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对岷江上游亚高山针叶林植被恢复的背景、生态学理论,树种选择及生物多样性、土壤、水文效益评价进行了综述,并就目前亚高山植被恢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辽西半干旱地区造林对此地区抵御风沙,优化水文、土壤等环境存在重要意义。以辽西半干旱地区造林苗木选择和运输要求、种植技术要求等为分析对象,思考提升辽西半干旱地区造林苗木成果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广州流溪河区域水文基础信息资料为基础,基于ArcEngine设计和开发了流溪河区域数字水文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在建立数字水文空间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实现了水文信息输入输出及数字水文空间数据库管理,基于DEA数字流域特征提取、森林涵养水源模拟及地形的三维可视化模拟与显示。  相似文献   

4.
森林水文研究方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外森林水文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将森林水文研究方法,大致分为林地小面积与小区野外原型实验、森林水文模拟实验、森林水文特征量统计分析三大类,对各类森林水文现到、研究方法与途径做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帽儿山实验林场DEM数据为基础,利用ArcGIS10.0的水文分析功能,对帽儿山地区进行了水文分析,提取该地区水流长度、生成河网并对河网进行分级等。结果表明,用地理信息系统水文分析功能提取的河网与实际地形基本一致,可以作为一种工具,根据DEM数据来提取水文信息。  相似文献   

6.
森林水文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森林水文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如何正确看待森林对流域径流的调节作用, 评价森林水文效应, 是值得长期探讨的话题。文中主要探讨了森林对流域径流的调节作用, 以及如何利用流域水文模型模拟森林流域水文动态过程, 正确评价森林水文效应。  相似文献   

7.
森林水文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森林水文学发展过程及森林水文效应评价入手 ,回顾了森林水文学研究简史 ,并从森林水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几方面阐述了森林水文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慕丰宇  戴长雷 《绿色科技》2023,(18):146-150+156
研究了七台河KYX煤矿涌水量预测及其影响因素。通过采用水文比拟法和大井法计算了涌水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对煤矿涌水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了合适的计算方法。选取了5个影响因素,包括地质、水文、矿压、地震和矿井排水等,通过分析这些因素对涌水量的影响,得出了涌水量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后,利用计算机模拟对涌水量进行了预测分析,得出了未来涌水量的趋势和规模。结果发现:七台河KYX煤矿涌水量预测主要受地质和水文因素的影响。在地质方面,岩层的结构、矿床的分布和矿层的厚度对涌水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在水文方面,降雨量和地下水位的变化对涌水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此外,矿压、地震和矿井排水等因素对涌水量的变化也不可忽视。研究为七台河KYX煤矿涌水量预测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该研究方法也可应用于其他矿山的涌水量预测和管理,为煤矿安全管理和资源开发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9.
作者根据多年"水文与水资源学"的教学实践,结合农林院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学生的特点以及"水文与水资源学"的特色,制定了"水文与水资源学"教学的基本方针,构建了"水文与水资源学"的课程体系,探讨了"水文与水资源学"教学以及实习实验的组织方式与方法。教学实践表明,"水文与水资源学"课程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森林枯落物层作为森林涵养水源的主体,在森林发挥水文生态功能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森林植被的水文影响主要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固土保肥以及环境保护,研究枯落物的水源涵养能力对森林水文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该文选择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为研究区域,以绣线菊灌丛、胡枝子灌丛、荆条灌丛和落叶松林4种不同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林下枯落物的涵养水源功能主要表现在其吸持水的能力,用枯落物现存量及持水量来确定植被枯落物的水源涵养能力。结果显示:落叶松枯落物水源涵养能力较灌木林枯落物水源涵养能力强;荆条灌丛、胡枝子灌丛与绣线菊灌丛枯落物水源涵养能力有一定差异,从大到小依次为荆条灌丛、胡枝子灌丛、绣线菊灌丛。  相似文献   

