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渭干河流域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渭干河流域为例,计算了2000—2010年间上游山区、中游山间盆地、下游冲洪积平原的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了人类活动对流域不同区域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渭干河流域农田生态系统综合服务价值呈中游山间盆地>上游山区>下游冲洪积平原的空间分异特征,单位面积农田生态服务价值则表现为上游山区>下游冲洪积平原>中游山间盆地;流域农田生态系统综合服务价值呈增长趋势,其中上游山区增加了3.86亿元、中游山间盆地增加了2 .26亿元、下游冲洪积平原增加了6.02亿元;农田生态系统基本服务价值,上游山区、中游山间盆地及下游冲洪积平原年均分别增加0.56亿元、0.61亿元和0.75亿元;使用化肥等导致农田环境污染损失的价值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大趋势;农业耗水损失价值方面,上游山区和中游山间盆地年均分别减少 0.19亿元和 0.35亿元,下游冲洪积平原变化较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渭干河流域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主要是由农业现代化以及种植结构调整引起的,流域不同地貌单元主要影响因子及影响程度具有较大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进程中,农牧交错带聚落的形成、演变及分布格局具有很强的特殊性。文中利用地图资料、统计资料、深度访谈资料、地名志及地方志等资料建立聚落数据库,基于个案分析,研究了内蒙古扎鲁特旗聚落格局与形成。研究发现:牧村小且稀疏,蒙古族居多;半农半牧村规模适中,分布不均,蒙汉杂居;农业村大且密集,汉族居多。聚落形成经过四个阶段,即择优生成期(1932年前);缓慢增长期(1932~1949年);快速扩展期(1949~1980年);形成回落期(1980年后)。农牧交错带的聚落形成过程中,聚落类型、布局、景观在不断地变迁,对当地人民生活、公共服务、社会经济的改善和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目前,农牧交错区的新农村建设应充分考虑不同类型聚落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以历史文献、地方志、历史地图为基础,利用核密度分析、莫兰指数等方法对呼和浩特地区1572-2020年的聚落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聚落数量变化呈波动增长过程。明末清初聚落散落分布,清中叶确定基础集聚格局,民国时期奠定现代聚落格局。2)聚落空间集聚自南部长城沿线半湿润区不断向大青山北部半干旱区移动,发展过程中由插花式布局向条带状扩展布局转变,在武川县北部和黄河沿岸形成高密度集聚。3)水热条件和地貌状况是聚落发展的基础条件,人口数量变化是聚落兴起的前提条件,历史政策和社会经济繁荣是驱动农牧交错区聚落发展的主要因素,聚落格局演变实质上反映农牧交错带北移和地区农业化发展的过程。以上内容对重新认识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聚落的形成过程及原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牧区聚落时空特征及其形成机制——以正蓝旗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牧区聚落作为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重要载体与空间分布类型之一,研究其时空特征能很好的表征牧区乃至人类聚落发展的演变规律。基于GIS和Excel统计分析方法,探讨典型草原牧区正蓝旗在2000—2017年聚落的时空分布特征,进一步分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7年,正蓝旗聚落分布时空特征呈现急速增长的态势,聚落分布整体较为聚集,呈"南密北疏"的空间差异;研究区聚落斑块规模相差悬殊,小型聚落占主体。(2)区域上,聚落分布格局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在海拔1 196-1 428 m和坡度5°-15°的范围内分布的聚落较多,随着海拔和坡度的变化,聚落斑块数和规模趋于正态分布态势;随着道路和河流的变化,聚落斑块数和规模布局大致呈逐级递减的趋势。(3)水文、交通及地形地貌等地理要素对正蓝旗聚落区位的选择起到很大的限制作用,这三个因素也是决定聚落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总体上,分析该牧区聚落的发展变化与形成机制,可对整个牧区聚落空间布局调整、优化提供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区域人均碳排放的空间格局演变及俱乐部收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我国区域人均碳排放差异明显的客观事实,文中考察1995-2010年我国区域人均碳排放的空间格局演变过程,构建人均碳排放收敛模型,研究不同区域人均碳排放的收敛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时间的推移,绝大多数低人均碳排放区域已跨入中度人均碳排放型;中度人均碳排放型地区也已跨入较高人均碳排放型地区或者高人均碳排放型地区.(2)考虑时空效应,中国区域人均碳排放空间自相关性逐渐加强,且空间集聚呈连片分布的特征.(3)通过Moran§I指数对我国区域进行内生分组,采用空间面板模型估计技术,结果发现L-L地区人均碳排放存在空间俱乐部收敛,其他地区收敛趋势并不明显;结论启示了在一个区域俱乐部内部,建立一个低碳经济示范区,将可能对相邻地区产生良性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6.
