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大多数小分子毒素的定量检测方法仍需以实验室为基础或者定制设备,不能被公众广泛应用。研究开发了一种便携式适配体生物传感器,结合血糖仪用于赭曲霉毒素A(OTA)的定量检测。所开发的适配体生物传感器的线性范围是1×10-8~4×10-6mol/L,检出限6.7×10-9mol/L(2.69μg/kg);适配体生物传感器被成功地应用于婴幼儿米粉和羊草样品检测,回收率达84%~122%,表明所开发的适配体生物传感器为OTA的定量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赭曲霉毒素A毒素的替代ELISA检测.[方法]采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赭曲霉毒素A模拟表位,得到赭曲霉毒素A(OTA)模拟表位序列为IR(V)PMV(L)XX(X为任意氨基酸),化学合成法体外合成OTA模拟表位肽,通过化学交联法将OTA模拟表位肽与BSA连接,做成无毒抗原,建立无毒OTA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同样通过化学交联法将OTA多肽-BSA与HRP相联,建立OTA无毒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结果]OTA多肽-BSA间接竞争ELISA检测50%抑制浓度(IC50)为5 ng/ml,OTA多肽-BSA-HRP一步直接竞争ELISA检测法IC50为2.5 ng/ml,二步直接竞争ELISA检测法IC50为2ng/ml.[结论]OTA模拟表位多肽能用于代替OTA毒素作为检测抗原使用,并建立无毒ELISA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核酸适配体检测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为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利用FAM荧光标记的核酸适配体与黄曲霉毒素B1的特异性结合,而与偶联BHQ1的互补序列无法配对,导致荧光值变化而实现检测.[结果]在优化条件下,链亲和素浓度为100 μg/mL,核酸适配体浓度为250 nmo...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咖啡中赭曲霉毒素A的污染情况、检测方法及预防措施等,为进一步研究咖啡中赭曲霉毒素A的污染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猪发生赭曲霉毒素中毒的病例呈上升趋势,在黄曲霉毒素之后,赭曲霉毒素引起了从业者的广泛关注。为了保障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和人们的身体健康,将从赭曲霉毒素A的一般概况、猪饲料中OTA的污染现状、检测技术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7.
袁克  龚燕  王俊双  孙秀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341-5341,5360
通过谷物及其制品中呕吐毒素的检测试验,将检测呕吐毒素的2种免疫技术(金标试纸法和酶联免疫法)进行了比较,考察2种方法的符合率。结果表明:2种方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符合率达100%。  相似文献   

8.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分析玉米中的棕曲霉毒素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棕曲霉毒素A(又称赭曲霉毒素A),是棕曲霉、纯绿青霉、圆弧青霉和产黄青霉等真菌产生的一种毒素,其主要存在于粮食、饲料和食品中。由于棕曲霉毒素A毒性极强,可致多种动物发生肝肾损伤,因而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传统的棕曲霉毒素A分析如薄层层析〔1,2〕、液相...  相似文献   

9.
用含2.569mg/kg赭曲霉毒素A (Ochratoxin A.以下称OA)的饲料,对40日龄左右的星波罗肉用鸡进行了饲喂试验试验鸡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肠炎、贫血、极度消瘦等症状,于喂后13~18天,先后衰竭死亡,剖检发现肾、肝和肠道等都有明显的病理变化。经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测定,肾脏,肝脏内OA的残留量分别为0.179mg/kg和0.1302mg kg。用从饲料中提纯的OA对孵化5日龄的鸡胚进行了气室内接种。根据接毒后记录的鸡胚死亡数和死亡率。计算出半数致死量为0.128μg。  相似文献   

10.
