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对临海市2012-2013年12个甬优12单季稻高产示范方的施肥水平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土壤肥力水平中等的情况下,单季晚稻甬优12的产量(Y)随施肥量(有机肥F和N、P、K)的增加而递增,且呈幂函数关系。由此提出11 000~12 000 kg/hm2目标产量方案为:每hm2投入农家肥8 000~12 000 kg、纯N 245~265kg、P2O575~105 kg、K2O 210~265 kg,N∶P∶K为1.00∶0.35∶0.93;目标产量15 000 kg/hm2的方案为:每hm2投入农家肥15 000~20 000 kg、纯N 320 kg、P2O5190 kg,K2O 410 kg,N∶P∶K为1.00∶0.59∶1.28。  相似文献   

2.
脱毒马铃薯微型种薯大西洋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试验采用四元二次旋转回归正交组合设计,研究脱毒马铃薯品种大西洋种植蜜度、肥料种类及施用量与产量之间的优化数学模型,经计算机对模型进行分析模拟,求得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大西洋每公顷产量在18 826.5kg以上的组合方案有266个,建立高产栽培技术模型:种植密度为每公顷129 450~133 680株,每公顷纯(N)施用量为109.8~123.75 kg,纯(P2O5)施用量为237.9~260.1 kg,纯(K2O)施用量为254.25~294.3 kg。措施中心值是:每公顷种植密度为131 655株、施纯N 117 kg、P2O5 249 kg、K2O 274.5 kg。N、P2O5、K2O的比例约为1:2.1:2.4。  相似文献   

3.
在河北二季作区早春种植马铃薯,同时进行大葱育苗,马铃薯收获后定植一茬大葱,每667 m2纯效益可达5 500~8 600元。其中6月中旬马铃薯产量2 500~4 000 kg,纯效益2 500~4 600元,大葱每667 m2一般产5 000 kg左右,每667 m2纯收入3 000~4 000元,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马铃薯可以在淡季供应上市,大葱可以补充秋冬季蔬菜淡季供应,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甘春20号高产优质栽培因子优化组合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河西灌区以春小麦品种甘春20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通用旋转回归设计,设置播量、纯氮、P2O5用量3因素5水平,研究不同处理对春小麦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沉淀值、干、湿面筋含量、水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播量为593.4万粒/hm^2、纯氮190.5~204.6 kg/hm^2和P2O5为105 kg/hm^2的栽培组合条件下,甘春20号籽粒产量可达7 747.5 kg/hm^2,籽粒蛋白质含量为15.9%,湿面筋含量为39%~43%,干面筋含量14%~16%。此时蛋白质产量为1 228.5 kg/hm^2,达到最高值。采用蛋白质产量为指标能较好地协调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矛盾。本品种的沉淀值、面筋膨胀体积、籽粒水分含量与栽培因素无关, 而氮肥利用率较低,播种量偏大,建议在肥料使用上,应以降低播量、稳定磷肥用量、提高氮肥利用效率为原则。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的养分需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综合了大量国内外关于马铃薯植株需肥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运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生产1 000 kg马铃薯块茎的植株需肥量及影响其需肥的因素。结果表明,概率较高的1 000 kg马铃薯需N、P2O5、K2O的区间分别是3.0~4.0 kg,1.00~1.50 kg,4.0~6.0 kg。影响马铃薯养分需求量的因素有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pH值、年份、产量等。明确单位产量的马铃薯需肥量及其影响因素,以期对我国的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依据,对马铃薯因环境条件的差异而确定施肥量提供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以氮、磷、钾用量为试验因子,玉米籽粒产量和净产值为目标函数,分析了高产玉米的肥料效应,并模拟出夏玉米亩产≥650kg,亩净产值≥130元的高产、高效益优化施肥方案:亩施纯氮(N)19.14~21.95kg,纯磷(P2O5)3.49~4.37kg,纯钾(K2O)11.53~16.34kg。  相似文献   