乡村聚落是乡村人口居住和生产生活的场所,是乡村地域空间的人口聚居点,其形成和发展受自然条件和乡村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深刻影响。本文基于历史文献资料和统计数据,对历史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秦安县域乡村聚落的数量增长与发展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乡村聚落的分裂演变进行了理论假设与分析;运用GIS方法,对乡村聚落的区位演变和空间扩展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了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发展及空间扩展的基本特征与规律。  相似文献   

7.
乡村聚落是乡村人口居住和生产生活的场所,是乡村地域空间的人口聚居点,其形成和发展受自然条件和乡村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深刻影响。本文基于历史文献资料和统计数据,对历史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秦安县域乡村聚落的数量增长与发展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乡村聚落的分裂演变进行了理论假设与分析;运用GIS方法,对乡村聚落的区位演变和空间扩展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了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发展及空间扩展的基本特征与规律。  相似文献   

8.
氚同位素作为一种理想的示踪剂被广泛用于地下水循环研究。以玛纳斯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1953-2003年降水氚浓度恢复结果,结合活塞与全混模型得出地下水系统的平均滞留时间,并估算地下水系统的平均更新速率。结果表明:从冲洪积扇到冲洪积平原沙漠区地下水的年龄逐渐增大,滞留时间增长,更新能力变弱。不同地下水系统其更新速率差别较大,其中平原区潜水水流系统氚值最高,地下水的年龄在30年左右,更新速率在6%左右,更新速率最大,地下水更新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9.
中亚与新疆绿洲农业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实地考查和调研,应用“水热做图分析及干燥度法(K、K′值)]综合研究体系”,对中亚与新疆绿洲农区的形成条件、水热配合、分布类型及其对绿洲农业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初步将研究区分为2大类4小类,即山前冲-洪积扇及冲积平原绿洲农区和沙漠内河湖沿岸绿洲农区;4小类包括:① 中亚山前冲-洪积扇及冲积平原绿洲农区;② 新疆山前冲-洪积扇及冲积平原绿洲农区;③ 中亚沙漠内河湖沿岸绿洲农区;④ 新疆沙漠内河湖沿岸绿洲农区。不同类型绿洲农区的气候资源、土地资源以及环境和社会资源等的差异,给绿洲农业带来多方面的影响,突出表现在:① 灌溉模式。在加强水利建设、实施合理灌溉的基础上,中亚山前冲-洪积扇及冲积平原绿洲农区应充分利用雨季降水,实施节水灌溉;而新疆山前冲-洪积扇及冲积平原绿洲农区、中亚与新疆沙漠内河湖沿岸绿洲农区则更需强调节水灌溉。② 棉花生产。沙漠内河湖沿岸绿洲农区适合植棉;山前冲-洪积扇及冲积平原绿洲农区气温较高,也适合植棉,但需要配套的栽培技术,海拔较高、纬度偏北区域则不能植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陕北唐代以来聚落型遗址的数量、分布等信息的提取,结合历史时期气候冷暖波动情况,对近1300年来的聚落遗址数量和空间发生变化的控制因素进行了探讨。近1300年来研究区域内聚落遗址数量在不断减少,分布范围在空间上呈现出向毛乌素沙地东南缘靠近的趋势。通过重建大批古聚落遗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变化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其控制性因素可能并非为沙漠化或气候变化,统治者所采取的相关政策可能更为重要。在研究时段内,唐朝对生存于该区域的党项族采取羁縻府州制度进行管理,宋夏对峙时期党项族重视发展农业,宋政府也注意在当地的农业开拓;元明清时期为聚落址减少时期,统治者对研究区多采取封禁管理。管理政策更多成为近1300多年来聚落遗址数量变化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