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鉴定新的植物蛋白质蒜头果蛋白是否为糖蛋白。[方法]采用高碘酸-希夫试剂法进行糖蛋白性质的鉴定,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蒜头果蛋白的中性糖含量。[结果]蒜头果蛋白能被高碘酸-希夫试剂染成紫红色。[结论]蒜头果蛋白为糖蛋白,中性糖含量为3.75%。  相似文献   

2.
蒜头果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蒜头果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的使用偏性,利用Codon W 1.4.2和CUSP软件对蒜头果叶绿体基因组中33个基因的密码子进行中性绘图,应用ENC-plot、PR2-plot绘图分析并确定了其最优密码子。结果表明:蒜头果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的第3位碱基GC含量为28.43%,远低于第1位(47.74%)和第2位(41.05%),RSCU值大于1的密码子有30个,其中12个以A结尾,16个以U结尾,说明蒜头果叶绿体基因组的编码基因偏好以A和U结尾。GC12和GC3的相关系数为0.164 6,相关性不显著,回归系数为0.000 4;有效密码子数(ENC)范围为40.39~54.86,大于45的有25个,ENC比值主要分布在-0.05~0.05之外。蒜头果叶绿体基因组中的大部分基因分布在PR2平面图的下半部或右下半部,说明蒜头果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更多地受选择的影响,同时亦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蒜头果叶绿体基因组的最优密码子确定为UUU、UUA、GUA等18个。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蒜头果蛋白微观结构与其抗肿瘤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红外光谱及圆二色谱等方法研究蒜头果蛋白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蒜头果蛋白在顺式构型状态下较稳定,是一种α+β型蛋白质。[结论]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蒜头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是一种危害十字花科植物的世界性害虫,研究其基因功能为寻找新的小菜蛾防治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克隆了小菜蛾p38 MAPK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并根据其DNA序列推导出了蛋白一级结构,发现该基因编码一个含有349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通过SMART网站分析发现该蛋白在第20~304位氨基酸残基区域存在着一个典型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结构域,说明它是一个潜在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last比对发现Pxp38基因与家蚕Bmp38基因、酿酒酵母ScHOG1基因、人类Homo sapiens p38基因在蛋白一级结构上的相似性分别是91.7%、51.6%和78.6%,说明p38 MAPK基因在进化上具有较高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5.
袁燕  杨文清  李彬  高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508+13526-13508,13526
[目的]研究蒜头果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从蒜头果中提取多糖,并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蒜头果中平均多糖含量为0.600%。[结论]为蒜头果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克隆油桐酸性磷酸酶(ACPase)基因的全长序列,为进一步分析油桐ACPase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根据油桐转录组酸性磷酸酶蛋白全长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从油桐种子中克隆ACPase基因,对其cDNA序列、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理化性质、疏水性、跨膜结构、二级结构及三级结构进行分析预测,同时进行多序列比对并构建系统树。【结果】克隆获得油桐ACPase基因,其开放阅读框为1152 bp,编码383个氨基酸残基,相对分子质量为40.94 kDa,理论pI为5.30,属可溶性不稳定蛋白。同源性和进化树的预测分析结果显示,油桐ACPase与毛果杨的ACPase蛋白同源性达84%。油桐ACPase存在磷酸酶基因家族的保守区域,ACPase编码蛋白的大部分氨基酸属于亲水性氨基酸。其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不规则卷曲、α-螺旋和β-折叠构成。ACPase蛋白包含1个跨膜螺旋区域,其相应氨基酸位置在136~156;包含1个疑似跨膜域,其相应氨基酸位置在255~275;每个跨膜结构域为由2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螺旋,同时跨膜蛋白的N端和C端位于细胞膜胞质的一侧。【结论】油桐ACPase基因的表达可能与其体内磷营养的分解利用等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7.
苏灿  王光宇  高勇  徐磊 《安徽农业科学》2023,(12):104-107+115
蒜头果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单属种孑遗植物,是目前神经酸含量最高的木本油料植物,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科研价值和经济价值。蒜头果分布区域狭窄,主要分布在滇东南和桂西接壤的喀斯特地区,是当地石漠化治理与生态修复的优良树种。由于受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多种因素影响,野生蒜头果资源急剧减少。通过对蒜头果育苗技术、半寄生习性、病虫害防治等研究,已经初步形成蒜头果育苗栽培技术规程。当前,蒜头果资源保护及产业发展面临资源有限、市场合法准入等问题。综合分析蒜头果资源现状和基本情况,提出了关于蒜头果资源保护及产业发展对策,以期为蒜头果资源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鉴定3株蒜头果内生木霉,并探讨其对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蒜头果内生木霉资源的利用及优质苗木培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子系统学和形态学方法,鉴定3株分离自蒜头果茎部和根部的内生木霉。通过接种效应试验,测定根施3种木霉菌液和无菌水(对照)后,蒜头果幼苗的生长性状、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木霉的根系定殖率,并结合各项指标的隶属函数值对不同处理的蒜头果幼苗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通过构建木霉属菌种系统发育树以及对菌落形态和微观结构的观察,确定3株内生木霉分别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SF15)、贵州木霉(T. guizhouense,SF548)和绒毛木霉(T. tomentosum,SF434)。接种菌株SF15和SF548的蒜头果幼苗株高增量、叶片增量显著高于对照,3种木霉处理的幼苗茎粗增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接种菌株SF15和SF548的蒜头果幼苗主根长和根部吸器数量显著高于对照,而最大吸器直径显著低于对照,且不同处理组的蒜头果幼苗主根长与根部吸器数量呈一定正相关,而与最大吸器直径呈一定负相关。接种菌株SF15和SF548的幼苗地下、地上、全株鲜质量及干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接种菌株SF434的处理组全株鲜质量及地下和全株干质量显著高于对照。3个接菌组蒜头果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POD、SOD、CAT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接种菌株SF15和SF548的蒜头果幼苗根系定殖率分别为64.25%和61.78%,显著高于接种SF434的根系定殖率55.57%。基于各项测定指标的隶属函数值,不同处理组幼苗品质的综合排名为:接种SF15的处理>接种SF548的处理>接种SF434的处理>对照。【结论】3株蒜头果内生木霉对幼苗生长、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提高有积极促进作用,其中菌株SF15和SF548的促生效果较为显著,为蒜头果潜在的促生菌株。  相似文献   

