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苜蓿泛指苜蓿属的主要栽培种,有紫花苜蓿、杂花苜蓿和黄花苜蓿,辽宁近几年大面积推广了紫花苜蓿。紫花苜蓿在当今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的牧草之一。为畜禽养殖类提供了大量优质高蛋白饲料,有牧草之王的美称。本文介绍相关情况和内容。  相似文献   

2.
苜蓿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它生长寿命长,可达20~30年。但生长最旺盛,产草量最高的时间只有4~6年,一般从种后的第七年开始产草量逐年下降。而每年的产草量头茬最高,二茬次之,三茬最低。从苜蓿的整个生长过程看,盛产期太短,只有4~6年,只占整个生命周期的13%~20%。而对于每年来讲,头茬苜蓿产草量占全年的45%左右,二茬苜蓿产草量占全年的35%左右,三茬苜蓿产草量只占全年的25%左右。二茬三茬苜蓿产草量大幅度递减。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生命周期很长(20~30年),而盛产期很短(4~6年),而对每一年来讲,又是头茬产量高,二茬三茬递减呢?主要是苜蓿…  相似文献   

3.
保护播种是指苜蓿在一年生作物保护下进行播种的方式。苜蓿苗期生长缓慢,持续时间长,长时间的裸地不仅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而且也容易给杂草造成滋生机会,严重时杂草会危害牧草,从而导致种植失败。进行保护播种既可以抑制杂草生长,达到保护苜蓿正常生长的目的,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同时也可弥补苜蓿播种当年效益低的缺陷。但在保护作物生长中、后期,因苜蓿生长加速有可能保护作物与其争光、  相似文献   

4.
研究旨在探究黄淮海地区苜蓿田夏季套作青贮玉米的可行性,以期提高苜蓿田牧草生产力,为牧草高效种植发掘新的种植模式。在黄淮海地区播种第三年的苜蓿田刈割两茬后套作青贮玉米,探究在黄淮海地区苜蓿套作青贮玉米的牧草生产力、对苜蓿田杂草的影响及套作前后的经济效益。与单作苜蓿相比,苜蓿套作青贮玉米显著提高了苜蓿田的总产草量、土地当量比和总经济效益;苜蓿套作青贮玉米可有效减少夏季高温高湿季苜蓿田杂草的种类,抑制杂草的生长。为黄淮海地区苜蓿田夏季套作青贮玉米提供理论依据,提出了一种苜蓿高效种植推广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5.
苜蓿属豆科牧草,含粗蛋白质12.3%~26.1%,相当于小麦的7倍,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有"牧草之王"之美誉。1.消化吸收猪靠大肠微生物发酵分解苜蓿纤维,消化产物为挥发性  相似文献   

6.
苜蓿是当今世界栽培历史最长、种植面积最大、应用最广的多年生豆科牧草,具有营养丰富、产草量高、品质好、适应性强、生长寿命长等显著特点。苜蓿干物质粗蛋白含量为18~28%,相当于豆饼的一半,比玉米高1~2倍,还具有保持水土、改良土壤,提供蜜源、保护环境等多种功效,被称为"牧草之王"。1苜蓿的特征特性1.1苜蓿的特征紫花苜蓿又叫苜蓿,紫苜蓿,  相似文献   

7.
<正>苜蓿,属多年生豆科牧草,是迄今为止最抗旱耐盐碱的牧草,收获合理、管理得当可利用7~8年,一般年产干草1 000 kg左右,其经济效益非常明显。另外在盐碱地块种植其耐性非常好,对改良土壤有很大的作用,是我国乃至全球最理想的适合大面积种植的牧草。1播种苜蓿生长土壤温度最佳为10℃~23℃,四季均可播种,以秋播最为适宜。①春播:3月中下旬,当年收最  相似文献   

8.
2010年阿拉善盟春季沙尘暴天气和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持续偏低1~2℃,降水偏少,大部分地区牧草返青期较历年推迟5~20 d;5月下旬至6月上旬,雨热条件适宜,牧草长势良好;进入6月下旬以后,全盟大部分地区出现高温少雨干旱天气,牧草生长受到抑制;7月中旬中期全盟大部分地区出现有效降水,使前期旱情得到缓解,降雨结束后持续的高温天气仍是影响牧草正常生长发育的不利因素。总体来看,2010年阿拉善盟大部分地区天然草场牧草产量属持平偏欠年景。  相似文献   

9.
(一)特点紫花苜蓿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在我国栽培已有2000多年历史,广泛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地区,江淮流域也有种植,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牧草。苜蓿喜温暖、半干旱气候。日均温度15~20℃最适宜生长,高温高湿对其生长不利,抗寒性强,其耐寒品种可耐一20~-30℃低温,有雪覆盖可耐-40℃。主根粗壮.根系发达,人士达3~6米,能充分吸收土壤深层水分,故抗旱能力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沙土壤pH7~8。  相似文献   

10.
苜蓿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豆科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是世界公认的优质饲草,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苜蓿种植历史.全世界苜蓿属有60余种,我国苜蓿有7个种,如关中苜蓿、晋南苜蓿、新疆大叶苜蓿、陇东苜蓿等,常见的有紫花苜蓿、黄花苜蓿、杂花苜蓿3个种.  相似文献   

