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比较了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不同发育阶段花果的低温响应机制。以花蕾、完全开放的花和花后2周左右的幼果为试验材料,–3℃低温处理12 h,以未经低温处理样品为对照,测定生理生化指标并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低温胁迫导致细胞膜破坏,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明显升高。总体上抗低温能力为花蕾花幼果。转录组测序分析共获得6 987个差异表达基因(DEG),对这些基因进行通路注释分析,发现大量与低温胁迫相关的代谢途径,其中碳水化合物代谢中的糖酵解/糖异生、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及磷酸肌醇代谢途径,氨基酸代谢中的色氨酸代谢和酪氨酸代谢途径,酯类代谢中的甘油磷脂代谢、α–亚麻酸代谢和甘油酯代谢途径,次生代谢中的异喹啉生物碱生物合成途径以及能量代谢中的硫代谢途径在3个花果发育时期低温与对照的比较组中显著富集,说明这几个途径都是枇杷花果响应低温胁迫的重要代谢途径。"苯丙烷类生物合成"途径在前两个时期比较组中富集水平较高,氨基酸代谢相关途径在幼果比较组中富集更多。另外,从低温处理相关差异表达基因中筛选到了53个AP2-EREBP基因,14个WRKY基因和15个NAC基因,并对其中12个低温响应相关转录因子基因进行了qRT-PCR表达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转录组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锁阳转录组信息及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征,通过Illumina HiSeqTM 2000技术对未成花和成花锁阳的茎和花序进行转录组测序,并测定了锁阳不同部位中儿茶素的含量。结果显示,共获得锁阳106 626个Unigenes,测序质量和组装效果较好;共筛选出318 909个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注释结果表明,在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和代谢途径中注释到的差异表达基因数量最多。在锁阳的不同发育阶段,茎中的基因表达量始终较高,成花锁阳的整体基因表达量比未成花锁阳高,这与锁阳出土后进入快速生长期有关。有11个酶参与了儿茶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筛选得到20个相关基因,其中DFR和LAR对锁阳儿茶素的合成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未成花锁阳茎中的儿茶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样本,与儿茶素合成相关基因DFR和LAR表达量的变化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综合分析纸皮核桃内果皮硬化期转录本表达情况,获得3个代表样本间差异表达基因,为系统研究纸皮核桃内果皮木质化的分子机理打下基础。【方法】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其内果皮硬化期3个样品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软件筛选样本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生物学功能预测。【结果】通过Trinity软件拼接得到76 814条Unigene,筛选出了609个差异表达基因,利用Gene Ontology和KEGG数据库对差异表达基因注释,发现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苯丙烷类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ABC转运子合成、泛醌和其他萜类醌生物合成等途径中。【结论】筛出了纸皮核桃内果皮硬化期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的主要代谢途径,为今后系统研究纸皮核桃内果皮木质化的分子机理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葡萄由胶孢炭疽菌侵染引起的差异表达基因,以进一步分析葡萄抗炭疽病分子机制。【方法】用胶孢炭疽菌侵染不同抗性葡萄的叶片,以清水处理叶片为对照,设置0、24、48、72 h 4个时期取样。采用RNA-seq分析两者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挑选出抗病候选基因,并利用qRT-PCR进行验证。【结果】共对42个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每个样品平均数据量为6.65 Gb。KEGG富集分析中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植物与病原体互作、类黄酮生物合成和MAPK信号途径;转录因子家族分析从MYB、AP2-EREBP、bHLH、NAC和WRKY家族中筛选出12个在抗病株系中高表达的差异表达基因;WGCNA得到抗病相关模块MEdarkgreen。综合各项分析,挑选出9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 RT-PCR验证,其中8个基因的表达趋势同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结论】获得了葡萄响应胶孢炭疽菌侵染的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在植物与病原体相互作用、类黄酮生物合成和MAPK信号途径等3个通路,并筛选出8个抗病候选基因,包括MLO蛋白,WRKY、ERF转录因子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探索核桃(Juglans regia L.)种子油脂转化时期的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方法】基于Illumina Hi SeqTM4000高通量测序平台,以新疆早实核桃‘新新2号’(J.regia‘Xinxin2’)品种种子的种仁为材料,对核桃种子油脂转化期3个不同阶段(花后60~70 d,简称G1;花后90~100 d,简称G2;花后120~130 d,简称G3)进行转录组测序比较分析。