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奶牛就是为了让牛多产奶,奶多了效益才能好,到底奶牛应怎样养才好呢?就这个问题,给广大养奶牛户提供几点参考意见。1实行“冷配”提高犊牛质量牛的“冷配”是养牛生产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是生产优良犊牛的基础和手段。因此,要充分重视母牛的“冷配”工作,以生产优良健壮的后  相似文献   

2.
阳信黄河犊牛繁育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3月29日,是山东省第一个良种犊牛繁育专业合作社,采取"企业+合作社+养牛户"方式运营。合作社成员由省市县畜牧局养牛专家、惠民县畜牧站、水落坡镇兽医站、母牛养殖户、犊牛运销企业、乡村冷配点技术人员组成。山东省种公牛站、惠民县畜牧站提供良种冻精,惠民县水落坡镇兽医站、乡村冷配点技术人员分片负责为母牛养殖户配种母牛,犊牛运销企业、运销户负责统一回收犊牛。  相似文献   

3.
5月1日,内蒙古全盟黄牛改良第二阶段工作全面展开。此阶段是黄牛冷配工作阶段,也是黄牛改良的关键阶段。今年.全盟牛改良任务60万头,其中冷配40万头、本交20万头。为保证冷配工作的顺利展丌,各地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公牛清群等工作。目前已培训农牧民技术员815人次,冷配Ⅸ已清理公牛17712头。其中扫尾种公牛1460头、试情公牛998头、育肥公牛11407头、去势3847头。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生产实践中肉牛繁殖的饲养管理、经营管理、头胎牛、犊牛性别、冷配技术普及、发情鉴定配种等方面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加强犊牛的饲养管理,保证犊牛的正常生长发育是养牛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犊牛期间如果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生长发育受阻,会影响到成年后的生产水平。有较多的农村养牛户不重视或不知道如何培育犊牛。因此,犊牛发育不良的现象比较常见。群众有句谚语说:“生下来像爹,养着像妈,养来养去就成了小老疙瘩”。因此,要加强犊牛的培育,保证犊牛的正常生长发育。这也是提高整个农村养牛业生产水平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张召议 《中国畜禽种业》2021,17(11):115-116
冷配技术是我国黄牛改良的重要技术手段,但目前仍有部分地区的冷配受胎率相对较低,基于此,本文介绍我国肉牛改良的现状,探讨提高母牛冷配受胎率的技术措施,希望能为肉牛改良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潘周雄 《油气储运》2006,(11):40-42
杂交牛具有个体大、生长快、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很适合农民饲养。饲养犊牛时,疾病、营养不良等因素将影响牛的生产性能,故加强犊牛培育是养牛生产中最重要的技术环节,也是充分发挥改良效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畜牧业不断发展,黄牛冷配改良技术应用广泛普及,而受胎率的高低既是检验输精人员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影响黄牛冷配改良技术向广度开展的关键环节。为此,提高黄牛冷配受胎率,对加速黄牛改良步伐和促进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研究与推广牛的冷配技术,充分利用优秀种公牛的精液,通过冷配获得优质后代,对提高优质公牛的利用率、减轻种公牛的饲养成本、提高牛的品质、加快牛的改良进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崇安黄土农场和本院牧场,引用肉用公牛冷冻颗粒精液人工授精改良本地黄牛。在1979年10月1日至1980年9月30日这一繁殖年度中,“冷配三率”分别达到91.58%、86.21%和93.18%的成绩。同时对本地黄牛的若干繁殖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观察研究。我们提高“冷配三率”的主要做法是:第一、将可繁殖母牛编群、分点饲养,而后每30头左右预配母牛群放入一头试情公牛。在“冷配”之前,对可繁殖母牛进行全面检查分析,建立详细档案记录。第二、根据本地黄牛繁殖规律,建立报情制度,及时准确鉴定母牛发情,防止漏配误配,对发情后期母牛适时输精。第三、根据膘情、哺乳、季节等因素对繁殖机能的影响采取相应措施,对母牛增膘复壮,犊牛适时断乳和做好本地黄牛繁殖机能最旺盛季节的配种工作。第四、对乏情和难孕母牛适当应用垂体促性腺激素和抗菌素治疗,提高发情受胎效率。第五、严格执行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操作规程,做好无菌操作和保证冻精质量,熟炼掌握直肠把握子宫茎输精技术。  相似文献   

