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贫血病毒衣壳蛋白基因的PCR扩增和克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鸡贫血病毒(CAV)衣壳蛋白基因(1,4kb),并将此基因克隆进PUC-18载体中。通过原位杂交、酶切分析、Sdisplay status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贫血的诊断与类症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军 《农技服务》2008,25(4):74-74
介绍了鸡传染性贫血的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及类症鉴别。  相似文献   

3.
贫血因子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贫血病是一种新的病毒性疾病,可引起鸡再生不良性贫血(骨髓障碍引起的贫血)。病毒在分类上的位置未确定,故称鸡贫血因子(CAA)。本病在世界各地广泛存在,1979年日本首次分离到此病毒,以后在德国、瑞士、荷兰、美国、澳大利亚、非洲等许多国家发现该病,其危害在程度日益加重。我国在进口鸡群中也发现本病,并分离到病毒。从临床病理解剖观察,在我省也疑有本病存在。  相似文献   

4.
鸡贫血病毒衣壳蛋白基因的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淑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460-3462
[目的]为VP1蛋白的免疫学研究和鸡贫血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将1个新克隆的鸡贫血病毒vpl基因(AF448446)在大肠杆菌DE3中进行表达,并对该蛋白进行纯化。[结果]结果表明:已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pET30(b^+)-vp1;VP1蛋白已成功诱导表达并得以纯化;获得的VP1蛋白序列与已发表的VPl蛋白序列存在差异。[结论]试验克隆的vp1基因大小为1347bp,编码449个氨基酸的蛋白。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贫血病PCR试剂盒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的VP1、VP2基因序列的结构特点,设计合成了一对引物,建立了检测鉴别鸡传染性贫血病毒PCR技术,并研制出CIAV—PCR检测试剂盒。试验结果显示,该CIAV—PCR检测试剂盒对参考菌株和地方分离株均能特异性地扩增出420bp条带,而对其他禽病病原体的扩增结果为阴性;该CIAV—PCR试剂盒最低能检测出10fg的CIAV DNA模板;保存期测定结果显示,在-20℃条件下保存至1、3.6、9个月时,试剂盒的敏感性无明显变化,仍能检测到10~100fg的CIAV DNA模板,保存至12个月时其敏感度虽然降低了1个滴度,但仍能100%检出人工感染鸡的临床样品。表明该CIAV—PCR检测试剂盒对CIAV临床样品的检测具有特异、敏感、快速和准确的特点,适合在临床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鸡贫血病毒衣壳蛋白基因的PCR扩增和克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鸡贫血病毒(CAV)衣壳蛋白基因(1.4kb),并将此基因克隆进pUC-18载体中。通过原位杂交、酶切分析、Southern杂交及其标记成探针对CAV基因组的特异性反应等试验证实所获得的克隆是含有CAV衣壳蛋白基因的重组质粒克隆。此工作为下一步CAV衣壳蛋白体外表达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贫血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鸡传染性贫血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原、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临床防治。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利用地高辛标记的085 kb 的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 C A V) 核酸探针, 对江苏某地区疑为 C A V 的15~30日龄病鸡的肝 D N A 样品进行斑点杂交。结果在被检的20份样品中有6份为阳性,阳性率为30% 。对相同样品根据已知引物(特异性扩增出 C A V 的058 kb D N A) 进行 P C R 扩增, 所得结果与斑点杂交相同。对应的病鸡血清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 I F A), 有7份为 C A V 抗体阳性, 与 P C R 扩增结果的符合率为83% 。初步结果表明, 江苏某地区存在 C A V 感染。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基因组及其编码蛋白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病毒感染可直接或间接损害免疫系统的细胞,从而引起鸡群免疫应答功能不全,产生免疫抑制,使机体免疫力低下,导致疫苗免疫失败以及继发感染发病率增加.近年来,一些家禽由病毒感染所引发的免疫抑制越来越严重,因多处于隐性或亚临床感染状态而易被忽视.鸡免疫抑制性病毒主要包括鸡马立克氏病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和禽白血病病毒等.  相似文献   

11.
正禽呼肠孤病毒感染、鸡传染性贫血、鸡包涵体肝炎3种鸡传染病的共症是都表现为免疫力低下。禽呼肠孤病毒的感染可引起鸡病毒性关节炎或腿鞘炎、肠道疾病、呼吸道疾病、免疫抑制和吸收不良综合征、矮小综合征等多种疾病,其中以病毒性关节炎或腱鞘炎最为常见;鸡传染性贫血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其特征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症,全身淋巴组织萎缩;鸡包涵体肝炎  相似文献   

