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城镇化综合水平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熵值法从人口、空间、经济、社会、劳动就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六个方面对内蒙古2007年和2013年两个时期的城镇化综合水平进行测度,借助GIS空间自相关及热点区分析法,对内蒙古城镇化综合水平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城镇化综合水平在空间上差异较大,"东西部高、中间低"的总体格局在两个时期没有变化。城镇化综合水平空间自相关由弱变强,城镇化综合水平发展的热点区在鄂尔多斯地区,冷点区在乌兰察布市和锡林郭勒盟地区。区域发展条件的空间差异与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是内蒙古城镇化综合水平空间格局产生分异和演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2.
渭南市城市化水平和生态环境压力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8-2009年有关统计数据为依据,从人口、经济、生活方式、地域景观四个方面,构建渭南市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渭南市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同时引入生态环境压力指数对渭南市生态环境压力进行定量评价,并对它们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1998-2009年渭南市城市化综合水平持续提高;(2)生态环境压力与城市化综合水平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3)生态环境压力与城市化水平关系回归方程为y=30.105+37.988x,在a=0.05信度水平通过检验,实现了对二者之间的定量描述,以期为渭南市未来城市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内蒙古乌海市为研究对象,采用2004-2014年的数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确定权重,并运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对研究区域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在2004-2014年间,乌海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从失调衰退型过渡到勉强协调型再到优质协调型;在此期间,经济评价指数与生态环境评价指数存在偏差,但此差值在不断下降。因此,乌海市生态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发展步调趋于协调方向。  相似文献   

4.
税收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调节器,在经济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以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税务年鉴数据为基础,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内蒙古自治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研究绿色税收政策对内蒙古低碳经济发展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技术经济、消费及发展能力的因子得分偏低,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仍较低;税费绿化度在近年来呈增长趋势,但税费绿化度对消费、发展低碳经济指标相关度较低,表明税收政策对低碳经济的调节作用不明显,原因在于现行税收政策不能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文中进一步提出了税收制度改革应与低碳经济统筹结合,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完善税收制度,促进内蒙古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口-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关中-天水经济区为研究区域,通过构建人口与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该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耦合模型对各地区人口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经济区人口和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偏低,人口综合发展水平近年来有所下降,而经济综合...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的综合测度以及空间格局演化的研究,对于揭示城镇化发展的内在机理以及协调城市或区域之间发展的竞争与竞合关系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文中基于"人口-经济-社会-空间"四维一体的研究视角,综合构建了城镇化测度指标体系,运用GIS方法,对2000-2013年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驱动力主要为土地城镇化以及经济城镇化,但前者片面强调了城市建设用地的规模扩张,忽视了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而后者仍是由工业化的大力带动,经济城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吉林省推进的仍是一条粗放式和外延式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与国内发达省份相比,吉林省城镇化发展动力不足,城镇化发展质量较低以及效益不高,与发达省份的差距愈加明显,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之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但西部地区也是中国自然生态的极端脆弱区,人地关系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面临着一系列的生态破坏及退化问题。本文在充分理解生态环境承载系统内涵的基础上建立了生态环境承载系统综合评价体系,并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西部地区12个省区的生态环境承载系统进行了评价分析,其意义在于对生态环境承载系统不同层面的分析,揭露出我国西部不同地区导致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差异性以及不同地区可能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薄弱面。从而为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制定适宜的发展战略提供决策支撑,以保证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生态省建设水平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国家环境保护部2008年修订的生态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法、熵值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数及相应数值的"标准量化值",通过权数与指标量化值构建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对我国16个生态试点省2013年生态省建设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我国生态省建设存在地区差异,表现为东部地区生态建设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优于西部地区;2)东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系统建设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系统建设优于西部地区;3)西部地区生态系统建设优于中、东部,东部地区生态建设稍好于中部地区,但差别不大;4)中部地区环境系统建设优于东部和西部,西部要优于东部。因此,建议东部地区进一步提高环保产业比重和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降低地下水超采率和基尼系数,促进生态省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中部地区需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西部地区以保护脆弱生态环境为目标,进一步提高环境污染的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山东省城市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剖析城市化水平传统测度方法缺陷的基础上,从人口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活条件、生态环境等5个方面,构建了包括24个指标在内的城市化发展现代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省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根据综合得分,运用系统聚类方法将全省17地市划分为六大类型。分析了山东省城市化水平的地域分异特征,就各类城...  相似文献   

10.
以内蒙古肉羊产业为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区域产业经济与空间分异的关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内蒙古各盟市肉羊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并采用GIS中的空间自相关分析法研究盟市肉羊产业发展水平与空间分布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内蒙古肉羊产业在整体空间分布上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分布模式;在局部空间分布上肉羊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聚集区太少,较低的聚集区太多,且存在极化效应较强的"热点"现象,对此文中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