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掌握石羊河下游矮脚锦鸡儿群落生长状况。[方法]在对石羊河下游矮脚锦鸡儿群落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应用Simpson和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和Pielou物种均匀度指数对群落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石羊河下游矮脚锦鸡儿群落共有10科14属16种植物组成。植物区系组成简单,温带成分占优势。驼驼蒿、沙生针茅和蝎虎霸王对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灌木和多年生草本在群落中占有重要地位。[结论]矮脚锦鸡儿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均匀度高,群落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2.
为了掌握石羊河下游红砂群落近年来的生长状况,在对石羊河下游红砂群落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应用Shannon-Wiener和Simpson物种多样性指数和Pielou物种均匀度指数对群落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石羊河下游红砂群落的物种共有24种,分别属于9科,21属;有小灌木或半灌木12种,多年生草本3种,一年生草本9种;红砂群落物种组成单一,科属组成分散;植物区系表现出明显的温带性质;红砂对群落的结构及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群落稳定性由半灌木和小灌木决定;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物种均匀度高,群落物种优势度低,群落较为稳定。综上所述,红砂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物种均匀度高,群落物种优势度低,群落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海南霸王岭南亚松(Pinus latteri)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采用样方法对南亚松群落的物种组成、地理成分、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霸王岭南亚松群落植物种类丰富,共有66科146属230种,以樟科(Laur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茜草科(Rubiaceae)为主要优势科,南亚松(Pinus latteri)、九节(Psychotria asiatica)、银柴(Aporosa dioica)为主要优势种,优势属不明显;2)南亚松群落的植物地理联系广泛,以热带成分为绝对优势,含杉木属(Cunninghamia)一个特有属;3)不同海拔梯度南亚松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有差异,其中,物种丰富度指数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而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指数均随海拔的升高呈现先降低再增加的趋势;4)南亚松群落结构复杂,其径级和树高结构都是典型的倒“J”型,群落中南亚松的径级和树高结构呈钟形,说明南亚松群落稳定性高,更新状态良好,能够稳定演替发展。  相似文献   

4.
贵州青钱柳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贵州省青钱柳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特征,以典型青钱柳群落为研究对象,采取常规植物群落学调查方法,分析贵州省青钱柳群落物种组成、结构、类型及多样性,结果表明:(1)根据各样地优势物种是否相同,划分为8种青钱柳群落类型(群落Ⅰ至群落Ⅷ),其中群落Ⅰ为青钱柳伴生群落,群落Ⅳ和Ⅶ为青钱柳纯林,其余5种为青钱柳与其他阔叶树种...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恢复阶段狼牙刺群落下植物恢复过程的动态特征:从灌木和草本各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看,不同阶段狼牙刺群落表现出大致相同的趋势,即草本层>灌木层。同一层次的物种多样性指数D和H′虽然数值不同,但在不同阶段狼牙刺群落有基本一致的趋势,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基本上随恢复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草本层多样性指数在荒草地阶段较高,其他阶段的狼牙刺群落随恢复时间的增加而减少。随着群落恢复,群落相似性增加。总体上,随着狼牙刺群落的恢复,不同科属的植物种类在增加,群落生态优势度增加,群落趋向稳定。采取封禁措施,减少人为干扰,是狼牙刺群落恢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周至老县城境内杨家沟典型森林群落的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为植被恢复与重建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编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对森林群落进行分类,以物种丰富度S、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为指标,对群落多样性及其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区的28个样地可分为9个群落类型;群落多样性顺序为:华山松林>白桦+太白杨林>兴山榆林>短柄枹栎林>锐齿槲栎林>山杨+糙皮桦林>油松林>红桦林>刺叶高山栎林;该区域的9种森林群落共容纳植物243种,其中蕨类植物4科4属4种,裸子植物2科4属5种,被子植物58科151属234种;物种多样性随海拔梯度呈规律性变化,即在海拔1 525~1 920 m呈上升趋势,在1 920~2 340 m呈下降趋势。【结论】研究区群落受人畜干扰强烈,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人为因素对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演替过程的干扰与破坏;对现有的中、幼龄林应加强抚育管理,促进其恢复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紫薇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薇群落植物种类较为丰富,有维管植物45科71属77种,地理成分较为复杂,区系过渡性特征明显;群落的外貌是由小型叶、单叶、纸质叶、非全缘叶为主的高位芽植物所决定;群落可以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灌木层的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均大于乔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均匀度以草本层最高,灌木层次之,乔木层最小。  相似文献   