11.
“利木赞牛就是好,长肉快,卖价也高,同样大的牛娃,利木赞牛要多卖500元。”这是在固原农村,听到农民说得最多的话。近年来,固原市在自治区财政厅、农牧厅支持下,实施黄牛冷配改良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农民只需向配种员支付15元至20元劳务费,通过优质牛冻精的注射,就可达到改良土种牛的目的。由于项目带动,目前,固原市存栏的33.93万头肉牛中,良种牛占60%以上。2001年起,财政厅、农牧厅联合实施黄牛冷配改良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在引进世界优良种牛冻精的同时,在固原市21个乡镇建立30个示范项目村,建设“三贮一化”双连池2361座,投放铡草机9…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畜牧业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悠久的发展历史,对地方民族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畜禽优良品质的不断提高和优良品种数量的不断增长。西门塔尔牛作为我国杂交改良的主要品种,在内蒙古自治区有着广泛的分布,并且在畜牧业生产养殖中发展成德系、加系、澳系、法系等西门塔尔牛品系系统。不同杂交品系所带来的效果不同,因此,养殖户如何选择杂交品系,进而提高肉牛生产性能,保证肉产量及质量是品种改良工作的关键所在。笔者基于182份肉牛养殖户的基础数据和300头犊牛成长记录,定性分析养殖户对不同品系犊牛的改良效果的认知和评价,并且定量分析犊牛初生重、断奶重、周岁重,找出经济效果最佳的品系。结果表明:养殖户对德系西门塔尔牛的满意程度较高,相比其他3类品系被选用次数较多。从犊牛生长速度、体重变化来看,6月龄前4类品系犊牛体重差异并不大;而6~12月龄期间犊牛的体重出现明显的差异,其中澳系和德系西门塔尔犊牛增重较为明显。影响养殖户改良效果的因素包括年龄、受教育年限、参与培训与否、对品种(系)特征的了解程度、冻精价格以及配种技术。除年龄之外,其余变量与改良效果成正...  相似文献   

13.
奶牛冷配技术在我县各乡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我县的奶牛改良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提高奶牛冷配受胎率一直是养殖业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畜牧技术推广站针对这一问题分别对我县两个重点奶牛小区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出影响奶牛冷配受胎率的几个因素,以此来提高冷配受胎率,加速我县的奶业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
为方便农户饲养母牛,缓解曲靖市母牛分散、基层站点少而造成发情母牛接受冷配难的实际,曲靖市畜禽改良工作站会泽县、麒麟区的4个基层牛冻精改良站点进行了利用公牛细管冻精液解冻后经简单包装,通过自行车或摩托车短程运输给发情母黄牛的冷配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肉牛优势发展区域,推广同期发情与冷配技术,提高受胎率。推广犊牛早期断奶与补饲、秸秆利用和优良牧草种植、架子牛短期育肥和优质牛肉生产技术,全面提高肉牛出栏率和牛肉品质。在肉羊优势发展区域,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建立健全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引进优良品种进行杂交,在不同地区推广最佳经济杂交组合,利用杂种优势进行优质羊肉生产,提高肉羊出栏率。  相似文献   

16.
犊牛是指从出生至断奶阶段的小牛。犊牛是牛整个生命过程中生长最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对外界不良环境抵抗力较低、适应性较弱、自我保护机能较差的时期。早春是犊牛出生的主著季节,搞好这一阶段的疫病防治,是提高犊牛成活率、增加牛只数量、提高牛群生产水平和扩大再生产的基础。犊牛在早春要注意防治三种常见传染病。  相似文献   

17.
黄牛冷配是现代繁育技术必不可少的手段。近些年,同心县利用黄牛冷配技术改良当地黄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得到了不断地推广应用,加快了肉牛育种和当地肉牛产业的长足发展。但在黄牛冷配实践中,往往出现受胎率低的问题,影响了肉牛生产性能的有效发挥,造成了养殖成本的增加。就这一问题,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分析原因,并从本县实际出发,提出了提高黄牛冷配受胎率的技术方法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辽宁喀左县从1977年开始黄牛改良到现在已有36年历史,全县现有可繁母牛7.2万头,全县目前已找不到当年的黄牛和黑牛,遍地是白牛,老百姓对黄牛冷配非常认可,全县共有改良员40名冷配3.5万头.笔者在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工作,主要负责全县冷冻精液和液氮的保存与发放管理工作.通过这几年发放记录表明喀左县的黄牛冷配受胎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在工作中有些老改良员,工作时间长,业务熟练,平均配准一头母牛,则须1.5 ~2支冷冻精液,有些改良员工作时间短,经验少,平均每头牛要3~4支精液,大大增加了配种的成本,延长了母牛的配种时间,还让养殖户不满意.笔者就如何解决影响黄牛冷配受胎率的问题,谈三点建议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涛 《吉林农业》2003,(9):33-33
一、育肥犊牛品种选择 选择夏洛来、西门塔尔、利木赞或黑白花等优良种公牛与本地母牛杂交改良所生的杂种犊牛。 二、犊牛的饲养管理 1、吃足初乳 肉用犊牛为自然哺乳,犊牛生后1~1.5小时及时喂给初乳,7日内一定要吃足。初乳有助于抗菌、泻胎粪,营养丰富。同时补喂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多伦县位于内蒙古中部最南端,是典型的农牧交错带。自1993年以来,该县为提高牛群质量,在全县范围内实行肉牛全部冷配改良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肉牛质量的提高,肉牛生产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尤其是冷配改良和饲养管理上的问题尤其突出。为转变肉牛饲养观念,提高肉牛繁成率,增加经济效益,笔者在肉牛饲养管理实践过程中通过调查,针对肉牛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地实际总结经验供广大养牛户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