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认同程度,是衡量旅游目的地旅游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文中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方法,从城市旅游吸引力、城市整体环境和居民文化交流角度,对郑州国内旅游形象的认同影响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城市整体环境(0.721)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认同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为城市旅游吸引力(0.662)和居民文化交流(0.635);上述三个影响维度中,交通住宿设施便捷(0.836)、旅游景点品质较高(0.655)和文化交流愉悦(0.713)分别拥有最高的解释度。研究成果在学术层面,拓宽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的领域和视野;在实践层面,分析了郑州国内旅游形象的认同影响因素与差异。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范围内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已成为热点.国家旅游竞争力对于一个国家保持和争取更大的旅游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研究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国家旅游竞争力与游客感知的关系.主要结论是:1)国家旅游竞争力与国家旅游感知形象、情感形象、满意度、忠诚度和推荐意愿之间具有显著关系.2)游客的国家旅游感知形象对游客的国家旅游情感形象具有正向、显著影响.3)游客对一个国家的旅游整体形象影响其对该国旅游的满意度、忠诚度和推荐意愿.4)国家旅游感知形象可划分为吸引物因素、环境因素、支持因素、氛围因素和经济因素等5个维度.文中研究从游客感知的视角研究了国家旅游竞争力与国际游客感知形象、情感形象、满意度、忠诚度和推荐意愿之间的关系,扩展了目的地竞争力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多数学者将旅游形象看作整体,研究其与游客行为意愿的关系,而关于深层关系的研究却寥寥无几。鉴于此,文中从国内现实游客感知视角出发,以市场调查资料为基础,运用SPSS、AMOS等软件,提取出西安市旅游形象的5个构成维度,继而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西安市旅游形象与游客行为意愿的关系结构模型。研究表明:城市旅游形象构成因子对游客行为意愿有着重要影响。在研究所得的五个形象维度中,旅游核心吸引物形象对游客行为意愿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旅游活动是青藏高原重要的人类活动。科学评估青藏高原县域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发展状况,既能够丰富旅游目的地评价范畴,又可以助力青藏高原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文中建构了青藏高原情境下县域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模型,并运用基于熵值的层次分析法、障碍度模型等方法实现合理赋权、问题诊断与类型识别。主要结论如下:1)虽然青藏高原有着西宁城区、拉萨城区等较优质旅游目的地,但各县域评价值总体仍较低且差异较大,呈现“东北边缘向西南高地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格局。2)各县域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在五大维度上表现迥异,参差不齐。3)各县域旅游目的地发展中的障碍因素不尽相同,但旅游可达性和旅游接待能力是制约青藏高原地区县域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4)青藏高原各县域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现状可分为四种类型:优质型旅游目的地、资源突出型目的地、辅助体系突出型目的地和待开发型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5.
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影响不同尺度游客的空间行为,对旅游细分市场营销和开拓具有重要意义。在回顾旅游地空间结构研究进展和分析旅游系统空间结构二维性的基础上,以旅行成本为衔接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提取了目的地空间结构中对市场具有影响的因子,构造了因子对市场影响的评价体系。选取敦煌市为研究样本的实证分析表明,在敦煌市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影响下,该旅游目的地市场结构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随距离衰减特征,而是形成了在1000km、2300km和3400km处的三个市场份额波峰,说明在敦煌旅游市场结构形成过程中,对市场结构产生根本影响的因子并不是距离,而是游客进入目的地的成本消耗。认为传统的引力模型在预测市场流量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目的地市场分析应根据空间结构特征进行。文章最后根据敦煌的市场特征提出了远西部旅游目的地重点发展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市场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6.
入境旅游目的地客流集散时空动态研究对于旅游目的地入境旅游市场精确定位、旅游业发展重点与方向的确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中构建了入境旅游目的地客流空间集中指数模型、入境旅游目的地客流重心模型、入境旅游目的地旅游市场竞争态模型及运用GIS功能对内蒙古2000-2013年入境旅游目的地客流时空动态演变及入境旅游市场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3年,内蒙古入境游客人数从391943人迅速增加到1616136人,年均增长率达12.50%,内蒙古东部与中西部入境游客数量差距巨大,且呈现东部地区入境游客数量增长速率逐渐降低,中部地区入境游客数量快速增长,西部地区入境游客数量增长缓慢特点;2)入境旅游目的地客流空间集中指数逐渐变少,表明入境客流在旅游目的地选择上呈现逐渐分散态势;3)入境客流重心的运动模式呈现由“中部-东部-中部”的动态流动模式,市场重心于2000-2007年逐渐向东部地区偏移,2007-2013年逐渐向中部偏移,表明内蒙古入境客流重心不稳,入境旅游客流集散空间变化较大;4)入境旅游目的地旅游市场中缺少明星市场,有2个金牛市场、6个幼童市场和4个瘦狗市场,表明内蒙古地区入境旅游目的地市场发展水平较低,但发展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7.
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是近年来国内外旅游学者研究的重点。文中以塔尔寺景区为例,在实地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理统计,从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旅游总体感知等角度分析了宗教型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旅游感知及其态度,并比较了不同人口学、社会学特征的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和态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对甘肃省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基础和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指出目前甘肃旅游业已具备了构建旅游产业集群的基本条件,但目前旅游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不强、空间发展不平衡、旅游产业链尚不完善.培育区域旅游品牌、整合地区间资源和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链,是甘肃省构建旅游产业集群的三个基本维度.  相似文献   