7.
对桂糖30号进行3个种植期、5种不同种植密度和3种不同施肥水平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桂糖30号新植蔗早春植(2月份种)和中春植(3月份种)产量都比晚春植(4月份种)极显著增产,而宿根蔗早春植和中春植都比晚春植产量减产。种植密度在90 000~135 000芽/hm2的各处理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低密度(75 000芽/hm2)的产量。在中肥水平(N525-P900-K450)下产量最高,施肥偏高或偏低产量都有下降的趋势。总的来说,桂糖30号于2月中旬到3月中旬种植,种植密度在90 000~120 000芽/hm2,新植蔗公顷适宜施肥量为速效N:450~550 kg,P2O5:700~900 kg,K2O:350~450 kg;宿根蔗公顷适宜施肥量为速效N:550~650 kg,P2O5:900~1 200 kg,K2O:450~600 kg,其蔗茎产量、蔗糖糖分及蔗糖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伽马2号’是云南省种植面积较大、鲜食品质较好的马铃薯地方品种,本研究对该品种的肥料需求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3414"设计方法探索该品种的最佳施肥量,以达到节本高效生产的目的。结果表明,在施农家肥的情况下,不施化学钾肥导致产量偏低,每667m2产量仅为1 000 kg左右;合理施肥可获得较为满意的产量,在不防治晚疫病的条件下,较低的施肥量,即每667m2施农家肥1 000 kg,纯N 6 kg,P2O5 4 kg,K2O 5 kg,可以保证每667m2收获2 t的产量;进一步加大施肥量只有在配合晚疫病防治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而获得更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9.
《中国马铃薯》2017,(5):290-295
以中晚熟鲜食马铃薯品种‘东农311’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密度和氮钾肥处理下的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以便为该品种的丰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光合特性在不同因素条件下表现不同,氮处理对SPAD(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极显著;钾处理对SPAD值和气孔导度的影响显著;密度处理仅对SPAD值影响显著。综合来看,SPAD值在施氮量为10 kg/667m2、施钾量为7.5 kg/667m2、密度为4 200株/667m2时最大;净光合速率在施氮量为15 kg/667m2、施钾量为7.5 kg/667m2、密度为5 000株/667m2时最大;气孔导度在施氮量为15 kg/667m2、施钾量为12.5 kg/667m2、密度为3 400株/667m2时最大。三个因素条件中,钾素对产量影响显著,且在施氮量5 kg/667m2、施钾量12.5 kg/667m2、种植密度为4 200株/667m2时产量最高,为3 150 kg/667m2;在施氮量15 kg/667m2、施钾量7.5 kg/667m2、种植密度为5 000株/667m2时商品薯率最大,为71.29%。  相似文献   

10.
王汉朋  景殿玺  周如军  傅俊范 《玉米科学》2018,26(6):160-164,169
研究秸秆还田对土壤pH值、EC值、土壤腐解的影响及秸秆还田土壤腐解液对玉米纹枯病菌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玉米秸秆还田量的增加,土壤pH值降低,EC值升高。随着玉米秸秆3个处理(9 000、4 500、2 250 kg/hm2)还田量下降,秸秆纤维素腐解率升高,分别为54.4%、67.4%、83.9%。秸秆倍量还田(18 000 kg/hm2)土壤腐解液浓度(0.041 g/mL)对玉米纹枯病菌有抑制作用,全量(9 000 kg/hm2)、1/2量(4 500 kg/hm2)、1/4量(2 250 kg/hm2)秸秆还田的土壤腐解液对病菌有促进作用。秸秆还田玉米纹枯病病害流行田间调查表明,病情指数为秸秆还田量9 000 kg/hm24 500 kg/hm22 250 kg/hm2不还田处理。  相似文献   

11.
湖北江北农场小麦肥效试验与施肥推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小麦测土配方施肥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以小麦品种郑麦9023为试验材料,通过在江北农场五个分场布置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对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小麦的增产效果明显,小麦施用氮肥的增产效果最好,磷肥次之,钾肥最小,相应增产率为17.5%~69.5%,纯增收入为917.2~2 464.1元·hm-2。通过配置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肥效模型,结合田间试验实际情况,确定小麦的最佳施肥量为纯N 140~160kg·hm-2,P2O550~60kg·hm-2,K2O 50~60kg·hm-2。  相似文献   

12.
红壤旱地花生“3414”肥料试验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配方施肥对红壤旱地花生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分析施用氮磷钾肥的施肥效应,可以为当地生产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各配方施肥处理花生的农艺性状和产量均有提高,14个处理中以N2P2K2处理(N 120 kg/hm2、P2O5 90 kg/hm2、K2O 150 kg/hm2)的产量和产值最高,分别为4302.0 kg/hm2和28393.2元/hm2,用二次回归分析,得出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 111.38 kg/hm2,P2O5 89.40 kg/hm2,K2O146.51 kg/hm2.综合肥料间互效拟合的方程和最佳经济施肥量,结合红壤旱地生产实际和施肥经验,建议施肥量为N 112~121 kg/hm2,P2O5 90~98 kg/hm2,K2O 147~156 kg/hm2.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三因素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花生一大蒜轮作模式下N、P、K配比对花生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确定花生最佳施肥方案。结果表明,施肥量与施肥方式的不同对花生生育性状的影响较小,当施肥量为纯N195kg/hm2、P2O5157.5kg/hm2、K2O240kg/hm2时,花生产量最高,为7030.05kg/hm2。  相似文献   