9.
采用RT-PCR、RACE方法从超旱生、耐盐植物梭梭中扩增出PrxQ基因cDNA序列,该序列全长966bp,包含654bp的开放阅读框,推测氨基酸序列全长为218个氨基酸残基,该蛋白分子量为24 106.0,等电点为9.78,含有2个保守的Cys残基。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核苷酸序列与藜科几种盐生植物如碱蓬等的同源性为70.01%,与其他植物佛甲草等的同源性为55.30%。说明,PrxQ基因在藜科盐生植物中是一种较高保守的基因。  相似文献   

10.
分析测定结果表明, 黑桃果实不论大小, 成熟时的水分含量均高达88 %左右, 为多汁水果。果实富含4 种糖, 5 种有机酸。含量的高低次序均为:蔗糖果糖葡萄糖棉籽糖, 苹果酸柠檬酸乙酸草酸琥珀酸。果实含有4 种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大果和小果分别含有14 种和9 种游离氨基酸, 但都以苏氨酸和组氨酸为主, 两者之和分别占大果和小果所含氨基酸总量的72.63 %和70.63 %;大果和小果都含有15 种水解氨基酸, 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8 种, 所占比例大果为33.51 %, 小果为28.36 %。此外, 水解氨基酸中酸性氨基酸占绝对优势, 大果中占52.58 %, 小果中占49.19 %。表5 参12  相似文献   

11.
植物病原真菌分泌蛋白在其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NCBI数据库下载前人已报道的24种炭疽属植物病原真菌全基因组序列,利用SignalP v5.0、ProtComp v9.0、TMHMM v2.0等在线分析程序对这些炭疽菌蛋白质的跨膜结构、信号肽、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位点、亚细胞定位等进行预测分析,根据分泌蛋白的典型特征筛选获取24种炭疽菌的分泌蛋白。结果显示:在约34万条蛋白序列中,分泌蛋白所占比例为2.14%~3.76%,其氨基酸残基数量多集中于100~300个,并且氨基酸组成相似度较高,其中以丙氨酸残基在分泌蛋白中的含量最高,所占比例达9.72%~10.54%;同时,24种炭疽菌分泌蛋白的信号肽在-3和-1位切割位点处相对比较保守,属于A-X-A类型,其氨基酸残基数量多集中于17~22个。可见,炭疽属不同种之间分泌蛋白的比例、氨基酸组成、信号肽特征等存在差别,但差异并不大。  相似文献   