固相萃取法萃取葡萄酒中赭曲霉毒素A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葡萄酒中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的固相萃取方法。【方法】分析了固相萃取小柱的活化方法、淋洗液、洗脱溶剂对萃取葡萄酒中OTA的影响,选择出最佳的参数后进行精密度与准确度试验。【结果】葡萄酒中OTA的固相萃取方法:C18固相萃取柱(简称C18-SPE柱)经5 mL甲醇、5 mL双蒸水活化后,进样10mL,先用1 mL双蒸水淋洗,充分干燥后,用5 mL乙酸乙酯洗脱,收集洗脱液并真空旋转蒸发至干,1 mL流动相溶解残渣待测。【结论】得到了萃取葡萄酒中OTA的固相萃取方法,此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88.2%~100.9%,变异系数为0.93%~2.19%,且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分析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针对霉菌毒素精准检测技术的开发对于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利用胶体金与赭曲霉毒素A单抗偶联物和赭曲霉毒素A-BSA偶联物(OTA-BSA),开发了一种快速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当OTA-BSA配制终质量浓度为4.8 g·L-1,质控线用羊抗鼠IgG配制终质量浓度为1.5 g·L-1,硝酸纤维素(NC)膜的包被量为1.0 μL·cm-1时呈现最清晰、最均匀的条带。②赭曲霉毒素A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条的灵敏度达到1.0 μg·L-1,检测时间仅为5 min,非常适合现场快速检测。该检测试纸条具有携带方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由于本方法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与传统的仪器和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相比,在野外和临床检测中更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图5表1参1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求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地筛选出赭曲霉毒素产生菌的分析方法,为赭曲霉毒素的检测与防治奠定基础。【方法】分别采用紫外荧光法、胶体金免疫试纸条法和高效液相色谱 (HPLC) 法,对分离自葡萄表面的189株霉菌产生赭曲霉毒素A(OTA)的能力进行分析,并对3种方法的鉴定结果进行比较。其中在紫外荧光法中,黑曲霉接种至可可浆培养基(CCA)培养,其他霉菌接种至察氏培养基(CA)培养,培养后能够产生荧光的菌株被认为是OTA产生菌。同时分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OTA胶体金试纸条对所有菌株培养物中的OTA进行检测。【结果】以HPLC检测结果为标准,用紫外荧光法对OTA产生菌初筛的假阳性率较高,假阴性率为0;胶体金免疫试纸条法用于筛选OTA产生菌的假阴性率为47.4%,假阳性率为0,适合于产毒量高的菌种筛选。【结论】用紫外荧光法作为OTA产生菌的初筛方法可以排除大部分非OTA产生菌,漏检率低,从而大大降低HPLC检测的工作强度和检测成本;将紫外荧光法和HPLC定量分析结合使用,可以快速、准确地分离到OTA产生菌;将紫外荧光法和胶体金免疫试纸条相结合,可以快速筛选OTA产量高的菌株,且该方法较为经济,对环境和人体的污染较小。  相似文献   

13.
日常饮茶中,茶叶若因加工或贮藏不当污染了一定量霉菌毒素,同时对于冲泡过程中的浸出率及实际的摄入量,仍欠缺深入了解。为建立茶汤中赭曲霉毒素A(OTA)的提取方法,为饮茶所摄入生物毒素的安全评估提供更合理的分析方法,研究使用乙腈作为提取溶剂提取茶汤中的OTA,然后加入盐离子使乙腈和水相分层,去除杂质后,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检测,通过对比4种不同方法的准确度、线性、精密度、灵敏度等指标,选择最合适于茶汤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方法M4通过用含0.1%甲酸酸化乙腈提取,用氯化钠和硫酸镁使乙腈和茶汤分层,在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等指标上,均优于其他3种方法。方法M4在茶汤中OTA添加浓度为1~45 µg·L-1时回收率为82.5%~99.8%,标准偏差为1.4%~7.3%;该方法添加回收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为0.9971。在日间和日内验证试验中,高浓度毒素组日内回收率为90.9%,相对标准偏差为2.2%,日间回收率为87.5%,相对标准偏差为3.2%;低浓度毒素组的日内回收率为91.9%,相对标准偏差为5.2%,日间回收率为92.4%,相对标准偏差为6.7%;该方法的定量限为1.1 µg·L-1,检出限为0.33 µg·L-1。不同类型黑茶茶汤验证实验发现,该方法的回收率均高于88.65%。对比这4种方法,方法M4在分析结果上均好于其他3种方法,适合用于茶汤中OTA的检测,该方法对于OTA在茶水冲泡过程中浸出情况及安全风险评估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时谷物及其制品可能污染的霉菌毒素——赭曲霉毒素A,用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赭曲霉毒素A,B的提取,分析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赭曲霉菌(也称棕曲霉菌)生产菌株,接种于无菌的混合饲料中培养。培养物用乙腈—石油醚—氯仿提取,用碳酸氢钠水溶液进行液液分配,水相酸化后再用氯仿萃取,经硅胶柱层析净化,用苯:冰醋酸(9:1)洗脱。