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伐倒木采运是指将伐倒木运至运材路边,或装车场后进行打枝的一种采运方式,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早在四十年代,德国就开始采用这种采运方式,苏联在1948年曾对这种方式进行过研究,并认为它是一种最好的采运方式,1950年还着手制定过一项计划,建议把伐倒木采运作为一种标准的采运工艺过程。加拿大在  相似文献   

2.
王志业 《森林工程》1997,13(4):9-10
本文对森林采伐的历史做了回顾、对采运的现状做了分析和研究、提出资源形势变化后的森林采运对策:要减少产量,珍惜每块资源;根据实际采取相应的采伐方式,不强行套用现行采伐方式,因地制宜选用集材方式。  相似文献   

3.
当前,原木生产从采伐直到运至工厂,采用了四种采运方式。第一种采运方式包括:伐木、打枝和造材使用油锯或手斧;归堆和选材使用手工作业;使用人工将原木装在挂车上,由农用  相似文献   

4.
集材是木材采运作业中最繁重的工序,特别是山岳地区的集村。这项工序对整个采运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成本影响也最大。近几十年来,世界许多国家的木材采运工作者,都在努力设法缩短集村距离、改进集材方式,并力争使这项工序机械化和自动化。如挪威南部“尔-7”木材采伐公司,近五年来,适当地改变了集材方式,提高了机械化程度,从而劳动生产率提高了60%。  相似文献   

5.
森工采运方式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春林区是国家重要木材生产基地之一 ,经过 5 0多年的开发利用 ,可采资源锐减 ,加之森工企业木材产量基本调整到位 ,从而促使木材生产采运方式和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1 采运方式的变革伊春林区从开发至今 ,由于森林资源的不断减少 ,采运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仅以翠峦林业局为例 ,该局自 1 948年成立作业所就开始了森工生产 ,1 96 3年以前 ,冬季是利用冰雪滑道、拖拉机 (KT- 1 2 )、爬犁马套子进行原木集材、运材 (实行针叶树的径级择伐和采针留阔的采伐 ) ,夏季是利用河流赶羊流送的水运方式。 1 96 3年后 ,木材水运改为陆运 ,实…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福建省采运机械化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扼要回顾,对采运机械化的生产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并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及国内外采运机械化的发展趋势,展望我省采运机械化的发展前景,对我省采运机械化生产现状的对策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采运机械化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福建省采运机械化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扼要回顾,对采运机械化的生产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并结合我省实现情况及国内外采运机械化的发展趋势,展望我省采运机械化的发展前景,对我省采运机械化生产现状的对策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8.
美国从四十年代就开始观测、试验和研究森林采运作业与水土流失和迳流的变化关系。其研究方法和结果,对我国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有所助益,兹介绍如下。一、试验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采运的作业方式1976~1978年,美国林务局在西北林业试验站俄勒冈州试验林地,对森林采运作业引起的水土流失和迳流变化进行了小流域的系统试验与研究(表1)。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木材采运工业现状建国三十多年来我国木材采运工业有了很大发展。木材生产条件有显著改变。经过三十多年开发建设,木材生产已从手工作业向机械化过渡,木材采运机械化比重逐年提高。国有林采运的主要工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据1980年统计,全国木材采运综合机械化程度为87.71%。目前可自行研究制造专用的采运机械及其各种配  相似文献   

10.
工业生态学应用于生态采运研究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尘  黄新 《森林工程》2007,23(5):68-70
在简述我国生态采运研究的现状的基础上,引入工业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建构新型的生态采运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同时建立生态采运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流动模式及建立生态采运系统的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实现了采伐运输作业的清洁化生产,为今后生态采运研究提供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1.
芬兰采运设备多为大型高效机械,如集材机,赛速运材汽车,由于我林区道路网密度低,等极差,其生产效率无法正常发挥,欲发挥其功效必须研究与其配套的道路建设问题,其涉及技术问题,同时又是一个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生态平衡的概念.把它做为宏观理论指导森林采伐时要注意不能片面地强调生态系统的维持.而忽视人类采伐利用森林为人类造福的必然性;恢复和维护生态平衡不能脱离森林采伐利用的价值.同时说明了忽视生态变化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性和随机性.  相似文献   

13.
森林采伐对迹地径流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实验方法,对针阔混交林地实施不同方式森林采伐作业后,迹地和径流量发生的变化进行了样地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皆伐对迹地径流量变化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14.
伐区调查设计对森林采伐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分析伐区调查设计对森林采伐量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①伐区调查设计过程对森林采伐量精度的影响,树木胸高确认不同,森林采伐量误差值越大;调查人员测量胸径时所站位置不同,其森林采伐量也不一样;立木所处地形及不同测量工具和调查设计人员,其测量结果都有影响;②枯立木、风倒木对森林采伐量精度的影响;③伐区调查设计规程对森林采伐量精度的影响。总结目前伐区调查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提高采伐量精度的方法,为今后伐区的合理的调查设计以及采伐作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森林采伐与森林保护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个方面着重论述了采伐利用与保护森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棕榈藤自身生长特性、形态特征使得采收工作十分困难。棕榈藤的采收分人工和机械采收。传统的藤采收方法采收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藤材采收损耗大,甚至对树木造成损毁。文章介绍了藤采收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对棕榈藤采收方法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森林采伐的历史进行了回顾,提出采伐方式的选定要弄清条件。因地制宜地选用采伐方式  相似文献   

18.
促进森林采运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兰  韦淑英 《森林工程》2002,18(2):21-22
本文阐述了我国森林采运业的发展现状,针对今后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采运作用、发展和科技创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关于皆伐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玉娟  孟春 《森林工程》2003,19(4):18-19
本文从景观层次上对皆伐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得出皆伐是森林主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在森林主伐中 ,应根据立地条件和景观格局 ,恰当考虑皆伐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孙墨珑 《林业研究》1995,6(4):32-35
INTRoDUCTIONoneopeationsite,locatCdin5O'47'Nandl24"2o'E,wasselectCdastCstsite,Wherethelarch(Larixgmelinii)dominatesmostlythetreepopulahonwithnearlyeightypercentin.standingvolume.Theresttreesarebirch.Annalprecipitation,tethperAnandvaPori-zationare5lonun,-2.4Cand3lommrespec-tively.Elevationisaround45Omoversealevel.CuttingmethodsusedinthissitewereselechvecuningandclearcuttingwithgrQUndtractorskiddingaswellasasmallpwtofani-malskidding.CHANGESoFSoILPRoPERTIESCAUSEDBYHARVEST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