8.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人工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主要人工群落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人工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 .对不同地段的 3种人工群落类型样地材料分析表明 ,群落垂直结构较复杂 ,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人工模拟生态系统森林群落有数量较多的层间植物 ;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  相似文献   

9.
董强  李凯荣  崔宏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232-5234
采取随机取样法对渭北黄土高原淳化县自然和人工恢复植被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植被类型典型群落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王家山地区4种群落中共发现植物67种,分别隶属于24科56属。乔灌群落的外貌特征主要由高位芽植物决定,而草地主要由地面芽植物构成。物种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的大小顺序均为草地群落〉灌木群落〉乔木群落,而它们的Simpson指数大小顺序与之相反;乔木林之间群落相似性指数最高,乔木林和灌木林与草地的相似性指数均很低。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了解昭通北部地区珙桐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点,于2008年6月和2010年6月分别进行了两次野外样地调查,并对珙桐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群落物种丰富,在4 500 m2的样地内共有维管植物70科121属190种,且含有较多的古老、特有和稀有物种。(2)珙桐种群优势地位明显,在9块样地中有5块样地以珙桐为单优势种,其平均重要值为27.83。(3)群落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Pielou指数都比草本层、乔木层低,这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的特点较为相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黄河下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方法]2011年4~6月,对黄河下游利津河段浮游植物进行定性定量研究,并结合浮游植物种群特征,探讨了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该河段共有浮游植物5门114种,丰度为0.90×104~303.35×104ind/m3,平均丰度是27.20×104ind/m3;生物量为0.008~5.890 mg/m3,平均生物量0.641 mg/m3;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及Simpson’s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59、0.36和0.55。SPSS数据分析表明,影响浮游植物丰度的主要环境因子是透明度,浮游植物丰度与透明度呈正相关,回归方程为y=-393.8+115.5x-11.1x2+0.35x3(n=18,R2=0.952,F=92.665,P0.01)。[结论]黄河下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发生改变,透明度是其主要环境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2.
以塔里木河下游人工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调查了重建后植物群落的群落特征,分析了重建后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重建后物种数增加了8种,物种丰富度S、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指数、盖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而生态优势度指数SN有所下降,意味着重建区内物种多样性、群落的均匀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重建已达到了初步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阿拉善荒漠绵刺克隆生长格局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绵刺在不同环境胁迫下 (干旱、盐碱化、贫瘠化和随机干扰 )所形成的独特构型特征 ,即克隆性 ,是了解绵刺生态适应性的关键 .绵刺的克隆性是由根部劈裂形成间隔物较短的密集型克隆生长构型及枝条自然压枝形成间隔物较长的游击型克隆生长构型所构成 .该文对绵刺两种克隆生长构型的分枝数目、分枝角度和分枝强度等克隆格局参数进行绵刺克隆生长格局研究 ,并结合绵刺种群格局分析 ,指出绵刺克隆格局在绵刺生存对策中所表现的对异质性资源响应的方式 ,这种响应方式在克隆生长构型改变、风险分摊、营养扩散和种群增长过程等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可塑性 ,从而表明绵刺对环境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  相似文献   

14.
高远  朱秀林  邱振鲁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841-4843
茶山地处鲁东南地区,为全面了解其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2006年7月和10月对茶山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野外调查,记录到高等植物352种,隶属90科250属,获得标准样方11个,面积6 600 m2。样方数据显示,该区域乔木种类匮乏,乔木层平均物种数2.55,Shannon-Wiener指数平均值0.48;灌木层平均物种数10.55,Shannon-Wiener指数平均值1.68。该区域受人为干扰影响显著,正处于群落演替早期,物种多样性偏低。  相似文献   

