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缺口时代"我国棉花产业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楠 《中国棉花》2007,34(6):8-11
分析了近几年国际、国内棉花市场出现的新变化对国内棉花产业的影响,对"缺口时代"我国棉花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试探性地为我国棉花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安徽省棉花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分析了安徽省"十一五"棉花生产发展的科技需求,提出了棉花科技研究对策及政策需求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棉种业带动新疆"白色"经济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金海  李根源 《中国棉花》2005,32(12):36-37
1新疆棉花生产概况 1993年以来,新疆棉花已连续9年获总产、单产、商品出口率、调出量、人均占用量五个全国第一.近4年来,新疆棉花总产量一直保持在150万吨左右,约占全国产量的30%,占全球产量的8%.2002年新疆的棉花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23.6%,农牧民收入的15.4%来自棉花.棉花及相关产业为新疆提供的税收,约占全部财政收入的15%.  相似文献   

4.
"十五"期间山东棉花发展思路、对策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我国即将加入WTO和全国棉花由供大于求向供不应求转的新形势,作为全国棉花生产和消费大省.本文提出了山东省"十五"期间发展棉花生产的指导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提高品质为重点,通过科技兴棉,不断提高山东棉花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同时对发展思路、规戈划布局和对策建议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5.
回顾了"十一五"期间江西省棉花生产的情况,指出了在棉花生产中存在的机械化程度低、病虫害发生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劳动力不足、生产规模小、农技服务薄弱等问题.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江西省发展棉花生产的思路和目标,并提出了加强政策支持、有步骤地推进植棉机械化、加强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健全农技服务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间套作、提高棉花产业化水平、加快棉花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推进土地的合理流转、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等发展对策与建议,以促进江西省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十一五"期间全国及新疆棉花种植规模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棉花市场的需求变化情况和我国棉花产需格局迅速逆转的特点,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全国及以新疆为代表的甘肃、宁夏、内蒙等西北地区棉花种植规模的设想,并根据新疆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旨在通过科技手段、政策扶持,充分利用光热、土地资源,达到适度扩大棉花种植规模,进一步提高产量,逐步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2005年棉花生产重点抓"一个稳定,四个推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结了2004年度江苏省棉花生产概况,提出了2005年棉花工作重点应围绕稳定棉花面积在37万公顷,推进高品质棉品牌化、技术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和服务信息化.  相似文献   

8.
"棉花生产管理专家系统"及其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生产管理专家系统"是农业部重点项目"八五"优势棉基地县科技服务85农-12专题,经八年的时间研制开发而成,是湖北省第一个用于指导棉农进行棉花生产管理的专家系统,该系统运用人工智能,知识工程和专家系统等技术,总结了湖北省品种、肥料、植保、化控、栽培等领域专家多年从事棉花生产和研究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和关键技术,建立了包括品种选择、周年管理、全程化调、施肥推荐、诊断防治等五个主要功能子系统的专家系统.该系统能为棉农从事棉花生产管理的全过程提供详细周到的服务,达到人类活专家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实践证明,棉农是国家实施棉花良种补贴的最大受益者,实现了棉花良种补贴的主要目的.有人对棉花良种补贴持有不同的态度,是因为棉农、种子企业和基层农技推广部门等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均以从项目实施中获利多少来评价政策的优劣.棉种市场混乱是制约项目实施的关键因素,要提高项目实施水平,必须采取综合措施,重点是整治棉种市场,简化补贴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10.
《江西棉花》2007,29(1):40-40,F0003
美国棉花体制中,市场居支配和基础地位,政府则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起导向作用,棉花供求和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政府重视并制定和实施棉花调控政策,调控的手段分经济和法律两种,调控的范围从棉花生产扩大到流通、科研、质量控制等领域;有关实施政府项目和规范市场各主体行为的法律,是政府介入棉花市场的主要依据;建立生产者收入支持制度和信息发布制度,是其最基本的介入方式.这一体制有这样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1.
翟洪民 《江西棉花》2007,29(1):39-39
2001~2006年作者在枣庄市山亭区进行了棉花苗期主要病虫综合防治试验,通过落实"三改一放"优化农艺措施,连续5年基本上控制了病虫危害.棉蚜的防治效果为89.5%~97.7%,苗病的控制效果在98.8%以上.棉田节省农药费225~300元/hm2,省工195~120个/hm2,还缓解了三夏生产期间的劳力紧张状况.现将该棉花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增强江西省主产棉区的棉花综合生产能力,促进棉花持续稳定发展,根据农业部"全国粮棉油高产创建工作方案"的要求,江西省经作局、江西省九江市农业局和江西省九江县农业局于2009、2010年在主产棉区九江县江洲镇联合开展棉花高产创建活动.总体目标是通过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力争示范片棉花皮棉单产2100 kg/hm2以上.辐射带动全县棉花皮棉单产较前三年平均增长6%以上,优质棉比例提高6%.经过2年的实施,效益明显,深得棉农好评,现对创建工作实施方法和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黄萎病是棉花正常生育的大敌,是棉花上的"癌症",一旦发生,轻者减产,重者绝收,防治难度和危害程度较大,棉农"谈病变色".笔者通过总结多年来技术指导和黄萎病防治的经验,认为防治棉花黄萎病的关键在"防",要早防、综合防,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安徽棉业信息网"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问题的提出安徽省是我国的一个产棉大省 ,年平均植棉面积为 4 0万公顷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随着供求关系的急剧变化 ,植棉业由部门分割、行业垄断的封闭低效产业向国家宏观调控、市场配置资源的现代化高效产业转变 ,棉花由战略物质转化 ,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 ,棉花市场逐步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 ,国内棉花逐步融入国际棉花市场。现代棉花生产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和信息密集于一体 ,将进一步市场化、国际化 ,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依靠准确的信息作保证 ,因此需要十分重视棉花产业的信息化 ,棉花…  相似文献   