12.
对云南文山广南的蒜头果种仁油进行提取,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并对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蒜头果种仁油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与橄榄油相比,蒜头果油相对较弱,当其浓度达到10.0 mg/m L时,能清除50%左右的DPPH·自由基;蒜头果种仁油中具有抗氧化能力的化合物有2种,经GC-MS分析后确定分别为亚油酸和棕榈酸,但其抗氧化活性较V_C弱。  相似文献   

13.
黑桃果实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黑桃果实不论大小,成熟时的水分含量均高达88%左右,为多汁水果.果实富含4种糖,5种有机酸.含量的高低次序均为:蔗糖>果糖>葡萄糖>棉籽糖,苹果酸>柠檬酸>乙酸>草酸>琥珀酸.果实含有4种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大果和小果分别含有14种和9种游离氨基酸,但都以苏氨酸和组氨酸为主,两者之和分别占大果和小果所含氨基酸总量的72.63%和70.63%;大果和小果都含有15种水解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8种,所占比例大果为33.51%,小果为28.36%.此外,水解氨基酸中酸性氨基酸占绝对优势,大果中占52.58%,小果中占49.19%.表5参12  相似文献   

14.
ZP蛋白家族是一类具有相对保守的ZP结构域的蛋白质,通常在精卵结合过程中起作用。从日本文昌鱼(Branchiostoma japonicum)中发现一种编码927个氨基酸残基的ZP蛋白cDNA。利用SMART预测该ZP蛋白序列含有3个结构域:透明带结构域、跨膜结构域以及低复杂度区域。利用该ZP基因的整个开放阅读框,检测该基因在日本文昌鱼群体中的氨基酸序列多样性。研究结果发现,在9个日本文昌鱼个体中扩增获得序列长度为2 481~2 784 bp,编码826~927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存在55个变异位点,占总氨基酸残基数的5.93%(55/927),其中有2个个体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存在9个和101个氨基酸残基的缺失,这可能与ZP基因的不同剪切有关。揭示了日本文昌鱼ZP蛋白序列多样性可能与该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多样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鉴定两株蒜头果内生木霉并探讨其对幼苗生长发育及抗性水平的影响,为蒜头果内生微生物资源利用及优质苗木培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结合分子系统学和形态学方法鉴定两株蒜头果内生木霉,并对其产IAA和解钾能力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将供试菌株接种于蒜头果幼苗,6个月后测定植株的生长性状、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并对各测定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经ITS、TEF和RPB2系统发育树分析以及菌落和微观形态观察,两株内生木霉分别鉴定为T. gamsii和T. koningiopsis。上述菌株均具有产IAA和解钾能力,其中T. gamsii的产IAA能力较强,为89.46μg/mL,T. koningiopsis的解钾能力较强,为29.26μg/mL。接种T. gamsii的蒜头果幼苗株高、叶片增量、茎粗和主根长较对照增加了162.16%、140.74%、44.83%和37.06%,且与接种T. koningiopsis的处理组及对照差异显著。经T. koningiopsis接种处理的幼苗茎粗较对照增加16.09%,且与对照差异显著。接种T. gamsii的幼苗根部吸器数量最多,为3...  相似文献   