15.
太子河北支河岸带植物群落特征及其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野外样方调查数据为基础,详细调查了太子河北支河岸带植物群落的组成,种类和外貌,应用重要值计算了太子河北支河岸带植物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并分析了其物种的多样性差异,从而为太子河北支河岸带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结果表明:太子河北支河岸带植物群落18个样方中共有18科60属91种,物种组成以菊科、禾本科、莎草科、蔷薇科、蓼科植物为主,植物种类以中华结缕草、珍珠梅、水蒿、金盏银盘、龙蒿、狗尾草、湿薹草、水蓼等为主。太子河北支河岸带植物群落结构简单,物种组成较少。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从多样性指数的数量特征来看,丰富度指数4.00~17.00,Pielou均匀度指数0.66~0.86,Simpson多样性指数0.61~0.85,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1.12~2.24,Simpson优势度指数0.15~0.39。太子河北支河岸带受到人为活动干扰,如农业生产、挖沙等人为活动干扰降低了群落多样性水平。  相似文献   

16.
以淮河源生态功能区为调查区域,调查了主要林地类型的群落样地,通过设置样地调查群落结构特征、林分蓄积量和株数,分析该群落的种类组成及物种的丰富度和多样性。结果表明,调查区域部分林地郁闭度高,密度大,林木成材较差;由于大面积连片种植杨树、马尾松、板栗等,造成各种病虫害的发生,由于是连片生长,造成病虫害传播快,防治困难;群落结构稳定,生态保存基本良好,尚未发现大面积生态破坏现象。  相似文献   

17.
根据样方调查,对澳门青洲山血桐(Macaranga tanarius)群落的种类组成、外貌、群落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澳门青洲山血桐群落属于南亚热带次生性常绿阔叶林,在700 m2的样地中有维管束植物66种,隶属于39科62属,其中以热带成分占绝对优势。群落优势种为血桐,重要值为119.25,优势科为大戟科、茜草科等。群落终年常绿,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2亚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层间植物丰富,3个层次多样性格局基本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对优势种群的年龄结构分析表明,该群落处于增长状态。群落频度分布规律为A级〉B级〉C级〉D级〈E级,与Raunkiaer的L形频度定律曲线相一致。与其他邻近地区进行比较,群落物种丰富度较高。澳门青洲山血桐群落是迄今在澳门发现的保护得最好的血桐群落,因此,建议对青洲山的植被进行适当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野外样方调查方法分析建瓯市吉阳镇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种类,利用重要值计算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并分析了群落整体及其不同层次物种多样性的差异。研究表明:调查的10个样方中共有59科108属209种,物种组成以蔷薇科、壳斗科、山茶科、樟科、杜鹃花科、豆科为主,植物种类以马尾松、黄山松、米槠、木荷、甜槠、石栎为主。吉阳镇植物群落结构复杂,物种组成种类、数量较多,群落总体物种多样性水平较高。从多样性各指数值来看,Margalef丰富度指数变化范围为1.435~5.334,Shannon-Winner优势度指数变化范围为1.141~2.525,Simpson多样性指数在0.396~0.781范围内波动,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为0.515~0.798。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了解梯级电站开发后泾洋河水质状况,于2009年8月对泾洋河段干支流浮游生物进行采样和鉴定。结果监测到浮游植物5门21种(属),隶属于硅藻门13种(属)、绿藻门4种(属)、蓝藻门2种(属)、金藻门和黄藻门各1种(属);浮游动物2门10种(属),隶属于原生动物门8种(属)和轮虫类2种(属)。综合分析泾洋河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河段水质状况良好,属于轻污染或无污染状况;浮游动物生物群落结构组成较单一,丰富度与均匀度值均较低,易受外界环境因子的干扰。  相似文献   

20.
樟子松树栖真菌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病害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樟于松叶、枝、芽、果等部位进行组织切片和真菌分离培养,鉴定出真菌24种,其中于囊菌3种、担子菌1种、半知菌20种。这些真菌种群在樟于松树体上可分为芽栖真菌、叶栖真菌、枝栖和果栖真菌4大类,其种类组成和数量与樟于松树龄、叶龄、枝龄、树冠层次等有密切关系。芽栖真菌种类和数量随树龄的增加而增多,叶栖真菌(特别是兼性寄生真菌)的种类和数量随叶龄的增加而增多,枝栖真菌种类和数量随枝龄的增加而增多。樟于松树栖真菌种群组成也随环境条件而发生变化,在发病的樟于松林分内樟于松枯梢病菌数量激增占主导地位,环境条件的恶化是促成变动的主要原因。在健康的樟于松林分内也广泛地分离到樟于松枯梢病菌,表明该病害是潜伏性的侵染病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