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母猪产后热亦称母猪产褥热,即母猪产后1—3天,因子宫感染引起高热。在兽医临床上较为多见,如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常会导致病猪久卧不食,极易继发乳房炎。严重者会导致乳房化脓性破溃。l发病原因1.1多因母猪圈舍、用具卫生差、污染物多等原因使母猪产后容易感染,继发其它炎症。1.2中兽医学认为"母猪分娩后多气耗血损,正气  相似文献   

2.
创导兽药     
<正>创导兽药轻松养殖规模化猪场6S4P专业维护方案4S4S产前产后阶段A:饲料营养—目的:防止产程过长、产后不吃、乳房发炎的发生—措施:产前三天控料、产后三天递增加料B:保健—目的1:防止病菌和病毒的垂直传播、减少产床上的疾病压力,满足母猪乳房发乳和排乳的微营养需要,产前10天产后7天饲料加药保健—措施:蓝元伟康1000g+盐酸大观霉素盐酸林可霉素可溶性粉100g+露康维1000g拌1000斤料。—目的2:减少产后三天母猪感染产生子宫炎、乳房炎和仔猪感染疾病的几率,一针保健减少母猪应激、保证奶水品质不受应激的影响—措施:产后三天一针保健(子宫发炎方执行清洗子宫步骤)注射用头孢噻呋钠1g+双黄连注射液20ml/次/头(或产后康长效头孢一头母猪一瓶),人工  相似文献   

3.
崔久慧 《兽医导刊》2016,(13):52-52
正母猪产后产奶量少,甚至无乳汁,称为母猪产后无乳综合症,又称泌乳失败、产褥热、毒血症性无乳症和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症,是产后母猪多发病之一,易发于夏秋季节,初产母猪、过肥母猪和老龄母猪最易发生此病。本病多发生与母猪产子后12~72 h,且常有乳房炎或子宫炎并发。除了对母猪造成的损害,最重要的是少乳  相似文献   

4.
低能激光照射疗法已在医学方面广泛应用 ,近年对牛病防治取得可喜效果。最近俄罗斯等国家学者又在养猪业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兹予报道 ,供我国有关人员深化研究参考。猪繁殖器官和乳房器官的非传染病主要有子宫内膜炎—乳房炎—无乳综合征、急性和慢性子宫内膜炎、乳房炎、泌乳不足、原发性分娩无力和胎衣不下等。所有这些疾病均能伴发死产和生后的仔猪于头几小时或头几天死亡 ,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经济损失。在上述这些疾病中危害最大的当推子宫内膜炎—乳房炎—无乳综合征。这是一种母猪产后病 ,其特点是母猪产仔后头两天发病 ,表现子宫发炎、…  相似文献   

5.
郭小满 《兽医导刊》2016,(16):160-160
母猪乳房炎是一种较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中兽医俗称“奶痛”。一般是在产后发生,由于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母猪乳房的病变,使母猪乳房乳汁分泌减少,乳汁成分改变的病理现象。多发于产后2~35d。以母猪的几个或全部乳区红肿热痛,拒绝哺乳常引起哺乳仔猪几个甚至全窝消瘦乃至死亡为特征。乳房炎常由急性转变为慢性,或变为隐性、化脓性乳房炎,给养猪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母猪乳房炎一直为人们所重视。母猪乳房炎是母猪产后发生于乳房的一种常见疾病,发病率高,常可引起仔猪的死亡。以乳房发生红肿热痛,泌乳减少或停止为特征。给养猪生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单纯使用常规的抗菌消炎往往很难治愈。可以从饲养管理和及时治疗等方面着手,控制本病的危害,从而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母猪乳房炎是乳腺组织受到不良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以乳房发红、发热、肿胀、疼痛、泌乳减少或泌乳停止为特征的产后乳房疾病,多发生于产后泌乳期。本文主要介绍了母猪乳房炎的防治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一些规模养猪场,由于饲养管理不良,母猪产后乳房炎尤为多发,表现泌乳功能障碍、乳房肿胀、疼痛、敏感、拒绝哺乳,即使仔猪吃到母乳也会出现拉稀、腹泻等现象。所以乳房炎不仅哺乳母猪痛苦,还大大影响仔猪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母猪产后无乳综合征是以母猪产仔后乳房硬肿、无乳、发热不食为主要症状的产后疾病,治疗应以抗炎、消肿、抗过敏、退热为原则。1发病原因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乳房炎,葡萄球菌、溶血链球菌、胎衣脱落不全而引起的子宫内膜炎,尿道感染等产后疾病均可引发母猪产后无乳。2临床症状母猪产后1~3天发病,病猪发热,不食,体温升高至41℃以上,鼻镜干燥,有眼眦,乳房发红,几个乳区或全部乳房硬肿、无乳汁。个别伴发子宫内膜炎,胎衣脱落不全的病猪阴道中流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3治疗阿莫西林粉针剂,按猪体重10~15毫升/千克,用水适量稀释后注射(现用现配),…  相似文献   