14.
华南春大豆氮磷钾肥配施效应及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华南春大豆生产的适宜施肥量,采用"3414"肥效试验设计,选用桂春豆106开展了氮磷钾肥配施效应和推荐施肥量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肥料配施可明显提高华南春大豆产量,各肥料因素对大豆产量的增产效应依次为磷氮钾,氮、磷、钾三因素之间存在互作效应,效应大小依次为氮磷磷钾氮钾;经模型最优分析表明采用三元肥效函数模型做出施肥决策是合理可行的,经回归模型的拟合得出推荐施肥量,达到最高产量时氮(N)、磷(P_2O_5)和钾(K_2O)的施肥量分别为80.6,21.6和58.4 kg·hm~(-2),达到最佳经济产量时氮(N)、磷(P_2O_5)、钾(K_2O)的施肥量分别为75.5,21.3和54.1 kg·hm~(-2)。这些研究结果将为华南地区春大豆合理施肥提供指导,为下一步建立施肥指标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茶叶高产优化施肥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研究以茶叶为材料,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311-B方案)设计,研究了N、P、K施用量与茶叶产量的相关性,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N、P、K三元素中,N肥的施用与茶叶产量的形成呈显著正相关,P、K也有一定的影响,它们作用的大小顺序为N>P>K,N-P、N-K、P-K之间的互作达到显著水平。经多元回归和频率分析方法理论上得到茶叶N、P、K三元素最佳方案是:N:0.406~0.435g/kg土,P2O5:0.159~0.170g/kg土,K2O:0.186~0.198g/kg土,N:P2O5:K2O为1:0.39:0.46。  相似文献   

16.
试验结果表明,为获得2.8~3.0t/亩块根产量,亩施肥量以N8kg、p_2O_59.6kg、K_2O8kg为宜;甜菜含糖率与施肥量呈负相关(r=-0.5484),但未达显著水平;甜菜的NAI与施肥量呈正相关(r=0.9909)。每亩N10kg、P_2O_5;12kg、K_2O10kg处理和N8kg、P_2O_59.6kg、K_2O8kg处理群体发育良好,LAI保持在3.0以上的时期长达45天以上,并有较强的净光合生产率,有利于产量形成;甜菜单株干物重与施肥量呈正相关(r=0.9600)高肥处理虽然生物产量高,但因T/R比高,叶部徒长,分配率低,而导致经济产量低。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施用N、P、K肥"3414"肥效试验表明,在厦门市翔安区当地试验条件下,N、P、K肥均影响马铃薯产量,且N、K肥对产量的影响较P肥大;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分析显示,马铃薯产量与N、P、K施肥量之间存在显著的三元二次回归(F=8.1025〉F0.05=5.9988;R=0.9737**)关系,推荐N肥马铃薯最高经济产量施肥量为277.64 kg.hm-2,N∶P2O5∶K2O=1∶0.24∶1.93,最高经济产量36657.24 kg.hm-2;N肥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为229.32 kg.hm-2,N∶P2O5∶K2O=1∶0.30∶1.85,最佳经济效益为36285.41元.hm-2。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测土配方3414肥效田间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肥效田间试验,以便提高马铃薯的单产,增加经济效益。试验采用"3414"完全试验设计。结果表明,在当地条件下,最佳经济施肥量N 6.04 kg/667 m2、P2O52.53 kg/667m2、K2O 9.26 kg/667 m2,最高产量为1 929 kg/667 m2。三要素比例1:0.420:1.533,肥料投入81.61/667 m2元,鲜薯产值1 735元/667 m2,施肥利润为291元/667 m2,投入产出比1:4.57。采用测土配方施肥能增加马铃薯产量,降低施肥成本,提高肥料当季利用率。氮磷钾肥合理配施,有利于增加薯重和结薯个数,增施钾肥能增加大中薯比例,提高马铃薯商品薯率。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永定烟后稻施氮磷钾肥的"3414"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地试验条件下,烟后稻最高产量641.6kg/667m2的施肥量为每667m2施用N12.1kg、P2O55.8kg、K2O7.4kg(N∶P2O5∶K2O=1∶0.48∶0.61)。最佳施肥效益1005.0元/667m2的施肥量为每667m2施N9.9kg,P2O57.8kg、K2O7.8kg(N∶P2O5∶K2O=1∶0.78∶0.78)。  相似文献   

20.
氮磷钾肥施用对甘蓝型春油菜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对青海省互助县种植的甘蓝型春油菜产量、养分吸收量和肥料利用效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和磷肥对春油菜(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2号)籽粒产量的提高有显著作用,钾肥的影响相对较小;与不施肥对照相比,氮、磷、钾肥的施用可显著促进成熟期春油菜地上部N、P、K素累积量(P<0.05);不同肥料的春油菜农学利用率分别为5.3kg/kg N、5.6kg/kg P2O5和1.7kg/kg K2O;肥料表观利用率分别为N 33.6%、P2O5 7.8%和K2O 52.0%, N、P、K肥对油菜籽产量的偏生产力分别为28.0kg/kg N、46.7kg/kg P2O5和26kg/kg K2O。青海省互助县种植条件下,当春油菜产量水平在3 504kg/hm2时,NPK配施条件下每生产100kg籽粒需要吸收N、P2O5、K2O量分别为4.6kg、2.0kg和5.6kg,氮磷钾比为1:0.43:1.21。油菜生产实践中实现高产目标需同时关注地力培肥和平衡施肥两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