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思怀  刘燕  唐发书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062-1063,1098
[目的]研究氟对体外小肠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以小肠上皮细胞为研究对象,对猪小肠上皮细胞进行分离后,添加2.5、5.0、10.02、0.0μg/ml的氟进行培养,测定小肠上皮细胞的增殖率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结果]当氟添加量<10.0μg/ml时,细胞的增殖、碱性磷酸酶活性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而高氟组(20.0μg/ml)小肠上皮细胞的增殖、碱性磷酸酶活性则受到显著抑制,并且小肠上皮细胞的形态由多角形变为圆形,细胞核溶解,大部分细胞死亡。[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氟对体外小肠上皮细胞的危害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26种中草药醇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方法]用无水乙醇制备26种中草药的醇提液,然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抑菌试验,筛选出抑菌效果好的中草药。[结果]大黄、甘草、长青叶、独活和山萸肉的醇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大黄的抑菌效果最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为1.9 mg/ml;其次为长青叶提取液,其MIC值为250 mg/ml。[结论]大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对体外培养的仔猪空肠上皮细胞(IPEC-J2)增殖、凋亡和屏障功能的影响,探讨DON的肠道毒性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0、0.5、1、2、4、8、和16μmol·L~(-1))DON处理IPEC-J2细胞24 h后,采用MTT、Hoechst 33258、Western blot、Millipore-ERS和IFA法检测DON对IPEC-J2细胞增殖、凋亡、屏障功能和自噬水平的影响;在4μmol·L~(-1) DON处理组添加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Rapa)来提高细胞的自噬水平,用上述方法检测Rapa对DON引起的IPEC-J2细胞增殖毒性、凋亡和屏障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当DON浓度为4、8和16μmol·L~(-1)时,细胞活性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下降。4和8μmol·L~(-1) DON处理凋亡细胞数量和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表达显著增加(P0.01),细胞跨膜电阻(TEER)值和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显著下降(P0.05),自噬相关蛋白LC3-Ⅱ和Atg5表达显著下降(P0.05)。添加Rapa可以显著缓解DON引起的细胞毒性、凋亡和屏障功能障碍。[结论]DON通过抑制自噬引起IPEC-J2细胞增殖下降、凋亡增加和屏障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紫锥菊多糖对大鼠小肠上皮细胞株 IEC-6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IEC-6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 MTT方法检测细胞增殖率,观察紫锥菊多糖对该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紫锥菊不同剂量与不同的培养时间对 IEC-6细胞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不同浓度的促增殖效果也不尽相同,表现为在浓度为50、200μg/ml 时增殖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逐渐减弱,但在培养24 h后表现显著促增殖作用;浓度100μg/ml 在72 h、浓度500μg/ml 在48 h表现明显促增殖作用;经48 h处理的EPS其增殖率随浓度提高而增强。[结论]紫锥菊多糖具有促进 IEC-6细胞增殖的作用,通过对小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而发挥对肠道黏膜吸收和免疫功能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紫锥菊多糖对大鼠小肠上皮细胞株IEC-6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IEC-6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方法检测细胞增殖率,观察紫锥菊多糖对该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紫锥菊不同剂量与不同的培养时间对IEC-6细胞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不同浓度的促增殖效果也不尽相同,表现为在浓度为50、200μg/ml时增殖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逐渐减弱,但在培养24 h后表现显著促增殖作用;浓度100μg/ml在72 h、浓度500μg/ml在48 h表现明显促增殖作用;经48 h处理的EPS其增殖率随浓度提高而增强。[结论]紫锥菊多糖具有促进IEC-6细胞增殖的作用,通过对小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而发挥对肠道黏膜吸收和免疫功能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扁桃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分选酶A (SrtA)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二倍肉汤稀释法和平板涂布法研究扁桃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制作用;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含有不同质量浓度扁桃酸的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扁桃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通过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试验(FRET)、分子对接技术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研究扁桃酸对SrtA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结果】扁桃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MBC均大于1 024μg/mL,在试验质量浓度范围内(0、64、128、256、512和1 024μ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生长基本没有影响;不同质量浓度扁桃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减少的总量有细微差异并形成一定抑制作用,并呈质量浓度依赖性;扁桃酸对SrtA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IC_(50)为(66.15±24.39)μg/mL;扁桃酸通过多种分子间作用力与Pro-163、Val-166、Gly-167、Val-168、Ile-199和Leu-169残基紧密结合,使SrtA的构象改变从而降低活性。【结论】扁桃酸可以与SrtA的活性中心紧凑结合并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复合物,最终抑制SrtA的生物活性,具有成为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抑制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王庆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560-11561