9.
作为冰雪经济的核心业态,中国冰雪旅游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备受学界和业界关注。文中通过专家访谈、文献梳理与实地调研,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冰雪旅游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构建了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创新模式,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创新路径。研究表明:中国冰雪旅游面临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和更为规范的约束环境,消费市场“热雪沸腾”但目的地形象模糊,滑雪休闲度假新业态面临双重市场挑战,冰雪旅游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从产业集群的形态创新、业态融合的内容创新、科技赋能的技术创新、政企协作的机制创新、中国特色的道路创新五个方面,构建了“形态-内容-技术-机制-道路”五位一体的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创新模式。最后,从高铁促进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新技术催化冰雪旅游效率提升、冰雪旅游目的地形象挖掘和提升、滑雪度假区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与冰雪旅游协调发展、冰雪旅游资源环境全阶段优化等六个维度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网红旅游目的地形象对游客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促进网红旅游目的地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以网红城市重庆为例,利用社会交换理论构建目的地形象对环境友好行为的作用模型,通过验证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和目的地信任的调节作用开展游客环境友好行为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显著正向影响游客的环境友好行为。2)感知价值在目的地形象与环境友好行为的关系间存在中介作用。3)目的地信任显著正向调节目的地形象和环境友好行为的关系。4)感知价值对目的地信任在认知形象与环境友好行为之间的调节效应起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揭示了目的地形象对游客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情境,为网红旅游目的地提升游客的环境友好行为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1.
作为旅游价值共创的重要方面,游客公民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深入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热点议题,但从旅游目的地感知角度给予的关注却较少。文中基于“刺激-机体-反应”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以处于旅游地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山东和青海两个目的地的685份调查问卷为依据,实证分析旅游目的地感知对游客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旅游目的地感知、地方认同和满意度对游客公民行为的正向影响显著。2)满意度和地方认同在旅游目的地感知对游客公民行为关系中均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旅游地生命周期阶段对“旅游目的地感知-地方依恋-游客公民行为”影响路径产生部分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为旅游目的地游客公民行为的有效激发及旅游价值共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2.
西安作为一个成熟型的旅游目的地 ,正处于旅游生命周期的停滞阶段 ,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本文在作者编制西安市旅游发展“十五”计划的基础上 ,从资源 (Resources)、市场(Market)、形象 (Image)和产品 (Product)四个方面对西安旅游拓展进行研究。将产品和市场的拓展与地区旅游形象重塑结合起来 ,并认为产品拓展的内涵是完善与深化西安旅游产品谱系和延伸旅游目的地产品空间 ,构建“大西安”旅游圈。基于RMIP的区域旅游拓展模式对于成熟型旅游目的地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游客感知的呼伦贝尔旅游形象营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游客感知的视角出发,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法,以呼伦贝尔为实证进行研究,探讨游客感知对目的地旅游形象营销的影响。通过构建游客感知-旅游形象营销模型和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指出旅游形象营销与游客感知是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进行旅游形象营销要重点关注旅游形象的规范、旅游形象的传递、游客旅游形象的体验、旅游形象的改善修正等四个节点,以期提高呼伦贝尔旅游形象营销的科学性和效率性。  相似文献   