16.
贲园 《乡村科技》2023,(9):102-104
蒜头果是铁青树科蒜头果属常绿乔木,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蒜头果因其固有的生物学特性,种群繁衍及天然更新较困难,加之其易受到人类和动物的各种干扰和破坏,生长发育受限。为提高蒜头果种植效益,对广西壮族自治区蒜头果2年生播种苗进行不同栽植密度及不同施肥措施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1号样地(每667 m2栽植222株)蒜头果树高显著高于2号样地(每667 m2栽植111株)和3号样地(每667 m2栽植56株),但2号样地、3号样地蒜头果胸径、冠幅显著大于1号样地,且2号样地、3号样地蒜头果树高、胸径、冠幅差异不显著。此外,5号样地(施用45%硫酸钾型复合肥0.25 kg/株+12%过磷酸钙0.20 kg/株)蒜头果树高、胸径、冠幅均明显优于4号样地(施用45%硫酸钾型复合肥0.25 kg/株)和6号样地(不施肥)。综上,生产实践中可采取2号样地的栽植密度,且在蒜头果种植中适当增加磷肥的施用量,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克隆在植物抗病虫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核糖体失活蛋白新基因,为该类蛋白基因功能研究和有效利用创造条件。【方法】通过分析多种不同来源的植物核糖体失活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据其保守区域设计1对植物通用简并引物P1和P2,对药用植物望江南基因组进行PCR扩增,获得一种新的RIP基因片段。通过RACE法,获得了其全长cDNA序列-CassinⅠ。【结果】CassinⅠ基因全长为882bp,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葫芦科两个代表核糖体失活蛋白β-luffin和Trichosanthin(TCS)的相似性分别为58.2%和34.7%,与GenBank中其它核糖体失活蛋白的序列无显著相似性。多重序列比对发现:CassinⅠ有9个氨基酸残基与TCS的N-糖苷酶活性位点的残基完全相同,另外两个残基发生了变化。所有的活性位点都在P1/P2扩增区段内。【结论】首次在望江南中克隆和报道一种新的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并应用于作物转基因抗病虫害育种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克隆在植物抗病虫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核糖体失活蛋白新基因,为该类蛋白基因功能研究和有效利用创造条件。【方法】通过分析多种不同来源的植物核糖体失活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据其保守区域设计1对植物通用简并引物P1和P2,对药用植物望江南基因组进行PCR扩增,获得一种新的RIP基因片段。通过RACE法,获得了其全长cDNA序列-CassinⅠ。【结果】CassinⅠ基因全长为882 bp,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葫芦科两个代表核糖体失活蛋白β-luffin和Trichosanthin(TCS)的相似性分别为58.2%和34.7%,与GenBank中其它核糖体失活蛋白的序列无显著相似性。多重序列比对发现:CassinⅠ有9个氨基酸残基与TCS的N-糖苷酶活性位点的残基完全相同,另外两个残基发生了变化。所有的活性位点都在P1/P2扩增区段内。【结论】首次在望江南中克隆和报道一种新的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并应用于作物转基因抗病虫害育种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张桂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9975-9978
[目的]获得玉米隐花色素基因cry2的全长cDNA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通过玉米cry2基因的电子克隆和序列分析、不同物种间CRY蛋白同源性比较及进化分析研究了一种新的基因克隆方法。[结果]CRY2蛋白的分子量为78844.3,理论等电点为5.13,含有20种基本氨基酸,其中含量最高的是Leu和Ser,含量最低的是Cys;含有96个带负电荷的残基,68个带正电荷的残基,其水溶液在280nm处的消光系数约168705;其不稳定系数为54.82,脂肪系数为78.01,平均亲水系数为-0.440。预测到CRY2蛋白的二级结构中螺旋占33.4%,β折叠占7.9%,转角占58.6%。玉米CRY2蛋白与高粱、水稻、小麦、拟南芥、油菜、豌豆、烟草等植物的CRY2蛋白及玉米CRY1蛋白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玉米CRY1和CRY2蛋白均有699个氨基酸,氨基酸一致率达92.3%。[结论]电子克隆的结果为玉米cry2序列克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深入预测CCE001a蛋白结构与生物学功能。[方法]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CCE001a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预测其功能与结构。[结果]该蛋白的总氨基酸残基数为556个,分子式为C2865H4321N737O811S23,蛋白的等电点pI为5.32,带正电的氨基酸残基(Arg+Lys)为58个,带负电的氨基酸残基(Asp+Glu)为75个,蛋白不稳定系数为35.22,脂肪系数为75.91,总平均亲水性系数为-0.262;CCE001a蛋白有一个脱氢酶超家族(cl21494)结构域;经分析显示,α-螺旋、无规律的卷曲是这种蛋白质的主要二次结构,分别占31.35%和46.49%,还包括3.96%的β-转角和18.20%的扩展延伸链。经过三级结构学预测表明,该蛋白包括α-螺旋、β-转角;该蛋白亚细胞被确认为定位在内质网内,存在着信号肽的序列,初步可以认为是具有分泌力的亲水蛋白,且没有出现跨膜蛋白,共有37个磷酸化位点,1个N-糖基化位点。[结论]该研究可为研究CCE001a的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