[目的]研究熟地黄浸提物对培养的小鼠TM4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和MTT法研究不同浓度的熟地黄乙醇提取物对小鼠支持细胞系中TM4细胞的影响。[结果]浓度40μg/ml的醇提取物处理组对TM4细胞已经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而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这种抑制作用越来越强,当处理浓度达到100μg/ml时,TM4细胞的生长已经基本完全被抑制。[结论]熟地黄醇提取物对TM4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研究嗜酸乳杆菌的抑菌机理提供一个好的途径。[方法]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株,用MRS培养基培养分离纯化嗜酸乳杆菌,利用单层琼脂平板扩散法检测嗜酸乳杆菌在不同pH值条件下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结果]在37℃的恒温箱中培养24 h后,通过测量抑菌圈大小,可以得知嗜酸乳杆菌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在适宜的酸性条件下,嗜酸乳杆菌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明显,且随着酸度的增强其抑菌效果愈加明显。嗜酸乳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pH值的变化对其抑菌效果影响不大。[结论]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嗜酸乳杆菌对一些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大黄水煎剂对乌鳢离体小肠运动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其药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离体器官法,利用RM6240B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记录不同浓度的大黄水煎剂对离体肠道作用前后的张力值。[结果]药液浓度为0.062和0.125g/ml的大黄水煎剂对乌鳢离体肠道收缩表现出明显的增强作用;药液浓度为0.250和0.500g/ml的大黄水煎剂对乌鳢离体肠道收缩表现出抑制作用,在用药浓度0.500g/ml前后差异极显著;随着大黄浓度的增大,其对乌鳢肠道运动的作用加强,而对收缩频率的影响不明显。[结论]大黄水煎剂对乌鳢离体肠道平滑肌的收缩活动有明显的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2种方法复核检出牛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结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按照GB 4789.10—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前增菌、选择性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和血浆凝固酶试验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应用SN/T1870—2007《食品中致病菌检测方法实时PCR法》对疑似阳性结果进行了进一步验证和复核。[结果]经过2种方法验证可疑菌落,该批牛肉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分离并鉴定牛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可疑样品时,可采用不同方法进行验证和复核,该方法可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用于畜禽肉中致病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研究紫锥菊多糖对LPS损伤后小肠上皮细胞株IEC-6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IEC-6细胞为研究对象,将LPS 10μg/ml分别与EPS 50、100、200、500μg/ml先后加入培养液,采用MTT方法检测细胞增殖率,观察紫锥菊多糖对该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紫锥菊多糖100、500μg/ml对LPS损伤后的IEC-6细胞分别在48、72 h具有促增殖作用,因此紫锥菊多糖对LPS损伤后的IEC-6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结论]紫锥菊多糖预处理能增强LPS损伤后IEC-6细胞的增殖活性,能降低LPS对IEC-6细胞的损伤而显现出对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刺五加苷E(Eleutheroside E)对仔猪小肠上皮(IPEC-J2)细胞紧密连接蛋白及炎性细胞因子m RNA表达量的影响。在正常DMEM/F12培养基中分别添加0,0. 05,0. 1,0. 2 mg/m L的刺五加苷E,测定刺五加苷E对IPEC-J2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选择对IPEC-J2有显著作用的刺五加苷E浓度为有效浓度,研究刺五加苷E对仔猪小肠上皮细胞的机械屏障和免疫屏障的影响。细胞增殖试验结果表明,0. 1 mg/m L的刺五加苷E对IPEC-J2有极显著的增殖作用(P0. 01)。选择0. 1 mg/m L的刺五加苷E处理剂量对IPEC-J2的主要紧密连接蛋白和细胞因子进行基因表达水平测定,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紧密连接Claudin-3、Occludin和ZO-1,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和TGF-β,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INF-γ的m RNA相对表达量。试验结果表明:刺五加苷E上调了仔猪小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3和ZO-1的基因表达(P0. 05),在细胞免疫方面下调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INF-γ的基因表达;上调了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和TGF-β的基因表达。这说明刺五加苷E能够改变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和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进而促进肠道机械和免疫屏障功能的完整性,有益于仔猪肠道的健康发育。  相似文献   

13.