14.
以最新验收的168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所在的133个节点城市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平台,运用量化模型探究旅游经济联系网络的空间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示范区创建后区域旅游经济联系网络强度明显增强,旅游经济协同格局初步形成,呈现单一“极核”向“多中心、多群落”的演变态势。2)区域旅游经济联系突破空间邻近性限制,受旅游产业基础、目的地供给、客源市场和旅游通道四维要素驱动,各因素呈现区域异质性特征。3)旅游资源禀赋和交通可达性促进其资源生产力,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增进其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旅游接待服务水平构成其服务支撑力,市场需求、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政策形成其社会经济支持力。  相似文献   

15.
依托实地旅游市场调查数据,以地理集中度指数、空间使用曲线以及旅游感知评价法,对天津滨海新区旅游市场的空间结构、旅游者行为特征及感知评价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特征和不同发展阶段的旅游目的地旅游市场空间结构及旅游者行为进行了讨论。从结果来看,滨海新区旅游市场空间结构方面,符合东部沿海地区综合性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市场空间结构特征,表现出较强的距离衰减规律;在旅游者行为特征方面,滨海新区符合发展初期旅游目的地的游客行为特征,呈现出以观光为主的低消费旅游模式。  相似文献   

16.
依据新疆可可托海景区游客满意度调查问卷获得数据,应用IPA理论对可可托海旅游目的地形象内在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得出构筑可可托海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要素包括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服务、旅游吸引物、旅游外部环境四个方面.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IPA分析对重要性和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旅游目的地形象指标的表现性普遍低于重要程度;旅游服务是游客最为关注的内容,旅游外部环境是游客满意度最高的内容;可可托海旅游形象迫切需要提升的因素包括景区交通现状、公共休憩设施、餐饮卫生、旅游商品等.根据可可托海旅游形象存着的优劣势,提出可可托海旅游形象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7.
旅游涉入、满意度、地方依恋是旅游和休闲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文中构建了以旅游涉入为前因变量,满意度为中介变量,地方依恋为结果变量的结构模型,以西柏坡红色旅游景区为案例地,运用SEM(结构方程)方法来检验旅游涉入、满意度、地方依恋之前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红色游客满意度完全中介旅游涉入对地方依恋的影响;而且,地方依恋两个维度中,地方认同维度会对地方依赖维度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本次调查研究的结果,修正了Prayag等(2012)、王坤等(2013)提出的旅游涉入对游客地方依恋会产生直接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品牌是旅游景区的重要无形资产,景区品牌价值货币化评估是景区资产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旅游景区品牌价值包括旅游吸引物、旅游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旅游者对景区吸引物与服务的认可与信赖。品牌权益是由品牌引起的价值增值,品牌权益与品牌价值成正相关。旅游景区品牌权益的大小取决于旅游者愿意为此品牌支出的溢价大小和旅游者的偏好程度,景区品牌价值量与景区产品的市场销量、品牌持续年限、贴现率有密切关系。通过游客问卷调查获取数据,采用最大品牌权益法对凤凰山景区品牌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评估,其品牌价值为5.73亿元。  相似文献   

19.
依据韩国文化观光研究院与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发布的2009-2011年《外来游客实态调查》资料对中国游客以韩国作为旅游目的地时考虑的目的地选择属性因素进行年度变化分析,同时考察游客满意度与重游意向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年度的旅游目的地选择属性因素有差异.2009-2011年间一直位于选择属性前三位的是自然风景、购物、流行时尚等因素.其中”购物”因素的比重自2009年以来一直在增加,2011年成为首选因素.基于年度的旅游满意度与重游意向没有差异.2009年以来中国游客的满意度为4,说明中国游客对韩国旅游整体上是满意的;2009年以来重游意向为3.84,说明中国游客的重游意向较大.  相似文献   

20.
运用城市地理学中的经典理论-中心地理论,选取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两项衡量旅游目的等级的指标,研究了中国入境旅游目的地空间形态和演变态势。研究发现,交通条件对入境旅游目的地空间形态的影响显著。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等60个城市的入境旅游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入境旅游目的地呈现"三棱锥体"形态。北京入境旅游目的地形成了以北京为棱锥顶,以天津、青岛和大连为棱锥底的"三棱锥体"形态;上海入境旅游目的地形成了以上海为棱锥顶,以南京、杭州、苏州为棱锥底面的入境旅游目的地格局;广州入境旅游目的地体系目前还处于发育当中,二、三级入境旅游目的地仍在不断变化。文中运用中心地理论探讨入境旅游流空间形态和机制,旨在为入境旅游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力求能从宏观上把握中国入境旅游流特征,进而为入境旅游的均衡发展和各省市旅游政策的制定等宏观决策提供理论层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