紫外光下分别收集绿色萤光区带和兰色萤光区带,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选用波长333nm的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简称OA)和波长318nm的赭曲霉毒素B(Ochratoxin B.简称OB)收集液,分别将收集液(OA和OB)浓缩,然后结晶。OA产品为无色针状晶体;OB为淡黄色颗粒状晶体。OA和OB的UV最大吸收峰分别为333nm和318nm。萤光最大激发波长分别为335nm和320nm,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465nm和456nm,通过UV、HPLC、NMR、IR谱图及TLC的R_f值证明产品是赭曲霉毒素A和B。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基于量子点标记技术的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双抗夹心荧光免疫检测(sandwich fluorescenc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FLISA)体系,包含多克隆包被抗体、生物素标记的多克隆检测抗体、量子点标记的链霉亲和素等,获得了sFLISA的最佳操作参数:包被抗体浓度2.5μg/mL,检测抗体稀释500倍,量子点标记链霉亲和素稀释100倍。该方法在OTA浓度3.125~125μg/L之间时,相对荧光强度和OTA浓度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206x+0.2018,R2=0.9924;加标回收率在90.1%~110.0%之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能较好地进行赭曲霉毒素A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7.
构建一种基于荧光量子点免疫探针的小麦面粉中赭曲霉毒素A(OTA)的检测方法。以EDC为活化剂将CdSe/ZnS半导体荧光量子点与OTA单克隆抗体偶联,制备OTA检测探针并评价其检测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检测探针在3d保存期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当OTA质量浓度为0.1~0.9μg/L时,检测探针的荧光强度与OTA质量浓度呈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96 3,检出限为0.017 7μg/L。与国标法对照的结果说明,此方法具有可行性。小麦面粉中的加标回收试验结果显示,OTA的回收率为96.0%~102.7%,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4.1%,说明准确性良好。可见,OTA的CdSe/ZnS荧光量子点免疫探针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结果稳定,有望应用于小麦面粉中OTA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赭曲霉毒素A对BHK细胞毒害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叙利亚仓鼠肾细胞(BHK cell)为模型,用噻唑兰(MTT)法检测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 A,OTA)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和DNA梯形条带法检测OTA对细胞DNA的损伤,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细胞中SOD活力的变化,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MDA的含量.结果显示:OTA对BHK细胞活力的影响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染毒12 h后,2.5、5、10、20和40 μg·mL-1 OTA剂量组BHK细胞的活力均显著降低(P<0.05),至染毒24 h,40 μg·mL-1 OTA染毒剂量组细胞活力下降达90%.OTA对BHK细胞DNA的损伤作用同样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与对照组相比,除2.5 μg·mL-1剂量组外,其余各剂量组的彗尾DNA含量和拖尾率差异极显著(P<0.01),40 μg·mL-1剂量组的细胞拖尾率是对照组的80倍.40 μg·mL-1 OTA处理BHK细胞24 h后检测到特征性的凋亡梯形条带,而对照组则未检测到.OTA作用于BHK细胞使细胞内SOD活力显著降低(P<0.05),细胞培养液中MDA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OTA染毒24 h后,40 μg·mL-1 OTA剂量组细胞内SOD活力降低至对照组的25%,培养液中MDA含量较对照组增高了500%.上述结果表明:OTA对BHK细胞活力的影响与细胞内过氧化物的大量生成和抗氧化酶活力下降有关,且对细胞DNA造成损伤,引起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粮食谷物类食品作为我国的主要食物却极易受到真菌毒素的污染。在众多真菌毒素中,黄曲霉毒素B1 (AFB1)是毒性最高的真菌毒素之一。因此,快速、准确并且能够现场及时的对粮食中的AFB1进行检测,对我国食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笔者针对目前粮食中AFB1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新型的核酸适配体传感器技术在此领域的应用,并分析了各方法的优势与不足以供后续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