【结果】组装得到174 545条Unigene,其中G2 vs G1、G3 vs G2和G3 vs G1分别有9 408、8 316、6 398条上调表达的差异基因和11 916、10 485、5 218条下调表达的差异基因。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发现,3个阶段之间差异基因富集最显著的是脂肪酸生物合成代谢途径。随机挑选8个基因进行荧光定量验证,结果与测序数据一致,表明核桃种子油脂转化期的转录组测序结果可信度高。不同时期基因差异表达富集度最高的为脂肪酸生物合成代谢通路。在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上乙酰辅酶A的羧基转移酶α亚基基因acc A、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基因acc B和生物素羧化酶亚基基因acc C的表达量在G1到G3持续上升,β-酮酰ACP合酶Ⅱ基因fab F、β-酮酰-ACP还原酶基因fab G和硬脂酰-ACP去饱和酶基因FAB2的表达量在G1到G3也持续上升,并且G2与G1之间上调表达的差异基因最多。【结论】核桃种子的油脂转化在G2阶段脂肪酸合成最活跃,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与油脂合成有关的accA、accB、accC、fabF、fabG、fabI和FAB2基因均呈上调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探索核桃(Juglans regia L.)种子油脂转化时期的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方法】基于Illumina Hi SeqTM4000高通量测序平台,以新疆早实核桃‘新新2号’(J.regia‘Xinxin2’)品种种子的种仁为材料,对核桃种子油脂转化期3个不同阶段(花后60~70 d,简称G1;花后90~100 d,简称G2;花后120~130 d,简称G3)进行转录组测序比较分析。【结果】组装得到174 545条Unigene,其中G2 vs G1、G3 vs G2和G3 vs G1分别有9 408、8 316、6 398条上调表达的差异基因和11 916、10 485、5 218条下调表达的差异基因。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发现,3个阶段之间差异基因富集最显著的是脂肪酸生物合成代谢途径。随机挑选8个基因进行荧光定量验证,结果与测序数据一致,表明核桃种子油脂转化期的转录组测序结果可信度高。不同时期基因差异表达富集度最高的为脂肪酸生物合成代谢通路。在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上乙酰辅酶A的羧基转移酶α亚基基因acc A、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基因acc B和生物素羧化酶亚基基因acc C的表达量在G1到G3持续上升,β-酮酰ACP合酶Ⅱ基因fab F、β-酮酰-ACP还原酶基因fab G和硬脂酰-ACP去饱和酶基因FAB2的表达量在G1到G3也持续上升,并且G2与G1之间上调表达的差异基因最多。【结论】核桃种子的油脂转化在G2阶段脂肪酸合成最活跃,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与油脂合成有关的accA、accB、accC、fabF、fabG、fabI和FAB2基因均呈上调表达。  相似文献   

7.
利用外源GA_3打破'金乡'大蒜气生鳞茎休眠,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休眠气生鳞茎和GA_3处理气生鳞茎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响应外源GA_3的差异表达基因,探究差异表达基因与GA_3解除气生鳞茎休眠的关系。结果表明:外源GA_3可有效打破气生鳞茎休眠;通过转录组测序得到上调差异基因4 588个,下调差异基因55 857个;28 107个差异表达基因在KEGG中获得注释,其中在代谢途径中获得注释的差异基因最多,其次为遗传信息处理途径。差异表达基因较多的富集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且富集结果显著;筛选出参与GA、ABA、ZR信号转导的显著差异表达基因GAI、SLR1、PP2C等,其表达情况与气生鳞茎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一致,推测外源GA_3可通过抑制GA信号途径负调控因子DELLA基因的表达,激活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及信号转导过程,使气生鳞茎休眠解除,同时PYL的表达量显著降低,从而使得脱落酸含量相对降低,有利于休眠解除;qRT-PCR验证结果显示测序结果和实际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
分别以自花授粉30 min、异花授粉30 min和未授粉处理的甘蓝柱头进行Illumina HiSeq2000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分析自交不亲和性甘蓝自花授粉、异花授粉柱头与未授粉柱头中基因表达的差异。转录组测序共获得1.6 × 108对原始序列读取片段,总碱基数为2.38 × 1010 bp,与未授粉对照相比,自花、异花授粉后差异表达的基因分别有2 900个和2 328个,共有的差异表达基因1 904个。在差异表达基因背景和全部基因背景下,自花授粉较大比例的差异基因是细胞杀伤、胞外基质部分和核酸结合转录因子活性;异花授粉较大比例的差异基因是信号传递、胞外区域部分、结构分子活性和营养库活性。GO功能的显著性富集分析表明,自花授粉处理后特有的40个极显著的富集条目主要涉及糖跨膜转运活性、微管结合和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活性等。异花授粉特有的53个极显著的富集条目主要涉及法尼酸O–甲基转移酶的活性、微管负向运动和生长素跨膜运输等。自花授粉处理后特异差异表达的996个基因主要涉及钙离子结合、细胞骨架相关、茉莉酸和水杨酸代谢等生物过程,异花授粉处理后特异差异表达的424个基因主要涉及物质跨膜转运及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9.
