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龙眼长跗萤叶甲的发生为害情况调查及其防治“龙眼长跗萤叶甲”(暂定中名)MonoleptaOccilanisGressittetkimoto属鞘翅目叶甲科萤叶甲亚科萤叶甲属。近年在我区盛产龙眼的西南部几个县,较为普遍发生为害,龙眼枝梢被害后不能萌新芽;... 相似文献
2.
几种农药对龙眼长跗萤叶甲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浸液法测定敌百虫、氯氰菊酯、乐斯本、农地乐、8817-Ⅱ5种杀虫剂对龙眼长跗萤叶甲成虫的LC50分别为894mg/L、19.26mg/L、0.51mg/L、0.61mg/L、和15.17mg/L,表明乐斯本、农地乐对该虫具有很高的毒力;且该虫对乐斯本、农地乐也具有很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双斑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在相邻农田生态系统中种群消长规律,为该虫的预测预报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于2016年在位于山西省长治市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的试验田内,对相邻的大豆、玉米及谷子试验田用网捕法和直接观察法对双斑长跗萤叶甲种群动态、垂直分布和有虫株率进行了调查;并在谷田内做了该虫的日节律调查。研究显示该虫更偏向于取食玉米和谷子。双斑长跗萤叶甲在3种农作物田中的种群数量交替增长,彼此之间存在相互影响。8月中上旬是双斑长跗萤叶甲种群数量高峰期,日节律调查发现该虫的活动高峰主要集中在傍晚18:00左右;活动适宜温度为25~30℃。根据该虫在相邻农田中种群动态曲线推测,在谷子花期时,双斑长跗萤叶甲种群从大豆和玉米田中向谷田转移;当谷子花期结束,谷田中的种群又向大豆和玉米田转移。 相似文献
4.
新疆棉区双斑长跗萤叶甲生活习性及消长动态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斑长跗萤叶甲是新疆北疆棉区近几年来为害棉花的一类新害虫.通过2004~2007年对卵、幼虫、蛹取土样分离调查,对成虫定田块系统调查,基本明确了该虫主要以卵在棉田0~15 cm土层越冬,幼虫主要取食棉田及其周围棉花、玉米、杂草等的根系,完成其生长发育.成虫为害棉花,6月底、7月上旬为发生为害高峰.双斑长附萤叶甲喜高温、干旱的习性与本区近年来棉花大面积集约化种植、节水灌溉的日益普及是该虫近年发生加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6.
7.
8.
9.
蠋敌对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的捕食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研究了捕食性天敌蠋敌对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蠋敌对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的捕食功能符合HollingⅡ模型,日最大捕食量为20.4头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捕食一头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需要2.94min,功能系数为0.5169;蠋敌成虫个体间相互干扰对捕食效应的影响可以用E=0.4046*P-0.3914模拟;蠋敌若虫对自身密度的功能反应可以用A=0.3034p-0.5357模拟。经卡方检验,其理论值与实测值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种衣剂防治玉米田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可行性,通过选用内吸性强、持效期长的种衣剂,设置常规剂量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处理,采取田间罩网小区试验,明确种衣剂对双斑长跗萤叶甲的防效及对玉米出苗、生长的安全性。结果表明,30%噻虫嗪FS、10%氟虫腈FSC、38%噻虫胺FSC、40%噻虫嗪·溴氰虫酰胺FS、30%噻虫嗪·氟虫腈FSC、30%噻虫胺·氟虫腈FSC、20%噻虫胺·氟啶虫酰胺FSC等7种种衣剂对玉米出苗、生长均安全;38%噻虫胺FSC有效成分用量7.6 g/kg种子处理对双斑长跗萤叶甲的防治效果为70.6%~78.5%,防效最好,显著高于除30%噻虫胺·氟虫腈FSC 7.5 g/kg处理外的其他种衣剂处理(P<0.05),并且可使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羽化出土始现期、出土高峰期推迟5~10 d,可以使成虫高峰期避开玉米吐丝期。玉米田双斑长跗萤叶甲防控前移推荐使用38%噻虫胺FSC,有效成分剂量为7.6 g/kg种子。 相似文献
11.
12.
13.
甜玉米田玉米螟发生危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甜玉米在我国大面积种植历史较短,对甜玉米田亚洲玉米螟发生危害和防治技术研究较少。本文对国内外甜玉米上玉米螟成虫产卵习性、幼虫危害和防治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为我国甜玉米田亚洲玉米螟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2006年4~9月系统调查敦煌市杨家桥乡棉田烟粉虱的种群动态及5种药剂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敦煌市棉田5月下旬始见烟粉虱成虫,6月下旬开始普遍发生,8月上旬形成第一个成虫高峰,至9月中下旬随棉花采摘和气温的下降田间成虫数量逐渐减少.烟粉虱在不同的棉花品种上发生数量不同,敦棉V3上虫量显著低于另外4个品种.5种农药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阿克泰、蚧虱傲克药效最好,其3 d后的校正防效分别为88.86%、82.66%. 相似文献
16.
茄子叶螨种群消长动态及阿维菌素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2年调查了北京地区春茬塑料棚和露地茄子叶螨的种群消长动态,并评价了施用阿维菌素对棚内叶螨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春茬塑料棚内茄子叶螨的种群消长有明显的初现、上升、高峰和下降阶段,而露地叶螨的种群动态则随着气象条件的变化呈现明显波动趋势;露地和塑料棚内茄子叶螨均于5月底初现,6月上旬种群数量开始上升,此时是预防的最佳时机。1.8%阿维菌素乳油稀释2 500倍于种群高峰期前对棚内茄子植株进行均匀喷雾,药后7 d和14 d对叶螨的防效分别达84.11%和97.67%,表明喷施阿维菌素对茄子叶螨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同时对蓟马和粉虱类害虫也有一定的兼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