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荔枝蝽蟓(以下简称荔蝽)是荔枝及龙眼的重要害虫。三年来(1963~1965年)广东省应用敌百虫喷雾大面积防治荔蝽,已获得显著的成绩。广州市郊钟落潭公社湴湖大队、竹料公社米崗大队、及从化太平公社、神崗公社等,先后成为大面积防治荔蝽成功,获得高产的样板。在与荔蝽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也提出一些新问题。为了进一步做好荔蝽防治工作,发挥这个环节在克服荔枝大小年的作用,以保证丰产,我们认为有些经验必须  相似文献   

2.
热烟雾载药防治荔枝蝽蟓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以热烟雾载药方式喷施自制杀虫油烟剂防治荔枝蝽蟓的试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以这种方式防治荔枝蝽蟓,比常规方法更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3.
荔枝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炭疽病和毛毡病,主要虫害有蒂蛀虫、荔枝蝽蟓、尺蠖。本文总结了上述病虫害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以期为荔枝丰产丰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1965年9月17-21日省粮油、土肥、植保和植物生理4个学会联合在佛山市召开1965年广东省绿肥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中山大学、华南农学院、华南师范学院、植物研究所、省科委、省农业厅、省农科院、国营葵潭农场及有关专、县农业局、农科所、土肥站、公社农技站、大队科学实验小组等单位;到会代表包括教授、专家、科技人员和农民等共50余人;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60多篇。会议期间,广泛交流了经验,肯定了本省近年来大力开展绿肥科学实验的新成就,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如下几方面:1.今年夏、秋大面积养殖红萍成功;2.黄花苜蓿留种获得亩产  相似文献   

5.
荔枝周年病虫害发生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病虫害为害非常严重.其中害虫有60多种,主要有荔枝蝽蟓、蒂蛀虫、瘿螨(毛毡病)、叶瘿蚊、卷叶蛾、荔枝尺蠖、天牛类、介壳虫等;病害有10余种,主要有荔枝霜疫霉病、炭疽病、荔枝溃疡病(干癌病)、荔枝酸腐病等. 1攻梢阶段(6-10月) 主要有荔枝蝽蟓、天牛、卷叶蛾、荔枝尺蠖、瘿螨(毛毡病)、叶瘿蚊等. 1.1荔枝蝽蟓 荔枝蝽蟓是以成虫或若虫吸食荔枝树的嫩梢、花穗、果实的汁液造成为害,被害部位出现褐色斑点,导致严重落花落果,这是导致荔枝坐果少、低产等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每年发生1代,平均雌虫一生能产5~10次卵,每次产14粒,共能产140粒左右.  相似文献   

6.
为了落实1981年水稻冷害诊断技术研究课题的实施方案并讨论水稻形态指标在生产上应用问题,自5月26日至27日在延边农学院召开了本课题的实施方案落实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延吉县铜佛公社、和龙县西城公社、和龙县龙水公社龙海大队、舒兰县镇郊公社永安大队农科站、双阳县农业技术总站、双阳县山合公社三专大队等协作点的负责同志共十二人。会议上首先延边农学院科研处处长张哲鸿同志传达了省农业局1981年科研工作会议精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荔枝为研究对象,以其病虫害防治对策为研究目标,对荔枝进行了简单概述,并对荔枝病虫害发生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荔枝炭疽病、霜霉病、蝽蟓、瘿螨以及蒂蛀虫等主要病虫害进行了探究,并分别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对策,希望能够为我国荔枝的优质和高产带来一定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8.
盲蝽蟓、棉花红蜘蛛、棉蚜是我省各棉区棉田的主要害虫。目前主要采用农药喷雾进行防治,这种传统的防治方法成本较高,且大量杀伤天敌昆虫,破坏生态平衡,往往引起害虫再猖獗。1988年我们在太康县基点进行了氧化乐果、久效磷滴心防治盲蝽蟓、棉花红蜘蛛和棉蓟马及追施铁灭克防治伏蚜和盲蝽蟓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沿江棉区棉花盲蝽蟓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棉蝽蟓的种类和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及发生与环境的关系,分析了盲蝽蟓发生加重的原因,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盲蝽蟓在南县棉区的生活习性、生活史、发生规律以及寄主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盲蝽蟓发生消长与木槿上的越冬虫口量的关系,提出防治棉盲蝽蟓要强化监测预报和坚持专业化统防统治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化县附城公社下郭大队蔬菜专业队与华南农学院下放湛江专区化县大队园艺小队,共同搞了一亩地的晚椰菜丰产試騐田,分别采用“金山种”椰菜及“日本黃苗”椰菜两个品种,进行四种密度試騐:(1)亩植1,818株方式(作对照)(2)亩植3,636株,(3)亩植4,545株及(4)  相似文献   

