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改进养虾模式,采用先进养虾技术 随着对虾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各种先进养虾模式和实用技术不断得到推广应用。为此,要改变过去粗放养殖和大水面养虾模式,因地制宜地采取封闭、半封闭小面积高密度精养、多级轮养或淡化养殖等养虾模式,采用虾苗肥水下塘、中间培育和水质调控等技术,培育天然适口的基础饵料生物,使虾池维持一定单细胞藻类等浮游生物数量.以补充时虾适口的天然生物饵料,减少配合饵料投喂量,降低饵料系数,增加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2.
养殖南美白对虾采用颗粒配合饵料,由于这种饵料售价较高(4000~5000元/t),因而饵料成本是其主要开支,要占70%以上。因此,在养殖中合理地节省饵料,降低饵料系数是养殖南美白对虾  相似文献   

3.
养殖生产中影响鱼饵料系数的几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饲料是养殖鱼类的物质基础,所占费用一般是总费用的70%~80%。因此解决饲料费用成了关键问题所在,当然,鱼类的消化率受影响的因素是多放面的,比如饲料的配方、加工  相似文献   

4.
大口鲶一般仅作为池塘配养对象,近年来,国内一些单位探索了在水库中用网箱养殖大口鲶,取得了一定的产量,但所喂饵料大多为野杂鱼类、动物内脏等鲜活饵料,规模难以扩大,并直接影响了养殖效益及推广。2001年在邹平县西董会仙水库进行了人工配合饵料网箱养殖大口鲶高产试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平均每平方米净产大口鲶71.8kg,当年孵化鱼苗当年养至1065g,饵料系数2.07。  相似文献   

5.
金霄  李灿 《河南农业》2016,(35):44-45
生物饵料是在人们精心筛选和培育之后,将饵料以活体的形态运用到水生生物的养殖中.其中,微藻生物被作为生物燃料来应用已经非常普遍,作为饵料应用于水产养殖中同样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具有其他生物没有的特点,其顽强的生命力,无论是在陆地上培养还是在水下培养都可以获得更多的藻类产品,给水生生物带来的营养也是非常丰富的.另外,动物性生物饵料是指在水面上栖息的一些昆虫类生物,水生生物会自行出水捕食,其对于水生生物的生长非常有利.基于此,详细叙述生物饵料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如何培养生物饵料以及对生物饵料未来发展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7.
饵料系数又称饲料系数.是指投喂的饲料量与养殖对象总净增产量的比值.其比值越小,表示增加单位水产品产量所用的饲料越少.因此比值越小,也即饵料系数越低,也就是降低了饲料成本,提高了养殖的经济效益.在养殖过程中,降低饵料系数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在养殖生产中的全过程.现将降低饵料系数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一、采用新型养殖技术随着科技进步,高产的新型养殖技术不断涌现。例如,当前淡水养殖中,正在推广的80:20优质吃食鱼为主的养殖技术;在海水鱼类养殖中,采用网箱养殖技术;虾类养殖中采用虾苗肥水下塘,培养适口浮游生物供虾体取食技术等,都是降低饵料系数,增加养殖效益的先进养殖技术。二、选择优良品种据对比试验,养殖纯正异育银鲫与  相似文献   

9.
氨基酸水产饵料诱食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产饵料诱食剂是基于水产动物对食物有选择性的摄食行为,根据水产动物的特别嗜好(或口癖),通过利用其视觉、嗅觉、味觉等感觉器官本能的“气味印记”(遗传、认识后记忆),把这种嗜好的“偏嗜指数”,运用到配合饵料中引诱水产动物迅速摄食、缩短摄食时间、增加摄食量、减少饵料损失、提高饵料利用率和生长率,进而达到诱食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1 水产饵料膨化机的发展由来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养殖方法已不适应新的经济发展的需要。水产养殖工艺不断更新,尤其是流水养鱼、网箱养鱼、特种水产养殖的快速崛起,迫切希望能有一种漂浮于水中长时间不沉不散的水产饵料,来满足新模式水产养殖的需要。水产饵料膨化机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逐渐发展起来的。 过去,长时间的传统水产养殖都是用粉饵,在池塘边的饵料台上进行喂鱼。然后出现软颗粒、硬颗粒。但这种饵料都是沉性饵料,且抗水性差,十几分钟后已溃不成形。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已生产一批简易式水产饵料膨化机。至…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稚鳖的生长,为下一步研究中华鳖的生长发育历程提供相关参考,以360只平均个体重5.167 g的中华鳖为试验对象,分设6个网箱,每箱置60只入内,试验期为60 d,每30 d采样检测试验鳖始、中、末期重量,及每日投饵量重量。结果表明,试验30 d稚鳖日增重为0.286 g,试验60 d稚鳖日增重为0.536 g。饵料系数分别为1.11和1.31,试验期间稚鳖饵料系数平均为1.21,平均日增重0.411 g。可得出结论:早期稚鳖所需饵料蛋白含量较中后期特别是500 g以上中华鳖所需饲料蛋白质含量低,中后期特别是500 g以上中华鳖生长缓慢,饵料系数增大。  相似文献   