9.
<正>母猪产后无乳综合症是以母猪产后乳房硬肿、无乳、发热不食为主要症状的产后疾病,治疗应以抗炎、消肿、抗过敏、退热为原则。1发病原因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乳房炎,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的呈现隐性乳房炎,脱衣不全而引起的子宫内膜  相似文献   

10.
正母猪乳房炎是发生于哺乳母猪的一种常见疾病。一般是在产后发生,由于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母猪乳房的病变,使母猪乳房乳汁分泌减少,乳汁成分改变的病理现象。多发于产后2~35d。以母猪的几个或全部乳区红肿热痛,拒绝哺乳常引起哺乳仔猪几个甚至全窝消瘦乃至死亡为特征。乳房炎常由急性转变为慢性,或变为隐性、化脓性乳房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大肠杆菌性乳房炎"(CM)这一术语来命名产后母猪的乳房炎.以下文字介绍母猪大肠杆菌性乳房炎的临床诊断和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1乳房炎1.1病因分析乳房炎是哺乳母猪的一种常见病,主要病原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多发生于产后5~30d内。多因母猪乳房被咬伤、擦伤等多种原因的外伤感染,以及饲料营养搭配不当,母猪营养过剩、产前产后饲喂精料过多;母猪患有子宫内膜炎、其他细菌感染性疾病或其他应激所引起的乳房炎症。过早断奶,乳汁分泌还处于旺盛阶段,乳汁如不能尽快排净而蓄积于乳房中,乳腺肿胀引起发病。1.2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在母猪生产情况调查中发现,农村母猪饲养户对产后母猪不注意卫生处理,极易引起母猪产后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征、产后热、破伤风、产后不食等诸多常见产科疾病,以致影响其繁殖机能,甚至被淘汰。注意母猪产后卫生处理,可以大大减少产后诸多病症的发生。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问某农户有一头母猪产后发现其乳头、乳房红肿、食欲减退、体温稍高、喜卧、拒哺乳,请问该猪患何病?如何治疗?(莫小宝田阳)答此病是由于某些病菌如: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侵入乳房所引起的母猪乳房炎。该病通常是在母猪哺乳时被仔猪尖锐较长的犬齿咬伤乳房皮肤后感染所致。某些品种的母猪由于腰部向下弯,乳头几乎接近地面,经常与坚硬粗糙的水泥地或尖锐物接触而受损后感染。此外,母猪乳汁分泌旺盛,乳汁积滞乳房或母猪患有子宫炎等疾病时,也可发生乳房炎。母猪发生乳房炎时,常见一个乳房发病,很少波及全部乳房,初期母猪…  相似文献   

15.
在农村的一部分养猪场和养猪户的母猪饲养管理中,由于养殖户缺乏对母猪的精心饲养管理,母猪产后经常会造成母猪胎衣不下、缺乳和乳房炎等产后疾病的发生,轻则引起母猪产后发热、泌乳品质下降、产后缺乳,导致仔猪的成活率下降,重则造成母猪产后死亡,严重影响仔猪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母猪产仔后,身体较为虚弱,易引发疾病,不但影响仔猪的健康发育,而且会延长母猪的生产周期,因此要及时发现并给予适当的治疗。母猪产后常见病有产后厌食、产后瘫痪、产后乳房炎、产后缺乳等。  相似文献   

17.
《农业新技术》2008,(3):52-52
母猪产仔后,身体较为虚弱,易引发疾病,不但影响仔猪的健康发育,而且会延长母猪的生产周期,因此要及时发现并给予适当的治疗。母猪产后常见病有产后厌食、产后瘫痪、产后乳房炎、产后缺乳等。  相似文献   

18.
在农村的一部分养猪场和养猪户的母猪饲养管理中,由于养殖户缺乏对母猪的精心饲养管理,母猪产后经常会造成母猪胎衣不下、缺乳和乳房炎等产后疾病的发生,轻则引起母猪产后发热、泌乳品质下降、产后缺乳,导致仔猪的成活率下降,重则造成母猪产后死亡,严重影响仔猪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在农村的一部分养猪场和养猪户的母猪饲养管理中,由于养殖户缺乏对母猪的精心饲养管理,母猪产后经常会造成母猪胎衣不下、缺乳和乳房炎等产后疾病的发生,轻则引起母猪产后发热、泌乳品质下降、产后缺乳,导致仔猪的成活率下降,重则造成母猪产后死亡,严重影响仔猪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20.
母猪临产前3天,每头肌注长效土霉素2次,每2天注射1次,每千克体重10—20毫克;或者每头肌注“抗菌肤”(抗菌活性肽),每60千克体重1毫升,每天1次,连用3天。可预防母猪产后发生的各种感染(如乳房炎、阴道炎及子宫内膜炎等),保证乳汁的质量,有利于防止仔猪发生各种腹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