11.
云南苜蓿秋眠性评定技术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美国标准秋眠性苜蓿品种(1~11级)为材料,在昆明自然条件下,研究苜蓿秋眠性在云南的评定技术标准。结果表明,在昆明测定苜蓿秋眠性应在11月初刈割,11月末或12月初测定其再生高度。秋眠性等级高的苜蓿品种在云南有较好的地区适应性,特别是在秋冬季具有较好的生长势和较高的产草量。引入秋眠性等级高的苜蓿品种是解决云南缺乏优质豆科牧草,特别是冬季优质牧草不足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新疆苜蓿属植物种质资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正> 新疆位于欧亚大陆腹地,四周高山环绕,气候干燥,地形复杂,山地垂直带十分明显,植被类型多样,牧草种质资源也十分丰富。苜蓿是世界上公认的优良牧草,甚至被誉为“牧草之王”。据资料记载,全世界共有60多种,我国有16种,新疆记载种类不一。1985—1990年,我们在查阅新疆八一农学院、新疆料学分院、新疆草原研究所、新疆草原调查大队、新疆师范大学等单位植物标本室的苜蓿属植物标本的基础上,对新疆苜蓿属野生植物进行了整理,鉴定和现代分类学研究,总结出新疆苜蓿属植物共  相似文献   

13.
种草的知识     
(五)甘肃省主要牧草栽培技术简介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简称紫苜蓿,为豆科苜蓿属植物,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一种多年生豆科牧草,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甘肃省是我国紫苜蓿主要产区。解放后,特别是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随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深入开展,紫苜蓿的栽种面积日益扩大。由于我省紫苜蓿的栽培历史悠  相似文献   

14.
雷鸣 《油气储运》2005,(4):38-39
紫花苜蓿 目前,北方大面积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主要有金皇后、阿尔岗金、弗耐尔及国产的部分品种。紫花苜蓿是豆科多年生牧草,茎光滑,直立或倾斜,高100~150厘米,分枝多达25~40枝,适宜在温暖半干旱气候和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条件下生长。苜蓿生长最适温度为25℃左右,其耐寒性较强,生长植株可耐-30℃~-20℃,有较强的耐旱能力.可在平地和山地种植。3~10月均可播种,667平方米播种量0.75~1.0千克,产鲜草2000~4000千克,产量以第三年最高。青刈或放牧均可,可作为奶牛、羊、家兔、鱼等的饲料,嫩苜蓿是猪的最佳饲料。  相似文献   

15.
正苜蓿是畜牧养殖过程中比较常用的一种青贮饲料,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能够为畜禽生长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畜牧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牧草饲料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大,要想将苜蓿牧草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出来则需要对其进行长久储存,但是苜蓿青贮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青贮技术的应用可以满足苜蓿的储存要求,能够尽可能的保存牧草中的养分还可以实现长期保存,是储存苜蓿的一种关键技术方法。1苜蓿青贮技术的影响因素1.1水分含量  相似文献   

16.
苜蓿是一种优质牧草,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称.苜蓿受病虫为害后,会造成叶片残缺、生长不良,品质下降.常见虫害有:  相似文献   

17.
李红 《现代农业》2005,(4):35-35
紫花苜蓿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一种多年生优质豆科牧草,是家畜的优质饲料,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随着畜产品的增长,苜蓿倍受市场青睐,发展前景广阔。苜蓿的营养价值高:苜蓿的营养价值高于任何其它牧草产品,是当前世界上营养价值最高的牧草。苜蓿草干物质粗蛋白含量15%~25%,比玉米高1~1.5倍,赖氨酸含量为1.06%~1.38%,是玉米的4~5倍。另外,苜蓿中维生素和无机盐含量丰富多样。草质优良,适口性好,各种家畜均喜食。紫花苜蓿有全面而丰富的营养,在现代畜牧业生产中,是很好的精饲料替代品,用苜蓿鲜草喂猪,可替代30%~40%的精饲料,饲喂草食家畜和…  相似文献   

18.
紫花苜蓿为豆科苜蓿属多年生王牌牧草,不仅品质最优良,而且在世界牧草栽培史上也是最受欢迎的牧草。苜蓿原产于中亚细亚的高原及沙漠地带,栽培最古老的国家为波斯,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后由波斯传人世界各地。我国最早于公元前129年张骞出使大宛归国时,将该草种引入我国.献于汉武帝,植于宫城附近,后由长安逐渐普及于  相似文献   

19.
<正>在梨园生草技术方面我们主要选用紫花苜蓿作为研究对象,我国对于苜蓿类植物已有很多年的种植历史,也对种植苜蓿有着丰富的经验,而拥有"牧草之王"称号的苜蓿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豆科牧草,因此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1紫花苜蓿的用途紫花苜蓿为多年生宿根植物属豆科苜蓿,常作用于饲料,由于其优质高产的特性,加之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人们在牧草方面很是依赖于此,除此之外,紫花苜蓿的特性也使紫花苜蓿成为广为推崇的改土培肥植物之一,在新疆地区表现出良  相似文献   

20.
苜蓿,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广、最主要的豆科牧草之一,堪称"牧草之王".我国种植苜蓿历史悠久,居世界第五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