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报道柠檬酸生产废水在实验室装置四级管道厌氧消化器消化过程中各类沼气发酵微生物的数量分布特性及其对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性细菌数量在10~9—10~(13)个/毫升,在各管消化液中的数量与总挥发性有机酸和乙酸浓度成较好的正相关性。产氢产乙酸细菌数量在10~7—10~(10)个/毫升,产甲垸细菌数量在10~4—10~(10)个/毫升,同型产乙酸细菌数量在10~5—10~(10)个/毫升。在第一、二级管节消化液中有较高数量的沼气发酵微生物群,而在第二管具有糖类等有机物酸化、COD去除和甲烷形成等活性最大、效率最高的消化特性,两者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齐雯钰 《中国沼气》1992,10(4):5-10
本文对进水经预处理及未经预处理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处理精对苯二甲酸(PTA)废水过程中的主要微生物类群(产甲烷菌群,脱氮菌及脱硫菌)的消长规律,污泥特性及其优势产甲烷菌演变及与工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对苯二甲酸(TA)厌氧降解菌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3.
管道厌氧消化工艺处理柠檬酸废水试生产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简要介绍管道厌氧消化工艺反应装置的有关性能的基础上,主要报道容积45m~3的试生产性装置处理杭州柠檬酸厂废水的结果。管道厌氧消化器由若干管节横向串联组成,其水力运行呈推流式,能够持留高浓度的活性污泥,具有两步厌氟消化性能。中温下试生产性平均处理浓度20gCOD/1的柠檬酸废水,取得了明显的综合效益。按有效容积计的有机质负荷为15.50kgCOD/m~3·d,COD去除率84%,容积COD去除率13.4kg/m~3·d,产沼气率为7.5m~3/m~3·d。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管道车作为一种交汇圆柱系式的钝体结构在有压管道流场绕流时,在柱系下游产生的流动分离和尾迹涡现象,运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柱系下游的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数值模拟采用了LES-WALE湍流模型,其结果与物理试验结果比较证明了数值模拟的可行性.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理论分析:首先,由于流动分离柱系后流场中速度分布整体上分为低速流区与高速流区2部分,低速流区主要分布在断面中心位置,高速流区分布在断面外围,呈近似环状分布;其次,流场沿程速度幅值方面,从交汇柱系下游近端断面到远端断面,其中部分低速流区域的整体速度幅值愈高,周围高速流区的速度幅值愈低,并且两区域流场随距交汇柱系距离的增加呈现趋同变化;最后,关于流场的压强特性方面,沿程压强整体呈下降趋势,断面Z6仅与同流量时管道流场断面平均压强相差3.4%.  相似文献   

5.
从活性污泥等微生物源中分离、筛选获得10株高效脱色菌,经鉴定其属于Pseudomonas,Bacillus,Xanthomonas,Erwinia,Alealigenes,Plesiomonas。对艳红染料生产废水脱色试验表明最适温度30℃,pH6.6~8.0,湿细胞浓度20~30!g*L-1;静置培养(兼氧)脱色率高于振荡培养;外加NADH、NADPH、易降解有机物和有机废水可强化脱色菌的脱色性能。为实现脱色菌的资源化应用,试验将PseudomonasD18,ErwiniaD17,AlcaligenesD19andPlesiomonasD124株脱色菌制成混合培养物和固定化细胞,分别投加于处理染化废水的厌氧反应器,结果发现在相同COD负荷、水力负荷条件下,投加固定化细胞的反应器,其脱色率可提高5!%~10!%,出水苯胺浓度提高40!%~65!%。电镜观察发现脱色菌在胶团内外持留、增殖。厌氧反应器性能的改善主要通过功能性微生物生物量和相关基因库量的增加而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