中药对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开发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中药制剂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连翘、黄连、丹参、大黄、大青叶、益母草、当归、红花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进行单味中药抑菌试验,在此基础上配成3个复方,确定复方的抑菌效果。[结果]连翘、黄连、大黄对3种致病菌均有很好的抑菌效果,抑菌直径都超过了15.0 mm,其次是红花、大青叶和丹参。复方1、复方2、复方3对3种致病菌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复方1(连翘、大黄、益母草、红花按一定比例组成)对3种致病菌极度敏感,平均抑菌直径为22.3 mm,其他2个复方对3种致病菌高度敏感。[结论]选用复方中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两种石斛多糖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蕾  丁长春  李付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5753-5754
[目的]探讨铁皮石斛多糖和金耳石斛多糖在体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滤纸片抑菌圈法研究2种石斛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铁皮石斛多糖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最强,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5%,抑菌圈直径为15.8 mm;金耳石斛多糖对枯草芽孢杆菌抑制作用最强,MIC为0.5%,抑菌圈直径为12.8 mm。[结论]体外条件下,铁皮石斛多糖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抑制作用,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抑制作用;金耳石斛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枯草芽孢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试验以猪空肠上皮细胞(IPEC-J2)为模型,探讨谷氨酰胺(Gln)对呕吐毒素(DON)诱导的IPEC-J2细胞凋亡和炎症的影响。[方法]通过MTT方法测定细胞活力来选择适宜的Gln浓度,以不添加Gln和DON的细胞为空白对照组,试验组分别为0.75 mmol·L~(-1) Gln组,2.0μg·mL~(-1) DON组和2.0μg·mL~(-1) DON+0.75 mmol·L~(-1) Gln组,处理24 h后测定各组细胞凋亡率、活性氧自由基(ROS)及细胞凋亡和炎症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ON处理24 h细胞凋亡比例和ROS含量(ROS荧光密度/细胞总数)显著升高(P0.01);与DON组相比,DON+Gln组显著降低细胞的凋亡比例和ROS含量(P0.01)。与对照组相比,DON组上调IPEC-J2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环氧合酶2(COX-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症相关基因和Caspase-3及Caspase-8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与DON组相比,DON+Gln组下调IPEC-J2细胞IL-1β、COX-2、Caspase-3、Caspase-8、BAK和Bcl-2基因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DON组上调IPEC-J2细胞Caspase-3,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phospho-NF-κB)蛋白的表达,而添加Gln后(DON+Gln组)下调了相关蛋白的表达。[结论]Gln通过清除DON诱导的IPEC-J2细胞中过量的ROS及调节炎症和凋亡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量来缓解由DON引起的肠道上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山羊小肠上皮细胞营养吸收调控及其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提供原代细胞培养模型,采用组织块接种来获得山羊小肠上皮细胞,利用有限稀释法来克隆山羊小肠上皮细胞,并通过细胞形态学以及细胞角蛋白18、波形蛋白、肌间线蛋白和细胞生长曲线来鉴定山羊小肠上皮细胞。结果表明:1)采用组织块接种能够分离纯化得到山羊小肠上皮细胞并稳定传至大约10代;2)RT-PCR检测发现山羊小肠上皮细胞不能够表达波形蛋白和肌间线蛋白;3)在正置显微镜下观察到山羊小肠上皮细胞能够产生细胞角蛋白18绿色荧光。研究发现,培养至第8代的山羊小肠上皮细胞仍然保持着上皮细胞的特征,至10代山羊小肠上皮细胞质变大,细胞几乎无法增殖,细胞开始凋亡。综上所述,采用组织块接种能够获得山羊小肠上皮细胞并正常传至第10代,可为研究山羊小肠上皮细胞营养物质吸收和调控机理提供细胞素材。  相似文献   

17.