利用转录组分析香菇(Lentinula edodes)不分化组织与正常原基,探讨香菇子实体发育机制。结果表明:与正常原基相比,不分化组织中差异表达水平≥6的基因有62个(上调表达基因49个,下调表达基因13个),其中2个逆转座子核心蛋白基因上调表达,4个热激蛋白基因下调表达。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细胞膜组件、细胞膜组成成分、细胞膜固有成分、胞内膜结合细胞器、膜结合细胞器这5个二级分类单元中。KEGG代谢途径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精氨酸生物合成,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氧化磷酸化与MAPK信号通路等。  相似文献   

10.
以生长在黑暗、白光、蓝光下的金耳(Naematelia aurantialba)子实体为材料,利用转录组分析光照对金耳子实体转色的影响。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结果表明:白光诱导的转色子实体与黑暗处理的未转色子实体相比,差异表达基因总数为1 797个(1 308个上调,489个下调);蓝光诱导的转色子实体与黑暗处理的未转色子实体相比,差异表达基因总数为1 617个(1 056个上调,561个下调);蓝光诱导的转色子实体和白光诱导的转色子实体相比,差异表达基因总数为152个(74个上调,78个下调)。GO功能富集分析表明:与黑暗处理未转色子实体相比,蓝光或白光诱导的转色子实体中大部分差异表达基因上调,且主要富集在翻译、肽类代谢、核糖体结构成分、结构分子活性等过程;蓝光和白光诱导的子实体中,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呼吸调控、跨膜运输及膜组分等相关过程。KEGG代谢途径富集分析表明:参与核糖体、氨基酸生物合成及2-氧羧酸代谢等途径的相关基因在子实体转色过程中大部分上调表达。根据KEGG代谢途径富集分析,筛选到9条与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核黄素代谢等相关的色素代谢途径及差异表达基因。从蓝光和黑暗比较组中的...  相似文献   

11.
继代培养7代羊肚菌(Morchellaesculenta)菌丝体,计算不同代数的菌丝生长速度,再分别收集第一代(M 1)和第六代(M 6)菌丝体,通过转录组测序,GO功能注释和富集与KEGG通路富集,得到关键差异基因,最后选取7个与退化相关的关键差异基因cel1、lac2、cah、png1、zpr1、did2和Hsp31,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基因相对表达量,以验证转录组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当继代培养至第7代时,羊肚菌菌丝不能生长;M 6与M 1相比,共得到575个关键差异基因,其中表达上调198个,表达下调377个;GO富集表明,关键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活性氮代谢过程、硝酸盐代谢过程、硝酸盐同化和从头合成次黄嘌呤核苷酸的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表明,关键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磷酸戊糖途径、泛酸和乙酰辅酶A生物合成、硒化合物代谢、生物素代谢和精氨酸生物合成通路;7个关键差异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
卢锦明  林心悦  廖永林 《果树学报》2023,(12):2524-2535
【目的】明确鹰嘴桃果实组织海绵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对鹰嘴桃病害果海绵组织、非病害组织和健康果实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在病害果海绵组织vs健康果实组织、非病害组织vs健康果实组织、病害果海绵组织vs非病害组织的转录组比较中,分别鉴定到4557、4446、672个差异表达基因。病害果海绵组织与健康果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新陈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能量代谢、光合作用等通路。与健康果或病害果非病变组织相比,鉴定出12个与细胞壁代谢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PG-At1g48100、PG-QRT3、PG、6个XET2、BXL7、2个EXP-A4)在鹰嘴桃病害果海绵组织表达上调;此外,3个钙转运基因(ACA13)和2个钙传感器基因(CaM11、CML18)在鹰嘴桃病害果海绵组织表达上调。其他钙传感器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在病害果中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调和下调。【结论】鉴定出12个与细胞壁代谢、3个与钙转运和23个与钙传感器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推测钙代谢以及细胞壁代谢异常在果实组织海绵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人工培育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颜色较野生冬虫夏草更黑的原因,以人工培养冬虫夏草僵虫和野生冬虫夏草僵虫为材料,利用Illumina Hiseq 2500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DESeq筛选获得89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表达基因479个,下调表达基因411个。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在生物过程中,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细胞过程、代谢过程、单一生物过程、生物调节、生物过程调节、响应刺激等二级单元;在细胞组成中,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细胞、细胞器、膜、大分子复合物等二级单元;在分子功能中,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结合、催化活性、运输活性等二级单元。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氨基酸代谢、折叠-分选-降解、翻译、糖代谢、脂代谢、转运和分解代谢等途径。筛选到49个与活性氧代谢、酚氧化酶类、氧化还原酶类、过氧化物酶类、黑化反应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其中tyr1可能是冬虫夏草僵虫颜色变化的关键酶基因。  相似文献   

14.