11.
森林植被变化的水文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90,自引:3,他引:90  
从森林植被变化对水量、径流泥沙和水质的影响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森林植被变化水文生态效应研究进展。从世界各国的研究来看,普遍的研究结论认为森林减少可以增加流域年产水量;森林植被可以较大幅度地减少径流泥沙含量;森林植被参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以有效地改善溪流水质状况。由于影响森林水文生态效益的环境异质性的普遍存在,森林植被变化水文生态效应影响程度在不同水文生态区差别很大,因此,要想将一个地区森林植被水文生态效应研究结果可靠地外推到其他地区其他流域,必须重视森林水文生态过程动力学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湿地水文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湿地是流域水资源和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生态环境功能和效益。湿地的水文功能主要包括调蓄洪水、补充地下水、提供水源、保持或改善水质、调节气候、保护海岸带等功能,其独特的水文功能对维持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湿地水文功能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从湿地水文、水文功能两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利用水文模型能概化复杂的水文现象与水文过程,输出可视化结果。水文模型的应用能够促进湿地景观规划设计由经验决断向客观可度量的循证设计转变,为景观规划设计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文中阐述了湿地景观规划设计中模型应用的发展,对比MIKE21、WASP、EFDC、Delft3D和SWMM 5个可用于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水文模型,概述各模型在景观规划设计领域的应用现状,提出基于临岸流速、水深分布、水质和流场模拟结果的湿地景观规划设计策略,总结水文模型在湿地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研究前景和方向,可为湿地景观的设计与营造提供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深圳市东部海堤为例,通过对温度、土壤、水文条件、潮汐等生境因子的综合诊断,选择红树林和海岸基干林带建设的宜林地.充分考虑海堤建设,海岸类型,植被类型及分布等因素,将海堤生物安全防护构建区划为6种类型,确定建设重点,分别制订不同类型海堤生物安全防护建设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5.
森林水文研究方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森林水文研究方法,是以研究大气降水在森林流域中的水分循环为核心,提出系统的观测研究方法。包括:森林小流域的选择与布设,水量平衡场修建与观测,降水,下渗与渗透,蒸散发,土壤水分,森林流域径流,流域水文模型的模拟,水质测定等。本方法参考当代国内外现行的先进和实用的方法撰写而成,可供水文站,森林生态定位站应用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 ,火是一种相当普遍的自然现象 ,森林火灾和森林水文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森林火灾对水的影响是间接的 ,主要表现为火烧后植被、地被物、土壤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变影响水分循环过程、水质、水生生物等方面。火对水文的影响有大有小 ,它取决于火强度和频度。轻度野火或计划火烧对水文可能不产生明显影响 ,但是 ,频繁的或严重的野火却可以导致乱砍滥伐所造成的类似水文变化  相似文献   

17.
森林水文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森林水文研究简史。通过对森林调节降水、森林涵养水源作用、森林调控洪枯流量、森林防止土壤侵蚀以及森林净化水质等多方面功能的现有研究资料的归纳分析 ,概述了国内外森林水文研究的现状、水平及部分成果。指出了我国森林水文研究的不足、差距以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森林所提供的各种生态服务中, 水文服务是最有价值的一种。随着人类需求的增加, 森林的水文服务变得愈加稀缺。作为森林保护的一种经济激励手段, 森林水文服务市场化的实践在许多国家已经开展, 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文中综述了国内外在森林水文服务市场方面的实践及其研究成果, 并提出了建立森林水文服务市场进一步探索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以湖南省湘江、资江、沅江和澧水四大流域为研究对象,探索在大尺度上森林覆盖率对水文效应的影响.通过编制水文特征值得分表和精度检验,确定了径流深(y1)、相对河况系数(y2)、河流含沙量(y3)、侵蚀模数(y4)4个水文因子和森林覆盖率(X1)、水利工程数量(X2)、流域形状系数(X3)、平均坡度(X4)、流域面积(X5)、年降雨量(X6)6个流域因子,并建立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模型,并求出流域在其它因子一定时的该水文因子所要求的适宜森林覆盖率,综合考虑各水文因子在水文生态环境中的相对重要性并进行加权平均,确定流域内适宜森林覆盖率指标分别为:湘江49%,资江47%,沅江51%,澧水50%.  相似文献   

20.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水文观测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讨论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人工林和无林地水文观测系统的建设与设计 ,对水文观测系统内实测项目作了介绍 ,还对需要计算的项目也作了简单介绍。该森林水文观测系统设计合理 ,具有可操作性 ,并且大部分监测项目实现了自记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