12.
棉盲蝽蟓已成为棉田的主要害虫之一,其成若虫刺吸棉花的嫩头、生长点或幼嫩果实体的汁液,造成"公棉花"、"破叶疯"、蕾铃大量脱落或畸形,严重影响产量.加之广大棉农对其认识不足,防治不及时、措施不到位,给棉花生产造成严重威胁.为此,笔者认真分析了棉田盲蝽蟓的历史资料,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其变化规律和防控经验,为进一步做好棉田盲蝽蟓的防治工作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学术交流会于今年1月21~23日在华南农学院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共计52人。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付理事长、广东省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邵耀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付理事长、广东省农业工程学会付理事长、广东省农业工程学会顾问何宪章,广东省农机学会付理事长叶昌,华南农学院付院长胡守训参加了会议。清华大学、华南农学院、广东省农机研究所等单位的付教授、高级工程师郑学坚、张淑俭、伍丕舜、罗锦华、张干荣,中国农  相似文献   

14.
攀西地区属于干热河谷区,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干湿两季分明,雨量多,为荔枝蝽的生长环境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荔枝蝽是攀西地区危害龙眼的重要害虫之一,又名荔枝蝽蟓,属于半翅目,蝽科。俗称石背、光背、臭屁虫。成虫、若虫刺吸嫩梢、芽和叶,导致嫩枝焦枯、落花、落果。遇惊扰时射出臭液自卫,臭液触及人的眼睛或皮肤,引起辣痛,更是龙眼鬼帚病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为害依品种熟期开花、抽梢先后转移。  相似文献   

15.
绿盲蝽蟓是近年来危害梨树的新害虫,主要是危害梨树的幼果、嫩叶和新梢。幼果被侵害后,以刺吸孔为中心形成突起,爆裂,溢出红褐色汁液,使果实品质低劣,失去经济价值。绿盲蝽蟓一年5代,危害梨树的主要是5月份的1代若虫、成虫。5月底后,由于梨树幼果、叶梢组织老化,绿盲蝽蟓又去危害农作物了。因此,掌握绿盲蝽蟓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制定有效的防治方法,乃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棉田盲蝽蟓是滨海县棉花上的主要害虫。每年棉花都受到盲蝽蟓不同程度的为害。为了更好地控制棉花盲蝽蟓,提高棉花产量。我们对1996—2004年有关棉花盲蝽蟓的资料进行了分析整理.初步总结出棉花盲蝽蟓的发生特点、影响因素等。  相似文献   

17.
8817—Ⅱ号乳油是广西农业大学植保系最近研制的新杀虫剂。1993年6月,我们用8817—Ⅱ号乳油、氯氰菊酯乳油、甲胺磷乳油等在南宁市郊对荔枝蝽若虫进行田间小区防治试验。结果8817—Ⅱ号乳油8000倍喷雾,72小时死亡率达98.41%,而氯氰菊酯乳油4000倍只有85.8%,甲胺磷乳油4000倍仅有了73.45%。8817—Ⅱ号乳油对荔枝蝽若虫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氯氰菊脂和甲胺磷。  相似文献   

18.
枣强县棉盲蝽蟓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枣强县棉盲蝽蟓的发生规律以及与气候条件、环境的关系,并提出了防治指标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棉田盲蝽蟓是滨海县棉花上的主要害虫,每年棉花都受到盲蝽蟓不同程度的危害。为了更好地控制棉花盲蝽蟓,提高棉花产量,我们对1996~2004年有关棉花盲蝽蟓的资料进行了分析整理,初步总结出棉花盲蝽蟓的发生特点、影响因素等。  相似文献   

20.
赵震杰 《河南农业》2009,(11):21-21
一、棉花盲蝽蟓的发生规律及危害 (一)棉盲蝽蟓的种类和形态特征棉盲蝽是为害棉花的多种盲蝽的统称,属半翅目。盲蝽科,我国各棉区常见为害棉花的有6种:绿盲蝽、三点盲蝽、苜蓿盲蝽、中黑盲蝽、牧草盲蝽及赣棉盲蝽。在南阳市范围内棉田发生的有4种盲蝽:绿盲蝽、苜蓿盲蝽、三点盲蝽、中黑盲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