唐娟  望飞勇  张兰 《果树学报》2023,(9):1811-1822
【目的】通过比较砂糖橘和砂糖灯笼橘性状差异及利用转录组测序数据,筛选砂糖橘和砂糖灯笼橘叶、果肉、橘络、橘皮之间的差异基因,探究砂糖橘自然变异品种砂糖灯笼橘橘皮、叶中与蜡质生物合成相关的显著差异基因。【方法】分别取同一生长时期的砂糖灯笼橘和砂糖橘进行观察记录,取叶、果肉、橘络、橘皮4个组织样本,液氮速冻,设立3个生物学重复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2个物种间的转录组测序结果,寻找关键差异基因。【结果】通过砂糖灯笼橘与砂糖橘对比,砂糖灯笼橘叶较大、卷曲,边缘性状不规则;果实偏大,果皮表面布满沟壑,存在较多点状突起,同时叶和果皮部位存在蜡质缺失。砂糖灯笼橘叶存在差异基因数量最多,其次为果肉、皮、橘络,差异基因主要参与的功能为蛋白结合、分子结合、ATP结合。砂糖灯笼橘叶、果皮分别存在12个、9个与蜡质生物合成相关的显著差异基因,其中包含5个相同的下调基因,为CER1、CER3、HHT、P45086A8、P45086A22,这些基因极有可能是导致砂糖灯笼橘表面蜡质排布不均的关键基因。【结论】砂糖橘与砂糖灯笼橘性状差异明显,转录组数据显示叶的差异基因数量最多,其中叶和果皮中存在5个表达趋势一致的相同蜡质...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叶球转录组数据比较的甘蓝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蓝两个杂交组合F_1的杂种优势进行了田间性状统计分析以及叶球转录组测序分析。所调查的9个园艺学性状中,单球质量和球主叶柄质量在F_1代及其亲本之间差异显著,其中单球质量的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在两个组合F_1中表现突出,即产量杂种优势较为明显。通过叶球转录组分析,分别筛选获得了4组差异表达基因,在相同标准下,两个杂交组合中父本与F_1代的差异表达基因明显多于母本与F_1代的差异表达基因,表明母本的表达谱与F_1更相似,即母本在F_1叶球杂种优势形成中的贡献较大,而且上调差异表达基因的差异倍数明显高于下调差异表达基因,表明上调基因在F_1代甘蓝叶球杂种优势建成中有重要作用。进一步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Gene ontology)分类、COG(Cluster of orthologous groups of proteins)分类、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富集分析以及可变剪接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到生长发育、碳水化合物转运和代谢、信号转导以及氨基酸的合成、转运和代谢等途径。随机选取7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与RNA-seq数据基本一致,证明转录组数据的可靠性。本研究中获得的与甘蓝叶球杂种优势形成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为后续甘蓝杂种优势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人心果(Manilkara zapota L.)的转录组及奇可胶合成相关的基因,使用Illumina测序平台,对人心果果实、树皮和叶片分别进行转录组测序,使用Trinity等软件进行De novo组装和注释以及计算表达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转录组数据进行验证。经过组装得到162 455条unigene,总长度达139 792 553 nt,平均长度达861 nt,N50达1 544 nt。通过与NR、NT、Swiss-Prot、KEGG、COG和GO等数据库比对,共计89 628条unigene得到注释。以组装出来的unigene作为参考序列,在人心果转录组中共鉴别出57 362个SSR位点,果实、叶片和树皮表达的基因中分别检测到99 925、65 989和129109个SNP位点。在人心果转录组中共鉴别出105个与奇可胶合成相关的unigene,参与甲羟戊酸(MVA)途径的基因在果实和树皮中表达量较高,磷酸盐(MEP)途径中的基因则在叶片中的表达量较高,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与转录组计算得到的表达量一致。初步推测MVA途径可能是奇可胶合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早钟6号枇杷果实采前遇到高温天气出现皱缩现象的分子机制,为培育抗皱缩枇杷品种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易皱缩的早钟6号枇杷果实和抗皱缩的思贺大果枇杷果实为材料,对早钟6号枇杷采前不同皱缩程度的果实(正常果ZZS1、轻度皱缩果ZZS2和皱缩果ZZS3)进行生理生化指标分析,并对思贺大果枇杷和早钟6号枇杷果实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早钟6号枇杷不同程度皱缩果实之间以及与思贺大果枇杷之间的差异基因表达情况,筛选与枇杷果实皱缩相关的基因。【结果】早钟6号枇杷皱缩果(ZZS2、ZZS3)与正常果(ZZS1)相比,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显著升高。对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发现,可能与枇杷果实采前皱缩相关的基因主要参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油菜素内脂生物合成和信号转导等代谢途径。参与苯丙烷生物合成的12个基因中,有9个与木质素合成相关,在DG vs ZZS1比较中均上调表达;参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的13个基因中,有6个(2个GH3和4个SAUR)参与生长素信号转导;2个基因(EVM0023097和EVM003...  相似文献   

18.
