉质形成机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PCR-SSCP技术对版纳微型猪、西藏小型猪、军牧猪和大白猪4个品种的IGF-1基因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外显子3上存在1个SNP(G201A),在外显子4上存在2个SNPs(A440G和T455C).各SNP位点基因及基因型频率统计结果显示,在G201A位点,A为大型猪的优势等位基因;在A440G和T455C位点,AT为大型猪的优势等位基因,小型猪的上述2个位点均没有共同的总体特征;2个等位基因型分布差异极为显著(P<0.01),西藏小型猪的多态信息含量最低,而军牧猪的杂合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13.
生长抑制素(MSTN)是生长因子β超家族成员,是肌肉生长发育的重要影响因子,是肌肉生长的负调控因子,并与所谓的牛的双肌表型有关。比利时的皮特兰猪是双肌表型的代表猪种,与双肌牛有着共同的肌肉表型,表明生长抑制素基因可能是猪肌肉过度增长的候选基因。本研究对5个品种45头猪的生长抑制素基因的完整序列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包括具有特别发达肌肉的皮特兰猪和肌肉欠发达的梅山猪和野猪。经测序,得到了7626 bp的猪生长抑制素基因,包括5′和3′非翻译序列,并且发现了15个多态位点,其中3个位于启动子区,5个位于内含子1内,7个位于内含子2内。大部分的突变位点是在对本试验获得的MSTN基因序列和已发表的猪生长抑制素基因进行比对时发现的。然而,定位于猪生长抑制素基因启动子区447位点处的突变位点在皮特兰猪中有很高的等位基因频率,而不是公认的肌细胞增强因子3结合位点。Sybr Green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这个突变位点在4周龄猪的背最长肌中表达。  相似文献   

14.
猪干扰素-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在调节机体免疫应答及抵抗病毒感染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探索IFN-γ基因作为猪抗病育种中一种分子标记的可能性,采用PCR-SSCP及测序方法对包括军牧1号白猪、杜洛克猪、约克夏猪3个品种共481个个体的IFN-γ基因全序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在猪IFN-γ基因的内含子1、内含子3、外显子4上各发现了一个突变位点,分别为T825C、T2730C、G5301A。除在约克夏猪中没有检测到G5301A突变外,各遗传群体内T825C、T2730C、G5301A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各个突变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均小于0.25,呈低度多态,说明猪IFN-γ基因较保守。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新民猪和皮民猪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ST)基因的多态性,试验采用PCR-RFLP法对27头新民猪和50头皮民猪F1代CAST基因的2个突变位点进行检测,并与已报道的猪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民猪Arg249Lys突变位点的A等位基因频率为66.67%,B等位基因频率为33.33%;Ser638Arg突变位点的A等位基因频率为18.00%,B等位基因频率为82.00%。皮民猪Arg249Lys突变位点的A等位基因频率为94.00%,B等位基因频率为6.00%;Ser638Arg突变位点的A等位基因频率为28.00%,B等位基因频率为72.00%。与其他猪种相比,新民猪和皮民猪的Arg249Lys突变位点的A等位基因频率偏高,Ser638Arg突变位点的A等位基因频率偏低,从而引起有利单倍型249Lys-638Arg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6.
贵州白香猪为贵州特有的地方品种,为了研究贵州白香猪apoA5基因多态性,试验采用直接测序法对贵州白香猪apoA5基因全序列2 473 bp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检测.结果表明:在apoA5基因的内含子2和外显子3中分别检测出1个、11个变异位点;有4个突变发生在氨基酸编码区内,其中3个突变为同义突变,而G1 1...  相似文献   

17.
采用RFLP-PCR和PCR方法对梅山和大约克猪核心群ESR和FSH-β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梅山群体中ESR基因A和B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353和0.647,FSH-β基因A和B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836和0.164;大约克群体中ESR基因A和B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409和0.591,FSH-β基因A和B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069和0.931。  相似文献   

18.
为获得五指山猪FUT1基因序列并分析其基因结构,检测FUT1基因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在五指山猪群体中的分布情况,本试验利用PCR扩增猪FUT1基因组序列,通过基因测序寻找该基因中的SNP位点,使用PCR-RFLP方法对120头五指山猪进行了FUT1基因型检测,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FUT1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在猪FUT1基因组中共发现两个单碱基突变,分别位于编码区(A+307G)和3'非翻译区(A+1856C);在FUT1基因A+307G突变位点上,五指山猪均为GG基因型;此外,FUT1基因启动子区域和第2外显子处存在CpG岛。本研究成功获得五指山猪FUT1基因序列信息,为下一步五指山猪FUT1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采用PCR-RFLP技术对大白猪、长白猪和松辽黑猪3个品种共447头猪(长白231,大白107,松黑109)的α1_岩藻糖转移酶基因(FUT1)的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Hin6Ⅰ-RFLP位点上,3个猪种均存在多态,表现为3种基因型(GG,AG和AA),其频率在3个猪种中分别为长白:0.05、0.47、0.48,大白:0.02、0.35、0.63,松辽黑猪:0.02、0.20、0.78。显然,在3个猪种中,对大肠杆菌F18易感的基因型(GG和AG)均占绝大多数(95%以上)。但A和G的频率在3个品种中有显著差异,松辽黑猪中G的频率(0.88)显著高于大白猪(0.72,P<0.01)和长白猪(0.80,P<0.05),长白猪中G的频率显著(P<0.05)高于大白猪。  相似文献   

20.
猪Pit-1基因的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选取7个中国地方猪种和3个国外引入猪种共473头,应用PCR-SSCP技术在7个中国地方猪种中检测到1个Pit-1基因第4外显子上的突变;应用PCR-RFLP技术在3个国外引入猪种中,扩增长度为1747bp的片段中检测到1个RsaⅠ限制性内切酶的多态酶切位点。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外显子4上的突变,在7个中国地方猪种中是A型等位基因和AA基因型频率占优势。其中沂蒙黑猪和巴马小型猪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北京黑猪、沂蒙黑猪、巴马小型猪、滇南小耳猪和香猪处于中度多态。RsaⅠ酶切多态位点的突变在3个国外引入猪种中也是A型等位基因和AA基因型频率占优势。其中大白猪和杜洛克猪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3个国外引入猪种的多态信息含量均为中度多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