姚芹  宋浩  宋京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593-10594
[目的]研究不同种类,不同处理方法蒜液抑菌效果及大蒜素最低抑菌浓度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曲线的影响,为进一步利用大蒜素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大蒜提取蒜液为材料,定硫法测定其中蒜素含量,研究大蒜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结果]大蒜液中含有的大蒜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过机械破碎或挤压得到的蒜液抑菌效果比蒸煮后蒜液好,紫蒜抑菌效果优于白蒜,蒜素的最低抑菌浓度为32 mg/ml。细菌生长曲线表明,对数生长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蒜素敏感,而稳定期的菌体抑制作用较弱。[结论]大蒜素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好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寻求无毒害且不产生耐药性的环保生物药物,取代当前抗生素的过量使用。[方法]从新鲜健康草鱼肠道中分离纯化一株芽孢杆菌,按常规细菌生化试验方法做生化鉴定。设计2对引物,进行16S r RNA检测与测序分析,按照琼脂扩散法做药敏试验。采用牛津杯法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制作用试验。[结果]分离菌与枯草芽孢杆菌生化特性基本一致,同源性为100%,确定为枯草芽孢杆菌;分离菌对阿米卡星、头孢氨苄、环丙沙星等敏感,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青霉素G等不敏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明显,同时测出最小抑菌浓度(MIC)为2.8×108×2-5/ml,最小杀菌浓度(MBC)为2.8×108×2-2/ml。[结论]所分离的枯草芽孢杆菌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疾病,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FnBPA-A不同遗传多态性重组质粒抗血清对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牛原代乳腺上皮细胞粘附作用的影响。采集奶牛乳腺组织样品,用组织块种植法和胰酶消化法进行纯化和传代培养,并利用对乳腺上皮细胞特异性角蛋白18进行鉴定。将4株不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作用于纯化的乳腺上皮细胞,分析不同菌株粘附牛乳腺上皮细胞的能力。进而比较研究FnBPA-A不同遗传多态性重组质粒免疫后的抗血清对4株不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与牛乳腺上皮细胞粘附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分离纯化获得了牛原代乳腺上皮细胞,分析了该乳腺上皮细胞的培养特性,不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对该细胞粘附的检测结果表明,4株不同分离株粘附牛乳腺上皮细胞的能力明显不同(P0.05),其中GY278菌株粘附乳腺细胞的能力最强。FnBPA-A不同遗传多态重组质粒免疫后的抗血清抑制不同菌株粘附牛乳腺上皮细胞的能力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pV-819、pV-309、pV-20-2免疫组的抗血清对4株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的抑制作用高于其他免疫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载锌凹凸棒石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3种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采用固相离子交换法制备载锌凹凸棒石,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载锌凹凸棒石和热活化凹凸棒石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热活化凹凸棒石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无抑菌作用,而载锌凹凸棒石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60.00、17.50和15.00 mg/mL,对应锌浓度分别为1.21、0.35和0.30 mg/mL。[结论]载锌凹凸棒石是一种良好的抗菌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