鉴定银杏花芽分化调控的关键基因,揭示银杏花芽分化调控的主要分子机制,为缩短银杏童期和选育银杏早花品种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中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银杏花芽分化3个时期(花芽未分化期、花芽分化始期、花芽分化盛期)的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分析数字表达谱,筛选开花调控相关基因并进行荧光定量PCR(RT-qPCR)表达验证。转录组测序共产生27.52 Gb原始数据,注释到8大功能数据库(GO、COG、KEGG、KOG、NR、Pfam、Swiss-Prot、eggNOG)上的 unigene 总数为35 179个。通过GO分类和KEGG Pathway 富集性分析,将unigene分别归于55个GO类别和126个代谢途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显示,花芽未分化期较花芽分化始期有2 253个基因上调,2 032个基因下调;花芽分化始期较花芽分化盛期有1 770个基因上调,1 901个基因下调;花芽未分化期较花芽分化盛期有1 865 个基因上调,2 042个基因下调。发掘出大量的开花相关的基因涉及5个开花调控途径(光周期途径、春化途径、赤霉素途径、自主途径和年龄途径)。筛选出gene.Gb_17618(GI序列)、gene.Gb_19790(FT/TFL1序列)、gene.Gb_16301(AG序列)、gene.Gb_28337(花发育MADS-box序列)、gene.Gb_01884(SOC1序列)和gene.Gb_41704(CO序列)等6个银杏花芽分化差异表达关键基因序列,荧光定量PCR检测表达水平与转录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9.
以番茄耐弱光品种‘申粉16’和不耐弱光品种‘K20’为材料,研究弱光对其生长、抗氧化酶活性、MDA含量的影响,并对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弱光抑制了番茄植株的生长,并伴随MDA含量上升及APX、CAT等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但耐弱光品种‘申粉16’的降低幅度小于不耐弱光的‘K20’。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弱光逆境下,‘K20’共得到898个差异表达基因,‘申粉16’共得到2849个差异表达基因。‘K20’和‘申粉16’KEGG富集分析显示,‘K20’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内质网蛋白质加工和真核生物核糖体生物合成等途径,而‘申粉16’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和MAPK信号等途径,说明两个品种对弱光的响应机制可能不同,且耐弱光品种‘申粉16’可能通过调控激素的生物合成来增加其对弱光的适应性。综上所述,弱光抑制了番茄植株的生长,但耐弱光品种可能通过调控包括生长素在内的多种激素的合成及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来增加其对弱光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新疆野苹果响应NaCl胁迫相关基因。【方法】以新疆野苹果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对150 mmol·L~(-)处理48 h后的新疆野苹果幼苗叶片及根系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与对照相比,NaCl处理48 h时,新疆野苹果幼苗叶片中差异表达基因为3 364个,其中1 745个DEGs在盐胁迫响应中上调表达,1 619个DEGs下调表达;根系中差异表达基因为3 808个,其中1 057个DEGs在盐胁迫响应中上调表达,2 751个DEGs下调表达。新疆野苹果叶片和根系中所共有的差异基因有2 095个得到注释,这些基因共涉及44个Pathway,富集最显著的Pathway主要有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果糖和甘露糖代谢、丙酮酸代谢等。【结论】通过转录组测序和qRT-PCR验证发现,新疆野苹果受到NaCl胁迫后,在糖酵解过程中TPI、FBPase、pckA、PPDK等基因表达量发生明显变化,说明糖酵解途径在新疆野苹果应答NaCl胁迫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