12.
试论水产饵料生物的利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水产增养殖上,天然饵料一直在发挥着作用。随着水产养殖的发展,人工配合饲料、微粒饲料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渔业生产,并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伴随人口爆炸,人类的粮食生产渐趋供不应求,水产人工饵料的发展也必将受到原料来源的限制,因此天然饵料的开发和利用不容忽视。 水产饵料生物是天然饵料中的最主要部分,是在各种水域中生长、繁殖的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水生生物,其中的一些种类营养丰富,适应性强,适于大规模培养或栽培,除能解决水产经济动物的饵料外,还可用于其它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试从水产养殖的角度出发,对我国水产饵料生物的利用现状及前景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3.
14.
<正>饵料是鱼类所需能量与物质的来源,也是提高养鱼产量的物质基础。因此投喂质量好、量足、适口的饵料,改进投饵技术就是养鱼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多年从事水产工作所获得的经验给养殖户在投饲方面给一些建议,希望能给养殖户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5.
从对水产养殖的现状分析入手,提出开发环保型水产饵料的必要性,并从如何降低氮磷排泄量,使用无害的绿色添加剂,改善饵料的加工工艺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开发高效环保型水产饵料。  相似文献   

16.
采用梯度试验法,以鳜鱼为试验对象,在饵料中添加5个水平的黄霉素,经过30 d饲养试验,结果显示:当添加量小于2 mg/kg,相对增重率随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当黄霉素添加量为2 mg/kg,增重率达到最高值,较A组(0水平)提高了19%,饵料系数降低了0.15;添加量大于2 mg/kg,增重率和饵料系数无显著差异(P>0.05)。使用黄霉素还能提高抗病能力,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河蟹生态养殖中动物性饵料量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调查了河蟹生态养殖中动物性饵料投喂数量,分析了动物性饵料量与河蟹每667m2产量、平均规格和每667m2利润的关系,提出了河蟹生态养殖中动物性饵料量的数学模型,初步确定了动物性饵料的合理投喂量、饵料系数和蛋白质需要量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18.
1.水蚤培养法。可以利用旧粪池、废弃坑塘培养水蚤。将粪池、坑塘清理干净,每平方米施畜禽等有机肥1公斤,注人50厘米深的水。当细菌和单细胞藻类大量繁殖后,放入少量水蚤种源,在适宜水温(18~25℃)、酸碱度(pH值8-9)条件下,几天后池水变绿。2周后池水中即繁殖出大黾水蚤,每天从中捞出部分水蚤,并追施有机肥,  相似文献   

19.
功能性饵料添加剂对水产动物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营养性和非营养性饵料添加剂如中草药活性成分(多糖、生物碱、皂甙、有机酸等)、寡聚糖、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对水产动物机体的免疫机能都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适当使用这些功能性添加剂能够提高其自身的免疫功能特别是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如提高吞噬细胞的数量及其吞噬功能,溶菌酶活性以及其他一些免疫因子如补体、干扰素、溶血素的释放等。  相似文献   

20.
太湖流域江苏地区代表性水产养殖排污系数测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合理评价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选取太湖流域典型地区12个养殖池塘和养殖围网,包括淡水池塘养殖中华绒螯蟹、草鱼和翘嘴红鲌,网围养殖中华绒螯蟹、鲢鳙等5种养殖模式和养殖品种,采用现场监测及物料平衡相结合的方法对水产养殖中总氮、总磷、铜和锌等污染物的排污系数进行系统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物料平衡法计算下的排污系数因养殖品种和养殖模式的不同存在较大差异,即使同一养殖模式下的同一主要养殖品种,因配养情况的不同得出的排污系数也相差很大。围网养殖中华绒螯蟹,套养其他鱼类的比例在30%~60%时,总氮、总磷、铜、锌的排污系数均值分别为16.80、2.80、0.002 0、0.026 1 kg·t~(-1);如不套养或少量套养(套养比例10%),总氮、总磷、铜、锌的排污系数均值分别为90.03、41.39、0.036 5、0.219 8 kg·t~(-1);网围养殖鲢鳙的排污系数为负值。对池塘养殖模式,采用现场实测和物料衡算两种方法同时进行测算,物料衡算法计算下的排污系数远大于现场实测法。研究结果结合渔业统计数据,可核算区域水产养殖污染负荷。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要充分利用鱼、螺、草、藻的物质循环关系,建立一种良好的生态养殖模式,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