15.
针对长江下游棉花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十五”期间长江下游棉花栽培研究的4个重点领域。即棉田多熟立体种植高效、持续关键技术的研究,多熟复种下棉花机械化地膜直播技术体系的研究,早熟、优质、高产协调栽培的生理生化机制及其调控技术,长江下游棉花主要气候灾害及综合减灾技术的研究,并探讨了各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适应从 1 999年度起全国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新形势 ,全省棉区各级领导在调查研究、认真分析棉花供求状况的基础上 ,统一了对今年棉花生产的指导思想 ,这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前提 ,以提高单产和效益为中心 ,大力推行科技兴棉 ,不断提高山东棉花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按照这个指导思想 ,在今年的棉花生产工作中 ,全省基本上实现了“三个转移”,即由过去注重抓扩大种植面积转移到努力提高单产、增加植棉效益上来 ;由过去单纯抓生产转移到积极参与棉花流通体制改革 ,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上来 ;由过去单纯抓产量转移到产量、质…  相似文献   

17.
2009年,江西省湖口县承担了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千斤棉”试验,通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取得了圆满成功。2009年10月18日,由中国棉花研究所组织全国棉花产业体系的主要领导和专家进行实地考察测算,子棉产量达7605.9kg/hm2,  相似文献   

18.
3%的"根正"水剂是北京施多富生物科技和福建新农大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新型杀菌剂,为明确其浸种对棉花种子的合理用量及拌种的效果,2006年本所进行了棉种浸种的发芽试验;在大田棉花上进行拌种及喷雾试验,以鉴定该杀菌剂的浸种用量范围及试验拌种、喷雾对苗病和黄枯萎病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棉花蕾铃脱落是长时期以来影响棉花产量的关键。缩节胺能适当控制棉花的营养生长 ,有利于塑造理想的株型 ,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 ,在一定程度可以减轻棉花的蕾铃脱落。为了探索新的生长调节剂 ,2 0 0 2年对“棉多收”的增产效果进行了试验。1材料和方法1 .1供试材料。 1现混现用型“棉多收”:分为 A、 B两组分各 1 0 ml于使用时现混现用 ,即 :先将其中一个组分溶入 1 2 kg清水中、混匀 ,再将另一个组分溶入、混匀。 2预混型“棉多收”:分为 A、B两个组分 1 0 ml于使用前许多天即混合待用 ,用时溶入 1 2 kg清水。 3对照 :喷同量清水。 4供…  相似文献   

20.
警惕"新害虫"对新疆棉花的为害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2 0年来,新疆新的病虫在不断传入和增加,如玉米螟已在全疆范围内发生,美洲斑潜蝇在局部地区发生较重,个别地区棉田(吐鲁番)及花卉上(乌鲁木齐、哈密、库尔勒、克拉玛依等地)已发现烟粉虱为害。据奎屯、石河子棉区调查,近两年(特别是2 0 0 3年)双斑长跗莹叶甲(系新疆棉花新害虫,以前未见报道)在棉田普遍发生,个别棉田受害较重。老病虫害(棉花烂根病、棉花枯黄萎病、棉铃虫、棉蚜、棉红蜘蛛)频繁发生,新的病虫又不断出现,给新疆棉花生产构成新的威胁。现将几种“新害虫”在新疆的发生情况及形态特征简报如下:1双斑长跗萤叶甲1 .1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