12.
鸡贫血病毒(chicken anemia virus,CAV)是诱导雏鸡发生免疫抑制的重要病原之一。应用PCR方法从安徽某鸡场送检病鸡肝组织中检测并鉴定CAV,扩增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插入pcDNA3.1(+)载体,并引入含Kpn I (GGTACCCAG)酶切位点的9 bp外源性标签,获得顺次连接的双拷贝CAV基因组的重组质粒,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鸡MDCC-MSB1淋巴细胞并拯救出CAV感染性克隆毒株。经动物试验,感染性克隆毒株在接种1日龄健康雏鸡后15 d,对胸腺等免疫器官指数影响较小,胸腺病变不明显,表明其感染能力减弱,为进一步分析CAV致病机制和筛选疫苗候选株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将6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分别接种鸡胚肾细胞(CEKC)和气管环培养(TOC)。6株病毒无论是否已经适应于鸡胚,都在气环培养中能引起病变。病毒适应于CEKC,是与病毒在鸡胚和细胞培养上的传代次数有关。分别用SPF鸡胚、非免疫鸡胚和普通鸡胚制备在TOCIBV-M41株的IC50,结果用于SPF鸡胚和非免疫鸡胚制的TOC测定的ID50都获得较镐滴度,而在普通鸡胚制备的TOC中IC50明显低。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贫血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鸡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是继传染性法氏囊病后又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常给养鸡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文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就本病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诊断要点方面进行简要阐述,提出针对性防控对策,以期为诊治鸡传染性贫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我国肖山鸡、白耳鸡、狼山鸡、乌骨鸡、油鸡、白耳鸡(♂)×肖山鸡(♀)、肖山鸡(♂)×白耳鸡(♀)7个不同地方鸡种肌肉硫胺素含量进行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肌肉中硫胺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白耳鸡、肖山鸡(♂)×白耳鸡(♀)、肖山鸡、白耳鸡(♂)×肖山鸡(♀)、乌骨鸡、狼山鸡、油鸡,其中白耳鸡肌肉硫胺素含量显著高于乌骨鸡、狼山鸡和油鸡(P<0.05),而与肖山鸡及两个正反交组合杂种鸡没有显著差异(P>0.05),乌骨鸡、狼山鸡及油鸡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性别间分析结果表明母鸡肌肉硫胺素含量有高于公鸡的趋势,但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并不显著(P>0.05)。此外,各地方鸡种肌肉硫胺素含量与体重相关分析表明,肌肉硫胺素含量与体重呈负相关,其中乌骨鸡、油鸡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16.
以8只安卡红公鸡和120只朝鲜母鹌鹑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鸡()与鹌鹑()的属间杂交,探讨提高鸡与鹌鹑属间杂交受精率的输精方法,分析鸡与鹌鹑属间杂交中亲本母鹌鹑个体间的受精率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其差异是否存在遗传性。结果显示,鸡与鹌鹑属间杂交的受精率以每天输精两次(9:00和21:00)、每次每只输精量0.020 mL和输精深度1 cm为最高(49.38%);鸡与鹌鹑属间杂交的杂交母本鹌鹑个体的受精率(0~97.45%)存在较大差异,而这种差异可能并不具有遗传性。  相似文献   

17.
浅析鸡白痢的综合防制李瑞才卫陆梅(济源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济源454650)朱运强(焦作市农牧局)鸡白痢是鸡的一种常见传染病。雏鸡多表现为急性败血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耐过鸡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受阻;成年鸡表现为慢性或隐性感染,并随粪便向外排出病...  相似文献   

18.
杨知 《农家参谋》2008,(9):21-21
白冠病多发生于高温多湿季节,呈明显的季节性流行。以贫血、消瘦、鸡冠苍白为主要特征。雏鸡、育成鸡死亡率较高,成年鸡发病后可使产蛋率下降30%~50%。病鸡精神萎靡,闭目呆立,食欲废绝,流黏性口液;个别鸡口流暗红色血水,  相似文献   

19.
将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强毒株C364和弱毒株C545分别接种1日龄鸡传染性贫血病毒抗体阴性的健康雏鸡,于接种后第7天和14天每组抽查3只测定血球压积值,并在接种后第1、3、5、7、10和14天各组分别宰杀3只雏鸡,取胸腺、肝脏和骨髓组织,用竞争性PCR测定其病毒含量.结果表明,雏鸡感染CAV,后表现为血球压积值下降,其中强毒感染鸡较弱毒感染鸡的红细胞压积值下降幅度大;病毒能够在雏鸡胸腺、肝脏和骨髓内繁殖,其中胸腺内病毒增殖最快,病毒滴度最高,肝脏其次,骨髓最低.  相似文献   

20.
鸡住白细胞虫病的诊断与治疗王克领王四保魏成斌兰亚莉(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郑州450002)1996年8月,郑州市郊县某养鸡户饲养的爱维因肉鸡,发生了以贫血症状为主的疾病,经流行病学、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鸡住白细胞虫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